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分析Ⅱ型肠病相关性T细胞淋巴瘤(Ⅱ型EATL)临床和组织病理学特点,探讨其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小肠Ⅱ型EATL的临床表现、病理形态、免疫表型、治疗和预后等进行观察并复习文献。结果:女性患者,55岁,因发现腹部包块入院。临床表现主要为长期慢性腹泻、腹痛和发热。镜下瘤细胞中等大小,形态单一,弥漫浸润小肠肠壁全层。免疫表型瘤细胞表达CD3、CD43和CD56,CD20、CD79α和LMP-1阴性。EBER原位杂交阴性。随访10个月患者死亡。结论:Ⅱ型EATL诊断应结合相关临床表现,确诊主要依据组织病理学检查及免疫表型分析。
【关键词】肠病相关性T细胞淋巴瘤;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
【中图分类号】R73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047-02
肠病相关性T细胞淋巴瘤(enteropathy-associatied T-cell lymphoma,EATL)是一种源于肠道上皮内T淋巴细胞罕见的侵袭性淋巴瘤。最早于1986年,由O’Farrelly等描述命名。WHO消化系统肿瘤2010版将EATL分为多形型(I型)和单形型(Ⅱ型)两类[1]。笔者报道临床病理工作中遇到的1例Ⅱ型EATL,并结合文献复习进行临床病理讨论。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55岁。因发现“下腹部包块半月”收住妇产科。病程中有长期慢性腹泻、腹痛及发热症状。剖腹探查发现为小肠占位,遂行小肠肿瘤切除术,术后标本送病理检查。
1.2 方法 手术标本经4%甲醛固定取材,常规脱水,石蜡包埋,切片厚4μm。首
先进行HE染色,光镜下观察形态学特征。之后选择适宜组织,采用SP法免疫组织化学标记AE1/AE3、EMA、CD3、CD45RO、CD43、CD5、CD8、CD56、CD30、TdT、MPO、TIA-1、CD20、CD79α、CD23、CyclinD1、CD10、bcl-6、MUM-1、潜膜蛋白-1(LMP-1)和Ki-67,以上一抗均购自北京中杉金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DAB显色,光镜下观察,以瘤细胞胞膜、胞质或胞核出现棕黄色染色为阳性表达。同时进行原位杂交检测EB病毒(EB病毒编码的小RNA),所用探针来自福州泰普生物科学有限公司。DAB显色,光镜下观察,以瘤细胞胞核出现棕黄色颗粒为阳性染色。操作严格按规范及试剂盒说明进行。
2 结果
2.1 巨检 送检标本为小肠一段,长14cm,管径3.0cm~7.5cm,增厚处肠壁切面实性、灰白、质嫩似鱼肉状,此处肠腔狭窄。
2.2 镜检 小肠粘膜部分绒毛萎缩,肠壁全层见弥漫分布的淋巴样瘤细胞浸润(图1)。瘤细胞中等大小,形态单一,胞质少、淡染,核圆,染色质深,未见明显核仁,核分裂象易见;可见淋巴上皮样病变、血管侵犯及灶区小片状坏死。其背景中见少量小淋巴细胞浸润。
2.3 免疫组织化学 瘤细胞弥漫表达CD3(图2)、CD43,部分表达CD56、CD45RO、CD5、TIA-1,个别表达CD8,不表达AE1/AE3、EMA、CD20、CD79α、CD30、TdT、MPO、CD23、CyclinD1、CD10、bcl-6、MUM-1和LMP-1。增殖指数Ki-67大于50%。
2.3 原位杂交 EBER原位杂交瘤细胞核阴性表达。
2.4 病理诊断 小肠肠病相关性T细胞淋巴瘤(Ⅱ型)。
2.5 随访结果 患者术后未行化疗,随访期10个月死亡。
3 讨论
EATL占消化道淋巴瘤不足10%,多见于中老年人。Ⅰ型EATL多见于北欧等国且有乳糜泻相关肠病。而我国、日本绝大多数为Ⅱ型EATL[2],表现为腹部包块、腹痛、腹泻和发热等症状[3],无乳糜泻证据。除发病地域、临床特点不同外,两型在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及分子遗传学方面也各有特点[4]。
