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黑龙江省是我国粮食主产区,以黑龙江省农户调查问卷为基础,全面分析粮食直补政策与农户种植意愿的关系具有普遍意义。通过分析发现:样本农户对粮食直补政策比较满意,粮食直补政策可以推动农户的种粮积极性,对农户的种植决策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市场价格、是否有种粮补贴和家庭需要是农户在决策是否种粮时的主要因素;保護价收购、种粮直接补贴和低息贷款是提高种粮积极性主要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粮食直补政策;农户;种植意愿;调查问卷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5-0030-02
农户种植意愿是指专业农户和兼职农户在种植作物时对作物类别的选择倾向。其选择倾向受到一定外部宏观因素和内部微观因素的影响。外部宏观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因素、市场环境因素和政策因素等;内部微观因素包括家庭经济状况和家庭成员构成等。黑龙江省是我国粮食主产区,农业人口众多,通过粮食直补政策可以减轻粮食价格波动对种粮农民收入的影响,保障农户的经济收入,逐步提高农业人口的生活水平。粮食直补政策的执行方式是直接发放货币,具有极大的刺激农户种粮积极性的作用,但由于诸如发放金额、发放标准等其他因素的作用,农户种粮积极性的大小具有不确定性。因此,必须对粮食直政策进行细致剖析,分析其对农户种植意愿的具体影响。
一、样本选择与问卷设计
为了分析粮食直补政策对农户种植意愿的影响,本文选择粮食主产省——黑龙江省作为样本省,设计调查问卷进行农户调查。选取黑龙江省现代农业示范区巴彦县,再选取×××乡和×××乡,在每个乡随机选取5个村,在每个村根据农户耕地规模、 粮食种植情况等因素选取10个农户,总得样本量共计200户。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农户家庭的基本状况,包括耕地面积、粮食种植面积等;第二部分是对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了解情况和对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评价,包括对补贴政策和标准的了解程度以及了解渠道;对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评价如对补贴标准的满意程度、对补贴发放方式的看法、对补贴促进农民种粮积极性的作用的评价等;第三部分是农民对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期望,包括希望的补贴标准、计算依据以及补贴的发放方式等。通过因素的比较和农户实际种植积极性的比较,了解粮食直补政策的激励效果。
二、调查内容与数据分析
1.农户对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了解程度和渠道
调查显示,样本农户对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了解程度较高,但了解渠道比较单一。对于粮食直接补贴政策,样本中有75%的农户知道这一政策,但是,他们对直接补贴标准的了解程度相对较低,只有40.6%的样本农户了解具体的补贴标准。农户了解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主要渠道是村干部和大众传媒,选择比例分别达到了46.9%和34.4%。
2.农户对粮食直接补贴政策效果的评价
不同类型农户对粮食直接补贴政策有着不同的评价。从调查样本整体来看,农户对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评价一般。有84.5%的样本农户对粮食直接补贴标准表示非常满意或满意;有43.9%的样本农户认为现行补贴方式非常简便或简便,认为一般简便的占到总数的43.7%;有66.2%的样本农户认为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对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具有很大或较大的促进作用,15.5%的样本农户认为有一定作用。
从纯种粮农户(种植业收入占家庭收入80%以上)与非纯种粮农户(种植业收入占家庭收入50%以下)来看,非纯种粮农户对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评价高于纯种粮农户。在非纯种粮样本农户中,有56.2%对粮食直接补贴标准表示非常满意或满意,有43.7%认为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对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具有很大或较大的促进作用,而这两个比例在纯种粮农户中分别为28.3%和22.5%。非纯种粮农户对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评价高于纯种粮农户,是因为对纯种粮农户来讲,粮食直接补贴对其种植业收入的影响较大,他们对于粮食直接补贴的期望较大,而现行补贴标准没有满足其期望。
3.农户对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期望
为了分析粮食直补政策如何影响农户的种植意愿,调查统计了不同类型样本农户对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期望。
