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口头评价成为学生主动发展的动力

来源 :教师·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286237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口头评价是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淡化以标准答案为中心的心理定势,把握激励时机,评价语言要讲究艺术以及多角度进行评价等,以提高课堂口头评价的实效,使其成为学生主动发展的动力。
  关键词:课堂口头评价;小学数学;激励性;心理定势
  评价是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评价涉及的内容很广,口头评价是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中最直接、最快捷、对学生影响最大的一种过程性评价方式。但口头评价因为评价的无记录性和评价效果的不易测量性等因素,还没有引起广大教师的高度重视。教师的评价中批评仍然占一定比例。如何在数学课堂这块阵地上,恰如其分地运用口头评价,使它成为学生主动发展的动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下面我根据自己的实际经验谈谈一些体会:
  一、淡化以标准答案为中心的心理定势
  课堂上,教师往往喜欢请学习较好的学生回答问题,而学困生回答问题时,教师特别紧张,一旦答错了就满脸失望,便以“不对,坐下”来打断学生的发言以追求整齐划一的答案。如某个教师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中的教学片段:
  师:把长方形铁丝拉直后,这根铁丝的长度等于原来长方形的周长,怎样求这根铁丝的长度呢?(长方形的长为a,宽为b)
  生1:铁丝长=a a b b。
  生2:铁丝长=a b a b。
  师:(有些焦急)还有谁来补充?
  生3:铁丝的长度=a×2 b×2。
  师:(更加焦急)
  生4:铁丝的长度=(a b)×2。
  师:(老师面带微笑,声音上扬)你真聪明!
  如果老师脑子里关注的只是标准答案,很少关注到孩子独特的体验感受和见解,时间一长,学生就会察言观色,消极应对,越学越死板。这样的教学,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从何培养?
  二、把握激励时机
  课堂口头评价是一种即时评价,教师本人要抓住机会,及时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用不同的语言进行激励性评价。如可以对课堂中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进行即时的评价:“你们的小组合作不错,你一言我一语,讨论多主动,记录多认真呀!”激励并不全是表扬和赞美,有时要巧用善意的批评。在平时听课的过程中,我们有时会听到老师整节课不停地说“你真棒!”“你的回答真好!”等。而老师和孩子们根本不知“棒”在那里。学生固然需要鼓励,但是很多时候这种缺乏激励性、不求实际的廉价表扬,非但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反而会把他们引向思维的歧途甚至步入思维的误区。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在认知程度上也存在不同,所以教师在真诚赞美的同时也更要巧用善意的批评,注意学生的内心感受,保护他们的自尊心。
  三、评价语言要讲究艺术
  课堂口头评价是一种及时性评价。一句“好”的评价语可以开启学生积极的学习心智,引发向上的学习动力;而一句“恶”的评价语也许会让学生心灵受创,这就需要老师拥有精湛的语言艺术。让孩子知道他哪里错,同时又不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如:在“单位的换算”教学中,出现2吨5千克=( )吨,一位学生回答“等于2.05吨”,我并没有立刻否定他的回答,而是让孩子说说他的想法,只见孩子充满自信地说:“我把5千克除以千克和吨的进率1000等于0.05吨再加上原来得出2吨就是2.05吨。”我听后笑了笑说:“你的想法真好!如果你细心点就好了。”经过老师的提醒,他终于知道的他的错误所在:5千克除以进率1000不是0.05吨而是0.005吨。老师的语言评价帮助孩子体验和享受了学习的成功。因此,我们应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丰富自己的语言,为教学创造和谐、融洽的真情空间。
  四、多角度进行评价
  在实施激励性口头评价时,老师要以发展的眼光去评价孩子,可以从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等多方面进行评价,不仅要关注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还要充分关注孩子的情感和态度,从而促进其兴趣、爱好、意志等个性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如在小数除法的计算教学中,让一名学生上黑板板演竖式,他书写非常工整,而且列完后还主动用乘法验算了这道题,这时我给予孩子即时评价“某某同学为了确保计算准确,他已经养成了验算的好习惯了,真棒!”在“异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中,比较—和—的大小,大部分学生会想到用通分的方法,其中一名学生想到可以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分子变相同比较,还有学生想到用画图的方法进行比较。这时我对学生的这种学习方法给予肯定。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的口头评价不仅能有效地调动所有参与者的积极投入,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能和作用,而且还能使他们的学习得到更全面、更客观的肯定,这种肯定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是具有深远意义的。
  参考文献:
  [1]曹建军,姚培培.师生沟通从“位差效应”中走出来[J].北京教育,2002(05).
  [2]赵明仁,王嘉毅.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评价[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10).
  (作者单位: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要使语文教学以培养学生语文能力为己任,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并以此来适应社会的需要。迎接时代的挑战,就必须让语文教学走出为中考、高考服务的“象牙塔”,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呈开
《纽约三部曲》与《密室中的旅行》都是美国作家保罗·奥斯特的典型作品。对情节的奇特构造,对人物的细心塑造,以及对写作意义的关注使得《纽约三部曲》与《密室中的旅行》
周末,天气很好。我漫步在乡间小道上,看见勤劳的庄稼人在金色稻田里忙着收获。农民们收获着属于自己的果实,微笑在阳光下闪烁。我想,作为一名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我如何收获自己的秋天呢?  我是怀着焦虑和忐忑的心情走进湖南省龙山高级中学的课堂的。开学以来,每天都是忙着备课、上课、听课、做课件、批阅作业,累并快乐着。我深切地感受到,青年教师要拥有自己的金色秋天,要收获沉甸甸的果实,必须在专业成长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