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对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现状调查,感到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着弊端。笔者认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应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具有时代性、科学性、特色性、全面性。结合自己工作经验,提出几点建议,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
【关键词】中职;德育;改革
1.中等职教德育现状
为了解中等职教对目前学校开设的德育课实施的现状,我们对我校45名高年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表示满意和认可的仅占26.8%,不满意的占73.2%;61.7%的认为学而无用或用处不大而无学习兴趣。通过调查分析学生不满意和无兴趣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1教学目标注重了方向性而缺乏时代性
从教学内容中可以看出偏重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理论,对当前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最具直接指导意义的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的学习不足。另外对党在现时期的重要方针政策的学习不够,且与当前国内外的形势和时事严重脱节,这种与时代的脱节是学生不满意的主要原因。
1.2重理论轻实践
大纲规定的德育理论教学占80%,实践仅占20%,而专业课的实践比例高达40-50 %。现代教育提倡建立多渠道的德育体系,要求通过加强劳动和社会实践、课外活动和校外教育等,以“行为、情感、榜样、锻炼”的教育方式达到目的。显然实践教学的学时过少,难以达到德育要求。
1.3应试教育模式化严重
学生普遍反映现行德育重视了理论的学习和考试,讲解内容围绕考试,德育成绩又以理论考试为依据。这种应试化的模式不利于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难以反映受教育者真正的德育情况,也难以让受教育者满意和接受。
1.4教育形式模式化严重,缺乏创造性和特性
比较中等职教的德育与普通中学的政治课程,不难发现除职业道德与就业指导外,二者在内容与目标上基本雷同。各类中等职教德育的教材、时间内容安排、大纲要求几乎完全相一样,对德育不感兴趣和认为作用不大的重要原因。
1.5教育方法和手段较为单调
目前绝大多数中等职教的德育仍然采取以理论讲授为主,辅以少量电化及声讨论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这种单调的德育方式缺乏说服力,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德育要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
新的时代,新的局面,对中等职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行素质教育,培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人才是中等职教当前形势下的首要任务。作为综合素质重要组成部分的德育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满足时代的要求:
2.1时代性
德育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必须与时俱进,跟随时代的步伐,反映时代的特点、精神与要求。当前德育的首要任务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决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始终做到“三个代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2.2科学性
与其他社会科学一样,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也是不断发展更新的,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思想就是在此基础上的发展和创新。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科学地解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阐述党的重大方针政策,是当前中等职教德育的基本任务。
2.3特色性
德育具有独特的历史性、民族性、阶级性和继承性。德育内容受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传统及职业的影响,因此德育具有鲜明特色性。中等职教的德育不但必须反映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当代社会文化、阶级、民族特性,还必须反映不同职业的德育特点。
2.4全面实行素质教育
德育在素质教育中属政治思想道德素质范畴,要求受教育者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外,还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诚信敬业、忠于职守、开拓进取、知法守纪。中等职校的学生跨出校门,即将走向社会、在校期间的德育必须使他们具有上述良好素质才能满足和适应社会的需要。
3.对于中等职教德育的几点建议
(1)缩减《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和《哲学基础知识》的教学内容和授课学时。教育部近日下发了《关于调整高中思想政治课有关教学内容的方案》的通知,明确指出对《经济常识》,《哲学常识》,《政治常识》学时及内容进行缩减,在我们的调查中有79%的学生要求对上述课程进行缩减。
(2)理解“三个代表”思想和掌握其实质,熟悉本专业相关的行为准则和法规,这有利于受教育者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依法从业,依法维权,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和人才市场的需求。在调查中71.8%的学生有此要求。
(3)改变应试教育,改进考核方法。实行开放式教育,面向个体,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因职业施教,避免无的放矢的空谈,让受教育者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按自己的兴趣、特长、能力充分发展。建立多渠道的德育体系,除讲授基本的理论外,建立综合考核体系,20-30%作为理论考核,以检测学生对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25-30%为社会调查和时事形势学习的心得体会,以了解学生学用结合的情况。40-55%为个人思想品德、行为规范遵纪守法的实践表现。这种综合性的考评能较大范围和程度地检测学生的德育状况,也受到绝大多数学生的欢迎。
(4)减少理论学匀,增加实践比例。实践证明,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耳闻目睹的事实,亲身的经历及切身体会更能培养学生对党和国家的热爱;树立贯彻“三个代表”思想的决心,培育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和准则。
