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应用广泛,正在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新课程改革下的信息技术课程面对新理念、新教材,如何组织和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是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由国家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理念是“提高信息素养,培养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打造终身学习的平台。关注全体学生,建设有特色的信息技术课程。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倡导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实践”。下面,笔者就新课程改革下的信息技术课谈谈自己的教学方法。
● 注重向学生传授知识转为注重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新课程下的信息技术课程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原来信息技术课程主要是向学生讲授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把信息技术教育理解为简单的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学习。新的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强调通过合作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信息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内化信息伦理,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过去信息技术教育重视的是知识和操作的训练,很少关注信息技术的人文性和文化性,新课程理念下的信息技术教育体现了一定的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操作性、创造性、综合性、开放性,同时还具有一定的人文性、文化性,强调构建健康的信息文化。
● 运用“任务驱动”教学设计,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操作性很强的课程,所以在进行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时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更合适。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就是让学生有目的地完成学习过程,为每个学生的思考、探索、发现和创新提供开放的空间,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构造的“任务”要具有可操作性,要涵盖教学目标的知识点,要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例如,在讲解Word文字处理软件时,笔者先让学生在网上搜索学习海报、电子报刊等,再讲解电子报制作时所涉及的知识、方法和技能,最后以制作一份班级报为任务让学生开展讨论和学习。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加强了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
● 注重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设计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改变是将以前传统的以教师教为主的教学方式转变为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实践过程中得到了培养和提高。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实践的每一步都要经过思考和亲自操作,并根据具体情况随时修正和调整自己的计划、行动和方法,学生能力的培养也就落实在这些实践过程之中。实践是创新精神与自学能力的集中体现,是训练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最佳途径,教学中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实践操作,能强化他们自主学习的成功体验。在操作中,教师要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疑问并分层指导,满足各层次学生的需求,进而使其达到个性发展的目的。
● 注重参与
提高学生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培养学生信息素养,除了日常的信息技术课程之外,参加信息技术相关比赛也是很好的契机。中国儿童青少年威盛中国芯HTC计算机表演赛就为信息技术教师和学生带来了很好的锻炼机会。计算机表演赛的举办,使数以千万的学生从中获益。通过参加各种丰富有趣的赛事项目,学生掌握了计算机的应用技能,还逐渐培养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了解了许多前沿的科学知识,如创客、人工智能等,这对儿童青少年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对计算机普及教育,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在指导学生参加计算机表演赛的过程中也收获不少,高中组的计算机表演赛由中英文输入赛、命题搜索赛和智能编程任务赛三个部分组成。中英文输入赛通过在限定时间内输入中文或英文,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输入速度;智能编程任务赛是在规定时间内,要求学生结合相关电子元器件,对其进行程序设计,完成赛事指定任务,从而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还让他们接触到了人工智能技术;而命题搜索赛是通过搜索引擎查找答案,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 开展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已经成为教学环节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以往的教学评价通常以成绩来说明问题,而新课程指出,既要注重评价结果,也要注重学习过程中的评价。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其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更要关注学习过程与方法。例如,学生用Excel表格对自己进行系统、全面、全程的记录存档,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即自己在原有基础上的进步与发展情况,这样能促进学生自信心的建立和能力的发展;教师也可以通过自我评价,不断回顾、反思、调节、改善自己的教学,使自身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 新课程下信息技术课程更注重学生身心发展
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教师除了进行知识技能方面的教育,还要进行学生思想方面的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信息素养。增强学生自觉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的意识,使其负责任地参与信息实践,认识网络规范和网络道德的基本内涵,能够识别并抵制不良信息,树立网络交流中的安全意识。
信息技術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必须广泛积累教学经验,深入钻研教学教材,全面了解学生情况,更完善地做好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由国家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理念是“提高信息素养,培养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打造终身学习的平台。关注全体学生,建设有特色的信息技术课程。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倡导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实践”。下面,笔者就新课程改革下的信息技术课谈谈自己的教学方法。
● 注重向学生传授知识转为注重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新课程下的信息技术课程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原来信息技术课程主要是向学生讲授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把信息技术教育理解为简单的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学习。新的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强调通过合作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信息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内化信息伦理,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过去信息技术教育重视的是知识和操作的训练,很少关注信息技术的人文性和文化性,新课程理念下的信息技术教育体现了一定的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操作性、创造性、综合性、开放性,同时还具有一定的人文性、文化性,强调构建健康的信息文化。
● 运用“任务驱动”教学设计,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操作性很强的课程,所以在进行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时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更合适。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就是让学生有目的地完成学习过程,为每个学生的思考、探索、发现和创新提供开放的空间,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构造的“任务”要具有可操作性,要涵盖教学目标的知识点,要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例如,在讲解Word文字处理软件时,笔者先让学生在网上搜索学习海报、电子报刊等,再讲解电子报制作时所涉及的知识、方法和技能,最后以制作一份班级报为任务让学生开展讨论和学习。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加强了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
● 注重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设计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改变是将以前传统的以教师教为主的教学方式转变为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实践过程中得到了培养和提高。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实践的每一步都要经过思考和亲自操作,并根据具体情况随时修正和调整自己的计划、行动和方法,学生能力的培养也就落实在这些实践过程之中。实践是创新精神与自学能力的集中体现,是训练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最佳途径,教学中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实践操作,能强化他们自主学习的成功体验。在操作中,教师要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疑问并分层指导,满足各层次学生的需求,进而使其达到个性发展的目的。
● 注重参与
提高学生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培养学生信息素养,除了日常的信息技术课程之外,参加信息技术相关比赛也是很好的契机。中国儿童青少年威盛中国芯HTC计算机表演赛就为信息技术教师和学生带来了很好的锻炼机会。计算机表演赛的举办,使数以千万的学生从中获益。通过参加各种丰富有趣的赛事项目,学生掌握了计算机的应用技能,还逐渐培养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了解了许多前沿的科学知识,如创客、人工智能等,这对儿童青少年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对计算机普及教育,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在指导学生参加计算机表演赛的过程中也收获不少,高中组的计算机表演赛由中英文输入赛、命题搜索赛和智能编程任务赛三个部分组成。中英文输入赛通过在限定时间内输入中文或英文,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输入速度;智能编程任务赛是在规定时间内,要求学生结合相关电子元器件,对其进行程序设计,完成赛事指定任务,从而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还让他们接触到了人工智能技术;而命题搜索赛是通过搜索引擎查找答案,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 开展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已经成为教学环节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以往的教学评价通常以成绩来说明问题,而新课程指出,既要注重评价结果,也要注重学习过程中的评价。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其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更要关注学习过程与方法。例如,学生用Excel表格对自己进行系统、全面、全程的记录存档,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即自己在原有基础上的进步与发展情况,这样能促进学生自信心的建立和能力的发展;教师也可以通过自我评价,不断回顾、反思、调节、改善自己的教学,使自身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 新课程下信息技术课程更注重学生身心发展
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教师除了进行知识技能方面的教育,还要进行学生思想方面的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信息素养。增强学生自觉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的意识,使其负责任地参与信息实践,认识网络规范和网络道德的基本内涵,能够识别并抵制不良信息,树立网络交流中的安全意识。
信息技術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必须广泛积累教学经验,深入钻研教学教材,全面了解学生情况,更完善地做好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