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积极心理学倡导心理学研究人所具有的种种美德、积极品质、积极能力和积极潜力等。积极心理学理念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拓宽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为促进大学生形成积极人格、增强积极体验、优化积极环境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积极人格;积极体验
0.引言
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主要以心理问题为核心。在这种观点的影响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很少把注意力放在广大的普通学生身上。在理论研究上,他们关注的多是大学生各种心理疾病的表现、成因和矫正方法,对有自杀倾向的个体危机干预也颇受重视;在工作实践上,主要包括心理咨询、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和宣传等,这三项工作中的前两项都是针对少数问题学生的,是如何防止各种心理障碍、消除负面情绪等。因此,采用该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和方法并不能满足多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发展的需要。
积极心理学弥补或矫正了消极心理学价值取向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不足之处,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它改变了心理学关于“障碍、问题、失败”的消极模式,把研究重点放在人自身的积极因素方面,主张心理学要以人固有的、实际的、潛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和善端为出发点,提倡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包括心理问题)做出新的解读,从而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并利用这些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挖掘自身的潜力并获得良好的生活。[1]这体现了心理学之科学精神和思想政治教育中之人文关怀的统一。
1.积极心理学理念与研究现状
积极心理学反对心理学研究中存在的消极心理研究倾向。自1998年Seligmen当选APA主席后提出“积极心理学”以来,愈来愈多的心理学家开始涉足此研究领域,逐渐形成了一场积极心理学运动。就其研究内容而言,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主观层次的积极体验研究。包括幸福感和满足(对过去)、希望和乐观主义(对未来)、快乐和幸福感(对现在),以及它们的生理机制和获得途径。代表性的有应用很广泛的纽芬兰大学幸福度量表(MUNSH),D M Buss的快乐心理机制;二是个人层次的积极人格特质的研究。包括人的毅力、宽容、创造性、爱的能力、工作的能力、勇气、人际交往技巧、灵性、天赋和对美的感受力等,目前这方面的研究集中于这些品质的根源和效果上。SDT认为自主、能力、关系三种先天需要得到满足时,内在动机最有可能发生,人们会得到幸福感,[2]Shedeo M研究出24种积极个人特质[3];三是在群体的层面上的积极组织系统的研究。致力于研究能够支持和发展人的潜力和美德的各种支持系统和组织,包括学校、家庭、言论环境、社会文化条件,使个体成为具有责任感、利他主义、礼貌、宽容和有职业道德的人。Samuel F等人指出良好的环境适应性实际上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4]
我国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主要体现在著作、论文及教育实践上,关于积极心理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理论成果很少,大部分研究只是针对大学生的心理状况不良方面提出相应的解决或疏导措施,缺少将积极心理学理念渗透在思想政治工作之中。截至2012年底,从中国学术期刊搜索关键词“积极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结果全文搜索有10篇论文,它们主要研究的对象是中小学,针对大学生的教育较少,在实践方面更是匮乏的。用积极心理学理念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融合,对于高校人才培养和大学生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
2.积极心理学理念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义
2.1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内涵,改善了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
积极心理学认为,每个人都存在巨大的潜能,人人具备自我成长能力,应该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满足多种基本需要,重视自我发展,它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与方法要多元化,以改变高校思政工作从约束性出发的传统模式。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多是以解决“思想问题”为目标,如考试作弊、网瘾等,有的甚至把心理问题当作思想问题来看待,这种教育价值取向偏离了对大学生潜能的开发、积极力量的培养和道德素质的形成的重要目标。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认为师生都是发展的个体,师生是欣赏与被欣赏、引导与被引导的关系,教师不仅要以积极的态度看待学生尤其是“问题”学生,相信学生自我成长的能力,教师还要善于培养自己的积极心理,关注自身的健康成长;教师应多使用平等的、积极的词汇,如尊重、幸福、希望、分享、快乐等,师生都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体和客体,两者相互促进,这样改善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关系。[5]
