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夜间血压通常指第1天22:00至第2天6:00之间的血压水平[1]。2013年欧洲心脏病学会[2]高血压指南及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3]指出夜间(或睡眠)收缩压≥120 mmHg(1 mmHg =0.133 kPa)或舒张压≥70 mmHg 可以认为夜间高血压。夜间血压升高有两种情况,日间血压<135/85 mmHg,但是夜间血压≥120/70 mmHg,称为单纯夜间高血压,而日间血压≥135/85 mmHg 同时夜间血压≥120/70 mmHg,称为昼夜持续型高血压[2]。生理状况下,血压的昼夜节律变化呈杓型曲线,即夜间血压较日间血压低10%?20%。如果夜间血压较日间血压下降幅度 <10%,则为非杓型血压曲线。反杓型血压指夜间血压高于日间血压。超杓型血压指夜间血压较日间血压下降幅度超过20%[4]。虽然夜间高血压与非杓型血压在定义上并不相关,但是夜间高血压的患者常常伴随非杓型血压曲线[5-6],同时存在夜间高血压和非杓型血压时患者的心血管风险最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