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由琵琶弦音引向琵琶女的身世再到诗人自身的遭遇,层层推进,一波三折,扣人心弦。琴声与情感的有机契合,相互映照,一唱三叹之势高格琢成。本文将结合“势”于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体系化理论,借助刘勰《文心雕龙·定势》中对“势”的阐述,从理势、声势和情势三个角度剖析诗文的势,以期在诗文之势的建构与阐释中明晰其背后所折射的深刻的思想情怀。
关键词:白居易;《琵琶行》;理势;声势;情势
《琵琶行》是诗人白居易在深受贬谪之痛的背景之下创作的,全诗基调哀婉悲凉,字里行间无不渗透着诗人欲道济天下却窘于世道苦不得志的愤懑与不甘。诗文主要由琵琶曲的弹奏、琵琶女不平的生活经历及诗人自身所遭受的不公三部分构成,看似平淡无奇的叙写无形中酿造了一唱三叹的酣畅淋漓之感。
张岱年先生在《中国古典哲学概念范畴要论》提出“势”在中国哲学中是一个具有深刻意义的范畴。势的基本涵义是事物由于相互之间的位置而引起的变化趋向。这其中包含着两层意义:一是事物与事物之间的相对位置,二是由此等相对位置而引起的变化趋向。前一意义即今日所谓形势,后一意义即今日所谓趋势。“势”在刘勰的《文心雕龙》中共出现 40 多次,仅在《定勢》中便有 22 次之多,对“势”的理解不仅关系到对《文心雕龙》创作论乃至整个文本理论体系的全面而又深入的认识,更关系到对其他诗文作品的艺术手法和情感内蕴的把握与理解。到唐代的时候,柳宗元以“势”解释制度形成与理势变动的原因,他将“势”和“意”对立起来,“意”指主观的愿望,“势”指客观的趋势,因而他所谓的势概念是指由客观事物的相互关系而决定的历史变动方向;祖保泉认为“势”指的是“文章的‘姿势’,也就是风格的外在表现”;冯春田提到“势”是文章的一种形式、态势,是根据不同文体自身的特有的和谐而形成的。也有学者认为“势”是外在的表现力量,是一种结构之势,内含着丰富的逻辑力度。笔者则认为,以上两种对于“势”的解释可相互结合:势,是作者将主观的思想情感倾注于文本中,并集中体现于其特有的结构形式、语言措辞等方面,是一种抑扬顿挫、疾徐有序的势度体现。作为文章的一种特定的态势,力度则是态势的表现形式。力度强,态势则稳重、沉实;力度偏弱,态势则轻浮、易变。以下将通过对《琵琶行》理势、声势和情势的分析,试图构建融弦音与情感于一体的宏阔的态势。
一、理势流贯:一曲三折,环环紧扣
理,是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具体表现为事物内在的因果联系等逻辑形式。所谓理势,就是文章或文学作品在阐发事理、辨明是非时的逻辑力量所产生的势度,这样的势度是由紧致的内在理路所凝聚而成的,具有层层推进、衔接有致、推波助澜的特征。关于“理”和“势”的关联,早在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初度繁荣时期就已论及。陆机《文赋》提倡“辞达而理举”,刘勰《文心雕龙》亦取“辞高而理疏”,它要求“文深于理”,理与文势紧密结合,势可张理,理方扬势。叶燮在其《原诗·内篇》中提到:“自开辟以来,天地之大,古今之变,万汇之赜,日星河岳,赋物象形,兵邢礼乐,饮食男女,于以发为文章,形为诗赋,其道万千,余得以三语蔽之:曰理、曰事、曰情,不出乎此而已。”由此可见,自然之理乃是天然琢成,其蕴含着情事所发之势,这更为倾向于一种隐含着的逻辑力量。
