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钢2#高炉软水闭路循环系统设计及应用特点

来源 :中国科技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ran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对通钢2#高炉软水闭路循环系统的设计及应用特点做一简要介绍,对日常生产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提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高炉;冷却水系统;设计;应用
  中图分类号:TF0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3-0396-01
  1.前言
  高炉本体软水闭路循环冷却系统是上世纪90年代逐渐在国内发展起来的一种冷却方式,是延长高炉寿命的重要措施之一,具有节水节能、冷却效果好、可靠性高、系统运行稳定的特点,是高炉炉体冷却的发展趋势。通钢2#高炉是有效容积为2680m3的大型现代化高炉,自2007年9月26日开炉以来最高利用系数达到2.39t/m3·d,其高炉本体冷却系统采用全软水闭路循环冷却系统。投产以来通过7年的运行表明,系统运行平稳、可靠,现就该系统的设计和生产运行情况作简要介绍。
  2.软水闭路循环冷却系统工艺流程
  通钢2#高炉本体、风口和热风炉热风阀(含倒流休风阀)采用联合软水密闭循环冷却系统:
  1)一级冷却回路系统
  冷却水经水泵站主循环泵升压后,通过Ф800供水主管输入高炉本体,由供水总环管及供水主管分别将水引至冷却壁直冷管和炉底水冷管。冷却壁直冷管分4个扇形区域供水,以利于检漏和水量分配。冷却壁进水直接由供水环管引出,接至第1段冷却壁直冷管的入口,每根直冷管从第1段至第15段串联连接。回水分别进入4个区域共16根DN200回水集管内,再回到DN800回水总环管。炉底冷却回水经回水主管进入冷却壁蛇形管供水环管,由该供水环管引水至第8段冷却壁蛇形管入口,3段(第8~10段)冷却壁蛇形管进、出口从下至上串联连接。冷却壁蛇形管回水分别进入4个区域共4根DN200回水集管内,汇合到DN800总回水环管。以上组成第一级冷却回路系统。
  2)二级冷却回路系统
  一级冷却回路DN800总回水环管内回水经脱气后,大部分水经一条DN700水管引至第二级冷却回路系统的增压泵,多余的水则由一条DN500水管引至脱气罐、膨胀罐组入口管。第二级冷却回路冷却元件包括风口小套、中套和热风阀。增压泵房内设增压泵两组,即低压泵组向风口中套、直吹管、热风阀供水,高压泵组向风口小套供水。第二级冷却回路各组冷却元件回水经各自的回水主管,进入二级冷却回路DN700回水总管,所有回水与前述多余的水汇合,经脱气罐、膨胀罐组后进入Ф800回水总管输送到主循环泵。脱气罐容积20m3,膨胀罐容积20m3。
  3)各系统水量分配
  全系统总循环水量6300m3/h。第一级冷却回路冷却壁直冷管水量5300 m3/h,直冷管内水速2.9m/s。炉底及冷却壁蛇形管串联回路水量1000 m3/h,此水量由蛇形管耗水量所决定。炉底冷却管管径Ф108×14,以确保高炉一代炉龄安全运行。炉底水冷管共48根,3根一串,计16组。
  第二级冷却回路风口小套水量1400 m3/h,风口中套水量930m3/h,热风阀水量810 m3/h。
  4)炉体冷却安全措施
  ①风口设置事故水处理系统。当个别风口产生微漏时,微漏风口可通过专门设置的相应管路切换成工业水冷却,当风口破损到一定数量时集中一次更换,更换后的风口再转换回软水冷却。
  ②软水密闭循环系统及工业净循环水系统除备用电动泵组外,还分别设置有柴油机泵组。当停电及电动泵事故时,柴油机组能在10s内自动启动,维持水系统运行。
  3.冷却设备
  高炉采用全冷却壁冷却元件。为确保高炉长寿,冷却设备采用如下技术措施:①在炉腹(第5段)、炉腰(第6段)和炉身下部(第7段)采用铜冷却壁。②适当增加冷却壁水冷管直径和每段冷却壁块数,提高水冷管比表面积(炉腰为0.96)。③双层水冷管冷却壁安装部位延伸至炉身中部。
