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进入到对信息挖掘和分析的“大数据时代”,庞大的数据资源使得整个社会开始成为一个巨大的准确映射并持续记录不同个体行为特征的数字世界,可谓机遇重重亦风险重重。本文将从大数据下个人隐私的泄露、数据暴力、数据唯上主义与文化消费主义这四个方面去探讨大数据技术可能带来的社会风险。
【关键词】社会风险 隐私泄露 数据暴力 数据唯上 文化消费主义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7-0294-01
伴随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目前我们已经步入到对信息挖掘和分析的“大数据时代”。现今大数据可应用于天气预报、智能医疗、交通控制、通信技术、贸易分析、天文图像等各方领域,正如rbor创始人兼董事会主席Farnam Jahanian在2012年所言,大数据就是现今科学、工程、教育和商业的革新货币。
但我们必须明白,伴随大数据而来的不仅有机遇,更有一定的社会风险,不管我们是否乐见,大数据的负面影响在与日俱增。吉登斯认为现代社会的风险是一种来源于科技不受限制地推进下而人为制造的不确定性。其传递和变化通常是潜在的,何时发生、带来何后果,我们都无法凭借已有知识和经验进行有效预测与判断,甚至无法直接感知。正如大数据一样,即使大数据的功能再强大,能从大容量的低信息密度数据中寻找规律,以揭示事物之间的关系和依赖性,或许能对结果和行为进行强大的预测,但却无法预测其本身逐渐发展而出现的社会风险,而处于此的我们似乎也毫无察觉。因此在我看来“大数据就是一种大冒险”的说法,其实不无道理。我认为其可能带来的社会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个人隐私的社会化、商业化、全球化,对整个社会的稳定与造成了一定的威胁
进入了大数据时代,我们个人数据网络化,隐私透明化或成为难以改变的大势。如今的我们无时无刻不周旋在各种类型的巨型網络数据之中,正在为整个社会“数据池”增长做“贡献”而不知。我们在信息网络中的每一个动作都会留下“轨迹”,都会形成一定的数据并自动被系统记录下来。正如舍恩伯格所说的,在大数据时代,我们已经失去了“被遗忘的权利”,而过去反而就像刺青一样被刻在我们的数字皮肤上。
随着人们认识到数据是一种巨大的信息资产,个人信息也逐渐开始社会化、商业化甚至是全球化。如今许多企业甚至个人也能拥有海量数据,可以说,大数据技术的广泛使用使得个人隐私近乎全面暴露,进而对公民隐私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数据泄露、丢失和黑客活动等问题也随着而来。泄露或非法盗取海量个人信息,将会造成公民生活的不便与危险,甚至严重的话还有可能落到恐怖分子的手上,从而使整个社会遭受其攻击和侵袭。大数据不仅会造成了个人隐私的泄露,更有可能因为个人隐私的泄露而连锁反应引出整个社会的动荡不安,人人惶恐自危,却依旧无能为力。
二、大数据下的数据权利操纵而形成的数据暴力,将会影响着整个社会秩序的良性发展
在某种意义上看,大数据隐藏着对整个社会的权力秩序造成冲击的威胁。现今大数据的权利主体并不是我们普通的老百姓,而是有关的政府机构、商企公司等,我们只是一种“贡献”与“接受”的关系。数据常会被滥用、误用甚至是非法使用,由此而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如数据制裁、数据歧视乃至数据暴力等直接影响社会秩序的稳定。现实中的“魏则西”事件,就是利益集团、商业及新媒体组织等对数据的“为我利用”,在进行数据的裁剪或直接编造的无声操纵下而形成的数据冷暴力。在人们对数据高度信任,对数据后果的判断不清以及数据立法等法律手段的空白下,人与信息、数据的互动异化,将会对整个社会秩序的良性发展以极大的消极影响,大数据下的权利伦理、社会秩序等将会造成失去平衡。
三、大数据下的量化思维、数据唯上主义出现,人们的创意、冒险创新精神逐渐缺失,将对整个社会文明的发展造成不可预想的负面影响
正如大数据之父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所预见的那样,大数据将会从根本上影响甚至是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在大数据时代,我们面临的不是精确性,而是混杂性;不是因果关系,而是相关关系。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这样一场思维的变革,有可能使得量化思维出现,数据唯上主义风气逐渐发酵形成,或许会对整个社会的文明发展造成巨大的消极影响,人们的创意、冒险精神和知识开始在数据唯上主义面前黯然失色。正如亨利.福特曾经说过的,如果他当年去问顾客想要什么,顾客肯定会告诉福特说一匹更快的马。如果按照大数据的方法进行分析的话,福特的确也会得到同样的答案。但如果福特继续执着于数据显示的那看似更为可信和说服力的结果,也许就不会有汽车的出现,也许现在的我们还是一直在使用着“那个更快的马车”。