21世纪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要求培养具有高素质职业道德、爱党爱国、诚信守法、开拓敬业的中初级人才。目前的中等职教的德育存在明显不足,难以达到新世纪对人才的要求,必须进行改革,我们对此进行了初浅的探讨,以求抛砖引玉,引起职教界的重视,共同努力提高中等职教德育水平。
【关键词】中职;德育;改革
1.中等职教德育现状
为了解中等职教对目前学校开设的德育课实施的现状,我们对我校45名高年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表示满意和认可的仅占26.8%,不满意的占73.2%;61.7%的认为学而无用或用处不大而无学习兴趣。通过调查分析学生不满意和无兴趣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1教学目标注重了方向性而缺乏时代性
从教学内容中可以看出偏重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理论,对当前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最具直接指导意义的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的学习不足。另外对党在现时期的重要方针政策的学习不够,且与当前国内外的形势和时事严重脱节,这种与时代的脱节是学生不满意的主要原因。
1.2重理论轻实践
大纲规定的德育理论教学占80%,实践仅占20%,而专业课的实践比例高达40-50 %。现代教育提倡建立多渠道的德育体系,要求通过加强劳动和社会实践、课外活动和校外教育等,以“行为、情感、榜样、锻炼”的教育方式达到目的。显然实践教学的学时过少,难以达到德育要求。
1.3应试教育模式化严重
学生普遍反映现行德育重视了理论的学习和考试,讲解内容围绕考试,德育成绩又以理论考试为依据。这种应试化的模式不利于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难以反映受教育者真正的德育情况,也难以让受教育者满意和接受。
1.4教育形式模式化严重,缺乏创造性和特性
比较中等职教的德育与普通中学的政治课程,不难发现除职业道德与就业指导外,二者在内容与目标上基本雷同。各类中等职教德育的教材、时间内容安排、大纲要求几乎完全相一样,对德育不感兴趣和认为作用不大的重要原因。
1.5教育方法和手段较为单调
目前绝大多数中等职教的德育仍然采取以理论讲授为主,辅以少量电化及声讨论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这种单调的德育方式缺乏说服力,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德育要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
新的时代,新的局面,对中等职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行素质教育,培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人才是中等职教当前形势下的首要任务。作为综合素质重要组成部分的德育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满足时代的要求:
2.1时代性
德育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必须与时俱进,跟随时代的步伐,反映时代的特点、精神与要求。当前德育的首要任务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决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始终做到“三个代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2.2科学性
与其他社会科学一样,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也是不断发展更新的,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思想就是在此基础上的发展和创新。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科学地解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阐述党的重大方针政策,是当前中等职教德育的基本任务。
2.3特色性
德育具有独特的历史性、民族性、阶级性和继承性。德育内容受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传统及职业的影响,因此德育具有鲜明特色性。中等职教的德育不但必须反映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当代社会文化、阶级、民族特性,还必须反映不同职业的德育特点。
2.4全面实行素质教育
德育在素质教育中属政治思想道德素质范畴,要求受教育者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外,还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诚信敬业、忠于职守、开拓进取、知法守纪。中等职校的学生跨出校门,即将走向社会、在校期间的德育必须使他们具有上述良好素质才能满足和适应社会的需要。
3.对于中等职教德育的几点建议
(1)缩减《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和《哲学基础知识》的教学内容和授课学时。教育部近日下发了《关于调整高中思想政治课有关教学内容的方案》的通知,明确指出对《经济常识》,《哲学常识》,《政治常识》学时及内容进行缩减,在我们的调查中有79%的学生要求对上述课程进行缩减。
(2)理解“三个代表”思想和掌握其实质,熟悉本专业相关的行为准则和法规,这有利于受教育者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依法从业,依法维权,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和人才市场的需求。在调查中71.8%的学生有此要求。
(3)改变应试教育,改进考核方法。实行开放式教育,面向个体,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因职业施教,避免无的放矢的空谈,让受教育者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按自己的兴趣、特长、能力充分发展。建立多渠道的德育体系,除讲授基本的理论外,建立综合考核体系,20-30%作为理论考核,以检测学生对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25-30%为社会调查和时事形势学习的心得体会,以了解学生学用结合的情况。40-55%为个人思想品德、行为规范遵纪守法的实践表现。这种综合性的考评能较大范围和程度地检测学生的德育状况,也受到绝大多数学生的欢迎。
(4)减少理论学匀,增加实践比例。实践证明,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耳闻目睹的事实,亲身的经历及切身体会更能培养学生对党和国家的热爱;树立贯彻“三个代表”思想的决心,培育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和准则。
21世纪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要求培养具有高素质职业道德、爱党爱国、诚信守法、开拓敬业的中初级人才。目前的中等职教的德育存在明显不足,难以达到新世纪对人才的要求,必须进行改革,我们对此进行了初浅的探讨,以求抛砖引玉,引起职教界的重视,共同努力提高中等职教德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