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飘香的山西老陈醋、精美的苗族银饰、惟妙惟肖的山西中阳剪纸、原汁原味的河北魏县七彩土布织染、巧夺天工的天津风筝魏制作技艺……
飘香的山西老陈醋、精美的苗族银饰、惟妙惟肖的山西中阳剪纸、原汁原味的河北魏县七彩土布织染、巧夺天工的天津风筝魏制作技艺……近日,来自全国各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人及一些知名民间艺术家相聚北京农业展览馆,现场展示我国民间传统技艺与技巧。展览内容包括绘画剪纸、印刷装潢、陶冶烧造、雕镌塑作、五金錾锻、制茶酿造、木作编扎、织染纫绣、中医中药等9大项,是建国以来我国最大的一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
偌大的展厅中各式灯笼高高悬挂,人们欣喜地看到那些与自己过去生活息息相关的技艺和用品,仿佛回到了自己的童年时代。
老手艺照样吸引人
大展开始后观众汹涌而至,让人充分感受到了现代社会中人们对传统生活方式的留恋。尤其当面对那些与旧日生活息息相关的技艺和物件时,惊喜和赞叹充溢了偌大的农展馆。
来自陕北的白凤莲老人是安塞剪纸的传承人,70岁的她依然飞剪自如,一张普通的红纸在她手中,顷刻间就成了栩栩如生的飞鸟走兽,引起观众的惊叹;四川分水油纸伞是我国唯一保持使用桐油、石印传统工艺生产的纸伞,已有400多年的历史,70多道工序都由手工操作,在展销台前,这些色彩鲜艳的油纸伞吸引了很多年轻人;内联升布鞋是北京传统老字号,多种传统样式使人感受到了内联升的厚重,其为北京奥运会定制的样品,更引起观众的不断追问……
中国红成为整个展馆的主题色,在展馆中央展出的是集木工、油彩、纸扎、龙灯、刻纸等工艺技法为一身而成的“乐清首饰龙”,更是张灯结彩,烘托出红红火火的气氛。这是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林邦栋及其儿子林顺奎,花了300多天时间精心制成的,有80多个楼阁、亭台,浓缩了《封神榜》、《西游记》等80多出戏剧的场景,有近300个形态各异、各行各业的古今人物在手舞足蹈,仿佛一幅幅活生生的民俗风土画卷。
织女的绝活
“为人民服务”的红色条幅挂在一架百岁以上的织布机上,60岁的张爱芳正端坐在祖辈相传的织布机前,神情专注地穿梭引线,将七彩棉线织成色彩斑斓的农家土布。张爱芳是河北魏县土织技艺传承人,她的老伴郭焕友面对观众开了话匣子。
魏县织染始于宋代,兴于明清,有着悠久的土纺土织土染的历史渊源。“姑娘年十八,织布又纺花,心灵手又巧,找个好婆家。”心灵手巧的魏县织女祖祖辈辈传承着纺织技艺,创造出了条、格花纹布花色图案200余种,形成了鲜明的地方特色,不仅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而且具有弥足珍贵的文化研究和收藏价值。像其他农村姑娘一样,张爱芳从小就学习织染,一架织布机传了一代又一代。从最初的补贴家用到现在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传承人,“真是做梦都没想到啊!”张爱芳感慨道。
郭焕友说,以前织出的布料一般都是自用,而现在县里专门建立了一座集收藏、陈列、印染表演及研究开发等多项功能为一体的“魏县土纺土织、印花布收藏馆”,馆内收藏有明、清至上世纪80年代的花布作品8000多件,旧花印版100多块。
徽墨、歙砚竞飘香
还没走近就闻到一股淡淡的墨香,展厅内文房四宝的展板格外醒目。这里就是安徽徽墨、歙砚的制作现场了。
