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将案例分析法、研究比较法、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相结合,通过对不同家庭教育方法的分析比较,通过文献资料的分析、归纳、总结,分析家庭教育方式多样性及幼儿行为性格的差异性。
关键词: 幼儿教育 家庭教育 教育影响
家庭是幼儿的天然学校。家庭教育对一个人来说,既是启蒙教育,又是终身教育,父母则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是父母的希望,是父母的生命延续,是父母感受生命伟大的载体,是父母感受人生快乐与幸福的重要源泉。许多父母认为给孩子吃好、穿好、玩好,孩子就会感到快乐。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非常大,不同的家庭教育对幼儿的性格、行为影响不同,作为父母来说,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选择合适恰当的家庭教育方式尤为重要。
现在我国家庭结构以独生子女家庭为主,父母都竭尽所能地给孩子提供最好的教育,最多的关爱,有的甚至到溺爱的程度。家庭教育方式直接影响孩子的性格行为,特别对于幼儿来说,0—6岁是一个人性格行为形成发展的重要阶段,儿童身心需要都得到满足和受到父母良好的教育,儿童就会成为人格健全的人,否则儿童可能会出现行为障碍、人格缺陷等问题。0—6岁时期,家庭是幼儿主要的生活环境,父母是幼儿接触最多的人,父母是幼儿最亲密、最直接的生活与成长伙伴,为人父母者的生活行为对幼儿的成长有着直接的影响。父母的行为是孩子的标杆,是孩子行为、性格发展的影响指针,所以家庭教育方式在幼儿性格行为问题发生中起着最直接和最重要的作用。然而,现实生活中有些家庭教育方式往往不太让人满意。我们要探讨家庭教育方式对幼儿性格行为的影响,防止幼儿行为问题,对形成健康人格有重大的意义。
一、家庭教育的不同方式及正确方法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在《儿童教育讲座》中曾说:“您自己的行为,是最具决定性意义的东西。不要认为,只有当您与孩子谈话,或教导他,或命令他的时候您才在教育孩子。”“在您生活中的每一时刻,即使您不在家的时候,您都在教育者孩子。”“父母对自己的要求,父母对自己家庭的尊重,父母对自己的一举一动的检点——这就是首要的和最主要的教育方法。”家庭教育最好的方法就是父母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和孩子像朋友一样相处,对孩子的行为习惯更多的是加以分析与引导,通过自身的行动帮助孩子成长,这应该属于民主型的教育方式。这种教育方式的家中会充分尊重子女、信赖子女,使其感到自己在家中的地位,并承担一定的责任,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身教胜于言教”,做家长的如果说到做到,时时乐于助人,处处做表率、做榜样,那么孩子就会学有榜样,做有所依。做家长的率先垂范在教育过程中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不过更多的父母往往不是选择这样的教育方式,例如:有个小女孩每天早上都是爸爸送到幼儿园。一次她站在教室门口就是不肯进来,也不让爸爸走。教师问她为什么,她也不说。后来才知道,爸爸在校门口与朋友聊了几句没理她,就生气了。教师发现她不太喜欢和其他小朋友交流,也不愿和小朋友分享,还不会自己穿衣服、穿鞋子,一不如意不分场合就大喊大叫。一次大便,过了半个小时还没好。只见她坐在小马桶上面哭,她说自己拿不到纸。其实放纸的地方离她不远,只要屁股离开马桶就能拿到,可她什么方法也不想就是哭,后来我把纸递给她,她还是哭。后来,带班老师来了问了一句让我很意外的话:“小羽,你现在会不会擦屁股,老师不是让你在家学了吗?”最后还是老师帮她擦了屁股。这属于明显的溺爱型的教育方式,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常常无原则地满足,在家中包揽子女的各种生活琐事,生活上不让孩子受一丁点的委屈。父母的这种包办代替行为不仅剥夺了孩子的多种锻炼权利,而且使孩子的依赖心理愈加顽固,长此下去,将造成儿童懒怠、骄横甚至无能。因为溺爱,幼儿不能体验对家长对他人的关爱、家长对幼儿的行为失去约束能力。溺爱等于抹杀了一个孩子,适度疼爱才是有分寸的家长。
