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无理处见精妙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s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诗词是诉诸感性的,诗人常常借助多种表现手法来传达情感,通过艺术的感染力量和美感作用来影响读者。诗人表达的情感是精妙深微含蓄蕴藉的,不是对生活做机械的模仿,而是对生活本来的形式加以改变来反应生活的本质,正因如此,诗词中时常会出现似乎无理悖谬的描写。
  [关键词]:诗词 情感 悖谬现象
  
  诗词是诉诸感性的,诗人常常借助多种表现手法来传达情感,通过艺术的感染力量和美感作用来影响读者。诗人表达的情感是精妙深微含蓄蕴藉的,不是对生活作机械的模仿,而是对生活本来的形式加以改变来反应生活的本质,正因如此,诗词中时常会出现似乎无理悖谬的描写。
  “无理”是从人之常情和事物的常理来说,它好像是违反常情和悖于常理的;可是经过一番认真思考,深入体味此情、此境、此人的内心世界,设身处地地为他(她)想一想,就会觉得虽“无理”却有情,而且,比按照生活的常情和事物的常理直观地描述出来,反而更深刻地表现了人的各种复杂感情以及因这种逆常悖理而带来的鉴赏者所意想不到的诗美、诗味。正所谓于无理处见精妙!下面我们就来欣赏几个这样的范例。
  敦煌曲子词中有一首《菩萨蛮》,词云:“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水上秤锤浮,直待黄河彻底枯。白日参辰现,北斗回南面。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见日头。”词中叠用六种自然界绝不可能出现的事情作为盟誓,表达海枯石烂永不变心的真挚爱情。从自然事物的常理上看,它是荒谬的,但从人的意识活动上看却是符合心理特征的自由联想。因为社会伦理道德束缚了青年男女之间的自由纯真的爱情的表达;人们对爱恋的渴求,在环境的压抑下却愈加强烈,心中的情感一旦倾吐就如同熔岩奔涌。读者从作品中感受到的是诗人所抒写的激荡在心灵中的强烈情感,却不会去指责诗人在作品中瞎编乱造那些违背客观事理的事情。以“无理”、“不通”的描写来凸现和渲染人物心灵深处强烈而复杂的感情活动,于事理虚假,于情感真切。这样描写不但没有妨碍诗意的表达,反而在诗境上曲折而更深一层。
  又如,张先的《一丛花令》:“伤高怀远几时穷?无物似情浓。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飞絮蒙蒙。嘶骑渐遥,征尘不断,何处认郎踪!双鸳池沼水溶溶,南北小桡通。梯横画阁黄昏后,又还是、斜月帘栊。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这首词写独居闺中女子的相思寂寞情怀。自从心上人离去之后,每日只能登高望远,伤心愁苦。“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化用李贺《南园》诗中“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东风不用媒”之句,写少妇忽然无端对自然界的桃花和杏花羡慕起来,羡慕它们在晚春快要消逝之时还知道把自己嫁给东风,有所归宿,自己却自愧不如,只能在形影相吊中消尽青春。其实,桃花和杏花只是在季节的晚风中飘落,而思妇怀着深深的怨恨,说“桃杏犹解”,言外之意是怨嗟自己未能抓住“嫁东风”的时机,以致无所归宿。词句正是通过这种于理不通,与常情相悖的写法,委婉而深致地写出了思妇的独居之寂寞,怨愁之深沉,以及對自己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的忧伤相思之苦痛。贺铸《踏莎行》与此词有异曲同工之妙,“杨柳回塘,鸳鸯别浦,绿萍涨断莲舟路。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花脱尽芳心苦。返照迎潮,行云带雨,依依似与骚人语。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红色的莲花能“嫁春风”么?自然不能。其“红花脱尽芳心苦”能归咎于秋风么?自然也不能。然而,这“无理”之语却是词人人格与际遇的写照。不“嫁”春风,不与群芳为伍,正彰显其品性高洁;孤芳自赏,不随其流扬其波,终于落得“被秋风误”的悲剧性结局。此句正道出众多怀才不遇的封建士子的无限感慨。
  由此看来,诗可以容纳联想、奇想、幻想、痴想,诗人可以自由地飞翔他的想象之翼,却在感情的表达上有可以引起读者共感之处。也就是说,诗的语言突破常理,但又可以为读者所理解,看似反常离道却又充满奇趣。这样的悖谬巧用在表情达意上获得了意想不到的奇妙效果。此外,在写景状物上,有时看似“无理”的诗句也常常能曲尽其妙,淋漓尽致地刻画出景物的特征。在特定情境下,景物有时会给人带来一种异于常理的错觉,这是景物的特殊性所在。抓住这些细节刻画渲染,所写诗句乍一看似乎荒谬,但细细品味,正表现出了景物的神韵,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令人不得不叹服!
  如柳宗元《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觉闻繁露坠”写半夜诗人辗转反侧,夜不成寐,百无聊赖中,连露水滴落的细微声音也听到了,露水坠地的声音是觉察不到的,诗人却用这违背情理的写法写出了环境的寂静!“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写一轮寒月从东岭升起,清凉月色,照射疏竹,仿佛听到一泓流水穿过竹根,发出泠泠的声响。“泠泠”两字用得极妙,月光照射本无声响,诗人赋予其“泠泠”声,点染出一种幽清的意境,令人有夜凉如水之感!“石泉远逾响”,看来难以理解,似乎这泉声愈远而愈响,然而,这个“逾”字却更能显出四野的空旷和寂静。诗人所处环境的空旷寂寞和谪居中郁悒的情怀就这样表现了出来。这首诗,构思新巧,通篇有“无理”之言,细细品来,却无不精妙,令人拍案叫绝!
