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过去的语文教材和课改后的语文教材有着很大的不同之处。下面我对作文教学谈一点体会,和大家探讨。
一、作文教学的思考
以前的农村语文教材,侧重“听说读写”的训练,每一个单元都有一篇写作训练。而课改后的人教版语文教材是按照“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活动”的体系来编排教材的,每个单元一个主题,侧重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感染,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与综合性,让学生在综合性实践和口语交际活动的基础上进行写作实践,在活动中体验人际交往,体验自主写作,增强综合学习能力。应该说,新课程新教材的序列安排完全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是新的教育思想新的教学理念的产物,是真正适应新课改的一套全面科学的训练体系。然而,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由于农村学生综合素质有限,农村学校学习资源匮乏,以及固守在教师头脑中的应试教育等条件的制约,口语交际及综合性实践活动渐渐被淡化,逐步退出了语文课堂。
二、作文教学的困惑
自从实施课程改革以来,广大语文教师积极学习课改精神,认真钻研《语文课程标准》,努力调整教学方法,以求适应铺天盖地而来的改革。然而,实行课改几年来,不少一线教师产生了诸多困惑。其中之一是学生的写作能力普遍下降,许多文章成了“四不像”,表达方式混乱,文体特征不明,主题不突出。
三、作文教学实践
在写作训练中,教师绝不能因为教材未编排写作训练目标而放任自流。怎样才能既能体现新课标的“以人为本”的精神,又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教育家叶圣陶说过:“知识是教不尽的,必须不断地用心使用才能练成熟练技能,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教师就要朝着促使学生‘反三’这个目标精要地‘讲’,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叶老的意思是,语文教师的任务是要用好“例子”,走出“例子”,超越“例子”,达到举一隅而反三隅的目的。课文是专家精心挑选的名家名篇,在培养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方面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从写作技巧方面而言也是学生模仿的榜样之作。关键是怎样运用好这个“例子”。自古以来,阅读与写作就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许多专家认为:“阅读是写作的语言之源。”“阅读是写作的前提,写作是阅读的深化。”都强调了写作的源泉与素材来自于阅读,而不仅仅来源于生活。新编人教版教材的单元编排序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活动)正是这一观点的佐证。因此,我认为抓住教材中的“例子”,在阅读上下功夫,进行精读精讲,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前提。主要是以教材的单元为单位,以精读课文为“例子”,教给学生阅读同类文章的方法,传授掌握同类文章的技巧,启发思考写作同类文章的要领。然后把同单元的其他课文当作略读材料,鼓励学生用合作的方法自主探究问题,自主解决问题,最后利用网络、图书馆等学习资源,收集同类文章来阅读,以达成举一反三之目的。之后按照单元主题,开展综合性活动和口语交际活动,如果条件许可,就按照教材的编排进行活动;若农村学校因为资源限制,而不能完成教材目标,就需要教师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开展有自己特色的活动。有了这两步作铺垫,学生在情感上已有了想写点什么的欲望,在写作内容及写作技巧方面也已经具备了写些什么的能力。在写作训练时,鼓励基础较好的学生进行大胆创新,鼓励晒亮点。而对于基础较差、悟性不高的学生,引导模仿教材中精读精讲、具有典型意义的例文,就大大降低了写作的难度,使每个学生都有内容可写,有话可说。我经过几年的探索,把这套学习法归纳为“阅读—口语交际、综合性活动—写作”三步教学法。
以课文《黄山奇石》为例,该文文质兼备,是一篇优美的“借景抒情”散文。首先在“讀”上下功夫,边读边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让学生更深切地体会作者的真实感受。其次是品味描写性语言的优美与空灵,重点抓住比喻、拟人两种修辞手法,对语言进行赏析,让学生初步了解“借景抒情”文章的特点。
以课文《莫高窟》为例,这是一篇写景的文章,掌握重要词句的解释是重点,探究思考是难点。探究问题是:莫高窟有哪些奇特的景物?这些奇特景物是哪些人修建的呢?通过讨论学习,学生逐渐明白:只要具备审美眼光及想象力,古代的智慧也是非常高的,也能感到一种乐趣。接着启发学生思考:古代还有什么伟大的建筑呢?最后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阅读教材后面的其它几篇课文,以提高其艺术修养及审美能力。剩下的课文,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适时点拨诱导为辅,让学生试着应用前面所学知识去解决问题。学习了“例子”课文以后,我点拨:是否可以模仿《黄山奇石》《莫高窟》的写法,通过回忆自己所看到过的景物来进行写作呢?学生受到启发,不再像过去那样单调呆板,而是丰富多彩,佳作连篇。
教师适当搞些活动,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在培养其合作精神与学习自主性方面有着积极的意义,更重要的是为接下来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有了阅读与活动的导引,再进行写作训练就是水到渠成了。
经过几年的实践证明,我的方法完全符合《新课程标准》的精神,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对于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大有帮助。
