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与方圆:早期天地观念的空间意象及其德性意义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haoxu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地”是中国古典思想的重要标志性范畴,它渊源甚早,大体上成熟于春秋战国时期,我们今天很多耳熟能详的关于天地的成语、词语基本上都是在这个时期出现的。从空间意象来说,“天上地下”“天圆地方”是最古老也是影响最大的两大天地观念。由“天上地下”派生衍化出“天高地下”“天高地厚”之说,进而以高明/博厚、自强/厚载论天地之德。受古老的盖天说天文思想影响,古人还把天地想象为圆盖和大车,万物都在天地的覆载之中,天覆地载,至公无私,无所不容。“天圆地方”观念也派生出“戴天履地”的说法,甚至以头、帽之圆象天,足、鞋之方象地
其他文献
摘要:推进农业快速发展、实施“乡村振兴”伟大战略,要求高职现代农业技术专业课程教学不能只侧重对学生技术技能的培养,而是应该以综合发展为目标,重新变革现有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式,以培养出能够适应时代变化发展、服务于乡村振兴事业的高素质创新复合型农业技术技能人才。  关键词:高职院校;农业教育;现代农业技术专业;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21)
结核是目前全球最致命的单一传染病,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us meningitis,TBM)是其最严重的疾病形式,引起以脑膜为主的中枢神经系统慢性感染性疾病。进行抗结核化疗和糖皮质
中国的现代化转型被称为冲出“历史三峡”。中国共产党有着实现现代化的坚定意志。中国共产党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标定位在现代化的中国,为现代化构筑了历史平台。党的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