病理特征方面,EATL病变部位以小肠的回肠最多见,其次为空肠,十二指肠、胃、结肠及胃肠道外罕见。肉眼观,肠壁局部增厚,切面灰白、实性,质嫩似鱼肉状,可伴溃疡形成,可出现肠壁穿孔或肠腔狭窄。镜下观,瘤细胞通常呈弥漫性、浸润性分布于肠壁各层;常伴有小肠绒毛萎缩或肠隐窝增生。Ⅰ型EATL瘤细胞体积中等至较大,形态差异较大,异型性较大,片状坏死多见,背景中可伴有明显的组织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等多种炎细胞浸润[5]。Ⅱ型EATL瘤细胞体积中等或中等偏小,胞质少、淡染,核圆、深染,分裂象多见,不仅瘤细胞形态单一,而且背景炎细胞较少且单一,可有灶区小片状坏死。
免疫表型方面,两型均可表达T淋巴细胞标记物如CD3、CD43,增殖指数Ki-67较高,均不表达上皮性标记物如AE1/AE3、EMA,也不表达B淋巴细胞标记物如CD20、CD79α。Ⅱ型EATL一般表达CD56、CD8,而在Ⅰ型EATL中阴性。免疫组织化学LMP-1标记,原位杂交EBER检测,均提示Ⅱ型EATL与EB病毒感染无关[6]。
分子遗传学方面,两型均可出现TCRβ和TCRγ基因重排[7],也可见9q31.3-qter获得或16q12.1缺失。Ⅰ型EATL存在HLA-DQ8和HLA-DQ2或HLA-DQB1基因型,多显示1q32.2-q41和5q34-q35.2的获得,而在Ⅱ型EATL中无此现象;但8q24(c-myc)扩增多见于Ⅱ型EATL[8]。
Ⅰ型和Ⅱ型EATL从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和遗传学方面都互有差异,较易鉴别。除此之外,Ⅱ型EATL还要注意与胃肠道的其它类型淋巴瘤[7、9]、差分化癌及恶性黑色素瘤等进行鉴别诊断:①粘膜相关结外边缘区淋巴组织淋巴瘤(MALT淋巴瘤):属惰性B细胞淋巴瘤,多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有关。镜下主要由小至中等大小单核样B细胞、中心细胞样细胞组成。免疫组织化学表达B淋巴细胞抗原,增殖指数较低。②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属B细胞淋巴瘤。镜下瘤细胞中等偏大,由免疫母细胞、中心母细胞样细胞组成。免疫组织化学表达B淋巴细胞抗原,增殖指数较高。③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与EB病毒感染有关。镜下瘤细胞形态多样、多形、异型,血管浸润、大片状坏死多见,且背景中炎细胞种类繁杂。免疫组织化学表达CD3、CD56、穿孔素及LMP-1等,原位杂交EBER阳性。④非特殊类型外周T细胞淋巴瘤:不能归入任何特殊类型的T细胞淋巴瘤,属排他性诊断。一般无典型的EATL临床表现及分子遗传学改变。瘤细胞可单形或多形,小血管内皮细胞增生明显。⑤差分化癌:属上皮源性的恶性肿瘤,如低分化腺癌或神经内分泌癌。镜下癌细胞可出现腺管样结构或呈菊形团样排列。免疫组织化学表达上皮标记物如AE1/AE3、EMA等,不表达B或T淋巴细胞标记物如CD3、CD20等。⑥恶性黑色素瘤:镜下瘤组织呈器官样排列,瘤细胞体积较大,胞质丰富,可含黑色素,胞核大,可见紅染嗜酸性大核仁。免疫组织化学表达S-100、HMB45和Melan-A,不表达B或T淋巴细胞标记物。 EATL是否手术治疗并无统一标准,不过手术对减少肠穿孔或缓解肠梗阻等并发症有积极意义。术后可采用CHOP方案进行化疗。但大多预后不良,Ⅰ型EATL多死于营养吸收不良,Ⅱ型EATL多死于肠穿孔、腹膜炎等并发症。EATL可复发、早期肺转移。
结合本例,总之Ⅱ型EATL是多见于中老年人小肠的一种高侵袭性、预后较差的T细胞淋巴瘤。临床主要表现为长期慢性腹泻、腹痛、发热及腹部包块。镜下瘤细胞中等大小、形态单一,腸绒毛萎缩。表达CD3、CD56等T淋巴细胞免疫标记物,EB病毒检测阴性。综合以上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及遗传学差异可准确诊断Ⅱ型EATL,并进行相应的鉴别诊断。
参考文献:
[1] Bosman FT,Carneiro F,Hruban RH,et a1.WHO classification of tumours of the digestive system[M].Lyon:IARC Press,2010:112-114.