现实中专制型教育父母不少见。父母要求孩子绝对服从自己,孩子的自由是有限的,父母希望他们按照自己为其设计的发展蓝图去成长。希望对孩子的所有行为都加以保护监督。五一放了三天假,放假结束继续上课了,老师往往会让孩子分享自己在假期里去了哪些好玩的地方,做了哪些有趣的事。很多小朋友在假期都去了许多地方旅游、做了许多有趣的事,当老师让陶陶分享的时候,他说我上了三天课。老师问,那你觉得假期里最有趣的事是什么?他竟然回答说是学习。教师印象中的陶陶是个胆小不爱讲话、不爱回答问题,不善于交际的孩子。不应盲目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兴趣班,像陶陶一样没有假期的孩子还有很多,因为父母的专制教育方式,让孩子只能听从父母的安排。在围棋兴趣班,每次课城城的爷爷都会陪他一起来,当城城下棋赢的时候,他会表扬城城,可当城城输了的时候爷爷会说,这都能输,和这个小朋友再下一盘,再输的话就不要回家了或者说再输的话回家就不要看动画片了。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不能采用威胁恐吓、哄骗利诱、讽刺挖苦、甚至体罚、变相体罚等方法。这会给幼儿身心成长带来创伤,不仅无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还会染上一些坏毛病:胆小、不自信、不愿意与人打招呼。见到陌生人不愿说话,感到害怕。针对这种情况,如果成人对孩子进行批评指责,怪孩子没出息,或者对孩子说一些恐吓的话,那么孩子就会越来越胆小。为了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要用榜样、说服、鼓励的方法,坚持从正面向幼儿讲道理,进行引导。
还有一种很少见但也存在的教育方式是忽视冷漠型教育方式,家长教育目的不明确,对孩子的教育态度冷淡,缺乏教育孩子的热情,对孩子的发展没有信心,认识不到家庭教育的价值:父母通常忽视儿童的心理需求或身体不适,不管孩子的要求是否合理,只是一味地拒绝,从而使孩子产生强烈的挫败感,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与心理发展,引发一些不良的行为。父母应该从自身出发,改正自己对家庭教育的态度,改变自己对家庭教育的看法,忠实家庭教育,从而重视孩子的教育,重视孩子未来的发展。
二、建议
1.首先,要给孩子创造和谐融洽的家庭环境,让孩子在家庭环境中开心、健康地成长,“孟母三迁”的故事向我们讲述了环境对孩子影响的重要性。
2.第二,父母对孩子的爱要适度,不能总是包办一切。让孩子学会独立,学会自己穿衣吃饭、与人交流,尊重孩子,理解孩子,鼓励孩子,引导孩子。
最后,选择合适的家庭教育方式,还孩子充满希望的明天。
总之,家庭教育不是单独地讲家长对孩子有什么要求,对孩子有什么命令,它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助手,又是社会教育的另一种表现。所以选择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尤为重要,它对幼儿的影响有很大的可预见性,对幼儿各方面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幼儿教育 家庭教育 教育影响
家庭是幼儿的天然学校。家庭教育对一个人来说,既是启蒙教育,又是终身教育,父母则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是父母的希望,是父母的生命延续,是父母感受生命伟大的载体,是父母感受人生快乐与幸福的重要源泉。许多父母认为给孩子吃好、穿好、玩好,孩子就会感到快乐。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非常大,不同的家庭教育对幼儿的性格、行为影响不同,作为父母来说,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选择合适恰当的家庭教育方式尤为重要。
现在我国家庭结构以独生子女家庭为主,父母都竭尽所能地给孩子提供最好的教育,最多的关爱,有的甚至到溺爱的程度。家庭教育方式直接影响孩子的性格行为,特别对于幼儿来说,0—6岁是一个人性格行为形成发展的重要阶段,儿童身心需要都得到满足和受到父母良好的教育,儿童就会成为人格健全的人,否则儿童可能会出现行为障碍、人格缺陷等问题。0—6岁时期,家庭是幼儿主要的生活环境,父母是幼儿接触最多的人,父母是幼儿最亲密、最直接的生活与成长伙伴,为人父母者的生活行为对幼儿的成长有着直接的影响。父母的行为是孩子的标杆,是孩子行为、性格发展的影响指针,所以家庭教育方式在幼儿性格行为问题发生中起着最直接和最重要的作用。然而,现实生活中有些家庭教育方式往往不太让人满意。我们要探讨家庭教育方式对幼儿性格行为的影响,防止幼儿行为问题,对形成健康人格有重大的意义。
