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青注射液治疗慢性肾衰竭的机理探析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qz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近年来川芎嗪在肾衰竭治疗中显示了良好的药理价值。主要表现在改善循环,改善血液流变性,抗纤维化,抗氧化及拮抗钙离子等方面。现对其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机理作如下分析。
  关键词川青注射液 慢性肾衰竭 机理探讨
  
  慢性肾衰(CRF)的防治一直是肾病研究的重要课题。 我国CRF的发病率尚无确切统计,据估计为1~3万左右[1] 据统计,每1万人口中,每年有1~1.5人发生慢性肾衰竭[2]随着临床高血压病、糖尿病及药物性肾损害等疾病的增多,CRF的发病率亦呈逐年增多的趋势。近年来随着中医药对本病治疗的深入研究,使该病的治疗取得了一定的成果。2年来,我科应用川青注射液治疗慢性肾衰竭患者,尤其是对早、中期慢肾衰患者的治疗有肯定的疗效,现就其治疗CRF的可能作用机理试探讨如下。
  
  资料与方法
  
  川青注射液(盐酸川芎嗪注射液)的临床应用方法:川青注射液0.12~0.24g加入5%的葡萄糖200~250ml或0.9%生理盐水200~250ml中,每日1次静点,14~21天为1个疗程,连续应用2~3个疗程。期间依据病情,酌情辅以纠酸、利尿、降压、纠正电解质紊乱、纠正贫血等对症治疗。
  
  讨 论
  
  (1)川青注射液对CRF治疗的可能作用机理探讨:根据CRF的临床特征,隶属于中医学的"关格"、"水毒证"等范畴。就其病机特点,近代医家的认识目前趋于一致,主要认为是正虚与邪实两个方面,正虚包括气、血、阴、阳的虚损,邪实是指湿浊、瘀血和痰,亦可伴水停为患,时有兼夹外邪。其脾肾衰败是病之本质,浊毒瘀血内留是关键。
  早在《内经》即有“孙络水溢,则经有留血”。《活血化瘀专辑》亦载“又有体内正气虚弱,气化不行,脉络涩滞,病久入络,瘀血内留下焦”。正如周学海《读医随笔》“正气不足以推血,则血为有瘀”。瘀血作为一种病理产物,同时又是一种致病因素。
  在正常生理状态下,血液作为人体阴精的一部分,循脉上下,灌五脏,络六腑,营养四肢百骸。慢性肾衰竭由于其病程较长,一般病人都有不同程度的瘀血存在。然而瘀血的存在不仅可加重脏腑功能失调,使病情迁延难愈,同时瘀血也加重了水液代谢障碍,使肾功能衰竭进一步加重。西医学认为,肾小体疾病时,免疫性炎症和肾血流障碍为两大发病机制,以肾血流障碍所引起的肾损害主要为纤维素沉积及血小板聚集,导致肾组织损伤和肾机能衰退。有人对微循环血液流变学的研究表明,各型肾小球疾病均有不同程度的微循环障碍和血液流变学改变,其程度和肾小球改变的严重性及肾小球病变的活动性具有一致性[3]。可见血瘀存在于CRF发展的过程中,故早期即使用活血化瘀治疗对于CRF病程缓速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2)改善微循环,保护肾功能:人体各个组织器官新陈代谢是以正常微循环为基础的,一旦微循环障碍,则相应组织器官缺血缺氧出现代谢异常,引起相应功能受损,进而结构变化。
  川芎嗪可以通过调节TXA2/PGI2平衡,增加血小板cAMP含量;有钙拮抗作用,可通过增强NOS的活性,刺激血小板中NO生成等途径来增强红细胞变形能力,缓解高凝状态,使血流加快,血液流量增加,改善微循环,从而降低血小板聚集[4]。据兔肾热缺血模型研究提示:川芎嗪能显著增加兔肾血流量,减轻肾损害并促使损伤修复[5],阻断肾血供60分钟后,这种保护作用依然有效[6]。这些动物实验告诉我们,川芎嗪有利于延缓肾衰,保护肾功能。川芎嗪能降低血小板聚集性作用,能增强红细胞变形能力,缓解高凝状态,使血流加快,血流量增加,改善微循环。
   (3)改善血液流变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往往呈高凝、高粘状态。主要因为聚集性血小板释放大量活性因子,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刺激肾小球系膜细胞产生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等促有丝分裂因子,通过细胞因子网络间接的相互作用,诱导血小板和单核/巨噬细胞浸润。
  病损肾组织肾小球内皮细胞及系膜细胞增生,细胞外基质增多,最终致肾小球硬化和间质纤维化,使肾脏结构功能产生损害。川芎嗪可阻断这一恶性循环。
  (4)抑制纤维化:肾小球硬化就是其纤维化的结果。研究表明川芎嗪可抑制细胞自分泌白细胞介素-6,抑制细胞增殖和细胞外基质大量产生;阻断家兔肾炎模型中肾小球新月体形成和纤维化。
  大量体外实验证明:川芎嗪抑制纤维母细胞增生,抑制内皮细胞生长,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对3H-TDR的摄取和增长,这可能与血管平滑肌细胞内钙调素降低有关,这一支持动脉硬化的理论同样实用于肾小球硬化。
  (5)钙离子拮抗:川芎嗪可抑制钙离子内流,保护肾脏。使肾小球小动脉扩张,肾血流增加,限制了因缺血缺氧导致的细胞增生肥大, 这将对肾小球肥大和肾小球硬化治疗有指导意义。
  综上所述,川芎嗪注射液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肾血流,降血压,降血脂,调节机体免疫,抑制肾小球硬化,改善肾功能的作用。应用于临床治疗CRF确有肯定的疗效,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和研究。
   参考文献
  1陈敏章,邵丙扬,王海燕,等.中华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1版中册.1999年:2602
  2 叶任高,刘冠贤.临床肾脏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1版,1997,243
  3 黄玉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微循环血液流变学与中医辨证分型探讨.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1,(3):137
  4 常立功,等.川芎嗪活血化瘀与微血管血流动力学变化.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1992, 21: 117~119
  5 候连兵,张中一,石光华,等.川芎嗪和多巴胺对兔肾血流量的影响及利尿作用的比较研究.中国药理学通报,1992, 8: 296~298
其他文献
摘 要 收治胃肠穿孔破裂病人94例,随机分為两组治疗。在常规治疗同时,治疗组应用甘露醇及呋噻米进行脱水治疗,与对照组比较,在防治胃肠瘀张方面有显著疗效。  关键词 胃肠穿孔破裂脱水利尿剂胃肠瘀张
摘 要 目的:评价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啶实施清醒镇痛技术,以探讨右美托咪啶用于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CD)手术中的效果。方法:择期行PTCD手术患者40例,ASAⅡ~Ⅲ级,随机分为2组(n20),局部麻醉组(Ⅰ组)和右美+局麻组(Ⅱ组)。患者入室后建立静脉通道,常规监测ECG、BP、HR、SPO2、PETCO2和BIS值,面罩吸氧。两组患者均取平卧位,用2% 利多卡因对穿刺点进行局部浸润。Ⅱ组经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