2.2整合了心理健康教育功能,拓宽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积极心理学从根本上整合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消极目标和积极目标。在传统心理健康教育中,“问题”是教育工作的核心,从而使学生养成了关注自己的消极品质,而忽视积极品质培养的思维与行为定势。积极心理学倡导研究人的积极方面,认为心理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问题的去除,更关键是要帮助人们形成一种良好的心理或行为模式。[6]它把自己的工作重点放在培养人的积极品质上,通过培养和开发人所固有的积极力量而使人真正成为一个健康并生活幸福的人。
2.3优化了大学生身心素质,促进了大学生全面发展。
以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既可以帮助大学生优化心理素质、发掘内在的力量、培养善意和美德等积极品质,又可以帮助大学生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有利于大学生认知、情感和意志等方面和谐发展,增强创新能力,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心理支持。
3.积极心理学理念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3.1塑造积极人格
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就是知、情、信、意、行诸要素的均衡发展,及从知到行的转化过程,人的全部心理活动都应当积极投入到实践活动当中去,活动才会富有成效,思想政治教育这种实践活动也不例外。在教育过程中培养大学生的积极人格特质,即积极心理学所提炼出的人类本性的六大美德,即智慧、勇气、仁慈、正义、节制与超越。六大美德分别对应人格中的 24 种人格优势,这些具体的人格优势是个体获得美德的途径。[7] 首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积极人格。积极心理学认为人人都具有巨大的潛能,都有追求自我实现的需要,都有整合自己的力量去克服困难的能力,这种理念告诉我们在日常工作实践中要克服“问题学生观”,要发掘大学生自身具有的优势和潜能,善于发现大学生的积极人格,以宽容、同理心、接纳、赞美的方式来鼓励面临困难的学生,发现学生的优点,给予积极的心理暗示,给学生以战胜困难、勇于担当的力量与勇气,比仅以传统的说教、批评的方式,效果更好。
其次,要发扬学生的积极人格。诚信、爱、宽恕、感激等积极人格特质的形成是隐形的过程。作为思政工作者,就要善于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去培养、发扬大学生的积极人格特质。诚信,是每个人应该遵循的道德准则,高校在开展诚信教育中,可以换个角度实施,如开展“无人监考”考场、“诚信图书馆”等主题活动,此类活动的出发点就是尊重学生的人格,把学生看成积极的个体,以开放、宽容的视角相信学生本质是诚信的、真实的,而不是天生的爱“弄虚作假”,通过在这些活动,让学生真正感悟的这些人格力量的存在,以及积极人格力量给人带来的那种尊重与平等。
在塑造学生的积极人格中,教师的积极意识尤为重要。教师不仅要有善于发现积极人格的“慧眼”和欣赏的能力,也要善于发扬学生的积极人格,更要培养自己“爱”学生的人格品质,提高自己的幸福指数,让自身真正积极、快乐、幸福起来,以自己的积极、热情去感染学生。
3.2增强积极体验
培养个体积极人格特质的最佳途径,是增强个体的积极情绪体验。积极心理学注重学生在各种教育工作中的参与、活动与体验。
1.体验主观幸福感。心理的愉悦、幸福的体验是个体成长不可缺少的主体状态,只有在这种状态中才能发挥教育的功能和体现教育的价值。不同的人对同样一种事物有着不同的幸福感,从学生的长远发展与教育的终极目标考虑,把学生的幸福感与幸福生活当作自己的努力方向,培养学生学会感恩,学会热爱生活,学会珍惜当下,这样才能有更多的幸福。如开展“幸福校园”心理剧表演等主题活动,培养学生发现幸福,收获未来幸福生活的能力。
2.面对挫折,要培养积极的应对方式。挫折是社会生活中的正常现象,学业困难、人际困扰、恋爱分手,等等这些都是当前大学生面临的挫折,挫折的感受因人而异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人的挫折容忍力不同。积极心理学强调人性中的积极方面和健康的功能,相信人性中一定有抵抗障碍的倾向和成长的潜能,一定会战胜不健康的因素,采用内部、稳定、普遍的乐观积极归因,提高自我效能感。[8]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当我们遇到挫折时,学会关注事物积极的方面,用一分为二的态度看待现实,了解到挫折对我们自身的发展也是有益处的,有助于挖掘我们的抗挫折的潜力。
3.依托实践,增强大学生的积极体验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开展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活动,使学生的“知”转化为“行”,培育奉献社会的情感、砥砺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意志,在活动中,强调了学生在实践中的主体地位,提高大学生对社会的认知,在为他人服务和为集体服务的实际行动中,体验成功,培养幸福感,获得对他人和集体的义务感,也增强了对集体的归属感和积极的体验。[9]
3.3优化积极环境
积极的社会制度和环境是积极心理学关注的重要方面,积极心理学认为个人的积极品质离不开良好的环境,建立一个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可以帮助人健康成长。因此,必须全面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系统环境,形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大合力。
其一,形成积极向上校风。高校是社会环境的一部分,将高校建设好,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进行。因而高校首先应将加强内部建设,形成积极向上的校风和良好的形象放在首位。[10]这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营造多层次的校园文化,以高品位和高学术性为目标,广泛组织以思想、文化、娱乐、学术、科技为基本内容的校园文化活动,强调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增强师生幸福、快乐等积极情绪。
其二,服务社会建设发展。相比较于其它社会组织,高校有其自身的知识、文化资源优势,它是文化尤其是先进道德文化的讲坛和舆论阵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不能孤立于社会,而应积极主动地走向社会,通过开展社会合作,使社会和高校资源共享,协同创新。通过校企合作,整合校企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好的专业实践;通过校社共建,开展志愿者进社区,让学生所学服务更多市民。在服务社会建设中,高校和社会相互取长补短,对学生进行正面的价值引导,推动社会的发展。
