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新时代、新思想的几个视角——从十九大报告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来源 :东岳论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agoeni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九大报告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原则和基本观点,深刻地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解新时代、新思想,是我们理解体会十九大报告和十九大精神的一把钥匙。仅从报告在对时代问题的准确研判、对主要矛盾的深刻认识、对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历史担当方面看,这篇纲领性文献鲜明地表达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时代观、矛盾观、人民观。首先,在时代观视角上,对时代问题作出准确判断,对当下中国发展的新历史方位作出准确把握,显示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历史观特别是在时代观上的充分自信。其次,在矛盾观视角上,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特征和主要矛盾作出新的深刻分析,发展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要矛盾问题的观点。再次,在人民观视角上,全方位、多角度和深层次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历史地位和作用的观点,通篇贯穿着"以人民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彻底地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体现了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也彻底地体现了党的宗旨意识。总之,党的十九大报告,通篇贯穿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其他文献
本文阐述了20世纪拉美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概况、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对拉美城市化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力图从现代化的角度反思拉美城市化进程中的成败得失,并结合
<正> 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是战后世界最突出的社会经济现象之一。迄今,在第三世界各地区中,尤以拉丁美洲的城市化水平为最高,城市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也最突出。七十年代,拉
鉴于马克思博士论文为马克思登上德国思想论坛的首次亮相,且对其后来的思想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对马克思写作博士论文的学术背景和现实背景两个大部分进行阐述,从思想的起点
<正> 一、重修《唐书》的原因——以唐为鉴宋朝为什么要重修《唐书》?这当不是无缘无故,而是有一定的政治原因的。当时著名史家刘敞所为仁宗代作的敕词就曾说:“古之为国者法
如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步入新常态,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提速和消费结构不断升级,节能减排形势依然严峻、任务艰巨。2015年《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显示,2014年,我国的CO排
在智利模式取得的成就和国内经济、人口压力的影响下,1997年墨西哥养老保险制度由现收现付制转向了个人账户制。尽管10余年来墨西哥个人账户养老金制度所管理的资产份额与日
通过考释,认为霍去病元狩二年(前121)春季的西征路线是从陇山以西出发,越过屈吴山区,在今靖远县、平川区及景泰县相接的黄河渡口渡河,进入今景泰县境(即汉代的媪围县),并在此
刘熙载在《艺概·文概》中的散文思想相当丰富而独特。他论文宗奉“六经”,同时兼取陆、王心学;既强调文章的现实功用,又不忽视散文的审美特性;尊崇史传,却不排斥其他文章,主
随着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日趋突出。有学者认为,在城市街头的失学农民工子女,他们耽误的不仅是自己的前途,还会成为未来社会的“定时炸弹”。
<正> “不怕官,不怕管,检验真理靠实践。”这就是谚语。它简炼尖锐,富有哲理;押韵顺口,形象生动;语言通俗,耐人寻味。谚语是反映劳动人民生产斗争、社会斗争和日常生活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