  从炉底到炉喉钢砖下沿共15段冷却壁。按照炉内纵向各区域不同的工作条件和热负荷大小,采用不同结构形式和不同材质的冷却壁,第1~3段为低铬铸铁,第5、6、7段为铜冷却壁,其余各段均为球墨铸铁。各段冷却壁结构形式如下:
  ①炉底、炉缸第1~3段为光面冷却壁,厚度170mm。
  ②第4段风口带为光面冷却壁,厚度405mm。
  ③炉腹第5段为铜冷却壁,壁体厚度125mm。每块冷却壁有4条冷却水通道。
  ④炉腰第6段为铜冷却壁,壁体厚度125mm。其结构形式与第5段铜冷却壁相同。
  ⑤炉身共设9段冷却壁。其中第7段为铜冷却壁,其结构形式与第5段铜冷却壁相同。第8~10段为双层水冷管镶砖冷却壁,壁体厚度345mm。第11~15段为单层水冷管镶砖冷却壁,壁体厚235mm 。
  ⑥每块铸铁冷却壁的水冷管采取4进4出竖直排列,铁口侧冷却壁水管采取7进7出的排列方式,风口带的冷却壁水管采取5进5出或6进6出的排列方式。冷却壁直冷管管径Ф75×6,双层水冷管冷却壁的蛇形管管径Ф65×6。
  4.开炉以来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1)炉身中部以上冷却壁(8~15段)中间两根下方水管设计为冷却壁承重管,未安装波纹补偿器。开炉一年后开始频繁开焊穿煤气,造成炉本体各层平台煤气极大。个别的漏点有炉尘随煤气向外喷射,极易磨坏冷却壁水管造成漏水。
  建议冷却壁管根全部安装波纹补偿器,并且在新高炉设计时取消水管承重。
  2)高炉软水闭路循环冷却系统中炉底、中套、背部蛇形管、热风炉等各冷却器支管均未安装流量计,缺少行之有效的检查手段。自开炉以来,高炉冷却壁直冷管流量计损坏失灵共计40余个,占总数1/4以上,由于线路恢复困难及煤气较大等种种原因始终未能得到恢复。在缺少点检手段的情况下,如出现流量大幅度降低甚至断水,极有可能因无法及时发现造成重大事故。
  建议软水闭路循环冷却系统所有支管路全部安装流量计或者流量计替代产品。
  3)风口小套L型三通阀门不严,造成工业水软水之间互相串水,影响软水水质。
  建议新高炉设计时取消L型三通阀门,或者小套采用工业水冷却。
  4)炉缸冷却壁水温监测系统不全面,无法计算热流强度。
  建议在炉缸冷却壁上安装测温电偶,以计算热流强度监测炉缸工作状态。
  5.结语
  1)通钢2#高炉软水闭路循环系统达到了设计要求,通过7年来的运行情况表明,该系统基本可以满足现代化大型高炉的生产要求。
  2)在生产实践中对该系统逐步暴露出的若干问题逐步完善解决,并对今后新建高炉提供了经验。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环保工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污水处理厂建设是环保工程中的重点项目。目前我国水污染处理厂建设规模和数量都在持续增长,建设水平也不断提升,不过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其发展。因此,本文结合当前污水处理厂中的一些相关问题提出了好的建议与措施,以加快我国污水处理事业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污水处理;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U664.9+2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国内电子工程技术日趋成熟,但较国外发达国家仍存在不小差距。随着电子工程技术不断完善和优化,其在各行业领域中应用日渐扩大,尤其是在单片机中的技术应用。本文在分别介绍电子工程技术与单片机应用的基础上,对我国电子工程技术在单片机中技术应用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着重提出了相应的提升电子工程技术在单片机中技术应用水平建议。  [关键词]电子工程技术;单片
期刊
