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老舍的短篇小说《大悲寺外》发表于1933年7月的《文艺月刊》上,小说叙述某中学一位热爱教育事业、工作认真负责的学监被闹学潮的学生打死,而死前却宽恕了学生的故事。小说发表后不久受到了批评,认为小说宣扬了妥斯退夫斯基式的唯心的“良心谴责主义”。一段时间相对于《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老舍的其他作品曾被忽略的《大悲寺外》在新的语境下又重新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自90年代宗教文化研究热的兴起,老舍的这篇小说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