《琵琶行》虽不是论说性诗文,但细读文本便可发现琵琶女和诗人白居易的情感倾诉交织形成了诗文的内在理路。“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徐徐拉开了琵琶曲弹奏的帷幕,也是情感涓涓细流的伊始。只听闻琵琶女转轴拨弦的预弹,诗人与众客便感受到曲调前琵琶女的满腔情。含蓄掩抑的弦音打通了诗人与琵琶女同受冷落的共通的孤寂与煎熬,伴随着琵琶弦音的消落,诗人和琵琶女之间的联系便由琵琶曲的共鸣上升到了实际层面的交流,诗文便进入了对琵琶女生世的叙写阶段。由第二段的描写可提炼出琵琶女的经历:少年时期学得琵琶成,妆容华艳屡被羡妒,五陵少年争着前来献彩,然而欢笑不再,往日的风光如今伴随着弟走从军阿姨死而销匿,嫁作商人妇却终日饱受冷落的苦寒,琵琶女昔日的“曲罢曾教善才服”到今日的“梦啼妆泪红阑干”,这无形间与诗人早年热衷仕宦的满腔豪情和中年时期被贬沦落异地的经历是相互契合的;“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琵琶女饱经风霜的经历与诗人的仕宦历程形成了强烈的共鸣,更激发作者将郁结于心的愤懑与惆怅一泻千里。在第一部分对琵琶曲的描写中,看似曲终收拨,实则旋律从未终止,而是以另起一调以续说哀情,直到诗人发出“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的幽怨慨叹,全曲达到了最强音。由此可见,琵琶曲的弹奏、琵琶女的波折经历与诗人仕途失意壮志难酬的哀愁自叙,构成了诗文的三个部分,步步紧逼、环环相扣,内在理路明晰顺畅,逻辑力量贯达入流,形成了一唱三叹的壮盛理势。不绝的弦音,犹如主人公缠绵悱恻的情感,与如珠而落的琴声交相融合,幽怨与哀愁之情更为浓烈,琵琶女和诗人之间的共鸣感更强,就越能反衬出世道的黑暗不公予以他们的煎熬与困顿。
二、声势抑扬:轻重有度,高低疾徐
从“势”的定义出发可得声势指向特定的声音背景所营造出来的音势,这种势度不仅集中表现于所感力度的强弱,还能从侧面折射出情感的发展趋向。在《琵琶行》中,音符的力度与情感的深浅程度妙丽无缺地契合:音色低婉,情志含蓄,怯意柔蔓;音色高扬,情绪共通激涨;弦音逐渐走向消落,最终隐匿在静谧的江心上,此时,却正是双方情感的最高凝聚点,弦音渐落,舒展情感的媒介逐渐消隐,然而媒介的作用已发挥到极致,双方的情志开始在悄无言的背景下在全新的高度上酝酿琢成。
在《琵琶行》中,诗人对琵琶曲音重和音高恰到好处的描摹,使得弦音有着一气呵成、自然流贯、情志饱含之妙,造就了一泻千里般的破竹之势。“低眉信手续续弹”“轻拢慢捻抹复挑”,低眉方显琵琶女安定宁静的姿态,可知所弹之音较为轻盈,无需大展眉色;“续续”一词可见弹奏力度较小,气力低凝,亦能衬托琵琶音的轻盈力度;“轻拢慢捻”更是轻音弹奏的技法之要。这里的轻音,是一种琵琶女内在情感的酝酿与积蓄,“未成曲调先有情”、“似诉平生不得志”,灵逸的琴声背后是悲凉情愫的延展,在等待最强音的一刻迸涌而出。情绪高度凝聚到一个点,指法便随即落在大弦之上,大弦上的音相对低沉,既需要借助外在的力度将沉厚的音重托显出来,内心的情感亦是音色的调和元素。再恰到好处的音重,也不抵内心的落寞与凄凉来得更为形象生动,令人为之动容。“银瓶乍破水浆迸” ,全曲达到最强音之际,银瓶已破,暗示光景不复,一切都将于此发生转折,亦或戛然而止,亦或坠入深渊;“四弦一声如裂帛”弦音犹如撕裂布帛的声响一般清脆刺耳,轻盈干净,毫无拖泥带水,只是撕裂的不是绢帛, 而是琵琶女“商人重利轻别离”的断肠苦痛。轻重高低交织形成的声势与琵琶女内心情感的变化历程相应和,在幽暗无际的江上,于宏阔壮盛的琵琶声势中,我们能清晰地感受到音乐是如何细腻通畅地将琵琶女、甚至是诗人白居易内心的积郁舒展开来,一气呵成,酣畅淋漓。 三、情势壮盛:挚情源音,回环不息