根据问卷设计,本文从农户希望直接补贴标准提高的比例、农户意愿的直接补贴方式两个角度来分析农户对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期望。从农户希望直接补贴标准提高的比例来看,有31.2%的样本农户认为粮食直接补贴标准应该比目前水平提高40%以上,仅有6.2%样本农户认为目前的直接补贴标准只需提高10%以内。由于种粮收入在家庭收入中所占比重较大,因此,纯种粮农户比非纯种粮农户更希望直接补贴标准有较大幅度提高。在纯种粮农户中,53.1%的样本农户希望补贴标准提高20%以上;与之相比,在非纯种粮农户中仅为24.8%。可见,尽管农户对目前补贴标准的满意程度很高,但仍希望补贴标准再有一个较大程度的提高,而且纯种粮农户的这种愿望相对更为强烈。
从农户意愿的直接补贴方式来看,多数农户(65.5%)认为,既然粮食直接补贴是鼓励农户的种植意愿,那么按照粮食种植面积补贴更为合理;农业劳动人口数多的家庭,倾向于按劳动人口进行补贴,比重占到24.9%。在纯种粮农户和非纯种粮农户中,农户倾向的补贴方式与样本总体基本一致,即倾向于按粮食种植面积补贴的比例高于倾向于按劳动人口数量补贴的比例。
4.影响农户种植粮食积极性的因素分析
将影响农民种粮意愿的因素,如市场价格等因素和政策要求相比较,以此来判断粮食直补政策对农民种粮决策和积极性的效果。从影响农民种植选择的因素角度,农民在做种粮决策时主要考虑三个主要因素,包括市场价格、种植习惯和是否对种粮农民进行补贴。在调查中发现,78.2%的农民认为市场价格是种粮时考虑的首要因素,有18.7%农民将种植习惯作为决策时考虑的第一因素,有9.4%选择是否给予粮食补贴是影响种粮决策的第一因素,31.3%的样本农户认为直接补贴政策是影响种粮决策的第二重要因素,40.6%的样本农户认为粮食直接补贴政策是影响种粮决策的第三重要因素。结果表明,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并不是影响农民是否种粮的最主要因素,但也在农民种粮决策中具有重要影响作用。 调查结果表明,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最重要的三项政策措施是保护价收购、粮食直接补贴、低息贷款。其中46.9%的样本农户认为粮食直补是提高种粮积极性的最有效措施,有40.6%认为保护价收购是提高种粮积极性的最有效措施的选择比例是,37.5%低息贷款作为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最有效措施。
三、粮食直补政策对农户种植意愿的影响分析
根据以上调查问卷的整理分析,发现粮食直补政策的制定、实施对农户的种植意愿有重要影响。
1.粮食直补政策对种粮积极性的促进作用较为明显
从样本农户的评价来看,其对现有粮食补贴政策评价较高,绝大多数样本农户认为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对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具有很大或较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对粮食直接补贴标准表示非常满意或满意,同时也认为此种的补贴方式简洁方便。
2.补贴标准提高有助于农户种粮积极性提高
農户希望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补贴标准在现有基础上可以有所提高,纯种粮农户的这种愿望尤为强烈,希望提高40%以上的农户占样本农户的31.2%。这说明,目前的粮食直补标准较低,对粮食生产激励作用有限,必须提高补贴标准,才能进一步发挥粮食直补的制度效应。如使粮食直补的最低标准达到粮食种植收益高于成本且不低于非粮食种植收益,以农业平均利润为目标确定粮食直补标准。
3.粮食直补政策制定、执行不科学会直接影响政策效果
从样本农户来看,绝大多数样本农户倾于现有的按粮食种植面积补贴,但这种方式也有其局限性。有些农户耕地较少,在补贴标准较低的情况下,补贴金额十分有限,对其整体收入影响较小,因此不能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其他的补贴依据如按出售商品粮数量补贴和按劳动人口补贴也都有其局限性。另外,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因为宣传力度不够,会影响农户对政策的了解,导致政策效果打折。从样本农户的调查来看,有75%样本农户知道粮食直接补贴政策,这一比例较高,但是作为一项基本的惠农政策,这一比例有待提高。其中清楚补贴标准的农户比例较低,仅为40.6%,了解人数少使得政策覆盖面缩小,影响了政策效用的发挥,阻碍农民增收和粮食增收,进而影响市场体制下我国的粮食安全,说明基层组织的工作人员在贯彻落实国家政策上还没有达到标准,还需进一步加强工作力度。
四、完善黑龙江省粮食直补政策的对策建议
1.加大对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宣传力度
通过加大对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大力宣传,让所有农民了解粮食直接补贴的具体标准、粮食直接补贴计算方式方法,通过加大对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宣传力度,最大限度的发挥粮食直接补贴的对农民增收、农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2.逐步提高粮食直接补贴标准
目前,我国粮食直接补贴的标准总体上仍然很低,不同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补贴标准也大不相同。为了实现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目标,发挥粮食补贴政策的作用,必须逐步提高直接补贴的标准,对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地区和粮食主产区适当增加粮食直接补贴比例。由此促进粮食直补规模达到最优状态,并使粮食直补规模与农业生产规模的配置达到最优状态,最大限度地提高粮食直补政策效率。
3.建立补偿的长效机制
要改变粮食直接补贴期限,由短期改为长期,保证粮食直接补贴的长期性和稳定性,提高农户的种粮积极性,保证农户所做种粮决策的准确性。