一、作文教学的思考
以前的农村语文教材,侧重“听说读写”的训练,每一个单元都有一篇写作训练。而课改后的人教版语文教材是按照“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活动”的体系来编排教材的,每个单元一个主题,侧重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感染,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与综合性,让学生在综合性实践和口语交际活动的基础上进行写作实践,在活动中体验人际交往,体验自主写作,增强综合学习能力。应该说,新课程新教材的序列安排完全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是新的教育思想新的教学理念的产物,是真正适应新课改的一套全面科学的训练体系。然而,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由于农村学生综合素质有限,农村学校学习资源匮乏,以及固守在教师头脑中的应试教育等条件的制约,口语交际及综合性实践活动渐渐被淡化,逐步退出了语文课堂。
二、作文教学的困惑
自从实施课程改革以来,广大语文教师积极学习课改精神,认真钻研《语文课程标准》,努力调整教学方法,以求适应铺天盖地而来的改革。然而,实行课改几年来,不少一线教师产生了诸多困惑。其中之一是学生的写作能力普遍下降,许多文章成了“四不像”,表达方式混乱,文体特征不明,主题不突出。
三、作文教学实践
在写作训练中,教师绝不能因为教材未编排写作训练目标而放任自流。怎样才能既能体现新课标的“以人为本”的精神,又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教育家叶圣陶说过:“知识是教不尽的,必须不断地用心使用才能练成熟练技能,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教师就要朝着促使学生‘反三’这个目标精要地‘讲’,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叶老的意思是,语文教师的任务是要用好“例子”,走出“例子”,超越“例子”,达到举一隅而反三隅的目的。课文是专家精心挑选的名家名篇,在培养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方面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从写作技巧方面而言也是学生模仿的榜样之作。关键是怎样运用好这个“例子”。自古以来,阅读与写作就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许多专家认为:“阅读是写作的语言之源。”“阅读是写作的前提,写作是阅读的深化。”都强调了写作的源泉与素材来自于阅读,而不仅仅来源于生活。新编人教版教材的单元编排序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活动)正是这一观点的佐证。因此,我认为抓住教材中的“例子”,在阅读上下功夫,进行精读精讲,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前提。主要是以教材的单元为单位,以精读课文为“例子”,教给学生阅读同类文章的方法,传授掌握同类文章的技巧,启发思考写作同类文章的要领。然后把同单元的其他课文当作略读材料,鼓励学生用合作的方法自主探究问题,自主解决问题,最后利用网络、图书馆等学习资源,收集同类文章来阅读,以达成举一反三之目的。之后按照单元主题,开展综合性活动和口语交际活动,如果条件许可,就按照教材的编排进行活动;若农村学校因为资源限制,而不能完成教材目标,就需要教师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开展有自己特色的活动。有了这两步作铺垫,学生在情感上已有了想写点什么的欲望,在写作内容及写作技巧方面也已经具备了写些什么的能力。在写作训练时,鼓励基础较好的学生进行大胆创新,鼓励晒亮点。而对于基础较差、悟性不高的学生,引导模仿教材中精读精讲、具有典型意义的例文,就大大降低了写作的难度,使每个学生都有内容可写,有话可说。我经过几年的探索,把这套学习法归纳为“阅读—口语交际、综合性活动—写作”三步教学法。
以课文《黄山奇石》为例,该文文质兼备,是一篇优美的“借景抒情”散文。首先在“讀”上下功夫,边读边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让学生更深切地体会作者的真实感受。其次是品味描写性语言的优美与空灵,重点抓住比喻、拟人两种修辞手法,对语言进行赏析,让学生初步了解“借景抒情”文章的特点。
以课文《莫高窟》为例,这是一篇写景的文章,掌握重要词句的解释是重点,探究思考是难点。探究问题是:莫高窟有哪些奇特的景物?这些奇特景物是哪些人修建的呢?通过讨论学习,学生逐渐明白:只要具备审美眼光及想象力,古代的智慧也是非常高的,也能感到一种乐趣。接着启发学生思考:古代还有什么伟大的建筑呢?最后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阅读教材后面的其它几篇课文,以提高其艺术修养及审美能力。剩下的课文,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适时点拨诱导为辅,让学生试着应用前面所学知识去解决问题。学习了“例子”课文以后,我点拨:是否可以模仿《黄山奇石》《莫高窟》的写法,通过回忆自己所看到过的景物来进行写作呢?学生受到启发,不再像过去那样单调呆板,而是丰富多彩,佳作连篇。
教师适当搞些活动,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在培养其合作精神与学习自主性方面有着积极的意义,更重要的是为接下来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有了阅读与活动的导引,再进行写作训练就是水到渠成了。
经过几年的实践证明,我的方法完全符合《新课程标准》的精神,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对于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大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