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心是从干家务开始的

来源 :祝你幸福·最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ezhiyong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大学里发现,越是家境不好的孩子,越不会干家务。因为家长认为,孩子的全部精力就是学习。但是你连家务都不让他们干,他们怎么会有担当呢?
  如果你经常让孩子在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洗袜子、叠衣服、拖地、端饭碗、扶奶奶下楼梯、喂养宠物等等,那么你已经做得不错了。
  如果你还没有重视这个问题,只是认为孩子能把学校里的事情做好就行了,家里根本没什么要他来做的事,那么我建议你从现在开始,就时常给孩子安排一份“小工作”。
  一个小工作,就是一个劳动的位置,这个位置一定会让孩子受益匪浅。
  第一、这个位置会让孩子感觉到他也是家庭中的一员,也是重要的、有能力的、需要做事情的。
  第二、任何小工作都会有一些技能要求,它们会让孩子因此而去进行一些相应的探索和学习。
  第三、这些小工作,也会让孩子逐渐地拥有分工、合作、共享的意识,也因此而具有责任心和协调能力。
  第四、劳动过程中的动手、动脑,会让孩子的手脚灵活起来,并且促进大脑的发育。
  第五、劳动带来的一些成果,能够让孩子感受到收获的满足和喜悦,加深他对“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种因果关系的理解。
  第六、劳动中的顺序、协作、困难,还能够让孩子学着照顾、体贴和理解别人。
  一份家庭工作,就能够给一个孩子的成长带来这么多的益处,这是多么好的事情!但是很多家长却没有认识到,或者说极不重视。
  我曾经走访过这样一些家庭:
  生活优裕的博博家。博博九岁,一个聪明、健康的男孩。他的父母都很忙,平时由奶奶、爷爷照顾。两位老人的经济条件也很好,专门请了一个钟点工打扫卫生、做饭。奶奶告诉我,家里什么事情也不需要博博做,他只要健健康康、每天写完作业,再读点书就行。那天博博放学一回家,我看到他把书包扔到地上,奶奶就迎上去为他倒水、拿水果,奶奶把切好的苹果上还插了牙签。“我先玩一会游戏!”博博冲进卧室。“不行,宝贝,你得先做好作业。”奶奶追进去。之后就是奶奶不停地劝说与博博非要玩一会游戏的抗争……像博博这样在家庭里不需要劳作的孩子有很多。
  跟打工父母来到北京的蓓蓓家。蓓蓓八岁,来北京两年。刚来时她基础很差,在班里考四五十分,但是今年她能考八九十分了。她的父母在学校附近卖菜,母亲很精干,除了卖菜,还包揽了所有的家务。她说不让蓓蓓干活,是为了让她更好地学习。所以我经常看到蓓蓓放学后就趴在菜场的小凳上写作业,写完了作业就跟几个同龄的女孩一起玩耍。她跟每天不停辛劳的父母像是两个家庭里的人。有一天,我看到蓓蓓跟一个女孩在争着涂红红的指甲油。
  一个叫小琴的女孩家。小琴12岁,父亲因病去世,家中只有她和母亲。母亲患有严重的肺气肿,一犯病就喘不上气来,必须躺在床上吸氧。小琴从小就跟母亲一起干各种家务活。这两年母亲犯病时,她需要到街道上的医院去为母亲取药、灌氧气。我看到她中午从学校急急地赶回家里,为母亲做饭,然后再收拾好饭桌赶回学校上课。她熟练地做着这一切,去学校之前,还为我倒了一杯水。她在学校里的学习也很好。这是一个特殊环境中成长着的女孩子,艰难的生活让她不仅拥有了解决困难的能力,也拥有了一颗感恩、努力的心。当我问她每天这样是否很紧张、辛苦时,她的回答让我感动不已:“我愿意这样,这样妈妈就可以活下去,让我有一个亲人。我在学校里好好学习,妈妈就会高兴,我能在学校里学习,也很轻松、快乐。”