4.逐步建立粮食补贴与农产品价格、农资价格的联动机制
把粮食补贴标准与粮食价格、农资价格的变化联系起来,抵消生产要素成本上涨对粮食补贴政策实施效果的负面影响,确保发挥粮食补贴政策对种粮农民收入的保障作用,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关键词:粮食直补政策;农户;种植意愿;调查问卷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5-0030-02
农户种植意愿是指专业农户和兼职农户在种植作物时对作物类别的选择倾向。其选择倾向受到一定外部宏观因素和内部微观因素的影响。外部宏观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因素、市场环境因素和政策因素等;内部微观因素包括家庭经济状况和家庭成员构成等。黑龙江省是我国粮食主产区,农业人口众多,通过粮食直补政策可以减轻粮食价格波动对种粮农民收入的影响,保障农户的经济收入,逐步提高农业人口的生活水平。粮食直补政策的执行方式是直接发放货币,具有极大的刺激农户种粮积极性的作用,但由于诸如发放金额、发放标准等其他因素的作用,农户种粮积极性的大小具有不确定性。因此,必须对粮食直政策进行细致剖析,分析其对农户种植意愿的具体影响。
一、样本选择与问卷设计
为了分析粮食直补政策对农户种植意愿的影响,本文选择粮食主产省——黑龙江省作为样本省,设计调查问卷进行农户调查。选取黑龙江省现代农业示范区巴彦县,再选取×××乡和×××乡,在每个乡随机选取5个村,在每个村根据农户耕地规模、 粮食种植情况等因素选取10个农户,总得样本量共计200户。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农户家庭的基本状况,包括耕地面积、粮食种植面积等;第二部分是对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了解情况和对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评价,包括对补贴政策和标准的了解程度以及了解渠道;对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评价如对补贴标准的满意程度、对补贴发放方式的看法、对补贴促进农民种粮积极性的作用的评价等;第三部分是农民对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期望,包括希望的补贴标准、计算依据以及补贴的发放方式等。通过因素的比较和农户实际种植积极性的比较,了解粮食直补政策的激励效果。
二、调查内容与数据分析
1.农户对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了解程度和渠道
调查显示,样本农户对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了解程度较高,但了解渠道比较单一。对于粮食直接补贴政策,样本中有75%的农户知道这一政策,但是,他们对直接补贴标准的了解程度相对较低,只有40.6%的样本农户了解具体的补贴标准。农户了解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主要渠道是村干部和大众传媒,选择比例分别达到了46.9%和34.4%。
2.农户对粮食直接补贴政策效果的评价
不同类型农户对粮食直接补贴政策有着不同的评价。从调查样本整体来看,农户对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评价一般。有84.5%的样本农户对粮食直接补贴标准表示非常满意或满意;有43.9%的样本农户认为现行补贴方式非常简便或简便,认为一般简便的占到总数的43.7%;有66.2%的样本农户认为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对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具有很大或较大的促进作用,15.5%的样本农户认为有一定作用。
从纯种粮农户(种植业收入占家庭收入80%以上)与非纯种粮农户(种植业收入占家庭收入50%以下)来看,非纯种粮农户对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评价高于纯种粮农户。在非纯种粮样本农户中,有56.2%对粮食直接补贴标准表示非常满意或满意,有43.7%认为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对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具有很大或较大的促进作用,而这两个比例在纯种粮农户中分别为28.3%和22.5%。非纯种粮农户对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评价高于纯种粮农户,是因为对纯种粮农户来讲,粮食直接补贴对其种植业收入的影响较大,他们对于粮食直接补贴的期望较大,而现行补贴标准没有满足其期望。
3.农户对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期望
为了分析粮食直补政策如何影响农户的种植意愿,调查统计了不同类型样本农户对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期望。
根据问卷设计,本文从农户希望直接补贴标准提高的比例、农户意愿的直接补贴方式两个角度来分析农户对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期望。从农户希望直接补贴标准提高的比例来看,有31.2%的样本农户认为粮食直接补贴标准应该比目前水平提高40%以上,仅有6.2%样本农户认为目前的直接补贴标准只需提高10%以内。由于种粮收入在家庭收入中所占比重较大,因此,纯种粮农户比非纯种粮农户更希望直接补贴标准有较大幅度提高。在纯种粮农户中,53.1%的样本农户希望补贴标准提高20%以上;与之相比,在非纯种粮农户中仅为24.8%。可见,尽管农户对目前补贴标准的满意程度很高,但仍希望补贴标准再有一个较大程度的提高,而且纯种粮农户的这种愿望相对更为强烈。
