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聋生由于耳聋的局限,限制了其自然地学习语言,这就直接阻碍了其语言以及思维的发展,与正常儿童相比,他们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语文教师要以课文为依托,教学中做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相结合,使聋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健康的个性心理。
关键词:聋校,语文教学,心理健康教育,探索
心理健康,一般是指人的智力正常,情绪良好,个性健全,能适应环境,人际关系协调,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标准的心理状态。学校教育是聋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教师在引导聋生获得知识的同时,更应该担当起孩子的“心理健康医生”,维护他们的心理健康,促进其健全人格的发展。而实践证明,语文教学以其学科自身的特点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竟然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一.注重教师的人格的影响
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是时代赋予教育的使命,也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新课标指出语文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把“人文性”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就要求我们首先尊重学生的人格与个性,他们的任务不只是“学习”,更应该是“成长”,是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和谐成长。“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尤其当我们面对着一个个有残疾的学生时,教师的爱不仅是开启他们智慧大门、情感大门的钥匙,也是引领他们战胜残疾、克服自卑、树立自信、勇敢接受生活挑战的支柱。“亲其师,信其道。”当学生感受到你的真诚,你的关爱时,他们就会喜欢你,并喜欢你的教学,接受你的教育。教师的人格魅力,本身就是一本潜移默化的书,学生会在不知不觉间受到教师的影响。
语文教师不仅要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更要有高超的教学艺术。课堂上生动形象的表达、灵活多变的方法,可以让聋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期待的眼神、鼓励性的话语及其评价,可以让聋生充满自信,激发学习动机;师生间的默契,小组内的合作交流,可以给学生一片自由的天空,情感的交融。语文教学和心理教育的相互渗透,既提高了聋生的心理素质,使聋生在身心愉悦的同时,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其学习成绩不断提高。而成绩的提高,又进一步强化了聋生的成功体验,从而形成良性循环,使聋生形成健康的个性心理品质。
二.发挥语文的人文功能
我们面对的虽是听力损失的残疾学生,但学习语文、应用语文对他们来说更为重要,只有掌握好了语言才能更好的与人交流,更好地融入社会。其实我们聋校语文教材中,几乎每一篇文章都蕴含了丰厚的人生哲理。例如许多描写自然风光的文章,如 《富饶的西沙群岛》 《草原》 《到海边去》 等文章,让人感受到自然的美丽与壮观,不由自主产生一种热爱之情;一些是写人的文章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苦柚》 《曼谷的小象》等让人深切地体会到劳动人民的勤劳和善良,人与人之间的关心和爱护。甚至是一些写小动物的文章也能让人感悟至深,如屠格涅夫的 《麻雀》,老麻雀奋不顾身拯救小麻雀的情景,让人感受到了母爱的伟大、生命的可贵。 《小虾》 《翠鸟》 等文则让人感受到生命的执着与灵性……只要我们教师具备一双慧眼,善于观察文本的育人功能。每一篇文章都可以从不同的侧面,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每学一篇新的课文,我都让学生找出文章的主旨,这篇课文写的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你有什么样感受和收获。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即便是学生说的很肤浅,很不通顺,只要他能表达出自己的感悟就行,只要他能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这就够了。
三.深挖 教 材 , 培 养 学 生自 信心
有人说:成功始于意念,心态决定命运。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做起事情来就会信心百倍、 乐在其中,即使失败也会一笑置之。反之,带着消极悲观的情绪做事,时时处处都会感觉不顺心,困难没有击垮你之前,你早已把自己给击垮了。学习《小石潭记》、《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让学生认识柳宗元、范仲淹和欧阳修面对被贬的遭遇,不同的心理态度;又如在学习李白的《行路难(其一)》这首诗时,借“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一名句,教给学生以后在社会上若遇到不如意之事时,不应悲观沉沦,应该保持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教学中善于审时度势,挖掘出一些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不仅传授了知识,而且能启迪学生。
四.丰富语文的课程内涵
叶圣陶说“教材不过是个例子”。有了教材的依托,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就要有意识地为聋生创造语言环境,使语文更好地走进生活,体现语文学科所特有的人文性、情感性。这样不仅丰富了聋生的语文课程内涵,则更有利于使聋生形成健康的个性心理品质, 也使语文学习真正从课内走向了课外。
如学习了 《小虾》 一文后,我布置了“自己饲养并观察一种小动物”的实践作业。两周后,学生的作文交上来了,虽然学生由于自身语言的障碍,句子还是不够通顺,语法不够规范,但是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跃然纸上。“春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用我们关爱的心,让聋生形成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他们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得到身心的愉悦,最终像健听学生一样,在爱的阳光下开出绚丽的花朵。
五、以写作为契机,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指的是除了培养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外,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劳的和谐发展”。而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正符合心理健康教育的终极目标。因此,在作文教学中给聋生设置一个大胆写、大胆问、喜说乐写的平台,让他们尽情倾诉内心感受, 这样不但能对学习作文大有帮助,而且对学生也有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可谓相得益彰。因而,在作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十分必要。
语文教材,每篇课文都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更是体现了其他学科所不能企及的育人水平。在教学中, 教师要充分尊重、 理解学生的情感, 与学生建立起和谐的关系, 才能得到学生的信任、 理解 。我们不仅要将知识完全传授给学生,设法保持学生的心理健康,将语文知识和心理健康知识一并传授给学生,才能让学生拥有健康心理和健全的人格。
参考文献
〔1〕谢忆,徐元俊. 聋校语文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与职业,2004(05).