一、家庭教育的不同方式及正确方法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在《儿童教育讲座》中曾说:“您自己的行为,是最具决定性意义的东西。不要认为,只有当您与孩子谈话,或教导他,或命令他的时候您才在教育孩子。”“在您生活中的每一时刻,即使您不在家的时候,您都在教育者孩子。”“父母对自己的要求,父母对自己家庭的尊重,父母对自己的一举一动的检点——这就是首要的和最主要的教育方法。”家庭教育最好的方法就是父母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和孩子像朋友一样相处,对孩子的行为习惯更多的是加以分析与引导,通过自身的行动帮助孩子成长,这应该属于民主型的教育方式。这种教育方式的家中会充分尊重子女、信赖子女,使其感到自己在家中的地位,并承担一定的责任,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身教胜于言教”,做家长的如果说到做到,时时乐于助人,处处做表率、做榜样,那么孩子就会学有榜样,做有所依。做家长的率先垂范在教育过程中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不过更多的父母往往不是选择这样的教育方式,例如:有个小女孩每天早上都是爸爸送到幼儿园。一次她站在教室门口就是不肯进来,也不让爸爸走。教师问她为什么,她也不说。后来才知道,爸爸在校门口与朋友聊了几句没理她,就生气了。教师发现她不太喜欢和其他小朋友交流,也不愿和小朋友分享,还不会自己穿衣服、穿鞋子,一不如意不分场合就大喊大叫。一次大便,过了半个小时还没好。只见她坐在小马桶上面哭,她说自己拿不到纸。其实放纸的地方离她不远,只要屁股离开马桶就能拿到,可她什么方法也不想就是哭,后来我把纸递给她,她还是哭。后来,带班老师来了问了一句让我很意外的话:“小羽,你现在会不会擦屁股,老师不是让你在家学了吗?”最后还是老师帮她擦了屁股。这属于明显的溺爱型的教育方式,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常常无原则地满足,在家中包揽子女的各种生活琐事,生活上不让孩子受一丁点的委屈。父母的这种包办代替行为不仅剥夺了孩子的多种锻炼权利,而且使孩子的依赖心理愈加顽固,长此下去,将造成儿童懒怠、骄横甚至无能。因为溺爱,幼儿不能体验对家长对他人的关爱、家长对幼儿的行为失去约束能力。溺爱等于抹杀了一个孩子,适度疼爱才是有分寸的家长。
现实中专制型教育父母不少见。父母要求孩子绝对服从自己,孩子的自由是有限的,父母希望他们按照自己为其设计的发展蓝图去成长。希望对孩子的所有行为都加以保护监督。五一放了三天假,放假结束继续上课了,老师往往会让孩子分享自己在假期里去了哪些好玩的地方,做了哪些有趣的事。很多小朋友在假期都去了许多地方旅游、做了许多有趣的事,当老师让陶陶分享的时候,他说我上了三天课。老师问,那你觉得假期里最有趣的事是什么?他竟然回答说是学习。教师印象中的陶陶是个胆小不爱讲话、不爱回答问题,不善于交际的孩子。不应盲目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兴趣班,像陶陶一样没有假期的孩子还有很多,因为父母的专制教育方式,让孩子只能听从父母的安排。在围棋兴趣班,每次课城城的爷爷都会陪他一起来,当城城下棋赢的时候,他会表扬城城,可当城城输了的时候爷爷会说,这都能输,和这个小朋友再下一盘,再输的话就不要回家了或者说再输的话回家就不要看动画片了。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不能采用威胁恐吓、哄骗利诱、讽刺挖苦、甚至体罚、变相体罚等方法。这会给幼儿身心成长带来创伤,不仅无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还会染上一些坏毛病:胆小、不自信、不愿意与人打招呼。见到陌生人不愿说话,感到害怕。针对这种情况,如果成人对孩子进行批评指责,怪孩子没出息,或者对孩子说一些恐吓的话,那么孩子就会越来越胆小。为了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要用榜样、说服、鼓励的方法,坚持从正面向幼儿讲道理,进行引导。
还有一种很少见但也存在的教育方式是忽视冷漠型教育方式,家长教育目的不明确,对孩子的教育态度冷淡,缺乏教育孩子的热情,对孩子的发展没有信心,认识不到家庭教育的价值:父母通常忽视儿童的心理需求或身体不适,不管孩子的要求是否合理,只是一味地拒绝,从而使孩子产生强烈的挫败感,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与心理发展,引发一些不良的行为。父母应该从自身出发,改正自己对家庭教育的态度,改变自己对家庭教育的看法,忠实家庭教育,从而重视孩子的教育,重视孩子未来的发展。
二、建议
1.首先,要给孩子创造和谐融洽的家庭环境,让孩子在家庭环境中开心、健康地成长,“孟母三迁”的故事向我们讲述了环境对孩子影响的重要性。
2.第二,父母对孩子的爱要适度,不能总是包办一切。让孩子学会独立,学会自己穿衣吃饭、与人交流,尊重孩子,理解孩子,鼓励孩子,引导孩子。
最后,选择合适的家庭教育方式,还孩子充满希望的明天。
总之,家庭教育不是单独地讲家长对孩子有什么要求,对孩子有什么命令,它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助手,又是社会教育的另一种表现。所以选择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尤为重要,它对幼儿的影响有很大的可预见性,对幼儿各方面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