所谓情势,是诗文内部情感张力的集中体现,即作品内部因素的伸缩形成矛盾的态势。情势的动态,为诗文注入了灵异跃动的特质,使得全诗有“语尽势不尽”的余味。在《琵琶行》中,琵琶女和诗人的情感都源于一曲琵琶调,高低起伏、轻沉交杂的音质牵动着内心压抑已久的情愫,将双方的共鸣一步步地促成并提高到质的层面,琴声回肠荡气,情感亦是经久不息,琴声未落,情势壮盛,且贯通直导。应该注意的是在中国古代,各种乐器和人的喜怒哀乐之情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对应关系 ,每一种樂器所能传达的情感有着约定俗成的规定。《礼记·乐记》称“丝声哀” 、“鼓鼙之声欢”,琴瑟之类弹拨乐声音哀婉,,鼓声则欢快,基调明显不同。而琵琶曲的弹奏主要用于排解胸中的烦忧和愤懑之情等,因而琵琶在其生成期就已有着一种固定的蕴含离愁别绪、仕途失意等的落寞基调,并一直稳定地延续到后代。“四弦一声如裂帛”,在唐代时期,五弦琵琶是朝廷官乐演奏的主流,四弦也并非被完全排除在主流之外,其主要用于弹奏一些旋律较为低婉清冷的曲子,由此可见琵琶曲所固有的凄怆之感,然而正是具有这样特定内涵和风格的弦音才为壮阔宏伟的情势奠定了基础。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低重音的弹奏犹如冷雨打落,声响急促清晰,冷意直袭;轻高音细腻婉转,犹如友人间的窃窃私语一般,增强了琴声的立体化形象化。“大珠小珠落玉盘”,“落”突出了珠子和玉盘间的距离,打落的声音与珠子大小有关,因而轻重不一,但却有一股无形的清冷与孤寂。“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运用夸张的手法,将琵琶低重音的沉厚有力凸显而出,就像琵琶女和诗人郁积在胸中的苦闷一样,迸发而出之时必将是大动干戈震慑周遭的;“四弦一声如裂帛”,琴声在寂静中戛然而止,就像撕破布帛一般清脆;诗人白居易年轻时期的气盛卓绝的姿态渐趋被现实所磨灭,内心的焦灼与无力即是布帛撕裂瞬间的空落。对琴声的描摹,只为进一步将积压在胸腔已久的悲愤倾泻而出,弦音到达极致之时,双方的情感如洪流一般涌至,情势达到最高点;当琴音渐趋消隐,一切归于寂静之时,情势并未由此而减弱,相反,旋律在一个新的点上响起,又一曲琵琶之行娓娓道来,音乐的共鸣带动情感的共同呼应,情势壮盛,荡气回肠,经久不衰。
一段琵琶音,勾起落寞的回忆;一场弦音的邂逅,铸成久违的情感共鸣。琴声与情感交相辉映,理势、声势与情势自然流贯,使得全诗行云流水,酣畅淋漓。于《琵琶行》,我们窥见到的是与生命脉搏相契的弦音,一唱三叹,弦音犹存,那是用生命奏响的曲调,曲调里内含着几多愁苦与无奈,但更为重要的是灵魂深处的不屈与坚毅。
参考文献:
[1]第环宁.气势论[M]. 民族出版社,2002.
[2]黄嘉清.音乐艺术向语言艺术转化的典范——浅论《琵琶行》中的音乐意象[J]. 梧州学院学报,2009.
