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还记得钱大师临终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我想,这应该和我们的科学教学有关。我们的科学教学远远落在众多发达国家之后。当今各国间竞争日趋剧烈,使得科学在各国基础教育中的比重不断增加。各国对科学课程改革的力度也在不断加大。在科学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加强开发利用科学课程资源,拓展科学教学途径,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显得尤为重要。
一、 结合教材,走向自然,使学生乐于实践
我们对科学教材的使用可以以书本为参考,结合本地或者本校的特色来开展教学。所以我们完全可以结合教材,走向自然,让学生乐于实践。实践包括对人类社会及自然界各种事物、现象的户外观察、考察、分析、研究,以及搜集、查阅和整理各门各类的资料。学校教育不论在时间、空间上都很有限。让学生接触社会、接触自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学习。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要比在教室里“纸上谈兵”更重要。尤其是作为小学科学学科,与自然的接触更为紧密。结合教材,利用各种活动,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亲身体验大自然的神奇及人类对它的改造和利用,从而真正理解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独立活动能力,这确实是一个很重要的途径。
比如我在教学《认识土壤》一课时,就和同学们一起到大自然中去认识土壤,采集土壤。学生户外学习的机会不多,一旦有了这样的机会都十分兴奋,积极性很高。在实践活动中,学生会发现我们常见的土壤有着很多让人难以想象的现象。有的土壤是红色的,有的是黑色的,还有的是黄色的。学生又提出了很多问题,为什么它们颜色会不同?它们各有什么作用?哪些土壤利于农作物的生长?教师可因势利导,告诉学生可以到图书馆、书店、Internet网去搜集和查阅资料、图片,或者向父母和其他有知识的人请教。然后集中汇报有关土壤知识、图片资料的成果,比一比看谁获得这方面的知识多。
二、合理利用现有的学校课程资源,丰富教育教学活动
学校课程资源非常丰富,文字上的,主要包括科学教室、实验室、图书馆、阅览室、校园网络及其配备的资料;现实中的,学校内的各种建筑、树木花草、土壤、气象观测点,包括校园内存在的一些昆虫等等。因而科学教师要充分挖掘农村学校现有的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丰富我们的科学教学活动。
1、合理开发,充分利用好学校文字资源
农村学校,要通过各种途径补充和更新科技类图书、光盘、音像资料,通过播放、录制科技教育频道上的节目扩展学校的科学课程资源,并结合重大的科学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研讨。比如由教育部、中国载人航天办、中国科协共同主办的神舟十号航天员太空授课活动,我们组织了全校学生观看,并撰写了观看收获,学生研究科学的热情持续高涨。我们学校建有自己的图书室,图书馆中的各类藏书、报刊也是科学教学的重要资源。在充分利用这部分教学资源的同时,我们还不断挖掘学生家庭内的图书资源,家长为自己的孩子购置的种类不同的科普读物。我们以班级为单位,建立起班级图书角,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科学知识。
2、结合学校实物资源,展开科学教学
我们学校地处乡间小镇,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资源。教材中许多内容完全需要利用学校的自然环境展开教学,如观察校园里的昆虫等。我们直接将学生带到学校的草坪花圃,进行观察、交流。了解今天的天气,我们可以将学生带到学校气象观测站,了解从哪些方面来了解气象,如何利用气象为我们的生产生活服务。班级的植物角则为我们提供植物依靠什么来繁殖提供教学素材。学校的操场则为我们研究运动科学提供场所……学校实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为我们科学教学提供了第二教学阵地,让我们不再拘泥于课堂,拓宽了科学教学的渠道。
三、 从学生的生活做起,合理设计,明白道理
小学生对周围世界有着与生俱来的探究兴趣和需要。新的课程理念要求我们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提倡科学课程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利用好多种科学资源,帮助他们不断扩展对周围世界科学现象的体验。例如生活中常见的剥蒜头,许多人觉得比较难剥,可是有个学生说他们家有个比较简单的方法,就是用两个不锈钢盆就可以轻易地剥开蒜头。我听了之后觉得这是一个生活中的科学课程资源,学生非常感兴趣但是又不太相信。于是我找来了两个不锈钢和几个蒜头,让这个学生亲自演示,果然不出所料,蒜头的皮轻易脱落,学生兴奋之余,不由地要问这是什么原因。我给每个学生发了一瓣蒜头,让学生亲自观察,揣摩其中的奥妙。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学生发现蒜皮和蒜肉的弹性不一样,通过撞击之后,蒜皮与蒜肉自然而然地分开了。学生学到了知识,并现学现用,让家长也感受到了科学的神奇。学生对生活中一些现象中蕴藏的科学道理更关注了。