其三,协同构建支持系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连续完整的、不断提高人的全面发展和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社会系统工程。高校要注重发挥大学生主体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提高的作用,需要整合各方资源,调动社会引导和家庭协助育人功能的积极性;全社会、各部门齐心协力,共同关心学生成长,关爱学生成才,形成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氛围;努力构建和完善“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四位一体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使各种教育途径形成合力,努力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灌注和体现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和全方位,促进广大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11]
虽然积极心理学的理论目前还不成熟,实践经验还不丰富,也不是万能的,但其理念指导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拓宽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为促进大学生形成积极人格、增强积极体验、优化积极环境提供了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SeligmanM E P,CsiksizentmihalyM[J].Positive Psychology:Anintroduction[J]. American Psychologist,2000,55: 5-14
[2]Riehard m.Ryan and Edward1.Deci.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and the Facilitation of lntrinsie Motivation,Soeial DeveloPment,andWell-being.AmerieanPsyehologist,2000,Vol.55,No.l:72-75
[3]克里斯托弗.彼得森[美]、徐红译:《积极心理学》[D].群众出版社,2010.6:115-118.
[4][5]周文芳.积极心理学视阈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N].广东商学院,2011.
[6]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苏州大学,2008.
[7]石国兴.积极心理学介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2).
[8] 李梅等.大学生心理健康十二讲[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9][11]刘伟伟等,积极心理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视角[J].教书育人,2010,(6):103
[10]乾润梅.积极心理学及其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N].华中师范大学,2006.
基金项目:
2013年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课题(B13JY03); 2011年浙江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题(Y201122022);2012年杭州师范大学思政课题(2012SZZX11)
作者简介:
刘伟伟,(1984-),男,汉,安徽巢湖人,杭州师范大学杭州国际服务工程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研究方向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积极人格;积极体验
0.引言
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主要以心理问题为核心。在这种观点的影响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很少把注意力放在广大的普通学生身上。在理论研究上,他们关注的多是大学生各种心理疾病的表现、成因和矫正方法,对有自杀倾向的个体危机干预也颇受重视;在工作实践上,主要包括心理咨询、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和宣传等,这三项工作中的前两项都是针对少数问题学生的,是如何防止各种心理障碍、消除负面情绪等。因此,采用该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和方法并不能满足多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发展的需要。
积极心理学弥补或矫正了消极心理学价值取向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不足之处,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它改变了心理学关于“障碍、问题、失败”的消极模式,把研究重点放在人自身的积极因素方面,主张心理学要以人固有的、实际的、潛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和善端为出发点,提倡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包括心理问题)做出新的解读,从而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并利用这些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挖掘自身的潜力并获得良好的生活。[1]这体现了心理学之科学精神和思想政治教育中之人文关怀的统一。
1.积极心理学理念与研究现状