天下墨业,尽出徽州。安徽歙县自古就有“中国徽墨之都”的美称。周美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安徽徽墨制作技艺传承人,正在现场展示徽墨的制作技艺。老周告诉笔者,目前徽墨的生产仍用古法,就是用松枝、桐油燃烧取烟,和骨胶、黄山水搅拌、锤打成墨坨,手工称重、装模、压制、阴干、填彩直到包装成品。在现场的条形桌上,摆放着大小不一、图形各样的制成品,吸引了观众纷纷购买。
古语说“砚与墨须臾不能分离”,紧挨着徽墨制作的就是歙县的砚台制作现场。传承人曹阶铭正在埋头雕刻,旁边的玻璃柜里,摆放着水立方、鸟巢形状的两尊硕大的砚台。曹阶铭说,歙砚对石料的要求很高,只有歙县当地的石料才能制成。制作一尊砚台,从构思、素描到雕刻成型,少则10天,多则数月。目前,歙砚砚石原料奇缺,传统工艺后继乏人,急需加大保护力度。
据了解,广东端溪的端砚、安徽歙县的歙砚、甘肃南部的洮砚和河南洛阳的澄泥砚被并称为我国“四大名砚”,其中尤以端砚和歙砚为佳。在国事交往中,歙砚多次被选作国礼,赠送给外国友人。
绚丽的少数民族技艺
展览大厅里,每个展台前都是人头攒动,但特别吸引人们视线的,还是那些来自少数民族地区的民间艺人们。他们身穿绚丽的民族服装,展示着城市人难得一见的银饰锻造、鱼皮衣制作、木版佛经雕刻、蜡染绘画等少数民族传统工艺。
杨光宾是苗族银饰锻制艺人,出生在贵州黔东南雷山县一个苗族村寨,这个村寨因制作银器成为远近闻名的“银匠村”。杨光宾13岁跟随父亲学艺,15岁出师带徒弟。如今杨光宾已经建立了自己的作坊,带有16个徒弟。
头戴一顶小白帽的冶洒力海是甘肃保安族腰刀制作工艺的第四代传人,他告诉笔者,保安族腰刀以锋利著称。保安族男子遇有喜庆日子都喜欢佩带腰刀。腰刀是保安族群众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品和装饰品。
玉勐是云南傣族慢轮制陶艺人,为人随和,凡是有人与她搭讪,她总是停下手里的活,笑呵呵地回答观众提出的问题。她说,她的制陶技术是从小看奶奶、妈妈做土陶学会的,尽管现在很多年轻人都喜欢用电器来煮饭,但是许多傣族老人还是愿意用土罐煮饭。傣家供佛的时候,都用传统的土陶制品。小沙弥外出化缘时必须用土陶。玉勐的儿子、女儿现在都学会了制作土陶。通过家庭传承,玉勐把自己掌握的慢轮制陶工艺传给了后人。
藏族的黑陶制作工艺主要流传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囊慊县,据说是我国藏区唯一制作黑陶的地区。这里的黑陶与当地藏族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他们使用的罐、壶、香炉、酥油灯座等生活用品都是当地生产的黑陶,其中以宗教用品和贡品最为精致。藏族黑陶艺人白马群加告诉笔者,他现在有一个制陶工厂和一所学校,专门教授制作黑陶。刚开始办的时候困难较多,好在有乡亲们帮忙,如今有了一定的资金,规模也开始大起来了,并且培养了87个藏族徒弟,使他们掌握了自食其力的本领,黑陶也得到了传承和发展。
鱼皮制作工艺是我国东北地区的特色文化。虽然历史上有很多民族都曾流传过鱼皮制作工艺,但是从清朝以后,保留鱼皮制作工艺的就只有黑龙江省同江市津口乡的赫哲族了。鱼皮制作艺人尤文凤15岁开始跟随母亲学习鱼皮制作技术,她告诉我们鱼皮制作技术早先属于男人的专利,是不传授给女人的。从她奶奶开始,女人才开始制作鱼皮用品。如今,她不仅自己能熟练制作鱼皮制品,还把技术传授给了下一辈。由于现在大马哈鱼的数量在减少,而制作一件鱼皮衣服需要几十张鱼皮,所以她们只能根据订单才能加工。她说:“我想把自己掌握的传统鱼皮制作工艺用文字记录下来,不能让这门技艺在我们手里丢失。”
