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结晶,是一笔宝贵的文化和精神财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是民族文化血脉,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
小学语文教学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性环节。使用部编语文教材以来,我发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巧妙渗透到教材的各部分之中,让学生随着语文学习的进展而不断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染熏陶。身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要利用语文课堂这块宝贵的教育阵地,让学生从中汲取养料,弘扬民族精神,陶冶道德情怀,培養高尚品格 ,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 ,让传统文化之花盛开在语文课堂上。
一、在识字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汉字是表意文字,是中国文化的活化石,传承着中国的传统文化。从部编版教材来看,识字量明显多于老教材,但很多教师在识字教学中简单采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的方法进行识字,如果仅仅这样,学生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认识那么多的生字的。我在识字教学中,除了运用上面提到的基本识字方法外,更注重字理识字教学,依据汉字的音、形、义,向学生渗透中国传统文化,这样既能丰富汉字教学内容,又能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和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从而使识字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教学“匠”字时,可以跟学生展示一下“匠”字的演化史,扩展到古代的画匠、木匠、石匠等统称为工匠。导课到大国工匠李春,学习李春设计并参与建造的《赵州桥》,赵州桥凝聚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才干,身为华夏子孙的我们在骄傲、自豪的同时,也要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
再比如教学“赵”字,可以从《百家姓》和分析字形入手:“赵”是一个形声字,从走,肖声。本义:快走。是一个“走”字加一个“肖”字,合在一起就成了“趙”字。后又简化为“赵”字。这样一来不仅让学生高效地学习到了生字,还得到了一次拓展的培养。
总之,我们在识字教学中,要深挖每一个汉字所蕴含的传统文化要素,这样才能更好的理解该字运用于词语中的意思,也就能更加有效的识记该字。
二、在古诗词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古诗词是古代文化的遗传,是古代文明传承的媒介,更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古诗词是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意境清新,含义深刻,语言生动,韵律优美而著称,是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一座宝库。那么,作为蕴涵着丰富中华文化传统的古诗词在教学中该从哪些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呢?
首先,在古诗词教学中培育民族精神,塑造学生人格。古人云:“文以载道。”古诗词作为人类文化载体的传统文化精粹篇章,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人文情感,饱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因素,蕴藏着浓厚的文化积淀,闪耀着理性思索的光芒,是培育民族精神,塑造学生人格的最佳学习材料和内容。
学习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学生们明白了人生要有积极进取,不断开拓的精神;“位卑不敢忘忧国”的南宋诗人陆游的《示儿》让学生们体会到诗人感人肺腑的爱国之心;唐代诗人李绅的《悯农》则让学生们感受到农民的艰辛,知道了珍惜劳动果实的意义……
爱国、坚强、节俭……不就是我们提倡的民族精神吗? 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品味诗句,领略和体会诗人的情感,把握古诗词中的民族精神,使学生内心充满对民族精神的敬仰和向往,从而不断塑造和完善学生的人格。
其次,在古诗词教学中弘扬民俗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每一个民族又有其独特的民俗文化,这是一种历史的积淀,极大程度折射出了民族生活的轨迹。我们的古诗词中就蕴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
陆游的《游山西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中出现的“春社”便是我国的一个传统习俗。它起源商周时期,是祭祀土地神的日子,时间约在春分前后。每到春社这日,人们便会聚集在社庙前,摆上丰富的食品供奉社神,在祭祀完毕后,把食物给大家分享。神祈求丰年的同时也不忘感谢土地神的馈赠。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就给我们展示了重阳节有登高和佩带茱萸的习俗。
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首诗告诉给我们春节的习俗:点燃爆竹,饮屠苏酒,换新桃符。充分表现出春节的欢乐气氛,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从古诗词中展示出来的这些民俗中,可以了解到先民们对幸福、美满生活的向往和寄托。通过对古诗词层层深入的学习,让古诗学习成为学生了解民俗文化的一个窗口和平台,这样就延伸了学习古诗的内涵,培养了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提高了学生的精神境界,从而引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进而增强民族凝聚力。
总之,作为语文教师,责无旁贷地应当担起这一份神圣的使命,努力探索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新方法、新思路。把传统文化的精髓渗透在语文教学中,内化在学生的精神中,让优秀的传统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依然绽放着精神之花,民族之魂。
