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没有人能逃过抑郁和绝望的情绪,而痛苦多半来自于想象的放大。人不断地思索自己的生活中的败笔,多半会越来越不快乐,那么面对生活的困境,到底应该怎么办呢?《自杀俱乐部》里有句很直白却让人信心满怀的话——“治疗不幸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幸福,别人怎么说我不管。”这一点不像说教,倒像是温情暖暖的祝福语。
《自杀俱乐部》讲述了四个都市失意者的故事。本该是祥和欢乐的元旦除夕夜,却有四个生活失意的陌生人在伦敦“自杀胜地”顶层大厦上不期而遇:跟未成年少女有染而吃了官司、名声臭大街的电视名人马丁,照顾残疾儿子而对生活前景绝望的中年妇女莫琳,走不出幼年时姐姐失踪阴影、被男友甩了而想不通的青春期叛逆少女杰丝,还有始终出不了名,跟乐队散伙,和女友分手的美国摇滚歌手JJ。 经过一个荒唐的夜晚,四人组成所谓的“自杀俱乐部”,试图互相帮助,走出抑郁的低谷,新的烦恼与笑料由此产生:他们试图挽救马丁的婚姻,结果一团糟;他们组成读书会,专门讨论自杀的作家们;他们还匆匆忙忙计划不周地去度假……
自杀是人这种“高等动物”区别于其他生物的一大反讽个性。听到有人自杀身亡,主流的声音多是哀叹、不解,然后抱怨中国心理医生太少。然而在心理医生像牙医、会计一样普及的英美,自杀文化依然存在。你可以用问卷测试某人的自杀倾向,可以让他每个星期在心理咨询室里待一个下午,可以让家人和朋友一天二十四小时盯着他,但你无法阻止他时时刻刻在脑子里上演《找死的兔子》中的场景,并把那只百死不厌的兔子替换成自己。
最重要的是,这个时代没有人能阻止周围人不厌其烦向我们灌输别人如何过得比我们好的信息。与此同时,除了需要唤醒同情心的时候,老弱病残很难进入人们的视野中心,甚至,谁愿意结交一个经常唉声叹气的朋友?商业文明在塑造消费偶像的事业上不遗余力,导致芸芸众生的自我价值一落千丈。而绝大多数自杀者,正是“经过严肃慎重的考虑,他看清自己过得猪狗不如,因此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局外人多么希望读到企图自杀的人被爱、信仰什么的感动走上“正路”的童话,但在认真考虑过自杀的人眼里,故事不可能那么幼稚。对于下定决心的人而言,自杀再容易不过了。“如果她不想呼吸,咬住嘴唇可以把自己活活憋死。”
自杀之所以能成为故事,就因主角常常是那些觉得人生没有奔头,却对这个世界有些依依不舍的人,比如:照顾植物人儿子近20年的单亲妈妈,姐姐莫名失踪的问题少女,摇滚梦破灭的美国青年,因道德丑闻而坐牢、离婚、失业的电视节目主持人。英国当代作家尼克·霍恩比的小说《自杀俱乐部》中,这样四个“倒霉蛋”在新年前夜——自杀的热门时间不约而同来到伦敦市中心一处“自杀圣地”顶层大楼。巧遇,使得自杀所最需具备的私密氛围被破坏。他们没有以自由落体速度跳下,而是共同走了一条90天的“长路”,想看看时间会不会让各自的生活出现转机。
这四个人除了想自杀以外没有任何共同点:单亲妈妈莫琳老实善良,数十年的单调生活让她显得呆板落伍;主持人马丁由于自己的知名度,走到哪里都会被人认出、取笑甚至辱骂;问题少女杰丝叛逆、易冲动,时时不忘和马丁抬杠;摇滚青年JJ一套美国作风,念念不忘自己的明星梦。虽然在一起不免相互拆台、惹麻烦,他们还是一同打发了数周光阴。90天期限一到,各自的生活有了微小的改变,虽不比原先好多少,至少都朝某个方向迈出了一步。不如意的事依然不如意,但各自都找到了些许希望。这次,大家都愿意安安耽耽走到生命尽头了。
霍恩比的幽默为这个有些沉重郁闷的故事注入了诸多喜剧成分,行文不仅没有丝毫说教成分,反而谐趣横生,发人深省。故事情节在四个第一人称的频道之间相互切换,这是霍恩比给自己设置的一个高难度动作。这一点上,霍恩比似乎成败参半:问题少女杰丝的形象塑造得比较成功,相信是给读者印象最深的一位人物;马丁虽然比JJ更成熟,更愤世嫉俗,但二人的个性似乎没有拉开足够距离;至于听到脏话就会不舒服的莫琳,居然不时流露出幽默和老练,很像是霍恩比过于浓重的诙谐色调溢出到她身上。
如果说《忧郁星期天》、《少年维特的烦恼》等是自杀艺术品,听过看过的青年可能走捷径去见死神,那么这本《自杀俱乐部》算得上是“反自杀”艺术作品。霍恩比的妙语颇能激发想象力,而这种想象力,或许能帮人看到除自寻短见之外,生活的诸多可能性。
《自杀俱乐部》