  又如,曾公亮的《宿甘露僧舍》“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打开窗户,大江就能奔涌而入吗?看似荒谬不经。但是,开窗北望,目光掠过林莽千峰,壮阔的长江卷起拍天之浪,恍如向窗奔腾而来。这幅眩目惊心的画面又似乎如在眼前,非如此不足以生动表现长江的恢宏气势。其笔触之恣肆,造语之神奇,正可谓“信手拈来世已惊,三江滚滚笔头倾”(苏东坡)。不惟如此,它还表现了这位以年老自请罢相,力荐王安石的贤相广阔的胸襟、非凡的气度。贾岛的《题李凝幽居》颈联“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移石如何会动云根呢?原来诗人是说李凝的“幽居”在很高的山上,云雾缭绕,那云好像是从石上生出来的,搬动石头岂不是动摇了云的根了吗?所以这里如果以习以为常的生活逻辑去理解,那就是“无理”的。而在这别开生面的想象中无理之趣味与美丽也就生发出来了。
  在古典诗词中,与上述“无理而妙”的例子类似的还有很多。应该说,“无理而妙”是一种相反相成的艺术辩证法在诗歌手法上的具体表现,它表面说出来的是“反话”、“错话”,实际表达的却是深层意义的“正话”、“对话”,从而在说的方式与说的意义两者之间构成了让读者回味不尽的奥妙。语言上无理,艺术上精妙,这样描写不但没有妨碍诗意的表达,反而在诗境上曲折而更深一层;这就是“无理而妙”的艺术手法使作品具有的自然天成的美感特征所产生的审美效应。用脂砚斋评点《石头记》的批语来说,这种作品是“至情至理之妙文”。
其他文献
写作(低年级为写话)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新课标背景下,探索了低年级学生的写话能力培养模式,提出要充分利用教材,巧妙使用绘本,用写绘的方式提高學生自由创作的能力,用儿童大讲堂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用日常积累的方式提高口语表达能力。最后,介绍了对写话作品进行多元评价的方法,希望能让学生走上更自由、更快乐的写话之路。低年级语文写话能力模
近年来,多次的全国青少年体质监测结果显示出学生体能素质呈持续下降的趋势。新课标明确要求体育与健康课程,要以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目标。为此,我们要将增进健康、提升体能及体育中考三者统筹兼顾。  教学组织通关设置操作程序新课程标准一、对体育通关式教学的界定  近年来,多次的全国青少年体质监测结果显示出学生体能素质(包括有体育中考的初三学生)呈持续下降的趋势。究其原因,其中一个重要
几何知识是小学数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今后学习几何的基础。小学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内容可以概括为“四点五线五种角,七形五体一对称。”本文主要研究小学数学几何知识教学,通过几何初步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小学生的认知特征,就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几个相应的策略。  小学数学几何知识生活经验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小学几何课程的目标与内容一直是人们争论和关注的焦点。但无论争论如何,空间想象力被认为是数
新课程标准,对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建立一种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是摆在广大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试图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角度,从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调动思维等方面探究建立高效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方法。  新课程标准高效语文课堂模式方法郭沫若说:“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来看,用自己的手来做的精神。”《语文
勾股定理这一基本原理在初中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是初中学生最难掌握的知识点之一。一直以来教师对如何更好地让学生掌握并灵活运用这一定理做了很多的探讨。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顺利进入到各地中小学校,如果我们能够将多媒体技术与勾股定理巧妙的结合起来,将会对我们实践教学起到更多的帮助。本文重点探讨如何在初中数学通过有效地使用多媒体进行勾股定理实践教学。  初中数学勾股定理教学创新在最新出版
我校将艺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有机组成,将其纳入学校的整体规划,整合校内外资源,设置美育职能部门,引进专门师资,积极开展美育教育;积极拓展课程教学资源,充分发挥美育课堂主渠道的作用;将美育教育与学校艺术节、工技杯、社团活动、运动会、“文明风采”和“璀璨星光”竞赛活动、住宿生文化活动、校园心理剧展演、健康周等活动载体有效结合,使美育有机地渗透到德育、智育、体育和社会实践等教育活动中,在坚持先
校友作为高校的一种特殊资源,在促进高校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做好校友工作已成为当下高校的共识。以具体高校为实例,认为完善校友工作机制,加强宣传力度,为校友提供切实便利,依托地方校友会,是做好校友工作的基本方法和途径。  校友工作校友资源校友总会高校自上个世纪高校扩招以来,当下高校在规模、结构、质量,以及办学实力等方面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学校的改革发展,是学校领导、教职员工以及广大校友的支持和共同
在复习过程中,巧设悬念、质疑的问题情境,巧设富有激情、优美的语言情境,巧设丰富、鲜活的生活情境,巧设自由、开放的思维情境,可以让复习课堂充满生命力。情境生命力数学教学九年级数学总复习的效果直接影响到毕业班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程度,影响学生的数学升学成绩。对教师而言,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教学环境,提供给学生充分调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独立自主的思维活动,积极与老师同学展开交流的时间与
优美和谐的班级环境,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给学生增添学习与生活的乐趣,心理暗示在中学班级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从环境、语言、行为三方面,分析了心里暗示的重大作用,对班级管理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心理暗示班级管理应用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越少在其中感觉到教育的意图,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我把这条规律看作教育技巧的核心,看作找到了通向心灵之路的基础。如何把握这条
随着我国初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打造高效的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从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原因入手,尝试在语文课堂中,结合多媒体、教师语言、教学道具等方式进行生活情境创设,以期为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探索做出一些尝试。  初中语文有效性情景创设  我国初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使得越来越多的课堂教育由单一的教师讲授、学生听讲模式向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借用多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