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堂盛开传统文化之花

来源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w_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结晶,是一笔宝贵的文化和精神财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是民族文化血脉,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
   小学语文教学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性环节。使用部编语文教材以来,我发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巧妙渗透到教材的各部分之中,让学生随着语文学习的进展而不断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染熏陶。身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要利用语文课堂这块宝贵的教育阵地,让学生从中汲取养料,弘扬民族精神,陶冶道德情怀,培養高尚品格 ,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 ,让传统文化之花盛开在语文课堂上。
  一、在识字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汉字是表意文字,是中国文化的活化石,传承着中国的传统文化。从部编版教材来看,识字量明显多于老教材,但很多教师在识字教学中简单采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的方法进行识字,如果仅仅这样,学生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认识那么多的生字的。我在识字教学中,除了运用上面提到的基本识字方法外,更注重字理识字教学,依据汉字的音、形、义,向学生渗透中国传统文化,这样既能丰富汉字教学内容,又能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和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从而使识字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教学“匠”字时,可以跟学生展示一下“匠”字的演化史,扩展到古代的画匠、木匠、石匠等统称为工匠。导课到大国工匠李春,学习李春设计并参与建造的《赵州桥》,赵州桥凝聚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才干,身为华夏子孙的我们在骄傲、自豪的同时,也要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
  再比如教学“赵”字,可以从《百家姓》和分析字形入手:“赵”是一个形声字,从走,肖声。本义:快走。是一个“走”字加一个“肖”字,合在一起就成了“趙”字。后又简化为“赵”字。这样一来不仅让学生高效地学习到了生字,还得到了一次拓展的培养。
  总之,我们在识字教学中,要深挖每一个汉字所蕴含的传统文化要素,这样才能更好的理解该字运用于词语中的意思,也就能更加有效的识记该字。
  二、在古诗词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古诗词是古代文化的遗传,是古代文明传承的媒介,更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古诗词是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意境清新,含义深刻,语言生动,韵律优美而著称,是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一座宝库。那么,作为蕴涵着丰富中华文化传统的古诗词在教学中该从哪些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呢?
  首先,在古诗词教学中培育民族精神,塑造学生人格。古人云:“文以载道。”古诗词作为人类文化载体的传统文化精粹篇章,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人文情感,饱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因素,蕴藏着浓厚的文化积淀,闪耀着理性思索的光芒,是培育民族精神,塑造学生人格的最佳学习材料和内容。
  学习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学生们明白了人生要有积极进取,不断开拓的精神;“位卑不敢忘忧国”的南宋诗人陆游的《示儿》让学生们体会到诗人感人肺腑的爱国之心;唐代诗人李绅的《悯农》则让学生们感受到农民的艰辛,知道了珍惜劳动果实的意义……
  爱国、坚强、节俭……不就是我们提倡的民族精神吗? 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品味诗句,领略和体会诗人的情感,把握古诗词中的民族精神,使学生内心充满对民族精神的敬仰和向往,从而不断塑造和完善学生的人格。
  其次,在古诗词教学中弘扬民俗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每一个民族又有其独特的民俗文化,这是一种历史的积淀,极大程度折射出了民族生活的轨迹。我们的古诗词中就蕴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
  陆游的《游山西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中出现的“春社”便是我国的一个传统习俗。它起源商周时期,是祭祀土地神的日子,时间约在春分前后。每到春社这日,人们便会聚集在社庙前,摆上丰富的食品供奉社神,在祭祀完毕后,把食物给大家分享。神祈求丰年的同时也不忘感谢土地神的馈赠。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就给我们展示了重阳节有登高和佩带茱萸的习俗。
  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首诗告诉给我们春节的习俗:点燃爆竹,饮屠苏酒,换新桃符。充分表现出春节的欢乐气氛,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从古诗词中展示出来的这些民俗中,可以了解到先民们对幸福、美满生活的向往和寄托。通过对古诗词层层深入的学习,让古诗学习成为学生了解民俗文化的一个窗口和平台,这样就延伸了学习古诗的内涵,培养了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提高了学生的精神境界,从而引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进而增强民族凝聚力。
  总之,作为语文教师,责无旁贷地应当担起这一份神圣的使命,努力探索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新方法、新思路。把传统文化的精髓渗透在语文教学中,内化在学生的精神中,让优秀的传统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依然绽放着精神之花,民族之魂。