大数据依靠其强大的数据容量以及分析功能,的确能够对社会市场等进行一个预测分析。但我们也要看到,这一种强大的数据分析背后会逐渐使整个社会以及社会中的人们形成一种量化眼光,开始以一种简单量化的眼光与态度去看待身边发展的一切事物,给人一种理所当然的错觉:数据的分析已经足够完善了,一切跟着数据走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再寻根问底或作出改变。一种看似科学理性的数据唯上主义,却是少了人文创意创新的色彩,这其实是一种十分可怕的现象,人们就像只会计算的机器,而逐渐泯灭了人之为人的最为宝贵的创造与思考能力。若整个社会呈现一种简单数据物质化的思考状态,这将会对整个社会的文明发展造成不可预想的负面影响。
四、大数据下的文化消费主义、文艺创作的媚众化与商业化将对整个社会文化价值观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
大数据与我们的社会生活最为密切且让我们感受最为深刻的,莫过于社会文化产业的发展。大数据应用于文艺创作越来越普遍,文艺创作逐渐进入到一个“数据狂热”的时代。开始出现数据唯上主义,片面追求与相信文艺作品的点击率和销售率,对数据“集体歇斯底里”的社会文化氛围。基于数据分析,文化生产者往往会凭“数据”来生产,改变着文化生产的形式与内容,以达到取悦大众的目的。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样一种“定制式生产”、“迎合式生产”,是否会使文化制作失去主心骨?是否会造成大数据下的文化消费主义的出现,逐渐使得文艺创作走向媚众化与商业化,从而对整个社会文化价值观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呢?这都是我们需要深思的问题。
可以说大数据对于我们的生活是影响深远而宽泛。正如哈佛大学教授加里金曾指出,大数据就是一场革命,巨大的数据资源将会使得各方领域开始量化进程,由此可见,大数据下机遇重重亦风险重重。为此我们须要认清形势,理性地看待与使用大数据技术,积极把握大数据的特点和风险形成的原因,并不断坚持求变创新,创新思路,学会利用数据,方能因势利导,破局解困。
参考文献:
[1]刘小红.期刊.《困境与突围:大数据时代的社会风险管理创新》[J].科技管理研究,2016,(18):213-217.
[2]林奇富,贺竞超.期刊.《大数据与公共生活:冲击、风险及治理反思》[J].探索与争鸣,2016,(07):86-90.
[3]郑自立.期刊.《大数据时代的文化安全风险与应对策略》[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5,(07):3-7.
【关键词】社会风险 隐私泄露 数据暴力 数据唯上 文化消费主义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7-0294-01
伴随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目前我们已经步入到对信息挖掘和分析的“大数据时代”。现今大数据可应用于天气预报、智能医疗、交通控制、通信技术、贸易分析、天文图像等各方领域,正如rbor创始人兼董事会主席Farnam Jahanian在2012年所言,大数据就是现今科学、工程、教育和商业的革新货币。
但我们必须明白,伴随大数据而来的不仅有机遇,更有一定的社会风险,不管我们是否乐见,大数据的负面影响在与日俱增。吉登斯认为现代社会的风险是一种来源于科技不受限制地推进下而人为制造的不确定性。其传递和变化通常是潜在的,何时发生、带来何后果,我们都无法凭借已有知识和经验进行有效预测与判断,甚至无法直接感知。正如大数据一样,即使大数据的功能再强大,能从大容量的低信息密度数据中寻找规律,以揭示事物之间的关系和依赖性,或许能对结果和行为进行强大的预测,但却无法预测其本身逐渐发展而出现的社会风险,而处于此的我们似乎也毫无察觉。因此在我看来“大数据就是一种大冒险”的说法,其实不无道理。我认为其可能带来的社会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个人隐私的社会化、商业化、全球化,对整个社会的稳定与造成了一定的威胁
进入了大数据时代,我们个人数据网络化,隐私透明化或成为难以改变的大势。如今的我们无时无刻不周旋在各种类型的巨型網络数据之中,正在为整个社会“数据池”增长做“贡献”而不知。我们在信息网络中的每一个动作都会留下“轨迹”,都会形成一定的数据并自动被系统记录下来。正如舍恩伯格所说的,在大数据时代,我们已经失去了“被遗忘的权利”,而过去反而就像刺青一样被刻在我们的数字皮肤上。
随着人们认识到数据是一种巨大的信息资产,个人信息也逐渐开始社会化、商业化甚至是全球化。如今许多企业甚至个人也能拥有海量数据,可以说,大数据技术的广泛使用使得个人隐私近乎全面暴露,进而对公民隐私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数据泄露、丢失和黑客活动等问题也随着而来。泄露或非法盗取海量个人信息,将会造成公民生活的不便与危险,甚至严重的话还有可能落到恐怖分子的手上,从而使整个社会遭受其攻击和侵袭。大数据不仅会造成了个人隐私的泄露,更有可能因为个人隐私的泄露而连锁反应引出整个社会的动荡不安,人人惶恐自危,却依旧无能为力。
