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胃肠保健“7要7不要”

来源 :家庭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anyu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秋天是寒暑交替的季节,气候变化无常,每到此时,医院消化科的门诊量都会出现一次就诊高峰,其中,胃胀、胃痛、腹泻的患者占大多数。胃肠道疾病是常见病,稍有不适,图省事的患者多半会到药店买点药对付。殊不知,胃肠道疾病有很多种,从表面看症状大致一样,但如不经医生诊断自行服药,可能适得其反,给以后的正规治疗带来麻烦。
  如何顺利度过这“多事之秋”?本期特别策划提请大家了解胃肠病保健及防治知识,做到——
  策 划:本刊编辑部
  执 行:西 捷
  指导专家:陕西省人民医院消化科主任医师 李增烈
  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 常玉英
  胃肠病是常见病,种类五花八门,症状多种多样,男女老少皆受其苦。如能在平常积极预防,在治疗或康复期注意调理,患者将大受裨益。
  进入秋冬季,胃肠病高发
  秋季是急性胃肠病的高发期,而到了寒冷的冬天,不少人偏爱吃一些辛辣、油腻的食物,如火锅、麻辣烫等,认为这些是暖胃、健胃食品,实际上辛辣、热烫等刺激性食物是诱发胃肠病突发的重要因素。加上餐桌上冷热食物混杂,频频喝酒喝饮料,更容易出现腹痛、腹泻、腹胀等胃肠不适症状。此外,进补过多、运动过少,也会导致胃肠疾病高发。
  常见的胃肠病有如下几种:
  消化性溃疡
  症状特点:消化性溃疡主要指胃和十二指肠溃疡,表现是上腹痛,并有一定节律性和周期性(胃溃疡多在餐后出现,而十二指肠溃疡则多在空腹时出现)。其他症状还包括反酸、胃胀、嗳气、恶心、呕吐等,严重的还会出现消化道出血和穿孔,长期的胃溃疡还可能发生癌变。
  防治策略:合理饮食是防治溃疡病的基础,溃疡病患者在饮食上应做到定时定量,少食多餐。宜食松软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油炸或坚硬、难消化的食物。
  症状的改善不等于溃疡的愈合,溃疡病患者不能因疼痛缓解而停药,以免导致病情反复。精神压力、心情郁闷也会诱发或加重溃疡病。另外,应多进行户外活动,保持心情舒畅。
  功能性消化不良
  症状特点:功能性消化不良是多因素参与的疾病,如胃肠道运动不协调、心理因素和环境因素等。主要表现为一系列非特异性症状,如慢性间歇性上腹痛、早饱、餐后饱胀、嗳气、反酸、食欲不振等,胃镜检查无明显病变或仅有轻度胃炎表现。
  防治策略:对症治疗和日常保健。以饱胀、嗳气、食欲不振为主要表现的胃动力障碍型功能性消化不良者,可用一些促动力药物如吗丁啉、西沙必利等。以反酸、烧心为主要表现的,则要联合应用促动力药物、制酸剂和抑酸剂如雷尼替丁、法莫地丁等进行治疗。焦虑、抑郁状态较明显者,适当应用一些抗焦虑或抗抑郁的药物如安定、舒乐安定等,能有效改善不适症状。
  肠易激综合征
  症状特点:腹痛、腹泻、便秘等肠易激综合征在气候变化或肠道感染性疾病高发的秋季最多见,以腹痛、腹部不适及大便习惯改变为主要特征,且久治不愈。
  防治策略:用药及生活调养很重要。肠易激综合征的患者以中青年居多,一般来说,肠易激综合征没有固定的治疗方式。对患者而言,除了配合医生进行药物治疗,注意生活调养非常重要。生活调养包括:改变不良生活方式;不要过分紧张焦虑,保持心情舒畅;饮食结构合理,多喝水;少吃西瓜、冷饮、油炸食品及隔夜食品等容易引起腹泻的食物;适当进食一些健脾食品,如山药、红枣等。
  多数肠易激综合征易被当成结肠炎误诊误治,如何区分这两种疾病呢?方法很简单,有经验的医生通过咨询患者有无脓血便就可知晓(肠易激综合征不会出现脓血便),另一种方式是通过肠镜检查。
  急性胃肠炎
  症状特点:急性胃肠炎主要由食物中毒或其他因素引起,如因进食含有病原菌及有毒素的食物,如吃不洁熟食、馊食等,也可因贪食冷饮或暴饮暴食致胃肠功能紊乱引起。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恶心和呕吐等,腹泻每日3~5次甚至数十次不等,大便多呈水样,深黄色或带绿色,恶臭,可伴有发热,严重时可导致休克。