[3]田中娟.音乐视野中的白居易《琵琶行》[J].台州学院学报,2007.
[4]苗馨芳.白居易《琵琶行》的多重文化意蕴[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2.
[5]王林书.谈《琵琶行》的意境[J].名作欣赏,1985.
关键词:白居易;《琵琶行》;理势;声势;情势
《琵琶行》是诗人白居易在深受贬谪之痛的背景之下创作的,全诗基调哀婉悲凉,字里行间无不渗透着诗人欲道济天下却窘于世道苦不得志的愤懑与不甘。诗文主要由琵琶曲的弹奏、琵琶女不平的生活经历及诗人自身所遭受的不公三部分构成,看似平淡无奇的叙写无形中酿造了一唱三叹的酣畅淋漓之感。
张岱年先生在《中国古典哲学概念范畴要论》提出“势”在中国哲学中是一个具有深刻意义的范畴。势的基本涵义是事物由于相互之间的位置而引起的变化趋向。这其中包含着两层意义:一是事物与事物之间的相对位置,二是由此等相对位置而引起的变化趋向。前一意义即今日所谓形势,后一意义即今日所谓趋势。“势”在刘勰的《文心雕龙》中共出现 40 多次,仅在《定勢》中便有 22 次之多,对“势”的理解不仅关系到对《文心雕龙》创作论乃至整个文本理论体系的全面而又深入的认识,更关系到对其他诗文作品的艺术手法和情感内蕴的把握与理解。到唐代的时候,柳宗元以“势”解释制度形成与理势变动的原因,他将“势”和“意”对立起来,“意”指主观的愿望,“势”指客观的趋势,因而他所谓的势概念是指由客观事物的相互关系而决定的历史变动方向;祖保泉认为“势”指的是“文章的‘姿势’,也就是风格的外在表现”;冯春田提到“势”是文章的一种形式、态势,是根据不同文体自身的特有的和谐而形成的。也有学者认为“势”是外在的表现力量,是一种结构之势,内含着丰富的逻辑力度。笔者则认为,以上两种对于“势”的解释可相互结合:势,是作者将主观的思想情感倾注于文本中,并集中体现于其特有的结构形式、语言措辞等方面,是一种抑扬顿挫、疾徐有序的势度体现。作为文章的一种特定的态势,力度则是态势的表现形式。力度强,态势则稳重、沉实;力度偏弱,态势则轻浮、易变。以下将通过对《琵琶行》理势、声势和情势的分析,试图构建融弦音与情感于一体的宏阔的态势。
一、理势流贯:一曲三折,环环紧扣
理,是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具体表现为事物内在的因果联系等逻辑形式。所谓理势,就是文章或文学作品在阐发事理、辨明是非时的逻辑力量所产生的势度,这样的势度是由紧致的内在理路所凝聚而成的,具有层层推进、衔接有致、推波助澜的特征。关于“理”和“势”的关联,早在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初度繁荣时期就已论及。陆机《文赋》提倡“辞达而理举”,刘勰《文心雕龙》亦取“辞高而理疏”,它要求“文深于理”,理与文势紧密结合,势可张理,理方扬势。叶燮在其《原诗·内篇》中提到:“自开辟以来,天地之大,古今之变,万汇之赜,日星河岳,赋物象形,兵邢礼乐,饮食男女,于以发为文章,形为诗赋,其道万千,余得以三语蔽之:曰理、曰事、曰情,不出乎此而已。”由此可见,自然之理乃是天然琢成,其蕴含着情事所发之势,这更为倾向于一种隐含着的逻辑力量。
