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很多中学生出现心理问题。面对这种情况,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来保护中学生的心理健康。
一、学校要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创设育人情境,促进学生心理品质的优化。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不能是单纯的口头说教,应该创设各种情境,在行动中促使学生自我体验、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控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具备一定的心理素质。学校是学生的第二个家,学生在学校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和影响,幽雅、舒适的校园环境能给学生“润物细无声”的心理影响。校园中的花草、名人雕像、名人名言等,都会给学生美的享受。这些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会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
开展心理咨询活动。我们学校建立了心理咨询室,还配备了专职的心理咨询师。学生通过心理咨询,倾吐和宣泄内心的积郁,释放心理压力,解决心理困惑和矛盾。行为咨询方法的先驱者克罗姆布鲁兹曾指出,咨询的中心目标就是要帮助每一个当事人解决他之所以来寻求帮助的那些问题。学校的心理咨询师要给予来咨询的学生温暖,指导他们自我调控,还要详细了解学生的各种情况,尊重、理解学生,保护他们的隐私,做到既是学生的倾听者,又是学生的咨询顾问,努力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除此之外,学校还开设了心理健康课程,举办心理健康讲座,不定期组织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切实发挥班主任的重要作用。班主任工作既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学生健全的人格、优良的心理品质,与班主任工作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班主任要本着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不断更新观念,不断改变教育方式,尊重学生,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改变评价方式,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二、家长要注意引导孩子身心全面发展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离不开家庭,问题学生的背后往往有一个问题家庭。父母的教育观念、教养方式等都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健康,影响其健全人格的形成。作为家长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注重加强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孩子真正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
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父母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只有父母心理健康,孩子的心理才会健康。
重视对孩子精神生活的引导,加大对家庭精神文化生活的投入。注意锻炼孩子的吃苦耐劳精神和抗挫折能力,有意识地创设一些困难、障碍让孩子去经历,增强其自信,磨炼其意志,培养其独立人格。要培养和发展孩子的兴趣、爱好,让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从中培养孩子的观察、分析、创造、审美等能力。
尊重孩子。孩子是父母的希望,作为家长,应该从感情上、心理上尊重孩子,不能把他们当做私有财产,爱之则宠,恨之则打,使孩子的心理健康受到影响。溺爱型和打骂型的教养方式可直接导致青少年心理疾病的发生。家长要尊重、理解孩子,和孩子进行思想交流,多给予鼓励。这样孩子在被爱、被尊重的环境中成长,他也必然知道怎样去爱别人、尊重别人。
三、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社会环境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离不开学校的引导、家庭的呵护,也离不开社会环境的熏陶。社会环境会直接影响到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社会各界应关心青少年的成长,配合学校、家庭,来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形成有益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氛围。据调查,某校30%的初中生认为社会不良现象对其心理健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湖北某县一个中学生因看到过多的社会阴暗面心理承受不了而自杀身亡……我们的社会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减少不良思想文化对青少年的腐蚀和渗透,减少损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事件发生,比如向未成年人出售不健康书刊、香烟及不合法药品。我们要为青少年的成长建立一个立体的保护网,还青少年一片洁净的蓝天。
一、学校要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创设育人情境,促进学生心理品质的优化。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不能是单纯的口头说教,应该创设各种情境,在行动中促使学生自我体验、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控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具备一定的心理素质。学校是学生的第二个家,学生在学校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和影响,幽雅、舒适的校园环境能给学生“润物细无声”的心理影响。校园中的花草、名人雕像、名人名言等,都会给学生美的享受。这些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会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
开展心理咨询活动。我们学校建立了心理咨询室,还配备了专职的心理咨询师。学生通过心理咨询,倾吐和宣泄内心的积郁,释放心理压力,解决心理困惑和矛盾。行为咨询方法的先驱者克罗姆布鲁兹曾指出,咨询的中心目标就是要帮助每一个当事人解决他之所以来寻求帮助的那些问题。学校的心理咨询师要给予来咨询的学生温暖,指导他们自我调控,还要详细了解学生的各种情况,尊重、理解学生,保护他们的隐私,做到既是学生的倾听者,又是学生的咨询顾问,努力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除此之外,学校还开设了心理健康课程,举办心理健康讲座,不定期组织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切实发挥班主任的重要作用。班主任工作既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学生健全的人格、优良的心理品质,与班主任工作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班主任要本着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不断更新观念,不断改变教育方式,尊重学生,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改变评价方式,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二、家长要注意引导孩子身心全面发展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离不开家庭,问题学生的背后往往有一个问题家庭。父母的教育观念、教养方式等都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健康,影响其健全人格的形成。作为家长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注重加强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孩子真正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
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父母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只有父母心理健康,孩子的心理才会健康。
重视对孩子精神生活的引导,加大对家庭精神文化生活的投入。注意锻炼孩子的吃苦耐劳精神和抗挫折能力,有意识地创设一些困难、障碍让孩子去经历,增强其自信,磨炼其意志,培养其独立人格。要培养和发展孩子的兴趣、爱好,让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从中培养孩子的观察、分析、创造、审美等能力。
尊重孩子。孩子是父母的希望,作为家长,应该从感情上、心理上尊重孩子,不能把他们当做私有财产,爱之则宠,恨之则打,使孩子的心理健康受到影响。溺爱型和打骂型的教养方式可直接导致青少年心理疾病的发生。家长要尊重、理解孩子,和孩子进行思想交流,多给予鼓励。这样孩子在被爱、被尊重的环境中成长,他也必然知道怎样去爱别人、尊重别人。
三、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社会环境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离不开学校的引导、家庭的呵护,也离不开社会环境的熏陶。社会环境会直接影响到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社会各界应关心青少年的成长,配合学校、家庭,来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形成有益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氛围。据调查,某校30%的初中生认为社会不良现象对其心理健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湖北某县一个中学生因看到过多的社会阴暗面心理承受不了而自杀身亡……我们的社会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减少不良思想文化对青少年的腐蚀和渗透,减少损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事件发生,比如向未成年人出售不健康书刊、香烟及不合法药品。我们要为青少年的成长建立一个立体的保护网,还青少年一片洁净的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