  防治策略:在胃肠炎多发的秋季,注意日常保养非常重要,如不吃不洁食物、不饮酒、不暴饮暴食、不吃生冷食物、腹部不受凉、不服用会损伤胃肠黏膜的药物等,均能避免或减少急性胃肠炎的发生。
  慢性胃炎
  症状特点:慢性胃炎是一种十分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以胃黏膜的非特异性炎症为主要病理变化,根据胃黏膜的组织学改变,可分浅表性、萎缩性、肥厚性三种类型。临床上共有的症状为:上腹部闷胀疼痛、嗳气频繁、泛酸、食欲减退、消瘦、腹泻等症。
  防治策略:由于在慢性胃炎发病中饮食因素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是防治胃炎的关键,这也是与其他疾病不同的地方。
  一般来说,胃肠疾病的早期症状都有胃部不适、打嗝、嗳气、消化不良、腹部胀满、恶心、疼痛、烧心、反酸等,大便干燥或便溏,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则说明你可能得了胃肠疾病。
  “7要7不要”,胃肠保健康
  远离胃肠疾病,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7要7不要”。
  一要好心态,不要坏情绪
  心态乐观,情绪稳定,不计较,不攀比,对胃肠保健来说十分重要。根据最新研究,情绪可以直接影响人体的免疫功能,包括细胞和体液免疫两方面,负面情绪甚至可以直接减弱“人体卫士”——淋巴细胞的保卫和清理异物功能,这也部分解释了民间常说的“生闷气”容易生病,甚至得癌症的原因。
  情绪还可以直接影响胃肠道运动和血液供应。人一生气时脸红脖子粗,不用问,此君的胃肠道也一定跟着在“唱红脸”——胃肠充血发红;气急败坏时面色苍白,肠道血管也会跟着收缩“唱白脸”。肠道蠕动与消化液的分泌,都可因情绪的剧烈改变而戛然而止。在这种情况下,人体的健康和良好的消化活动当然无从谈起。
  坏情绪除生气、发怒之外,还包括抑郁、焦虑、过度伤感、悲观、失望,等等。临床与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许多消化系统疾病如:功能性消化不良、消化道出血、胃食管反流、贲门失弛缓症,甚至消化道肿瘤的发病,常常是在受到剧烈或长期精神刺激之后发生的。   而良好的情绪会使人觉得饭菜香,味道鲜,自然消化吸收就好。
  已故国学大师季羡林(享年97岁)曾说,心态乐观、情绪稳定是人体最好的保健品,真是金玉良言。
  二要“进”、“出”定时,不要误点
  这里“进”指一日三餐的进食,“出”指排便,意思是“进”、“出”都要按时进行。这些看是小事,其实却是消化系统保健的大事。
  和身体其他生理活动一样,消化系统的运动、分泌、吸收与排泄也是在生物钟控制之下进行的,每天到了一定时候胃就会蠕动,胃酸就会分泌,以迎接食物的到来。如果长期不按时吃饭,胃长期“空转”,就会引发痉挛和腹痛;胃酸如果没有食物来中和,久而久之就会灼伤胃黏膜。误了吃饭的时间再回头去吃饭,此时,胃的最佳工作状态已过,胃与其他消化器官均已“下班”,即便是营养丰富的美味大餐,也于事无补,反而会导致消化不良,慢性胃炎、溃疡病等也随即接踵而来。我国流行病学调查一再证实:三餐不定时是胃癌发病的危险因素。
  而“出”不定时,导致的结果就是便秘。
  有人做过统计,全身各个系统都会遭受便秘之害,便秘引起的症状和促使病情恶化的病种多达20~30种,影响人体健康的范围非常广泛。
  单就消化系统的危害而言,就有口臭、牙痛、舌苔厚腻、腹胀、腹痛、腹鸣、肠梗阻、痔疮、结肠溃疡、便血、脱肛、肠道憩室、黑便病、菌群失调等。专家警告称,发病率越来越高的结肠癌,便秘也是危险因素。
  此说绝非危言耸听,试想,粪便中的数十种毒素和废物,不能顺顺当当排出体外而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到全身各处,上至大脑,下至直肠,想要不生病?难!