像这样生活中的科学课程资源还有很多,有待我们教师和学生共同去发现、开发,并能为丰富我们的科学教学服务。
科学课程开发利用迫在眉睫,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任重道远,我们所有科学教师还需继续努力。
【作者单位:扬州市泰安学校 江苏】
一、 结合教材,走向自然,使学生乐于实践
我们对科学教材的使用可以以书本为参考,结合本地或者本校的特色来开展教学。所以我们完全可以结合教材,走向自然,让学生乐于实践。实践包括对人类社会及自然界各种事物、现象的户外观察、考察、分析、研究,以及搜集、查阅和整理各门各类的资料。学校教育不论在时间、空间上都很有限。让学生接触社会、接触自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学习。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要比在教室里“纸上谈兵”更重要。尤其是作为小学科学学科,与自然的接触更为紧密。结合教材,利用各种活动,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亲身体验大自然的神奇及人类对它的改造和利用,从而真正理解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独立活动能力,这确实是一个很重要的途径。
比如我在教学《认识土壤》一课时,就和同学们一起到大自然中去认识土壤,采集土壤。学生户外学习的机会不多,一旦有了这样的机会都十分兴奋,积极性很高。在实践活动中,学生会发现我们常见的土壤有着很多让人难以想象的现象。有的土壤是红色的,有的是黑色的,还有的是黄色的。学生又提出了很多问题,为什么它们颜色会不同?它们各有什么作用?哪些土壤利于农作物的生长?教师可因势利导,告诉学生可以到图书馆、书店、Internet网去搜集和查阅资料、图片,或者向父母和其他有知识的人请教。然后集中汇报有关土壤知识、图片资料的成果,比一比看谁获得这方面的知识多。
二、合理利用现有的学校课程资源,丰富教育教学活动
学校课程资源非常丰富,文字上的,主要包括科学教室、实验室、图书馆、阅览室、校园网络及其配备的资料;现实中的,学校内的各种建筑、树木花草、土壤、气象观测点,包括校园内存在的一些昆虫等等。因而科学教师要充分挖掘农村学校现有的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丰富我们的科学教学活动。
1、合理开发,充分利用好学校文字资源
农村学校,要通过各种途径补充和更新科技类图书、光盘、音像资料,通过播放、录制科技教育频道上的节目扩展学校的科学课程资源,并结合重大的科学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研讨。比如由教育部、中国载人航天办、中国科协共同主办的神舟十号航天员太空授课活动,我们组织了全校学生观看,并撰写了观看收获,学生研究科学的热情持续高涨。我们学校建有自己的图书室,图书馆中的各类藏书、报刊也是科学教学的重要资源。在充分利用这部分教学资源的同时,我们还不断挖掘学生家庭内的图书资源,家长为自己的孩子购置的种类不同的科普读物。我们以班级为单位,建立起班级图书角,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科学知识。
2、结合学校实物资源,展开科学教学
我们学校地处乡间小镇,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资源。教材中许多内容完全需要利用学校的自然环境展开教学,如观察校园里的昆虫等。我们直接将学生带到学校的草坪花圃,进行观察、交流。了解今天的天气,我们可以将学生带到学校气象观测站,了解从哪些方面来了解气象,如何利用气象为我们的生产生活服务。班级的植物角则为我们提供植物依靠什么来繁殖提供教学素材。学校的操场则为我们研究运动科学提供场所……学校实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为我们科学教学提供了第二教学阵地,让我们不再拘泥于课堂,拓宽了科学教学的渠道。
三、 从学生的生活做起,合理设计,明白道理
小学生对周围世界有着与生俱来的探究兴趣和需要。新的课程理念要求我们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提倡科学课程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利用好多种科学资源,帮助他们不断扩展对周围世界科学现象的体验。例如生活中常见的剥蒜头,许多人觉得比较难剥,可是有个学生说他们家有个比较简单的方法,就是用两个不锈钢盆就可以轻易地剥开蒜头。我听了之后觉得这是一个生活中的科学课程资源,学生非常感兴趣但是又不太相信。于是我找来了两个不锈钢和几个蒜头,让这个学生亲自演示,果然不出所料,蒜头的皮轻易脱落,学生兴奋之余,不由地要问这是什么原因。我给每个学生发了一瓣蒜头,让学生亲自观察,揣摩其中的奥妙。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学生发现蒜皮和蒜肉的弹性不一样,通过撞击之后,蒜皮与蒜肉自然而然地分开了。学生学到了知识,并现学现用,让家长也感受到了科学的神奇。学生对生活中一些现象中蕴藏的科学道理更关注了。
像这样生活中的科学课程资源还有很多,有待我们教师和学生共同去发现、开发,并能为丰富我们的科学教学服务。
科学课程开发利用迫在眉睫,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任重道远,我们所有科学教师还需继续努力。
【作者单位:扬州市泰安学校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