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草木见说梨花不同梦

来源 :旅游纵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f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关于花卉的描述不在少数,梨花,以其洁白无瑕的品格,总是在诗词歌赋中占有一席之地,给读者留下了无尽的遐想。从先秦诗歌集《诗经》,到唐诗、宋词直至清词,梨花都曾以不同的面貌出现,但实际上,这些“梨”与我们现今常见的果木的花朵却有着一些区别。

  《诗经》中有《甘棠》一篇: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蔽芾甘棠,勿剪勿败,召伯所憩。蔽芾甘棠,勿剪勿拜,召伯所说。这里的甘棠,通常被认为是棠梨或是杜梨。关于棠梨和杜梨究竟是不是同一种梨,有这样两种不同的说法,东汉学者郑玄在《诗经注》中认为,“北人謂之杜棠,南人谓之棠梨”,也就是说,在郑玄看来,棠梨与杜梨是同一种水果,只是在南北叫法上存在差异。而在《齐民要术》的校释中,则提到“每梨有十许子,唯二子生梨,余者生杜”,之后又提到关于棠与杜的种植方法有所不同。不管是棠梨还是杜梨,相较我们今天食用的水果来说,都更像是野山梨,果子较小,味道也算不得好。而我们今天食用的水果梨,则融入更多的西洋梨的元素。

  虽然古诗词中的梨与我们脑海中的梨略有不同,但梨花在文学作品中所传递的精神品格和文化意向却不会因为果木品种的改变而有所迁移。人们不会因为杜梨的果实小而忽略召公“巡行乡邑,有棠树,决狱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职者”的功绩,也不会因为香梨的甜蜜可口就忘记“春情只到梨花薄”中展现的愁苦。索绪尔的语言理论认为“言语是露出水面的一部分冰峰,语言则是支撑它的冰山,并由它暗示出来”,梨花以花的形象飘向中国文人的笔端,又在时间的长河中,在文人雅士独特的语言中丰满多情。
其他文献
①山谷中穿梭:双角犀鸟奇特而珍贵的大鸟  犀鸟是佛法僧目犀鸟科的大型鸟类,因嘴形似犀牛角而得名,成年的犀鸟体长一米左右,而它们嘴巴的长度却可以达到35厘米,占体长的1/3还要多。这样的体型使犀鸟活动起来十分笨重,为了填饱肚子,犀鸟仅能以一些速度更慢的爬行或者小型两栖类动物为食。不然就只能抓几只昆虫或啄食树上的果实来果腹。  然而令人感到奇怪的是,犀鸟有着远超其他大型鸟类的寿命。即便是野生状态的犀鸟
期刊
8月7日,由全国党刊研究会、中国期刊协会党刊分会主办,今日新疆杂志社承办的全国党刊研究会第七届年会、中国期刊协会党刊分会第一届年会暨中国西部地方党刊年会在新疆乌鲁木
烂烂桃花明,粼粼白沙走.这样的画面似乎只存在于诗词中,但实际上,这样的画面在西藏林芝就可以得见.每年3~4月,西藏林芝都会迎来它最热闹的时刻——一年一度的桃花节.此时的林
期刊
无茎蝇子草rn嗨,我们是生活在北极的无茎蝇子草,是一种生长在高海拔地区的植物,我们的叶子成对成对地生长,叶子和茎上都有自制的“胶水”,简单地说,就是我们的茎叶都具有黏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