《琵琶行》虽不是论说性诗文,但细读文本便可发现琵琶女和诗人白居易的情感倾诉交织形成了诗文的内在理路。“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徐徐拉开了琵琶曲弹奏的帷幕,也是情感涓涓细流的伊始。只听闻琵琶女转轴拨弦的预弹,诗人与众客便感受到曲调前琵琶女的满腔情。含蓄掩抑的弦音打通了诗人与琵琶女同受冷落的共通的孤寂与煎熬,伴随着琵琶弦音的消落,诗人和琵琶女之间的联系便由琵琶曲的共鸣上升到了实际层面的交流,诗文便进入了对琵琶女生世的叙写阶段。由第二段的描写可提炼出琵琶女的经历:少年时期学得琵琶成,妆容华艳屡被羡妒,五陵少年争着前来献彩,然而欢笑不再,往日的风光如今伴随着弟走从军阿姨死而销匿,嫁作商人妇却终日饱受冷落的苦寒,琵琶女昔日的“曲罢曾教善才服”到今日的“梦啼妆泪红阑干”,这无形间与诗人早年热衷仕宦的满腔豪情和中年时期被贬沦落异地的经历是相互契合的;“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琵琶女饱经风霜的经历与诗人的仕宦历程形成了强烈的共鸣,更激发作者将郁结于心的愤懑与惆怅一泻千里。在第一部分对琵琶曲的描写中,看似曲终收拨,实则旋律从未终止,而是以另起一调以续说哀情,直到诗人发出“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的幽怨慨叹,全曲达到了最强音。由此可见,琵琶曲的弹奏、琵琶女的波折经历与诗人仕途失意壮志难酬的哀愁自叙,构成了诗文的三个部分,步步紧逼、环环相扣,内在理路明晰顺畅,逻辑力量贯达入流,形成了一唱三叹的壮盛理势。不绝的弦音,犹如主人公缠绵悱恻的情感,与如珠而落的琴声交相融合,幽怨与哀愁之情更为浓烈,琵琶女和诗人之间的共鸣感更强,就越能反衬出世道的黑暗不公予以他们的煎熬与困顿。
二、声势抑扬:轻重有度,高低疾徐
从“势”的定义出发可得声势指向特定的声音背景所营造出来的音势,这种势度不仅集中表现于所感力度的强弱,还能从侧面折射出情感的发展趋向。在《琵琶行》中,音符的力度与情感的深浅程度妙丽无缺地契合:音色低婉,情志含蓄,怯意柔蔓;音色高扬,情绪共通激涨;弦音逐渐走向消落,最终隐匿在静谧的江心上,此时,却正是双方情感的最高凝聚点,弦音渐落,舒展情感的媒介逐渐消隐,然而媒介的作用已发挥到极致,双方的情志开始在悄无言的背景下在全新的高度上酝酿琢成。
在《琵琶行》中,诗人对琵琶曲音重和音高恰到好处的描摹,使得弦音有着一气呵成、自然流贯、情志饱含之妙,造就了一泻千里般的破竹之势。“低眉信手续续弹”“轻拢慢捻抹复挑”,低眉方显琵琶女安定宁静的姿态,可知所弹之音较为轻盈,无需大展眉色;“续续”一词可见弹奏力度较小,气力低凝,亦能衬托琵琶音的轻盈力度;“轻拢慢捻”更是轻音弹奏的技法之要。这里的轻音,是一种琵琶女内在情感的酝酿与积蓄,“未成曲调先有情”、“似诉平生不得志”,灵逸的琴声背后是悲凉情愫的延展,在等待最强音的一刻迸涌而出。情绪高度凝聚到一个点,指法便随即落在大弦之上,大弦上的音相对低沉,既需要借助外在的力度将沉厚的音重托显出来,内心的情感亦是音色的调和元素。再恰到好处的音重,也不抵内心的落寞与凄凉来得更为形象生动,令人为之动容。“银瓶乍破水浆迸” ,全曲达到最强音之际,银瓶已破,暗示光景不复,一切都将于此发生转折,亦或戛然而止,亦或坠入深渊;“四弦一声如裂帛”弦音犹如撕裂布帛的声响一般清脆刺耳,轻盈干净,毫无拖泥带水,只是撕裂的不是绢帛, 而是琵琶女“商人重利轻别离”的断肠苦痛。轻重高低交织形成的声势与琵琶女内心情感的变化历程相应和,在幽暗无际的江上,于宏阔壮盛的琵琶声势中,我们能清晰地感受到音乐是如何细腻通畅地将琵琶女、甚至是诗人白居易内心的积郁舒展开来,一气呵成,酣畅淋漓。 三、情势壮盛:挚情源音,回环不息
