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奖得主

来源 :侨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50677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出生于河南省宝丰县的崔琦于1998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是继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李远哲、朱棣文之后的第六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科学家。崔琦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12岁他离开家乡到香港求学,后赴美深造。崔琦由一个普通的河南农村娃成长为蜚声世界的物理大师,离不开他具有远见卓识的母亲。
  懂事的“驴娃儿”
  崔琦的母亲王双贤生于宝丰县的一个大户人家,兄妹四人,大哥王治军是—个传奇人物。据《宝丰县志》载:王治军在1906年卖掉一顷地去日本留学,在那里结识了孙中山先生并加入同盟会,后来为革命牺牲。二哥王治安是当地的教书先生,三哥王治寰解放前曾任郏县中学校长,后移居澳门。
  王双贤嫁到肖旗镇范庄村崔家后,先后生育4个子女。崔家贫困,一家人全靠崔琦的父亲崔长生卖煤为生。崔长生每天起早贪黑,用毛驴从20多公里外的郏县驮一百多斤煤回来走村串户叫卖。
  虽然受封建思想影响,王双贤的父母不让她与3个哥哥一起进私塾接受教育,但王双贤思想开明,不管生活多艰难,她都坚决要求子女读书。崔琦的大姐崔颖、二姐崔珂、三姐崔璐从小就被送到三舅王治寰身边念书。三姐妹先后都读了大学,在当地被传为美谈。
  1939年出生的崔琦是家里的唯一男孩,更被王双贤寄予厚望。王双贤从小就教导儿子,长大后要像他的三个舅舅有出息。崔琦入学后,王双贤跟儿子“约法三章”:不许逃学;在学堂里要用功,出了学堂要赶紧回家读书;不准在外面玩。懂事的崔琦从来不在路上玩,回到家帮助父母干家务,温习功课。
  温顺听话的崔琦也有顽皮的一面,一次,一位老太太听说崔琦和村上几个孩子偷她地里的瓜,便告诉了王双贤。崔琦放学回家后,母亲叫住他:“驴娃儿(崔琦的乳名),你偷人家的东西啦?”自知做错事的崔琦没敢吱声。母亲说:“去吧,门楼底下墙角里跪着!”崔琦便放下书包,跪在那儿一声不吭。
  少年时的崔琦聪明过人,一次,村里把他抽去跟着分地,无论三角形、菱形、梯形地都难不住他。
  退休在家的原宝丰县人大农工委副主任蒋自强和崔琦是小学同学,据他回忆,崔家很穷,当时崔琦年龄小、个子矮,性情随和,一笑嘴角露出两个虎牙,可学习成绩很好,老师一点就会。一天,崔琦曾到县城找到他说:“我要到香港去,二姐、三姐已把手续给我办好了。”
  母亲送儿赴港读书
  1949年,崔琦在宝丰县新宝镇的高皇庙高小毕业。由于当地没有中学,三舅全家又移居澳门,他只好辍学在家。转眼间两年过去了,急坏了王双贤。崔琦出生时王双贤已37岁,崔长生42岁,当时,崔琦的大姐崔颖在北京总书局工作,二姐崔珂在香港定居。本来需要崔琦留在家里伺候双亲,可深明大义的王双贤,为了儿子的将来,毅然把他送往香港读书。
  1951年秋天,三姐崔璐领着时年12岁的崔琦来到北京,然后在三舅和在香港定居的二姐的帮助下,姐弟俩抵达香港。经过一年的刻苦学习,崔琦考上了久负盛名的香港培正中学。
  初到香港,崔琦面临的最大困难是语言,在这里不但要学会拗口的广东话,还要学会英文。因为语言交流不便及生活艰难,加上思念父母,崔琦两次写信给母亲要求回老家。王双贤收到信热泪长流,但为了儿子的前途,她只能将思子之情埋在心底。她让人写信给崔琦:不要想家,好好读书求学。
  在母亲的鼓励下,崔琦刻苦学习,靠全额奖学金完成了中学学业。1958年,崔琦获得全额资助赴美学习。他先入读伊利诺斯州的奥古斯塔纳学院,全校只有他一名华裔学生。