飘香的山西老陈醋、精美的苗族银饰、惟妙惟肖的山西中阳剪纸、原汁原味的河北魏县七彩土布织染、巧夺天工的天津风筝魏制作技艺……近日,来自全国各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人及一些知名民间艺术家相聚北京农业展览馆,现场展示我国民间传统技艺与技巧。展览内容包括绘画剪纸、印刷装潢、陶冶烧造、雕镌塑作、五金錾锻、制茶酿造、木作编扎、织染纫绣、中医中药等9大项,是建国以来我国最大的一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
偌大的展厅中各式灯笼高高悬挂,人们欣喜地看到那些与自己过去生活息息相关的技艺和用品,仿佛回到了自己的童年时代。
老手艺照样吸引人
大展开始后观众汹涌而至,让人充分感受到了现代社会中人们对传统生活方式的留恋。尤其当面对那些与旧日生活息息相关的技艺和物件时,惊喜和赞叹充溢了偌大的农展馆。
来自陕北的白凤莲老人是安塞剪纸的传承人,70岁的她依然飞剪自如,一张普通的红纸在她手中,顷刻间就成了栩栩如生的飞鸟走兽,引起观众的惊叹;四川分水油纸伞是我国唯一保持使用桐油、石印传统工艺生产的纸伞,已有400多年的历史,70多道工序都由手工操作,在展销台前,这些色彩鲜艳的油纸伞吸引了很多年轻人;内联升布鞋是北京传统老字号,多种传统样式使人感受到了内联升的厚重,其为北京奥运会定制的样品,更引起观众的不断追问……
中国红成为整个展馆的主题色,在展馆中央展出的是集木工、油彩、纸扎、龙灯、刻纸等工艺技法为一身而成的“乐清首饰龙”,更是张灯结彩,烘托出红红火火的气氛。这是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林邦栋及其儿子林顺奎,花了300多天时间精心制成的,有80多个楼阁、亭台,浓缩了《封神榜》、《西游记》等80多出戏剧的场景,有近300个形态各异、各行各业的古今人物在手舞足蹈,仿佛一幅幅活生生的民俗风土画卷。
织女的绝活
“为人民服务”的红色条幅挂在一架百岁以上的织布机上,60岁的张爱芳正端坐在祖辈相传的织布机前,神情专注地穿梭引线,将七彩棉线织成色彩斑斓的农家土布。张爱芳是河北魏县土织技艺传承人,她的老伴郭焕友面对观众开了话匣子。
魏县织染始于宋代,兴于明清,有着悠久的土纺土织土染的历史渊源。“姑娘年十八,织布又纺花,心灵手又巧,找个好婆家。”心灵手巧的魏县织女祖祖辈辈传承着纺织技艺,创造出了条、格花纹布花色图案200余种,形成了鲜明的地方特色,不仅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而且具有弥足珍贵的文化研究和收藏价值。像其他农村姑娘一样,张爱芳从小就学习织染,一架织布机传了一代又一代。从最初的补贴家用到现在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传承人,“真是做梦都没想到啊!”张爱芳感慨道。
郭焕友说,以前织出的布料一般都是自用,而现在县里专门建立了一座集收藏、陈列、印染表演及研究开发等多项功能为一体的“魏县土纺土织、印花布收藏馆”,馆内收藏有明、清至上世纪80年代的花布作品8000多件,旧花印版100多块。
徽墨、歙砚竞飘香
还没走近就闻到一股淡淡的墨香,展厅内文房四宝的展板格外醒目。这里就是安徽徽墨、歙砚的制作现场了。