二、大数据下的数据权利操纵而形成的数据暴力,将会影响着整个社会秩序的良性发展
在某种意义上看,大数据隐藏着对整个社会的权力秩序造成冲击的威胁。现今大数据的权利主体并不是我们普通的老百姓,而是有关的政府机构、商企公司等,我们只是一种“贡献”与“接受”的关系。数据常会被滥用、误用甚至是非法使用,由此而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如数据制裁、数据歧视乃至数据暴力等直接影响社会秩序的稳定。现实中的“魏则西”事件,就是利益集团、商业及新媒体组织等对数据的“为我利用”,在进行数据的裁剪或直接编造的无声操纵下而形成的数据冷暴力。在人们对数据高度信任,对数据后果的判断不清以及数据立法等法律手段的空白下,人与信息、数据的互动异化,将会对整个社会秩序的良性发展以极大的消极影响,大数据下的权利伦理、社会秩序等将会造成失去平衡。
三、大数据下的量化思维、数据唯上主义出现,人们的创意、冒险创新精神逐渐缺失,将对整个社会文明的发展造成不可预想的负面影响
正如大数据之父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所预见的那样,大数据将会从根本上影响甚至是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在大数据时代,我们面临的不是精确性,而是混杂性;不是因果关系,而是相关关系。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这样一场思维的变革,有可能使得量化思维出现,数据唯上主义风气逐渐发酵形成,或许会对整个社会的文明发展造成巨大的消极影响,人们的创意、冒险精神和知识开始在数据唯上主义面前黯然失色。正如亨利.福特曾经说过的,如果他当年去问顾客想要什么,顾客肯定会告诉福特说一匹更快的马。如果按照大数据的方法进行分析的话,福特的确也会得到同样的答案。但如果福特继续执着于数据显示的那看似更为可信和说服力的结果,也许就不会有汽车的出现,也许现在的我们还是一直在使用着“那个更快的马车”。
大数据依靠其强大的数据容量以及分析功能,的确能够对社会市场等进行一个预测分析。但我们也要看到,这一种强大的数据分析背后会逐渐使整个社会以及社会中的人们形成一种量化眼光,开始以一种简单量化的眼光与态度去看待身边发展的一切事物,给人一种理所当然的错觉:数据的分析已经足够完善了,一切跟着数据走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再寻根问底或作出改变。一种看似科学理性的数据唯上主义,却是少了人文创意创新的色彩,这其实是一种十分可怕的现象,人们就像只会计算的机器,而逐渐泯灭了人之为人的最为宝贵的创造与思考能力。若整个社会呈现一种简单数据物质化的思考状态,这将会对整个社会的文明发展造成不可预想的负面影响。
四、大数据下的文化消费主义、文艺创作的媚众化与商业化将对整个社会文化价值观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
大数据与我们的社会生活最为密切且让我们感受最为深刻的,莫过于社会文化产业的发展。大数据应用于文艺创作越来越普遍,文艺创作逐渐进入到一个“数据狂热”的时代。开始出现数据唯上主义,片面追求与相信文艺作品的点击率和销售率,对数据“集体歇斯底里”的社会文化氛围。基于数据分析,文化生产者往往会凭“数据”来生产,改变着文化生产的形式与内容,以达到取悦大众的目的。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样一种“定制式生产”、“迎合式生产”,是否会使文化制作失去主心骨?是否会造成大数据下的文化消费主义的出现,逐渐使得文艺创作走向媚众化与商业化,从而对整个社会文化价值观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呢?这都是我们需要深思的问题。
可以说大数据对于我们的生活是影响深远而宽泛。正如哈佛大学教授加里金曾指出,大数据就是一场革命,巨大的数据资源将会使得各方领域开始量化进程,由此可见,大数据下机遇重重亦风险重重。为此我们须要认清形势,理性地看待与使用大数据技术,积极把握大数据的特点和风险形成的原因,并不断坚持求变创新,创新思路,学会利用数据,方能因势利导,破局解困。
参考文献:
[1]刘小红.期刊.《困境与突围:大数据时代的社会风险管理创新》[J].科技管理研究,2016,(18):213-217.
[2]林奇富,贺竞超.期刊.《大数据与公共生活:冲击、风险及治理反思》[J].探索与争鸣,2016,(07):86-90.
[3]郑自立.期刊.《大数据时代的文化安全风险与应对策略》[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5,(0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