  崔琦在奥古斯塔纳学院学习时,他父亲已身患重病,卧床不起。作为唯一的儿子,崔琦本应回国为父尽孝,但母亲却对他隐瞒了,直到1959年父亲去世,母亲都没对他透露一点儿消息。在这之后的9年间,王双贤不顾自己年老体弱,自我料理生活起居,直到晚年,都没有影响儿子的学业。1968年,王双贤离世时,当时只有大女儿崔颖一个人守在老人身边。
  从奥古斯塔纳学院毕业后,崔琦又来到芝加哥大学深造,师从史达克教授。在这里,崔琦对物理学产生了浓厚兴趣。1967年,崔琦在芝加哥大学获物理学博士学位。当他圆满完成学业后,又前往贝尔研究室随罗威尔教授学习研究,这里的物理实验使他兴趣盎然,他决心投身于物理学的研究与探索。
  1982年,崔琦辞去贝尔实验室的工作,到名列美国最佳大学榜首的普林斯顿大学任教,任电子工程系教授,他的家就安置在离学校不远的小镇上。
  女儿替父圆回乡梦
  在宝丰县肖旗镇范庄村,生活着崔琦的堂兄弟崔章义、崔高祥等人。1959年,崔琦的父亲去世时,正值三年自然灾害。丈夫去世后,王双贤随在北京工作的大女儿崔颖一块儿生活,1966年回到家乡居住。1968年病逝,享年81岁。崔琦的大姐于1970年去世,他的二姐、三姐均生活在美国。崔琦的三姐崔璐,曾于1983年回到家乡为父母扫墓。1992年,崔琦的二姐崔珂曾回到范庄为其父母扫墓立碑。
  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崔琦含泪回忆起难忘的童年时光和母亲对自己的深刻影响:“小时候在乡下耕田、割草、放牛,能从中学毕业已算幸运,但母亲有远见,自己不识字,却坚持要我上学。”正是在母亲的支持下,崔琦才离开家乡到香港求学,这对他一生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1998年,崔琦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后,央视主持人杨澜在美国采访了他。崔琦谈到自己出生在河南农村,父母都是大字不识一个的农民,但他妈妈颇有远见,咬紧牙关省吃俭用,在他12岁那年将他送出村,出外读书。这一走,成了他与父母的永别。
  谈到这里,杨澜问崔琦:“你12岁那年,如果你不外出读书,结果会怎么样?”崔琦的回答出人意料:“如果我不出来,三年困难时期我的父亲就不会死。”
  崔琦的妻子琳达是他大学同学,她是挪威裔美国人,他们有两个女儿。1989年,崔琦的大女儿崔大熙在武汉的中南民族学院教了一年英文。其间,她曾带着两个中国学生做翻译回到范庄探亲并住了一个晚上,这里的一切都让她感到好奇和新鲜。崔琦的小女儿叫崔一芯,从医学院毕业。
  1979年盛夏,崔琦应中国科学院的邀请第一次回到了祖国。他在距北京大栅栏不远的一座平房里,探望了他的大姐夫王雪邨,他在大姐的遗像前深深鞠了三个躬,感慨地对大姐夫说:“当年我去香港就是从你们家走的,要不是你和大姐资助路费,恐怕我是……没想到,我姐年纪轻轻的就因为去了湖北‘五七’干校而病死他乡。”
  2004年,宝丰县政府为纪念崔琦取得的巨大成就,开始修复和新建了崔琦旧居、崔琦纪念馆、崔琦广场、崔琦父母墓地。崔琦专门从美国寄回诺贝尔颁奖礼盛况、诺贝尔奖牌、与瑞典国王王后合影、全家照等珍贵资料。
  2005年4月28日,崔琦旧居及事迹展厅开始对外开放。堂屋正门上,挂着时任河南省委副书记王全书题写的“崔琦教授事迹展厅”匾额,这里被平顶山市委宣传部、团市委等单位定为全市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思乡之情萦绕61年
  远在海外的崔琦也一直思念着自己的家乡,1982年他到北京讲学时,本来准备回家乡看看,但由于时间紧迫未能如愿。
  2007年4月27日,崔琦在美国与宝丰县侨联签订了宝丰崔琦希望小学捐建协议书。当年6月11日,由崔琦出资35万元捐建的宝丰崔琦希望小学在肖旗镇开建。
  2008年9月15日,时任宝丰县委副书记的王淑敏代表县委、县政府在北京看望应邀回国讲学的崔琦时说:“您去年捐资援建的宝丰崔琦希望小学已经落成使用,现在有5个年级近300名学生,配备了钢琴、电脑,是全县最好的学校,很多孩子都慕名前往读书。”崔琦听后说:“太好了,孩子爱读书就好啊!”