天下墨业,尽出徽州。安徽歙县自古就有“中国徽墨之都”的美称。周美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安徽徽墨制作技艺传承人,正在现场展示徽墨的制作技艺。老周告诉笔者,目前徽墨的生产仍用古法,就是用松枝、桐油燃烧取烟,和骨胶、黄山水搅拌、锤打成墨坨,手工称重、装模、压制、阴干、填彩直到包装成品。在现场的条形桌上,摆放着大小不一、图形各样的制成品,吸引了观众纷纷购买。
古语说“砚与墨须臾不能分离”,紧挨着徽墨制作的就是歙县的砚台制作现场。传承人曹阶铭正在埋头雕刻,旁边的玻璃柜里,摆放着水立方、鸟巢形状的两尊硕大的砚台。曹阶铭说,歙砚对石料的要求很高,只有歙县当地的石料才能制成。制作一尊砚台,从构思、素描到雕刻成型,少则10天,多则数月。目前,歙砚砚石原料奇缺,传统工艺后继乏人,急需加大保护力度。
据了解,广东端溪的端砚、安徽歙县的歙砚、甘肃南部的洮砚和河南洛阳的澄泥砚被并称为我国“四大名砚”,其中尤以端砚和歙砚为佳。在国事交往中,歙砚多次被选作国礼,赠送给外国友人。
绚丽的少数民族技艺
展览大厅里,每个展台前都是人头攒动,但特别吸引人们视线的,还是那些来自少数民族地区的民间艺人们。他们身穿绚丽的民族服装,展示着城市人难得一见的银饰锻造、鱼皮衣制作、木版佛经雕刻、蜡染绘画等少数民族传统工艺。
杨光宾是苗族银饰锻制艺人,出生在贵州黔东南雷山县一个苗族村寨,这个村寨因制作银器成为远近闻名的“银匠村”。杨光宾13岁跟随父亲学艺,15岁出师带徒弟。如今杨光宾已经建立了自己的作坊,带有16个徒弟。
头戴一顶小白帽的冶洒力海是甘肃保安族腰刀制作工艺的第四代传人,他告诉笔者,保安族腰刀以锋利著称。保安族男子遇有喜庆日子都喜欢佩带腰刀。腰刀是保安族群众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品和装饰品。
玉勐是云南傣族慢轮制陶艺人,为人随和,凡是有人与她搭讪,她总是停下手里的活,笑呵呵地回答观众提出的问题。她说,她的制陶技术是从小看奶奶、妈妈做土陶学会的,尽管现在很多年轻人都喜欢用电器来煮饭,但是许多傣族老人还是愿意用土罐煮饭。傣家供佛的时候,都用传统的土陶制品。小沙弥外出化缘时必须用土陶。玉勐的儿子、女儿现在都学会了制作土陶。通过家庭传承,玉勐把自己掌握的慢轮制陶工艺传给了后人。
藏族的黑陶制作工艺主要流传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囊慊县,据说是我国藏区唯一制作黑陶的地区。这里的黑陶与当地藏族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他们使用的罐、壶、香炉、酥油灯座等生活用品都是当地生产的黑陶,其中以宗教用品和贡品最为精致。藏族黑陶艺人白马群加告诉笔者,他现在有一个制陶工厂和一所学校,专门教授制作黑陶。刚开始办的时候困难较多,好在有乡亲们帮忙,如今有了一定的资金,规模也开始大起来了,并且培养了87个藏族徒弟,使他们掌握了自食其力的本领,黑陶也得到了传承和发展。
鱼皮制作工艺是我国东北地区的特色文化。虽然历史上有很多民族都曾流传过鱼皮制作工艺,但是从清朝以后,保留鱼皮制作工艺的就只有黑龙江省同江市津口乡的赫哲族了。鱼皮制作艺人尤文凤15岁开始跟随母亲学习鱼皮制作技术,她告诉我们鱼皮制作技术早先属于男人的专利,是不传授给女人的。从她奶奶开始,女人才开始制作鱼皮用品。如今,她不仅自己能熟练制作鱼皮制品,还把技术传授给了下一辈。由于现在大马哈鱼的数量在减少,而制作一件鱼皮衣服需要几十张鱼皮,所以她们只能根据订单才能加工。她说:“我想把自己掌握的传统鱼皮制作工艺用文字记录下来,不能让这门技艺在我们手里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