[2] Sun J,Lu ZH,Yang D,et a1.Primay intestinal T-cell and NK-cell lymphomas:a clinicopathological and molecular study from China focused on type Ⅱ enteropathy- associated T-cell lymphoma and primary intestinal NK-cell lymphoma[J].Mod Pathol, 2011,24(7):983-992.
[3] 李珊珊,李立.不明原因发热为主要表现的肠病相关性T细胞淋巴瘤1例报道[J].吉林医学,2012,33(25):5591-5592.
[4] Swerdlow SH,Campo E,Harris NL,et a1.WHO classification of tumours of haemato-poietic and lymphoid tissues[M].Lyon:IARC Press,2008:289-291.
[5] 高福平,周晓庆,魏谨,等.伴大量嗜酸粒细胞反应的肠病相关性T细胞淋巴瘤一例[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2,15(1):87.
[6] 周祥祯,莫祥兰,黄振录,等.成熟T和NK细胞淋巴瘤与EB病毒感染关系的探讨[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2,5(8):745-747.
[7] 周军,沈勤,马捷,等.Ⅱ型肠病相关性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观察[J].中华病理学杂志,2013,42(1):26-31.
[8] Deleeuw RJ,Zettl A,Klinker E,et a1.Whole-genome analysis and HLA genotyping of enteropathy-type T-cell lymphoma reveals 2 distinct lymphoma subtypes[J]. Gastroenterology,2007,132(5):1902-1911.
[9] 石卫东,何春年,陈琛,等.肠病相关性T细胞淋巴瘤2例报道[J].诊断病理学杂志, 2006,13(5):377-379.
【关键词】肠病相关性T细胞淋巴瘤;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
【中图分类号】R73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047-02
肠病相关性T细胞淋巴瘤(enteropathy-associatied T-cell lymphoma,EATL)是一种源于肠道上皮内T淋巴细胞罕见的侵袭性淋巴瘤。最早于1986年,由O’Farrelly等描述命名。WHO消化系统肿瘤2010版将EATL分为多形型(I型)和单形型(Ⅱ型)两类[1]。笔者报道临床病理工作中遇到的1例Ⅱ型EATL,并结合文献复习进行临床病理讨论。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55岁。因发现“下腹部包块半月”收住妇产科。病程中有长期慢性腹泻、腹痛及发热症状。剖腹探查发现为小肠占位,遂行小肠肿瘤切除术,术后标本送病理检查。
1.2 方法 手术标本经4%甲醛固定取材,常规脱水,石蜡包埋,切片厚4μm。首
先进行HE染色,光镜下观察形态学特征。之后选择适宜组织,采用SP法免疫组织化学标记AE1/AE3、EMA、CD3、CD45RO、CD43、CD5、CD8、CD56、CD30、TdT、MPO、TIA-1、CD20、CD79α、CD23、CyclinD1、CD10、bcl-6、MUM-1、潜膜蛋白-1(LMP-1)和Ki-67,以上一抗均购自北京中杉金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DAB显色,光镜下观察,以瘤细胞胞膜、胞质或胞核出现棕黄色染色为阳性表达。同时进行原位杂交检测EB病毒(EB病毒编码的小RNA),所用探针来自福州泰普生物科学有限公司。DAB显色,光镜下观察,以瘤细胞胞核出现棕黄色颗粒为阳性染色。操作严格按规范及试剂盒说明进行。
