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果糖、益肠通秘汤联合温灸疗法治疗慢传输型便秘脾肾阳虚证临床观察

来源 :亚太传统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t521ki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乳果糖、益肠通秘汤联合温灸疗法治疗慢传输型便秘(STC)脾肾阳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STC脾肾阳虚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单纯服用乳果糖加温灸疗法,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经验方益肠通秘汤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粪便性状评分、排便费力评分、排便频率评分、排便时间评分、腹胀评分)、结肠传输功能及便秘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结肠传输功能明显改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1.4%,高于对照组的79.9%(P<0.05).结论:用乳果糖、益肠通秘汤联合温灸疗法治疗脾肾阳虚型STC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结肠传输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目的对于不可触及乳腺癌(NBC)虽然存在几种定位切除方法,但最佳选择依然不清楚。尽管超声定位(US)是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且行之有效的技术,但依然存在一定的弱点。通过评估吲哚菁绿荧光引导技术在不可触及乳腺癌病变定位(INBCL)切除中的使用效果,并将其与US进行对比研究,以探讨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通过前瞻性研究,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大连市中心医院78例NBC行保乳患者,其中IN
游走脾是比较罕见的一种临床状况,至今全世界报告了约500例,发病率低于0.2%,特点是脾脏迁移到腹部其他位置或盆腔,而不是固定在左季肋区。游走脾的发病率有两个峰值,分别是不到10岁儿童和育龄妇女,游走脾同时合并胃扭转及左侧膈疝临床罕见,值得大家讨论学习。
近年来,随着人民群众健康意识的提升,健康体检的普及,肺孤立性小结节检出率明显增高。电视胸腔镜手术为肺孤立性小结节病例提供了一个微创、有效的诊疗方法。然而,微创手术在患者体表切口减小的同时却给医生带来了手术操作困难。部分病例因无法找到病灶被迫扩大了手术切口。而术前穿刺定位技术完美解决了此问题。对术前孤立性肺结节定位的各种方法进行综述,分析利弊及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分析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藏成药和藏医外治应用规律,为提高藏医临床疗效和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思路.方法:搜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万方等数据库对治疗痛风性关节
目的:考察姜黄素PVP-EPO固体分散体在大鼠体内的动力学.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血浆中姜黄素的浓度,比较灌胃给予原料药、PVP-EPO固体分散体后36 h内的药动学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