[摘 要]在现代工程规模日益庞大的背景下,GIS、GPS、RS、摄影技术等现代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大规模应用,对于工程测量有着重要的意义,使得工程测绘变得日益方便、快捷和准确。  [关键词]测绘技术 工程测量 应用  中图分类号:P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3-0391-01  引言:随着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工程建设项目的规模也变得日益庞大,再加
期刊
[关键词]压风机 PLC控制器 数据采集设备 远程通讯  中图分类号:TD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3-0393-01  前言  煤矿企业井下生产过程中,需使用风钻、风镐等风动工具,为保证使用效率及施工进度,就要求有良好的供风系统为之提供保障,而良好的供压风系统目前完全依靠地面的大型螺杆式压风机等进行供风,因此作为矿井生产的重要环节之一,压风系统的性能好坏-
期刊
[摘 要]现代社会所面临的水资源紧缺形势愈来愈严峻,如何尽可能地节约水资源是每个企业均要面对、解决的问题。文章通过分析煤化工企业蒸汽凝液循环利用的意义,阐述煤化工企业蒸汽凝液凝液循环利用面临的相关问题,对强化煤化工企业蒸汽凝液循环利用的有效策略进行探讨研究,旨在为相关煤化工企业基于煤化工企业蒸汽凝液循环利用的意义、煤化工企业蒸汽凝液凝液循环利用面临的相关问题的煤化工企业蒸汽凝液的循环利用研究适用提
期刊
[摘 要]本文以马脊梁煤矿为试验背景,通过设计PLC控制的变频调速器,并将其运用到矿井通风机中,以瓦斯作为控制参数来实现变频调速,来实现通风机的电机转速能随要求实时调整,从而达到通风的经济性和安全性。  [关键词]通风机;PLC;变频调速;控制  中图分类号:U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3-0399-02  0 引言  马脊梁煤矿井田面积18.19km2,地质
期刊
[摘 要]包片工序是铅酸蓄电池生产中的一道重要环节,其工艺复杂,本文介绍应用西门子PPI网络为基础,构建全自动铅酸蓄电池集群包片配组机自动控制系统,给出了以多台S7-200控制多台步进电机的控制网络架构,分析了软件设计实现方法,给出了控制系统软件流程原理,并在实验的基础上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测试结果表明设计的系统具有良好的控制性能,系统对于可以降低生产的成本,提高生产工艺的可靠性具有重要作用。 
期刊
[摘 要]通钢2号高炉炉体设计使用了先进的长寿技术:选择合理的高炉内型、炉底炉缸采用全炭砖加陶瓷杯综合炉底结构、薄壁炉衬结构以及软水密闭循环冷却系统,在生产中使用有利于高炉长寿的操作制度,努力实现高炉的长寿目标。  [关键词]高炉 长寿 设计 操作  中图分类号:TE9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3-0394-01  1 概况  通钢2号高炉于2007年9月开炉
期刊
[摘 要]由海绵银和氧化铜制备Ag-CuO材料中,烧结工艺对Ag-CuO材料相组成产生明显的影响,避免Cu2O相的出现是制备纯的Ag-CuO材料的关键。粉末法制备的Ag-CuO材料与熔铸法制备Ag-CuO材料有相同的相组成,相似的组织结构.  [关键词]Ag-CuO: 烧结: 相组成  中图分类号:TM92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3-0400-01  1
期刊
[摘 要]电容器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通用教材《电工基础》课程中的重点内容之一,本文为适应实际教学中学生实验之用,为此在教材原有的电容器充放电电路原理图的基础上,对电路中所用元器件的参数重新设定,并针对实际实验时充、放电速度太快等缺点又对原理图结构进行了创新设计,同时对实验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正确处理。  [关键词]电容器;储能;实验电路;创新设计;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