2 结果
2.1 巨检 送检标本为小肠一段,长14cm,管径3.0cm~7.5cm,增厚处肠壁切面实性、灰白、质嫩似鱼肉状,此处肠腔狭窄。
2.2 镜检 小肠粘膜部分绒毛萎缩,肠壁全层见弥漫分布的淋巴样瘤细胞浸润(图1)。瘤细胞中等大小,形态单一,胞质少、淡染,核圆,染色质深,未见明显核仁,核分裂象易见;可见淋巴上皮样病变、血管侵犯及灶区小片状坏死。其背景中见少量小淋巴细胞浸润。
2.3 免疫组织化学 瘤细胞弥漫表达CD3(图2)、CD43,部分表达CD56、CD45RO、CD5、TIA-1,个别表达CD8,不表达AE1/AE3、EMA、CD20、CD79α、CD30、TdT、MPO、CD23、CyclinD1、CD10、bcl-6、MUM-1和LMP-1。增殖指数Ki-67大于50%。
2.3 原位杂交 EBER原位杂交瘤细胞核阴性表达。
2.4 病理诊断 小肠肠病相关性T细胞淋巴瘤(Ⅱ型)。
2.5 随访结果 患者术后未行化疗,随访期10个月死亡。
3 讨论
EATL占消化道淋巴瘤不足10%,多见于中老年人。Ⅰ型EATL多见于北欧等国且有乳糜泻相关肠病。而我国、日本绝大多数为Ⅱ型EATL[2],表现为腹部包块、腹痛、腹泻和发热等症状[3],无乳糜泻证据。除发病地域、临床特点不同外,两型在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及分子遗传学方面也各有特点[4]。
病理特征方面,EATL病变部位以小肠的回肠最多见,其次为空肠,十二指肠、胃、结肠及胃肠道外罕见。肉眼观,肠壁局部增厚,切面灰白、实性,质嫩似鱼肉状,可伴溃疡形成,可出现肠壁穿孔或肠腔狭窄。镜下观,瘤细胞通常呈弥漫性、浸润性分布于肠壁各层;常伴有小肠绒毛萎缩或肠隐窝增生。Ⅰ型EATL瘤细胞体积中等至较大,形态差异较大,异型性较大,片状坏死多见,背景中可伴有明显的组织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等多种炎细胞浸润[5]。Ⅱ型EATL瘤细胞体积中等或中等偏小,胞质少、淡染,核圆、深染,分裂象多见,不仅瘤细胞形态单一,而且背景炎细胞较少且单一,可有灶区小片状坏死。
免疫表型方面,两型均可表达T淋巴细胞标记物如CD3、CD43,增殖指数Ki-67较高,均不表达上皮性标记物如AE1/AE3、EMA,也不表达B淋巴细胞标记物如CD20、CD79α。Ⅱ型EATL一般表达CD56、CD8,而在Ⅰ型EATL中阴性。免疫组织化学LMP-1标记,原位杂交EBER检测,均提示Ⅱ型EATL与EB病毒感染无关[6]。
分子遗传学方面,两型均可出现TCRβ和TCRγ基因重排[7],也可见9q31.3-qter获得或16q12.1缺失。Ⅰ型EATL存在HLA-DQ8和HLA-DQ2或HLA-DQB1基因型,多显示1q32.2-q41和5q34-q35.2的获得,而在Ⅱ型EATL中无此现象;但8q24(c-myc)扩增多见于Ⅱ型EATL[8]。
Ⅰ型和Ⅱ型EATL从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和遗传学方面都互有差异,较易鉴别。除此之外,Ⅱ型EATL还要注意与胃肠道的其它类型淋巴瘤[7、9]、差分化癌及恶性黑色素瘤等进行鉴别诊断:①粘膜相关结外边缘区淋巴组织淋巴瘤(MALT淋巴瘤):属惰性B细胞淋巴瘤,多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有关。镜下主要由小至中等大小单核样B细胞、中心细胞样细胞组成。免疫组织化学表达B淋巴细胞抗原,增殖指数较低。②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属B细胞淋巴瘤。镜下瘤细胞中等偏大,由免疫母细胞、中心母细胞样细胞组成。免疫组织化学表达B淋巴细胞抗原,增殖指数较高。③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与EB病毒感染有关。镜下瘤细胞形态多样、多形、异型,血管浸润、大片状坏死多见,且背景中炎细胞种类繁杂。免疫组织化学表达CD3、CD56、穿孔素及LMP-1等,原位杂交EBER阳性。