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和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是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茧的基本理念之一。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是学习方式的三个难度,改变学生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就是要让学生更加主动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那么,如何让学生更好地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呢?笔者认为,应当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精简教学环节,灵动学生思维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有一种比较固定的模式:解题,介绍作者及有关背景,教师范读或学生朗读,正音、正字、解词,然后划分段落,分析课文。有些教师每篇文章都这样教学,不肯漏掉任何环节。其实这样面面俱到的教学,往往是蜻蜓点水,而且还会弱化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
教学设计时,教师应准确把握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突出教学主线,删繁就简,将课文中值得教又值得学的“精华”筛选出来,作为教学的“内核”,促进学生思维的灵动。从而,引导学生潜心会文,深入研读,放飞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
以王崧舟老师教学《一夜的工作》为例。面对这篇距离学生生活世界和情感世界都十分遥远的课文,王老师没有从头到尾一段一段地分析,而是别出心裁地抓住作者在文末抒情式的议论“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这一关键点,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领悟语言文字的内涵,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感受语言文字中蕴藏的巨大情感张力。激情导入后,他引导学生反复默读,对比阅读,大胆猜想,激情诵读,将周总理生活的“极其简朴”与工作的“极其辛劳”之间的巨大反差凸显出来,让学生的心灵受到极大震撼,激发了对周总理的无比崇敬之情。然后,引领学生走进周总理的内心世界,通过想象写作,深入体验总理在极其“简朴”与“辛劳”中饱含的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高尚感情,强化学生对总理的崇敬之情,是学生思维灵动,让学生在感悟、积累、运用与语言的同时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感染。
二、合理安排提问,引导自主探究
提问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基本手段之一,其目的在于开拓学生的智慧。如果教师在课堂上提出一个又一个琐微的问题,要求学生静心听,齐声答,而且希望学生都按教师事先想好的答案来回答,就会削弱学生的主体地位,弱化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应合理安排提问,让学生以一种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知识经验,尝试解决新问题,获取新知识。这样,学生的思维才有可能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同时,教师还要始终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鼓励和启发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随时提出问题,并允许学生在回答中出现错误,给学生质疑释疑,提供较为广阔的空间,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如教学《小音乐家扬科》,我们就需要在教学设计时合理的安排提问。如“扬科躺在长凳上,人更加瘦弱了。在这奄奄一息之际,他似乎又来到了什么地方,听到了什么呢?为什么这样写?”“扬科走进地主的食具间,仅仅是为了看一下、摸一下小提琴,为何会被打致死?”“扬科死后,为何睁着眼?”“为什么要写白桦树哗哗作响?”让学生围绕问题认真思考,并积极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使学生获得长足的提高。
三、多方整合教学,着眼智慧生成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语文课堂要着眼学生智慧的生成,教师就要多方整合教学,以语文学习为主轴,整合音乐、美术、科学等学科的内容,使静止的语言、符号流淌出音乐的旋律,产生图画的意境和舞台的氛围,从而让孩子们的语文学习充满诗意与激情。
如教学《月光曲》,霍懋征老师让语文教材与音乐教材牵手,让学生聆听贝多芬的钢琴曲,从而加深感悟、理解,读出形,读出情,读出韵;教学《桂林山水》,李吉林老师用娴熟的简笔画勾勒出挺立的山峰:老人山、骆驼山、象鼻山。这不仅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了“拔地而起”“危峰兀立”等词语的意思,突破了教学难点,而且创设了情境,让学生眼前浮现出了形态万千、若静若动的山峰,感受了桂林山之“奇”,课堂充满了美感和学习的快乐。
被誉为“随身带着教具”的斯霞老师在识字教学中经常运用表演法,化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生动。以“饱满”一词的教学为例。对抽象思维不发达的低年级学生来说,要弄懂这一词语形容人地精神充足的引申义有很大难度。斯霞老师在学生掌握了“饱满”一词的基本含义(“一颗稻粒多饱满”中的“饱满”)之后,迈步走向教室门口,然后转过身来,面对大家,胸脯略略挺了挺,头微微扬了扬,双目炯炯有神,问:“你们看老师的精神怎么样?”同学们马上异口同声地回答:“老师精神饱满。”“让我看看大家的精神怎么样?”斯霞老师话音未落,学生个个抬起头,挺起胸,两眼直视前方,闪出奕奕光彩。如此教学词语,一举多得,不仅让学生通过老师的形象表演感知了词义,通过入境体验领悟了词义,更让学生深刻感受到语文学科与表演手段整合的神奇魅力。
总之,要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学习,成为语文课堂中的主人,教师必须更加深入研究教材,优化语文教学艺术,精简教学环节,合理安排提问,多方整合教学。只有这样。语文课堂才能真正灵动学生思维,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主体灵动、智慧生成!
