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胡塞尔最初所追问的是“一般认识何以可能”的问题,早年海德格尔关于存在的(本原)意义的问题则超出并包容了胡塞尔的问题。为建立一门无前提的“本源科学”,而对自己的问题目标,两人都采用相近的意向性思路来予以解决。只不过胡塞尔的“意向性”处在(纯)意识的内在性领域,而海德格尔的“生活经验”的意向性已不局限于任何现成的领域,只具有一种意向性的纯形式的“关联”意义。运用意向性关联的思路,胡塞尔和早年海德格尔才得以互有区别地显示出各自的意义世界,并揭示出其意义世界的(无前提的)自构成机能。其中,早年海德格尔关于“生活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