④非特殊类型外周T细胞淋巴瘤:不能归入任何特殊类型的T细胞淋巴瘤,属排他性诊断。一般无典型的EATL临床表现及分子遗传学改变。瘤细胞可单形或多形,小血管内皮细胞增生明显。⑤差分化癌:属上皮源性的恶性肿瘤,如低分化腺癌或神经内分泌癌。镜下癌细胞可出现腺管样结构或呈菊形团样排列。免疫组织化学表达上皮标记物如AE1/AE3、EMA等,不表达B或T淋巴细胞标记物如CD3、CD20等。⑥恶性黑色素瘤:镜下瘤组织呈器官样排列,瘤细胞体积较大,胞质丰富,可含黑色素,胞核大,可见紅染嗜酸性大核仁。免疫组织化学表达S-100、HMB45和Melan-A,不表达B或T淋巴细胞标记物。 EATL是否手术治疗并无统一标准,不过手术对减少肠穿孔或缓解肠梗阻等并发症有积极意义。术后可采用CHOP方案进行化疗。但大多预后不良,Ⅰ型EATL多死于营养吸收不良,Ⅱ型EATL多死于肠穿孔、腹膜炎等并发症。EATL可复发、早期肺转移。
结合本例,总之Ⅱ型EATL是多见于中老年人小肠的一种高侵袭性、预后较差的T细胞淋巴瘤。临床主要表现为长期慢性腹泻、腹痛、发热及腹部包块。镜下瘤细胞中等大小、形态单一,腸绒毛萎缩。表达CD3、CD56等T淋巴细胞免疫标记物,EB病毒检测阴性。综合以上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及遗传学差异可准确诊断Ⅱ型EATL,并进行相应的鉴别诊断。
参考文献:
[1] Bosman FT,Carneiro F,Hruban RH,et a1.WHO classification of tumours of the digestive system[M].Lyon:IARC Press,2010:112-114.
[2] Sun J,Lu ZH,Yang D,et a1.Primay intestinal T-cell and NK-cell lymphomas:a clinicopathological and molecular study from China focused on type Ⅱ enteropathy- associated T-cell lymphoma and primary intestinal NK-cell lymphoma[J].Mod Pathol, 2011,24(7):983-992.
[3] 李珊珊,李立.不明原因发热为主要表现的肠病相关性T细胞淋巴瘤1例报道[J].吉林医学,2012,33(25):5591-5592.
[4] Swerdlow SH,Campo E,Harris NL,et a1.WHO classification of tumours of haemato-poietic and lymphoid tissues[M].Lyon:IARC Press,2008:289-291.
[5] 高福平,周晓庆,魏谨,等.伴大量嗜酸粒细胞反应的肠病相关性T细胞淋巴瘤一例[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2,15(1):87.
[6] 周祥祯,莫祥兰,黄振录,等.成熟T和NK细胞淋巴瘤与EB病毒感染关系的探讨[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2,5(8):745-747.
[7] 周军,沈勤,马捷,等.Ⅱ型肠病相关性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观察[J].中华病理学杂志,2013,42(1):26-31.
[8] Deleeuw RJ,Zettl A,Klinker E,et a1.Whole-genome analysis and HLA genotyping of enteropathy-type T-cell lymphoma reveals 2 distinct lymphoma subtypes[J]. Gastroenterology,2007,132(5):1902-1911.
[9] 石卫东,何春年,陈琛,等.肠病相关性T细胞淋巴瘤2例报道[J].诊断病理学杂志, 2006,13(5):37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