小学语文教学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性环节。使用部编语文教材以来,我发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巧妙渗透到教材的各部分之中,让学生随着语文学习的进展而不断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染熏陶。身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要利用语文课堂这块宝贵的教育阵地,让学生从中汲取养料,弘扬民族精神,陶冶道德情怀,培養高尚品格 ,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 ,让传统文化之花盛开在语文课堂上。
一、在识字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汉字是表意文字,是中国文化的活化石,传承着中国的传统文化。从部编版教材来看,识字量明显多于老教材,但很多教师在识字教学中简单采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的方法进行识字,如果仅仅这样,学生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认识那么多的生字的。我在识字教学中,除了运用上面提到的基本识字方法外,更注重字理识字教学,依据汉字的音、形、义,向学生渗透中国传统文化,这样既能丰富汉字教学内容,又能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和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从而使识字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教学“匠”字时,可以跟学生展示一下“匠”字的演化史,扩展到古代的画匠、木匠、石匠等统称为工匠。导课到大国工匠李春,学习李春设计并参与建造的《赵州桥》,赵州桥凝聚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才干,身为华夏子孙的我们在骄傲、自豪的同时,也要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
再比如教学“赵”字,可以从《百家姓》和分析字形入手:“赵”是一个形声字,从走,肖声。本义:快走。是一个“走”字加一个“肖”字,合在一起就成了“趙”字。后又简化为“赵”字。这样一来不仅让学生高效地学习到了生字,还得到了一次拓展的培养。
总之,我们在识字教学中,要深挖每一个汉字所蕴含的传统文化要素,这样才能更好的理解该字运用于词语中的意思,也就能更加有效的识记该字。
二、在古诗词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古诗词是古代文化的遗传,是古代文明传承的媒介,更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古诗词是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意境清新,含义深刻,语言生动,韵律优美而著称,是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一座宝库。那么,作为蕴涵着丰富中华文化传统的古诗词在教学中该从哪些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呢?
首先,在古诗词教学中培育民族精神,塑造学生人格。古人云:“文以载道。”古诗词作为人类文化载体的传统文化精粹篇章,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人文情感,饱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因素,蕴藏着浓厚的文化积淀,闪耀着理性思索的光芒,是培育民族精神,塑造学生人格的最佳学习材料和内容。
学习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学生们明白了人生要有积极进取,不断开拓的精神;“位卑不敢忘忧国”的南宋诗人陆游的《示儿》让学生们体会到诗人感人肺腑的爱国之心;唐代诗人李绅的《悯农》则让学生们感受到农民的艰辛,知道了珍惜劳动果实的意义……
爱国、坚强、节俭……不就是我们提倡的民族精神吗? 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品味诗句,领略和体会诗人的情感,把握古诗词中的民族精神,使学生内心充满对民族精神的敬仰和向往,从而不断塑造和完善学生的人格。
其次,在古诗词教学中弘扬民俗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每一个民族又有其独特的民俗文化,这是一种历史的积淀,极大程度折射出了民族生活的轨迹。我们的古诗词中就蕴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
陆游的《游山西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中出现的“春社”便是我国的一个传统习俗。它起源商周时期,是祭祀土地神的日子,时间约在春分前后。每到春社这日,人们便会聚集在社庙前,摆上丰富的食品供奉社神,在祭祀完毕后,把食物给大家分享。神祈求丰年的同时也不忘感谢土地神的馈赠。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就给我们展示了重阳节有登高和佩带茱萸的习俗。
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首诗告诉给我们春节的习俗:点燃爆竹,饮屠苏酒,换新桃符。充分表现出春节的欢乐气氛,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从古诗词中展示出来的这些民俗中,可以了解到先民们对幸福、美满生活的向往和寄托。通过对古诗词层层深入的学习,让古诗学习成为学生了解民俗文化的一个窗口和平台,这样就延伸了学习古诗的内涵,培养了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提高了学生的精神境界,从而引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进而增强民族凝聚力。
总之,作为语文教师,责无旁贷地应当担起这一份神圣的使命,努力探索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新方法、新思路。把传统文化的精髓渗透在语文教学中,内化在学生的精神中,让优秀的传统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依然绽放着精神之花,民族之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