  以上三个孩子在家庭中的生活,不能代表所有的家庭和孩子,但是无论什么样的家庭,能够时常给孩子一份工作,让他从中学习技能、认识劳动的价值、养成劳动的习惯,对孩子身心的成长都是非常有益的。
  当一家人忙着包饺子的时候,不妨给孩子一个拾饺子的工作,让他把已经包好的饺子排得整整齐齐,又不会互相粘到一起;当一家人吃完晚饭,你可以让孩子擦干净饭桌,或者下楼去倒掉垃圾;当周末一家人准备外出时,你也给孩子一个塑料袋,让他把需要携带的水杯、小食品等装进去。这些工作会让孩子感觉到他也是家庭里的一个成员,他也重要,并且得到了信任和尊重。
  我孩子在小学的时候,每次一起出门,我都会让他去看厨房的煤气、卧室的灯是否都关上了。现在他成年了,出门的时候还是会走在后面,把这些必要的事情一一做完。我洗衣服的时候,也给他一盆水,让他洗自己的袜子。他总是把肥皂装到袜子筒里,弄得满水盆都是泡沫,然后他又捧着这些奇妙的泡沫到灯下去琢磨它们的颜色和为什么会涨得这么大……
  家务劳动和学校里的学习,都是孩子生活的重要部分,都能够让他们从中学习到很多生存的知识和道理,而不是与他们无关。那些认识到孩子参与劳动的重要,并且有智慧的家长,还可以让孩子在劳动中感受到很多的乐趣。
  劳动是会产生价值和成果的。在劳动中,当孩子做好一件事情,他是会充满喜悦的。我小时候跟老家的孩子一起去地里拣花生、倒地瓜,当我的篮子底被它们逐渐盖满的时候,我就越加努力地干。回到家,大娘把我们拣的花生炒一炒、地瓜煮一煮,一家人围坐下来吃着,那真是其乐融融,心里有自食其力、其果的幸福呢!
  所以,把你的孩子带到厨房里吧,让他学习辨认各种粮食、蔬菜的名称、性质以及对人的营养。这里也许就成为了他的第一个生物实验室。也让孩子从小就收拾自己的房间、洗自己的衣服,感受劳动后的整洁和愉悦。
  孩子从小多做这些小工作,长大以后就会有工作的习惯和能力,也就不需要“拼爹”了。让他分享了劳动的机会和位置,以后他自己就更容易在社会中找到工作,拥有真正的劳动位置和生存价值。
  并且,凭自己劳动和创造所得,才会拥有人生最大的成功和快乐。
其他文献
作为一名家长,辛苦工作的动力就是为了小孩健康地成长。现阶段幼儿园负面新闻层出不穷,所以在幼儿园选择上会特别注意。但是,就算是一所优秀的幼儿园,作为妈妈的我在工作中仍会时常挂念儿子,经常担心他没有按时就餐,或者在幼儿园里受到伤害。让人欣喜的是,儿子就读的英蓝幼儿园这个学期开始了一系列信息化建设。其中最让我眼前一亮的是“互动宝宝”和“数字幼儿园”这两款产品,它们从根本上解决了我之前的担忧。  以前就算
期刊
如果有可能,你工作的城市要让孩子也去生活几天,让他们看看外面的世界。  仅剩两三个月的工期,来自河南濮阳的卢道刚正在跟工友们日夜加班,为济南大剧院做室内装修。这个由北京水立方的设计师安德鲁设计的大剧院建成后,将成为山东省的标志性建筑。每天不管工作到多晚,卢道刚都不忘记给老家5岁的女儿打一个电话。  每次女儿第一句都是——“爸爸,我好想你啊!”卢道刚很珍惜这段通话时间。他也很想女儿,从濮阳老家出门已
期刊
让孩子看到你们对城市的贡献,他们会有强烈的自豪感。  爸妈在朱强8岁那年离开老家河南新乡,到新疆打工。当时朱强的弟弟6岁、妹妹4岁。“在我们那里,种地是根本不可能供三个孩子上学的。”朱强特别能理解父母的外出,弟弟妹妹也像他一般懂事。他们由姑姑、奶奶照顾饮食起居,姑姑、奶奶经常跟他们兄妹仨说:“你们爸妈在外边不容易,你们要好好学习,不要乱花钱。”这句话让兄妹仨牢牢地记在了心里。  爸妈非常想念孩子,
期刊