一、精简教学环节,灵动学生思维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有一种比较固定的模式:解题,介绍作者及有关背景,教师范读或学生朗读,正音、正字、解词,然后划分段落,分析课文。有些教师每篇文章都这样教学,不肯漏掉任何环节。其实这样面面俱到的教学,往往是蜻蜓点水,而且还会弱化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
教学设计时,教师应准确把握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突出教学主线,删繁就简,将课文中值得教又值得学的“精华”筛选出来,作为教学的“内核”,促进学生思维的灵动。从而,引导学生潜心会文,深入研读,放飞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
以王崧舟老师教学《一夜的工作》为例。面对这篇距离学生生活世界和情感世界都十分遥远的课文,王老师没有从头到尾一段一段地分析,而是别出心裁地抓住作者在文末抒情式的议论“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这一关键点,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领悟语言文字的内涵,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感受语言文字中蕴藏的巨大情感张力。激情导入后,他引导学生反复默读,对比阅读,大胆猜想,激情诵读,将周总理生活的“极其简朴”与工作的“极其辛劳”之间的巨大反差凸显出来,让学生的心灵受到极大震撼,激发了对周总理的无比崇敬之情。然后,引领学生走进周总理的内心世界,通过想象写作,深入体验总理在极其“简朴”与“辛劳”中饱含的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高尚感情,强化学生对总理的崇敬之情,是学生思维灵动,让学生在感悟、积累、运用与语言的同时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感染。
二、合理安排提问,引导自主探究
提问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基本手段之一,其目的在于开拓学生的智慧。如果教师在课堂上提出一个又一个琐微的问题,要求学生静心听,齐声答,而且希望学生都按教师事先想好的答案来回答,就会削弱学生的主体地位,弱化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应合理安排提问,让学生以一种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知识经验,尝试解决新问题,获取新知识。这样,学生的思维才有可能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同时,教师还要始终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鼓励和启发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随时提出问题,并允许学生在回答中出现错误,给学生质疑释疑,提供较为广阔的空间,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如教学《小音乐家扬科》,我们就需要在教学设计时合理的安排提问。如“扬科躺在长凳上,人更加瘦弱了。在这奄奄一息之际,他似乎又来到了什么地方,听到了什么呢?为什么这样写?”“扬科走进地主的食具间,仅仅是为了看一下、摸一下小提琴,为何会被打致死?”“扬科死后,为何睁着眼?”“为什么要写白桦树哗哗作响?”让学生围绕问题认真思考,并积极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使学生获得长足的提高。
三、多方整合教学,着眼智慧生成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语文课堂要着眼学生智慧的生成,教师就要多方整合教学,以语文学习为主轴,整合音乐、美术、科学等学科的内容,使静止的语言、符号流淌出音乐的旋律,产生图画的意境和舞台的氛围,从而让孩子们的语文学习充满诗意与激情。
如教学《月光曲》,霍懋征老师让语文教材与音乐教材牵手,让学生聆听贝多芬的钢琴曲,从而加深感悟、理解,读出形,读出情,读出韵;教学《桂林山水》,李吉林老师用娴熟的简笔画勾勒出挺立的山峰:老人山、骆驼山、象鼻山。这不仅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了“拔地而起”“危峰兀立”等词语的意思,突破了教学难点,而且创设了情境,让学生眼前浮现出了形态万千、若静若动的山峰,感受了桂林山之“奇”,课堂充满了美感和学习的快乐。
被誉为“随身带着教具”的斯霞老师在识字教学中经常运用表演法,化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生动。以“饱满”一词的教学为例。对抽象思维不发达的低年级学生来说,要弄懂这一词语形容人地精神充足的引申义有很大难度。斯霞老师在学生掌握了“饱满”一词的基本含义(“一颗稻粒多饱满”中的“饱满”)之后,迈步走向教室门口,然后转过身来,面对大家,胸脯略略挺了挺,头微微扬了扬,双目炯炯有神,问:“你们看老师的精神怎么样?”同学们马上异口同声地回答:“老师精神饱满。”“让我看看大家的精神怎么样?”斯霞老师话音未落,学生个个抬起头,挺起胸,两眼直视前方,闪出奕奕光彩。如此教学词语,一举多得,不仅让学生通过老师的形象表演感知了词义,通过入境体验领悟了词义,更让学生深刻感受到语文学科与表演手段整合的神奇魅力。
总之,要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学习,成为语文课堂中的主人,教师必须更加深入研究教材,优化语文教学艺术,精简教学环节,合理安排提问,多方整合教学。只有这样。语文课堂才能真正灵动学生思维,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主体灵动、智慧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