  正常排便次数,每天1次当然最好;调查结果认为,每天2次或两天1次也属正常,不必苛求每天1次。至于排便的具体时间则不必强求,和前面的道理一样,力求便有定时,习惯了就会成自然。平时有了便意,憋着不解,久而久之容易造成便秘,应该避免。
  三要细嚼慢咽,不要狼吞虎咽
  狼和虎确实不细嚼慢咽,进餐环境不许可啊!但它们有个功能超强的胃肠道,人类没法比。不过,我们有轻松的就餐环境、美味的食物以及一副功能齐全的牙齿,为什么不细嚼慢咽呢?
  细嚼慢咽好处不少:
  (1)可以滤过混在食物中的各种有害异物,保护胃肠道安全;
  (2)通过切、撕、研磨、润滑和搅拌,对食物进行粗加工,减轻胃肠道负担;
  (3)对淀粉类食物和脂肪进行初步消化;
  (4)唾液与食物充分混合,而唾液中溶菌酶有杀菌作用;
  (5)是后续系列消化活动包括胃肠道蠕动、消化液的分泌等的“启动器”。
  四要科学节食,不要“撑”、饱
  把吃饭获得的饱感等同于合理的能量(营养)供应,这是一种误解。因为饱感只是大脑中枢的一种反应,不代表能量供应的盈缺,更不是消化系统合理工作的量化指标。生理试验表明,向胃内注入一定量的空气或水,也会出现饱足感。
  近年来大量临床与实验研究一再证实,吃得过饱,不但会加重消化道负担,还会降低对有害外因与疾病的抵抗力,甚至影响人的寿命。所以,科学地节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保健措施。
  科学节食,不是绝对节食,也不是吃得越少越好,而是要根据不同劳动强度来决定热量的摄入,并保证营养成分是全面和均衡的。一般而言,正常膳食只吃7分饱,具体说就是:感觉快要饱了,还差一点,此时即可停止进食。如果一饱,可能进食就过了。
  至于吃撑的危害,最严重的莫过于急性胃扩张。媒体近来时有报道因饱餐一顿而送了性命的患者。
  五要多进果蔬水分,不要油腻过量
  上面谈的是进食时间和进食量,接下来重点讲讲食物质量。
  健康饮食应该以五谷、蔬菜为主,配合适当的奶、蛋、肉类与水果,实际上这就是我国传统的饮食配方,连西方权威营养学家现在也认为比那些洋快餐更符合人体的营养要求。
  额外增加适量的食物纤维素,不但能促进肠道蠕动,吸附肠道内有毒成分,还能营养肠道内益生菌,有利于胃肠道健康。其中,燕麦片价廉物美,对老年人好处尤多。
  另外,不要绝对排斥肉类食物,肉类食物不仅可以提供充分的热量,更是高质量蛋白质、必需脂肪酸与某些维生素不可替代的食物来源。但过量摄入不但会造成营养过度,胆固醇等脂类过高,而且会加重肝肾功能负担。
  水分是身体最不可缺少的成分,但在日常生活中却常常被忽视。消化活动的每个环节都少不了水,饮水不够是引起便秘、发生胆结石的重要原因。
  六要靠锻炼强肠胃,不要靠药物撑健康
  体育锻炼不仅对心血管、神经系统有好处,对强化消化系统的功能、改善胃肠道血液循环与神经调节、加强营养物质吸收和促进代谢废物的排泄,都有重要作用。临床经验证实,适度的体育锻炼对一些消化系统的慢性病如消化不良、溃疡病、肠道易激综合征等症状的减轻与康复有良好效果,而且没有不良反应,有时甚至优于某些药物的疗效。所以要坚持科学的体育锻炼。
  在临床工作中,常有患者询问针对胃肠的保健品功效到底如何。尽管市场上保健品的宣传铺天盖地,吹得神乎其神,而真正有效的,很难说有多少,更不用说造成患者经济上的损失与身体的不良反应了。
  关于药物的服用,首先要明白,治疗疾病离不开药物,年老多病,用药机会就会多一些,但是请不要忘记:是药三分毒。药物对消化系统的伤害比其他系统更为常见,因为口服药必经的第一站就是胃,胃黏膜天生娇嫩,难免不受其害。使用药物种类越多,时间越长,出现不良反应几率就越高。
  所以,药物应该慎用,必须要用的,一定要弄清它的不良反应,及早发现,及时处理。
  至于烟酒对消化系统的多种危害,包括与多种肿瘤和肝病的关系,更是众所周知。这里,我们要再次强调,戒烟、少(戒)酒,任何时候开始都不为晚!
