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美育,要结合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充分利用艺术形象中的美育功能,使学生在对艺术形象的审美活动中得到审美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使智育与美育在语文教学中得到较好的统一。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这些文学作品时,如何能使学生既获得知识,又得到美的熏陶呢?
首先,语文教师本身应具备必要的美学修养,要有一双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的眼睛,才能完成语文教学的美育任务。因为语文教材选用的大都是文质兼美的名篇,其间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审美材料,需要教师用审美的眼光去发现。具备美学修养的老师,就会有意识地发掘这些审美材料,对学生进行心灵的陶冶,感情的熏陶。反之,缺乏美学修养的老师,往往是“身在宝山不识宝”,只能在文章的字词句段章方面做些分析,放弃了语文教学的美育任务。
其次,应该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利用教材所表现的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来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陶冶学生的心灵。对那些情文并茂的文章,应加强对学生情感的熏陶,诱导学生通过课文所描绘的“物”,去欣赏祖国大自然的美。例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对洞庭湖或阴或晴时两幅图的描绘,一幅是淫雨霏霏、连月不开的“阴风图”;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月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强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另一幅图是春和景明,波澜不惊的“月夜图”: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这两幅图,充分体现了“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景,一暗一明;情,一悲一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为什么作者喜时万物俱明,悲时则诸物皆暗?这就有必要介绍古文化史知识,交代时代背景,让学生明白作者情感上的忧乐对比,与作者被贬离京出任地方官的心境有关,也与作者忧民之情和忠君思想有关。由此,学生可以领悟到虎啸令人战栗、猿啼催人泪下的壮观场景和晚月临空使人快意、水色明丽使人怡然的秀美画面。同时也感受到千百年来志士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博大胸怀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的政治抱负,从而教育他们要养成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道德情操,心怀天下,树立远大的理想。这样就达到了美育的目的。
对于那些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作品,教师应引导学生鉴别和评价文学作品中的典型形象,正确地把握作者所寄寓的思想感情和艺术形象的美学意义。如《孔乙己》中的孔乙己,深受封建教育的毒害,至死也放不下读书人的架子。这样一个自命清高,迂腐不堪、自欺欺人的艺术形象,在笑声中出场,最后又在笑声中走向死亡。教师在分析这个艺术形象时如果只停留在笑声之余对他遭遇的惋惜与同情上,那就太肤浅了,没有充分发挥这篇小说所应有的悲剧的审美作用。所以应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探讨这一形象的社会意义,探讨造成孔乙己悲剧的真正原因。这样使学生不但在感情上,而且在理性上认识到封建社会的毒害并进而痛恨封建社会的腐朽与黑暗。
再次,教师在教学中应避免两种错误倾向。一是把语文课上成识字、释词、分段、归纳中心、小结写作特点的“五部曲”,使本来形象生动、感情充沛、情节动人的作品被肢解成段层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等干巴巴的几条“筋”,把意境优美的教材看成是字、词、句、段、章的堆积物,导致学生谈起语文课便摇头叹息。在这里,教师只是扮演了一个“教书匠”的角色。二是脱离语文教学特点,抛开课文内容,进行架空分析,使学生学习感到索然无味,既学不到语文知识,更谈不到美育效果。
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美育功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去欣赏、感知、评价,以期陶冶情操、启迪睿智,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首先,语文教师本身应具备必要的美学修养,要有一双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的眼睛,才能完成语文教学的美育任务。因为语文教材选用的大都是文质兼美的名篇,其间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审美材料,需要教师用审美的眼光去发现。具备美学修养的老师,就会有意识地发掘这些审美材料,对学生进行心灵的陶冶,感情的熏陶。反之,缺乏美学修养的老师,往往是“身在宝山不识宝”,只能在文章的字词句段章方面做些分析,放弃了语文教学的美育任务。
其次,应该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利用教材所表现的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来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陶冶学生的心灵。对那些情文并茂的文章,应加强对学生情感的熏陶,诱导学生通过课文所描绘的“物”,去欣赏祖国大自然的美。例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对洞庭湖或阴或晴时两幅图的描绘,一幅是淫雨霏霏、连月不开的“阴风图”;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月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强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另一幅图是春和景明,波澜不惊的“月夜图”: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这两幅图,充分体现了“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景,一暗一明;情,一悲一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为什么作者喜时万物俱明,悲时则诸物皆暗?这就有必要介绍古文化史知识,交代时代背景,让学生明白作者情感上的忧乐对比,与作者被贬离京出任地方官的心境有关,也与作者忧民之情和忠君思想有关。由此,学生可以领悟到虎啸令人战栗、猿啼催人泪下的壮观场景和晚月临空使人快意、水色明丽使人怡然的秀美画面。同时也感受到千百年来志士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博大胸怀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的政治抱负,从而教育他们要养成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道德情操,心怀天下,树立远大的理想。这样就达到了美育的目的。
对于那些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作品,教师应引导学生鉴别和评价文学作品中的典型形象,正确地把握作者所寄寓的思想感情和艺术形象的美学意义。如《孔乙己》中的孔乙己,深受封建教育的毒害,至死也放不下读书人的架子。这样一个自命清高,迂腐不堪、自欺欺人的艺术形象,在笑声中出场,最后又在笑声中走向死亡。教师在分析这个艺术形象时如果只停留在笑声之余对他遭遇的惋惜与同情上,那就太肤浅了,没有充分发挥这篇小说所应有的悲剧的审美作用。所以应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探讨这一形象的社会意义,探讨造成孔乙己悲剧的真正原因。这样使学生不但在感情上,而且在理性上认识到封建社会的毒害并进而痛恨封建社会的腐朽与黑暗。
再次,教师在教学中应避免两种错误倾向。一是把语文课上成识字、释词、分段、归纳中心、小结写作特点的“五部曲”,使本来形象生动、感情充沛、情节动人的作品被肢解成段层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等干巴巴的几条“筋”,把意境优美的教材看成是字、词、句、段、章的堆积物,导致学生谈起语文课便摇头叹息。在这里,教师只是扮演了一个“教书匠”的角色。二是脱离语文教学特点,抛开课文内容,进行架空分析,使学生学习感到索然无味,既学不到语文知识,更谈不到美育效果。
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美育功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去欣赏、感知、评价,以期陶冶情操、启迪睿智,树立正确的审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