  2012年6月24日上午,在北京大学贵宾会客厅,宝丰县政府领导看望了崔琦及其夫人琳达。崔琦告诉领导们:“思乡之情一直萦绕着我,俺也想家呀!”崔琦深情地说,现在太忙了,以后在身体和时间允许的情况下,一定和家人回家乡看看父老乡亲们。
其他文献
1958年,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的《永不消逝的电波》风靡全国,影片中“李侠”的人物原型,就是李克农上将的老战友、15岁入党的红色谍报天才李白。1949年5月7日,上海解放前夕,李白被国民党特务秘密杀害,年仅39岁。李白烈士是中国无线电波之父、十大红色特工之一,2009年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李白留下的18封家书,展现了烈士的朴素情怀。李白唯一的儿子接力母亲,宣讲烈
期刊
据7月17日《人民日报》报道,看病流程简便了、医疗资源下沉了、诊疗变得智慧了……这是近年来浙江淳安县百姓和医生对县里推进“医共体”建设的评价。  搞好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农村是基础。淳安县坚持创新机制,城乡统筹,协调发展,重點倾斜,加大投入,加强“医共体”建设,重视医疗资源大幅下沉到农村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改善了农村医疗环境,方便了群众就近看病,是提升农村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和惠民利民的重大突破,值得
期刊
由国务院侨办主办,辽宁省外侨办、辽宁大学、辽宁师范大学承办的2018海外华裔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辽宁营于7月13日-27日在大连、沈阳和北京3个城市举行。来自美国、加拿大、英国、爱尔兰等国的41名营员和领队参加了此次夏令营。  “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是国务院侨办创立的系列品牌交流活动,从1999年开始举办,每年邀请数万名海外华裔青少年来中国各地开展交流活动。“寻根之旅”夏令营不仅带领海外
期刊
近几年,“痕迹管理”在基层被广泛应用。其优势在于通过保留下来的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料,有效还原干部对工作的落实情况,供日后查证。但也有部分干部反映,为避免在上级检查时被问责,他们不得不过分在“留痕”上做文章,此举严重背离了痕迹管理的初衷。专家指出,谨防“痕迹管理”成为新的形式主義。  如果盲目注重“痕迹管理”,在检查上又不注意“创新”,自然容易使“痕迹管理”走偏。因此,要想杜绝新的形式主义,让“痕
期刊
这些天我一闭上眼睛,就能看见遗像上母亲对我在微笑。母亲走的那一天,我不在她身边,这让我难抑心中的悲痛,往事一幕幕在我脑海里不停地映现。  母亲1927年出生在沈阳市于洪区西瓦窑村的一个富农家庭。17岁那年,她在沈阳公立城西女子优级学校高小毕业。她的大哥不让她继续读书,1945年,18岁的母亲考入伪沈阳市政府文书科做打字员。21岁那年母亲寄居在沈阳城边她二哥家。  新中国成立后,作为留用人员母亲参加
期刊
美国为《排华法案》向美华裔道歉  美国东部时间2012年6月18日,美国国会众议院通过议案,对美国历史上通过的一系列排华法案,包括1882年通过《排华法案》对美国华人的伤害表示歉意。相同议案2011年10月参议院已全票通过,至此,在《排华法案》步入130周年之后,美国国会历史上第一次正式以立法形式向全体华人致歉。  第六届世界华侨华人社团联谊大会在北京召开  “第六届世界华侨华人社团联谊大会”20
期刊
最近重庆的一些居民在马路上看到,一位叫李宗元的老人,其衬衣背后绣着11位数字——那是她儿媳妇邓宏翠的电话号码。邓宏翠说,婆婆今年85岁,患有阿尔兹海默症,经常找不到回家的路。为防止婆婆走丢,她在婆婆经常穿的十余件衣服上,都绣上了自己的电话号码,为的是婆婆一旦走失,能及时和家人取得联系。做儿媳的能做到这个份上令人点赞。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人越来越多。老人们是否受到善待,對于家庭和社会来讲都
期刊
三十年悠悠岁月,弹指一挥间。1988年8月5日,沈阳铁路局在沈阳和大连之间开行了“辽东半岛号”旅客特别直达快车。它与沈阳桃仙机场、沈大高速公路相匹配,形成了由铁路、公路、航空综合组成的高速高效的交通运输网络。“辽东半岛号”成为行驶在沈阳至大连之间的王牌客运列车。“辽东半岛号”由两辆机车牵引16节客车,在400公里的距离内耗时仅4小时,这成为当时中国铁路提速史上的里程碑。2012年12月,哈大客运专
期刊
2012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诸多华人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本刊编辑部特从中推选出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汇成一部华人“精英秀”。  杨紫琼  获颁大马终身艺术成就奖  马来西亚华裔国际影星杨紫琼2012年11月荣获大马新闻、通讯及文化部颁发终身艺术成就奖,作为她在国际影坛为马来西亚争光的鼓励。大马国家元首端姑阿都哈林陛下亲自为杨紫琼颁奖。  斯潘塞  6岁谱曲逾百的首华裔神童  今年8岁的
期刊
从家乡辽宁来到泰国明满学校支教,从事汉语教学已经半年的时间了。虽然这里的孩子们活泼可爱,这里的老师们热情善良,可是身在异国他乡,不免会有对祖国、对家乡、对亲人有所思念,但是我们知道自己身上的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为了祖国的华文教育事业,我们侨办教师都会无怨无悔选择奉献,把自己的心血和知识奉献给华文教育事业。  2012年11月20日一件温暖心头的事悄然而来,带给我惊喜、兴奋、震撼和感动,因为这一天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