所谓情势,是诗文内部情感张力的集中体现,即作品内部因素的伸缩形成矛盾的态势。情势的动态,为诗文注入了灵异跃动的特质,使得全诗有“语尽势不尽”的余味。在《琵琶行》中,琵琶女和诗人的情感都源于一曲琵琶调,高低起伏、轻沉交杂的音质牵动着内心压抑已久的情愫,将双方的共鸣一步步地促成并提高到质的层面,琴声回肠荡气,情感亦是经久不息,琴声未落,情势壮盛,且贯通直导。应该注意的是在中国古代,各种乐器和人的喜怒哀乐之情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对应关系 ,每一种樂器所能传达的情感有着约定俗成的规定。《礼记·乐记》称“丝声哀” 、“鼓鼙之声欢”,琴瑟之类弹拨乐声音哀婉,,鼓声则欢快,基调明显不同。而琵琶曲的弹奏主要用于排解胸中的烦忧和愤懑之情等,因而琵琶在其生成期就已有着一种固定的蕴含离愁别绪、仕途失意等的落寞基调,并一直稳定地延续到后代。“四弦一声如裂帛”,在唐代时期,五弦琵琶是朝廷官乐演奏的主流,四弦也并非被完全排除在主流之外,其主要用于弹奏一些旋律较为低婉清冷的曲子,由此可见琵琶曲所固有的凄怆之感,然而正是具有这样特定内涵和风格的弦音才为壮阔宏伟的情势奠定了基础。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低重音的弹奏犹如冷雨打落,声响急促清晰,冷意直袭;轻高音细腻婉转,犹如友人间的窃窃私语一般,增强了琴声的立体化形象化。“大珠小珠落玉盘”,“落”突出了珠子和玉盘间的距离,打落的声音与珠子大小有关,因而轻重不一,但却有一股无形的清冷与孤寂。“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运用夸张的手法,将琵琶低重音的沉厚有力凸显而出,就像琵琶女和诗人郁积在胸中的苦闷一样,迸发而出之时必将是大动干戈震慑周遭的;“四弦一声如裂帛”,琴声在寂静中戛然而止,就像撕破布帛一般清脆;诗人白居易年轻时期的气盛卓绝的姿态渐趋被现实所磨灭,内心的焦灼与无力即是布帛撕裂瞬间的空落。对琴声的描摹,只为进一步将积压在胸腔已久的悲愤倾泻而出,弦音到达极致之时,双方的情感如洪流一般涌至,情势达到最高点;当琴音渐趋消隐,一切归于寂静之时,情势并未由此而减弱,相反,旋律在一个新的点上响起,又一曲琵琶之行娓娓道来,音乐的共鸣带动情感的共同呼应,情势壮盛,荡气回肠,经久不衰。
一段琵琶音,勾起落寞的回忆;一场弦音的邂逅,铸成久违的情感共鸣。琴声与情感交相辉映,理势、声势与情势自然流贯,使得全诗行云流水,酣畅淋漓。于《琵琶行》,我们窥见到的是与生命脉搏相契的弦音,一唱三叹,弦音犹存,那是用生命奏响的曲调,曲调里内含着几多愁苦与无奈,但更为重要的是灵魂深处的不屈与坚毅。
参考文献:
[1]第环宁.气势论[M]. 民族出版社,2002.
[2]黄嘉清.音乐艺术向语言艺术转化的典范——浅论《琵琶行》中的音乐意象[J]. 梧州学院学报,2009.
[3]田中娟.音乐视野中的白居易《琵琶行》[J].台州学院学报,2007.
[4]苗馨芳.白居易《琵琶行》的多重文化意蕴[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2.
[5]王林书.谈《琵琶行》的意境[J].名作欣赏,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