作者:[英] 尼克·霍恩比
译者:张坤
出版: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7年10月
定价:21.00元
编辑/梁宇清
《自杀俱乐部》讲述了四个都市失意者的故事。本该是祥和欢乐的元旦除夕夜,却有四个生活失意的陌生人在伦敦“自杀胜地”顶层大厦上不期而遇:跟未成年少女有染而吃了官司、名声臭大街的电视名人马丁,照顾残疾儿子而对生活前景绝望的中年妇女莫琳,走不出幼年时姐姐失踪阴影、被男友甩了而想不通的青春期叛逆少女杰丝,还有始终出不了名,跟乐队散伙,和女友分手的美国摇滚歌手JJ。 经过一个荒唐的夜晚,四人组成所谓的“自杀俱乐部”,试图互相帮助,走出抑郁的低谷,新的烦恼与笑料由此产生:他们试图挽救马丁的婚姻,结果一团糟;他们组成读书会,专门讨论自杀的作家们;他们还匆匆忙忙计划不周地去度假……
自杀是人这种“高等动物”区别于其他生物的一大反讽个性。听到有人自杀身亡,主流的声音多是哀叹、不解,然后抱怨中国心理医生太少。然而在心理医生像牙医、会计一样普及的英美,自杀文化依然存在。你可以用问卷测试某人的自杀倾向,可以让他每个星期在心理咨询室里待一个下午,可以让家人和朋友一天二十四小时盯着他,但你无法阻止他时时刻刻在脑子里上演《找死的兔子》中的场景,并把那只百死不厌的兔子替换成自己。
最重要的是,这个时代没有人能阻止周围人不厌其烦向我们灌输别人如何过得比我们好的信息。与此同时,除了需要唤醒同情心的时候,老弱病残很难进入人们的视野中心,甚至,谁愿意结交一个经常唉声叹气的朋友?商业文明在塑造消费偶像的事业上不遗余力,导致芸芸众生的自我价值一落千丈。而绝大多数自杀者,正是“经过严肃慎重的考虑,他看清自己过得猪狗不如,因此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局外人多么希望读到企图自杀的人被爱、信仰什么的感动走上“正路”的童话,但在认真考虑过自杀的人眼里,故事不可能那么幼稚。对于下定决心的人而言,自杀再容易不过了。“如果她不想呼吸,咬住嘴唇可以把自己活活憋死。”
自杀之所以能成为故事,就因主角常常是那些觉得人生没有奔头,却对这个世界有些依依不舍的人,比如:照顾植物人儿子近20年的单亲妈妈,姐姐莫名失踪的问题少女,摇滚梦破灭的美国青年,因道德丑闻而坐牢、离婚、失业的电视节目主持人。英国当代作家尼克·霍恩比的小说《自杀俱乐部》中,这样四个“倒霉蛋”在新年前夜——自杀的热门时间不约而同来到伦敦市中心一处“自杀圣地”顶层大楼。巧遇,使得自杀所最需具备的私密氛围被破坏。他们没有以自由落体速度跳下,而是共同走了一条90天的“长路”,想看看时间会不会让各自的生活出现转机。
这四个人除了想自杀以外没有任何共同点:单亲妈妈莫琳老实善良,数十年的单调生活让她显得呆板落伍;主持人马丁由于自己的知名度,走到哪里都会被人认出、取笑甚至辱骂;问题少女杰丝叛逆、易冲动,时时不忘和马丁抬杠;摇滚青年JJ一套美国作风,念念不忘自己的明星梦。虽然在一起不免相互拆台、惹麻烦,他们还是一同打发了数周光阴。90天期限一到,各自的生活有了微小的改变,虽不比原先好多少,至少都朝某个方向迈出了一步。不如意的事依然不如意,但各自都找到了些许希望。这次,大家都愿意安安耽耽走到生命尽头了。
霍恩比的幽默为这个有些沉重郁闷的故事注入了诸多喜剧成分,行文不仅没有丝毫说教成分,反而谐趣横生,发人深省。故事情节在四个第一人称的频道之间相互切换,这是霍恩比给自己设置的一个高难度动作。这一点上,霍恩比似乎成败参半:问题少女杰丝的形象塑造得比较成功,相信是给读者印象最深的一位人物;马丁虽然比JJ更成熟,更愤世嫉俗,但二人的个性似乎没有拉开足够距离;至于听到脏话就会不舒服的莫琳,居然不时流露出幽默和老练,很像是霍恩比过于浓重的诙谐色调溢出到她身上。
如果说《忧郁星期天》、《少年维特的烦恼》等是自杀艺术品,听过看过的青年可能走捷径去见死神,那么这本《自杀俱乐部》算得上是“反自杀”艺术作品。霍恩比的妙语颇能激发想象力,而这种想象力,或许能帮人看到除自寻短见之外,生活的诸多可能性。
《自杀俱乐部》
作者:[英] 尼克·霍恩比
译者:张坤
出版: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7年10月
定价:21.00元
编辑/梁宇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