从农户意愿的直接补贴方式来看,多数农户(65.5%)认为,既然粮食直接补贴是鼓励农户的种植意愿,那么按照粮食种植面积补贴更为合理;农业劳动人口数多的家庭,倾向于按劳动人口进行补贴,比重占到24.9%。在纯种粮农户和非纯种粮农户中,农户倾向的补贴方式与样本总体基本一致,即倾向于按粮食种植面积补贴的比例高于倾向于按劳动人口数量补贴的比例。
4.影响农户种植粮食积极性的因素分析
将影响农民种粮意愿的因素,如市场价格等因素和政策要求相比较,以此来判断粮食直补政策对农民种粮决策和积极性的效果。从影响农民种植选择的因素角度,农民在做种粮决策时主要考虑三个主要因素,包括市场价格、种植习惯和是否对种粮农民进行补贴。在调查中发现,78.2%的农民认为市场价格是种粮时考虑的首要因素,有18.7%农民将种植习惯作为决策时考虑的第一因素,有9.4%选择是否给予粮食补贴是影响种粮决策的第一因素,31.3%的样本农户认为直接补贴政策是影响种粮决策的第二重要因素,40.6%的样本农户认为粮食直接补贴政策是影响种粮决策的第三重要因素。结果表明,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并不是影响农民是否种粮的最主要因素,但也在农民种粮决策中具有重要影响作用。 调查结果表明,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最重要的三项政策措施是保护价收购、粮食直接补贴、低息贷款。其中46.9%的样本农户认为粮食直补是提高种粮积极性的最有效措施,有40.6%认为保护价收购是提高种粮积极性的最有效措施的选择比例是,37.5%低息贷款作为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最有效措施。
三、粮食直补政策对农户种植意愿的影响分析
根据以上调查问卷的整理分析,发现粮食直补政策的制定、实施对农户的种植意愿有重要影响。
1.粮食直补政策对种粮积极性的促进作用较为明显
从样本农户的评价来看,其对现有粮食补贴政策评价较高,绝大多数样本农户认为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对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具有很大或较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对粮食直接补贴标准表示非常满意或满意,同时也认为此种的补贴方式简洁方便。
2.补贴标准提高有助于农户种粮积极性提高
農户希望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补贴标准在现有基础上可以有所提高,纯种粮农户的这种愿望尤为强烈,希望提高40%以上的农户占样本农户的31.2%。这说明,目前的粮食直补标准较低,对粮食生产激励作用有限,必须提高补贴标准,才能进一步发挥粮食直补的制度效应。如使粮食直补的最低标准达到粮食种植收益高于成本且不低于非粮食种植收益,以农业平均利润为目标确定粮食直补标准。
3.粮食直补政策制定、执行不科学会直接影响政策效果
从样本农户来看,绝大多数样本农户倾于现有的按粮食种植面积补贴,但这种方式也有其局限性。有些农户耕地较少,在补贴标准较低的情况下,补贴金额十分有限,对其整体收入影响较小,因此不能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其他的补贴依据如按出售商品粮数量补贴和按劳动人口补贴也都有其局限性。另外,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因为宣传力度不够,会影响农户对政策的了解,导致政策效果打折。从样本农户的调查来看,有75%样本农户知道粮食直接补贴政策,这一比例较高,但是作为一项基本的惠农政策,这一比例有待提高。其中清楚补贴标准的农户比例较低,仅为40.6%,了解人数少使得政策覆盖面缩小,影响了政策效用的发挥,阻碍农民增收和粮食增收,进而影响市场体制下我国的粮食安全,说明基层组织的工作人员在贯彻落实国家政策上还没有达到标准,还需进一步加强工作力度。
四、完善黑龙江省粮食直补政策的对策建议
1.加大对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宣传力度
通过加大对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大力宣传,让所有农民了解粮食直接补贴的具体标准、粮食直接补贴计算方式方法,通过加大对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宣传力度,最大限度的发挥粮食直接补贴的对农民增收、农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2.逐步提高粮食直接补贴标准
目前,我国粮食直接补贴的标准总体上仍然很低,不同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补贴标准也大不相同。为了实现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目标,发挥粮食补贴政策的作用,必须逐步提高直接补贴的标准,对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地区和粮食主产区适当增加粮食直接补贴比例。由此促进粮食直补规模达到最优状态,并使粮食直补规模与农业生产规模的配置达到最优状态,最大限度地提高粮食直补政策效率。
3.建立补偿的长效机制
要改变粮食直接补贴期限,由短期改为长期,保证粮食直接补贴的长期性和稳定性,提高农户的种粮积极性,保证农户所做种粮决策的准确性。
4.逐步建立粮食补贴与农产品价格、农资价格的联动机制
把粮食补贴标准与粮食价格、农资价格的变化联系起来,抵消生产要素成本上涨对粮食补贴政策实施效果的负面影响,确保发挥粮食补贴政策对种粮农民收入的保障作用,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