其他文献
一、在高中实施生命教育的必要性  当代中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是中华文化的传承者,是祖国和民族未来的希望。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的思想品质、技能素养、健康状况与中国社会的未来走向息息相关。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生活的富裕,新生代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普遍存在缺乏挫折训练,而外界赋予他们的期望值又往往过高,因此,当他们遭遇升学压力、家庭破裂、情感障碍等问题时,很容易产生心理落差
期刊
听说读写是英语学习中的4项基本技能之一,也是最能反映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和水平的。然而,现在英语写作的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学时不足,甚至是没有开设专一的写作课;练写量不够,也不够系统全面;教师有效的指导严重缺失;写后的评价无效等。关于以上问题,我想通过回答几个问题来谈谈我的想法。有必要开设英语写作课吗?  一、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必须通过长期的培养才能得以实现  简单地把我們所说的英语写在纸上,这并非
期刊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要求“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零碎训练的弊端。强调教会学生学习、传授有效的学习策略,从而减轻学生负担、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提倡“采用既强调语言学习过程又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成效的语言教学途径和方法,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在真实语境中运用语言的机会。鼓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体验、实践、参与、探究和合作等方式,
期刊
何为“有效”?崔允老师在《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上)》(发表于《人民教育》2001年第6期)一文中指出:有效教育是指通过教师引起、维持和捉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使学生在品德、知识、个性诸方面所的具体的进步和发展。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对话活动是否有效,关键在于是否能让学生进步和发展。这个进步和发展是语文知识的增长,语文能力的获得和心理个性的发展,这三者应是同步,邦定的。“片段一”中
期刊
素质教育,主要是指以提高学生诸方面素质全面发展为目标的一种教育模式,其中重点在于学生的思想道德品德、学习与生活能力、个性发展以及身体和心理的健康教育,从形式和内容上看,与传统的应试教育相反。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颁布以来,标志着我国的基础教育业已进入到了一个崭新的时代,素质教育将全面展开。  一、目前我国小学科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据调查显示,虽然素质教育的旗帜已经插满了全国各地的
期刊
教学目标:①抢答激趣重温绰号;②勾联情节解读绰号(重点);③品读语段再析绰号(难点)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群文阅读勾联法、口头表达展示法、声情并茂朗读法、师生点评讨论法。  一、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要就名著《水浒传》进行复习展示。首先,请大家细读2018中考名著真题,思考:命题有何特点?——1、3题都要求结合原著概述,第2题是结合选文分析。由此可见,名著该如何读?——对,要整本地、
期刊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上存在的各种价值观念对社会大众产生了深远影响。在社会中一些不健康的价值观念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各种消极的价值观念正在对高中阶段学生产生严重威胁。高中阶段学生是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如果没有做好这个时期学生价值观引导工作,学生错误的价值观将对学生未来发展造成严重影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在培养学生养成正确价值观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借助国內外优秀著作不
期刊
摘要:探究性学习是现代教学中非常注重的一种学习方法,现在的学习已不是以前的“填鸭式”的被动学习了,高分低能的人也不能很好的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所以现在的教育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因此,探究性学习就成为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点,是中学教学的重要环节。而探究性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关系,探究性实验的改革也是如此。  关键字:探究性;教学模式;生物;实验教
期刊
【摘 要】在互联网兴起、校园网普及、微课流行的背景下,传统教学受到强烈冲击。实现它们之间的优势互补,整合学校教育资源,优化校园网学习平台,实现微课程与传统课堂教学的融合,搭建适合高中教学的微课互联网+平台,提升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互联网+ 微课 高中信息技术  在国外的研究中,与“微课程”有关的名词有Minicourse、Microlecture、Microlesson等,处于
期刊
摘要:微课也称为微型课程,其是在声音、动画和声音的基础长产生,采用多媒体技术,使教师可以在教学环节中通过短片的形式将教学的内容记录下来。微课可以很清楚地展现教师的教学思路,同时也展现并记录在课堂上无法进行的化学实验,这样丰富了初中化学课堂的教学内容,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摘要:直观性;自主学习;教师水平  将微课视频应用到初中化学教学中,不仅能够减少教师的负担,而且能够激发初中生的学习兴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