  七要听医生忠告,不要有病硬扛
  医生的忠告,患者应该认真听、照着办。患者有时不愿意接受,是不了解忠告的重要性,往往等到患者彻底明白的时候,已经错过治疗宝贵时机。
  另一种令人担忧的现象就是有病却硬扛。调查显示,有53.8%的人扛病,尤其是70后,占到41.8%,这些人自以为身强力壮,不把疾病当回事,好一点的,自己买点药吃,或到网上去“对号入座”,这是很不安全的,因为同一症状可能由多种完全不同性质的疾病引起,胃痛可能是胃炎,也可能是胃癌、胃溃疡乃至胆结石。而轻微症状也可能是严重问题的先兆。
  还是季羡林老先生说得好:心里没有负担,胃口自然就好,吃进去的东西就能很好地消化,再辅之以腿勤、手勤、脑勤,自然百病不生。
其他文献
鼻息肉手术前,经常有患者问医生:手术后鼻息肉还会不会再发?这其实也是医生们最为重视的问题。现在,随着鼻内窥镜鼻窦技术的日臻成熟和术后随访及综合治疗的完善,可以说,困扰我们多年的术后复发问题已经得到了比较好的解决,大部分鼻息肉经过1年以上的随访都没有再复发。但是,一些患者由于没有认识到术后坚持随访的重要性,常常以为手术完了以后,治疗就结束了;或者仅在术后1月内来随访,待症状好转后就失访了,结果半年以
注射青霉素前,医生会给患者做皮试,目的是防止患者出现过敏,进而导致严重后果,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皮试实际上就是一种起保护作用的过敏试验,虽然很痛,但很有必要。其实,需要做过敏试验的不只有青霉素,比如,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前,也需要做过敏试验。  破伤风抗毒素是由破伤风类毒素免疫马所得的血浆,经胃酶消化后纯化制成的液体抗毒素球蛋白制剂,用于预防和治疗破伤风。已出现破伤风或其可疑症状时,应在进行外科处理及
熟地黄为生地黄块根的炮制加工品(酒炖或酒蒸法),以主产于河南者为道地药材,味甘,性微温,质地柔软,入肝、肾经,有补血滋阴、益精填髓功效。  本品为滋补肝肾阴血之要药,临床应用广泛,可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失眠、月经不调、崩漏等证,也可用于肾阴不足所导致的潮热骨蒸、盗汗、遗精、消渴及肝肾精血亏虚引起的腰膝酸软、眩晕耳鸣、须发早白等。《本草纲目》云:“(熟地)填骨髓,长肌肉,生精血。补五脏内伤不足,
运动不但可以完美体形,还可以保养皮肤。适度的运动可以促进新陈代谢,改善皮肤状况;不同的运动项目对于不同的皮肤问题,还会产生不同的功效,犹如皮肤之“良药”。  如果皮肤毛孔粗大——  有些人的皮脂分泌很旺盛,特别是夏天的时候,鼻头处的黑头很明显,甚至长青春痘。这样肤质的人,可以去大汗淋漓地打一场球,毛孔内的污垢及多余的油脂就会随着汗液排走,这是最有效的天然疏通毛孔的方法,对于身体皮肤上因为污垢堵塞毛
日本国立癌症研究中心4月22日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称,癌症患者确诊后1年内,心理问题最严重,患者自杀和因事故而死亡的风险约是其他人的20倍。研究人员认为在此期间须对癌症患者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