奖励制度的负面作用是,会伤害没能获奖的孩子。这时候家长要让孩子看到自己好的那一面。  周日最后一堂游泳课,发完证书,孩子们照例吃冰激凌庆祝。纯儿和卡琳两个好朋友,拍完纪念照,好奇地查看彼此的证书。纯儿发现好朋友有一枚非常漂亮的金企鹅证章,自己却没有,马上伤心了:“我怎么没有呢?”我和她爸都没有思想准备,只能随口说也许下学期就有了。吃完冰激凌,两人忙着戏水,纯儿也没时间再伤心。  回家午饭后,我问今
期刊
我的成长,一直都是书的牵引。我的师友和贵人,都与书有关。  每个家长都有想偷懒的时候,于是有人说:既然教育是利弊相随得失参半的,教育的作用不就抵消为零了吗?那还不如不教育呢。因此,有时候,就可以心安理得“放孩子一马”,也放自己一马。  但,做父母的人,责任心毕竟大大多于懒惰心。一旦体力精力恢复,人振作起来,又仔细辨别,在父母的教育中,究竟有哪些教育是绿色无公害的?一旦在自己身上找到了经验,就可以没
期刊
养育孩子的智慧可以用在方方面面,既满足他们的要求,又建立起规则,同时让孩子快乐。  言言2岁多的时候,有一天晚上,九点多了,本来该睡觉了,她忽然说要去外面买包子吃。其实,她是不饿的,纯属一时兴起。妈妈说:该睡觉了,吃什么包子呀?言言说:就吃,言言好饿!妈妈说:卖包子的阿姨下班回家了,明天一早我们就去买好不好?言言就哭起来。言言一哭,妈妈也开始烦躁,估计心里怪小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  眼看冲突将起,
期刊
儿童听童话的过程,也是缓解自己内心恐惧的过程。千万别有意推迟这个过程,会伤了孩子。  一个童话故事要一次性讲完  童话到底适不适合对孩子讲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只是,有一点要记住:父母在跟孩子讲童话的时候,最根本的守则是——绝对不可以将正在讲述的童话半途停止。一个童话故事必须要完整地一次性呈现。  童话对儿童的意义究竟何在?儿童听童话的过程,实际是处理自己内心恐惧的过程。成人们都知道,我们身处的世
期刊
今天的题目是“老女孩”,却不是用来怀旧的。  小同事去学车,差点破了相。起因是一同学车的一个女的,因为数错了数,非说同事多开了一圈,双手叉腰堵在车前不让她开了。耐心解释,不管用,伸手就“九阴白骨爪”挠同事的脸……欲找教练协调,30岁的人了,一屁股坐在地下号啕大哭,还把自个儿的头发扯来扯去,俩腿儿在地上乱蹬……  啊,这多像我见过的耍赖的小孩!  三十岁的人,两三岁的心智。你别说,我们拿这样的人根本
期刊
先买一份城市交通图,可以给上中学的孩子找出游玩的路线。  小编唠叨:  行万里路,就像读了万卷书,可以成为孩子成长的资源。司马迁、李白、杜甫、黄宾虹、胡适、马克·吐温、杰克·伦敦、卓别林等等数不尽的我们耳熟能详的他们,都是少小就四处游历,这些经历成为他们生命的滋养。行万里路,肯定会让孩子眼界开阔,当孩子长大后面对生活中的种种问题,就会有不一般的思路。总之,行万里路的孩子的人生更彪悍!  前面几个小
期刊
儿子在幼儿园帮小朋友搬床被老师表扬,回到家,兴高采烈地讲述白天的经历,并向我邀功请赏,要我奖励个玩具。  我们的确可以通过物质奖励为孩子养成好习惯,但同时也会给孩子养成一切都可以用物质或钱来衡量的思维模式,“物质交换论”伴随着一个个小习惯的养成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扎根,屏蔽了他本应享受更多快乐的机会。  这次我拒绝了孩子,他很吃惊,对我突然的改变不适应,撅起小嘴。我问他为什么那么喜欢奖励,他说得到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