〔2〕余小丽. 在聋校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教市家教,2011(09).
关键词:聋校,语文教学,心理健康教育,探索
心理健康,一般是指人的智力正常,情绪良好,个性健全,能适应环境,人际关系协调,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标准的心理状态。学校教育是聋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教师在引导聋生获得知识的同时,更应该担当起孩子的“心理健康医生”,维护他们的心理健康,促进其健全人格的发展。而实践证明,语文教学以其学科自身的特点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竟然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一.注重教师的人格的影响
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是时代赋予教育的使命,也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新课标指出语文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把“人文性”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就要求我们首先尊重学生的人格与个性,他们的任务不只是“学习”,更应该是“成长”,是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和谐成长。“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尤其当我们面对着一个个有残疾的学生时,教师的爱不仅是开启他们智慧大门、情感大门的钥匙,也是引领他们战胜残疾、克服自卑、树立自信、勇敢接受生活挑战的支柱。“亲其师,信其道。”当学生感受到你的真诚,你的关爱时,他们就会喜欢你,并喜欢你的教学,接受你的教育。教师的人格魅力,本身就是一本潜移默化的书,学生会在不知不觉间受到教师的影响。
语文教师不仅要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更要有高超的教学艺术。课堂上生动形象的表达、灵活多变的方法,可以让聋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期待的眼神、鼓励性的话语及其评价,可以让聋生充满自信,激发学习动机;师生间的默契,小组内的合作交流,可以给学生一片自由的天空,情感的交融。语文教学和心理教育的相互渗透,既提高了聋生的心理素质,使聋生在身心愉悦的同时,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其学习成绩不断提高。而成绩的提高,又进一步强化了聋生的成功体验,从而形成良性循环,使聋生形成健康的个性心理品质。
二.发挥语文的人文功能
我们面对的虽是听力损失的残疾学生,但学习语文、应用语文对他们来说更为重要,只有掌握好了语言才能更好的与人交流,更好地融入社会。其实我们聋校语文教材中,几乎每一篇文章都蕴含了丰厚的人生哲理。例如许多描写自然风光的文章,如 《富饶的西沙群岛》 《草原》 《到海边去》 等文章,让人感受到自然的美丽与壮观,不由自主产生一种热爱之情;一些是写人的文章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苦柚》 《曼谷的小象》等让人深切地体会到劳动人民的勤劳和善良,人与人之间的关心和爱护。甚至是一些写小动物的文章也能让人感悟至深,如屠格涅夫的 《麻雀》,老麻雀奋不顾身拯救小麻雀的情景,让人感受到了母爱的伟大、生命的可贵。 《小虾》 《翠鸟》 等文则让人感受到生命的执着与灵性……只要我们教师具备一双慧眼,善于观察文本的育人功能。每一篇文章都可以从不同的侧面,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每学一篇新的课文,我都让学生找出文章的主旨,这篇课文写的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你有什么样感受和收获。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即便是学生说的很肤浅,很不通顺,只要他能表达出自己的感悟就行,只要他能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这就够了。
三.深挖 教 材 , 培 养 学 生自 信心
有人说:成功始于意念,心态决定命运。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做起事情来就会信心百倍、 乐在其中,即使失败也会一笑置之。反之,带着消极悲观的情绪做事,时时处处都会感觉不顺心,困难没有击垮你之前,你早已把自己给击垮了。学习《小石潭记》、《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让学生认识柳宗元、范仲淹和欧阳修面对被贬的遭遇,不同的心理态度;又如在学习李白的《行路难(其一)》这首诗时,借“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一名句,教给学生以后在社会上若遇到不如意之事时,不应悲观沉沦,应该保持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教学中善于审时度势,挖掘出一些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不仅传授了知识,而且能启迪学生。
四.丰富语文的课程内涵
叶圣陶说“教材不过是个例子”。有了教材的依托,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就要有意识地为聋生创造语言环境,使语文更好地走进生活,体现语文学科所特有的人文性、情感性。这样不仅丰富了聋生的语文课程内涵,则更有利于使聋生形成健康的个性心理品质, 也使语文学习真正从课内走向了课外。
如学习了 《小虾》 一文后,我布置了“自己饲养并观察一种小动物”的实践作业。两周后,学生的作文交上来了,虽然学生由于自身语言的障碍,句子还是不够通顺,语法不够规范,但是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跃然纸上。“春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用我们关爱的心,让聋生形成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他们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得到身心的愉悦,最终像健听学生一样,在爱的阳光下开出绚丽的花朵。
五、以写作为契机,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指的是除了培养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外,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劳的和谐发展”。而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正符合心理健康教育的终极目标。因此,在作文教学中给聋生设置一个大胆写、大胆问、喜说乐写的平台,让他们尽情倾诉内心感受, 这样不但能对学习作文大有帮助,而且对学生也有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可谓相得益彰。因而,在作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十分必要。
语文教材,每篇课文都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更是体现了其他学科所不能企及的育人水平。在教学中, 教师要充分尊重、 理解学生的情感, 与学生建立起和谐的关系, 才能得到学生的信任、 理解 。我们不仅要将知识完全传授给学生,设法保持学生的心理健康,将语文知识和心理健康知识一并传授给学生,才能让学生拥有健康心理和健全的人格。
参考文献
〔1〕谢忆,徐元俊. 聋校语文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与职业,2004(05).
〔2〕余小丽. 在聋校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教市家教,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