积极心理学反对心理学研究中存在的消极心理研究倾向。自1998年Seligmen当选APA主席后提出“积极心理学”以来,愈来愈多的心理学家开始涉足此研究领域,逐渐形成了一场积极心理学运动。就其研究内容而言,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主观层次的积极体验研究。包括幸福感和满足(对过去)、希望和乐观主义(对未来)、快乐和幸福感(对现在),以及它们的生理机制和获得途径。代表性的有应用很广泛的纽芬兰大学幸福度量表(MUNSH),D M Buss的快乐心理机制;二是个人层次的积极人格特质的研究。包括人的毅力、宽容、创造性、爱的能力、工作的能力、勇气、人际交往技巧、灵性、天赋和对美的感受力等,目前这方面的研究集中于这些品质的根源和效果上。SDT认为自主、能力、关系三种先天需要得到满足时,内在动机最有可能发生,人们会得到幸福感,[2]Shedeo M研究出24种积极个人特质[3];三是在群体的层面上的积极组织系统的研究。致力于研究能够支持和发展人的潜力和美德的各种支持系统和组织,包括学校、家庭、言论环境、社会文化条件,使个体成为具有责任感、利他主义、礼貌、宽容和有职业道德的人。Samuel F等人指出良好的环境适应性实际上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4]
我国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主要体现在著作、论文及教育实践上,关于积极心理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理论成果很少,大部分研究只是针对大学生的心理状况不良方面提出相应的解决或疏导措施,缺少将积极心理学理念渗透在思想政治工作之中。截至2012年底,从中国学术期刊搜索关键词“积极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结果全文搜索有10篇论文,它们主要研究的对象是中小学,针对大学生的教育较少,在实践方面更是匮乏的。用积极心理学理念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融合,对于高校人才培养和大学生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
2.积极心理学理念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义
2.1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内涵,改善了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
积极心理学认为,每个人都存在巨大的潜能,人人具备自我成长能力,应该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满足多种基本需要,重视自我发展,它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与方法要多元化,以改变高校思政工作从约束性出发的传统模式。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多是以解决“思想问题”为目标,如考试作弊、网瘾等,有的甚至把心理问题当作思想问题来看待,这种教育价值取向偏离了对大学生潜能的开发、积极力量的培养和道德素质的形成的重要目标。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认为师生都是发展的个体,师生是欣赏与被欣赏、引导与被引导的关系,教师不仅要以积极的态度看待学生尤其是“问题”学生,相信学生自我成长的能力,教师还要善于培养自己的积极心理,关注自身的健康成长;教师应多使用平等的、积极的词汇,如尊重、幸福、希望、分享、快乐等,师生都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体和客体,两者相互促进,这样改善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关系。[5]
2.2整合了心理健康教育功能,拓宽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积极心理学从根本上整合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消极目标和积极目标。在传统心理健康教育中,“问题”是教育工作的核心,从而使学生养成了关注自己的消极品质,而忽视积极品质培养的思维与行为定势。积极心理学倡导研究人的积极方面,认为心理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问题的去除,更关键是要帮助人们形成一种良好的心理或行为模式。[6]它把自己的工作重点放在培养人的积极品质上,通过培养和开发人所固有的积极力量而使人真正成为一个健康并生活幸福的人。
2.3优化了大学生身心素质,促进了大学生全面发展。
以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既可以帮助大学生优化心理素质、发掘内在的力量、培养善意和美德等积极品质,又可以帮助大学生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有利于大学生认知、情感和意志等方面和谐发展,增强创新能力,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心理支持。
3.积极心理学理念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3.1塑造积极人格
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就是知、情、信、意、行诸要素的均衡发展,及从知到行的转化过程,人的全部心理活动都应当积极投入到实践活动当中去,活动才会富有成效,思想政治教育这种实践活动也不例外。在教育过程中培养大学生的积极人格特质,即积极心理学所提炼出的人类本性的六大美德,即智慧、勇气、仁慈、正义、节制与超越。六大美德分别对应人格中的 24 种人格优势,这些具体的人格优势是个体获得美德的途径。[7] 首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积极人格。积极心理学认为人人都具有巨大的潛能,都有追求自我实现的需要,都有整合自己的力量去克服困难的能力,这种理念告诉我们在日常工作实践中要克服“问题学生观”,要发掘大学生自身具有的优势和潜能,善于发现大学生的积极人格,以宽容、同理心、接纳、赞美的方式来鼓励面临困难的学生,发现学生的优点,给予积极的心理暗示,给学生以战胜困难、勇于担当的力量与勇气,比仅以传统的说教、批评的方式,效果更好。
其次,要发扬学生的积极人格。诚信、爱、宽恕、感激等积极人格特质的形成是隐形的过程。作为思政工作者,就要善于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去培养、发扬大学生的积极人格特质。诚信,是每个人应该遵循的道德准则,高校在开展诚信教育中,可以换个角度实施,如开展“无人监考”考场、“诚信图书馆”等主题活动,此类活动的出发点就是尊重学生的人格,把学生看成积极的个体,以开放、宽容的视角相信学生本质是诚信的、真实的,而不是天生的爱“弄虚作假”,通过在这些活动,让学生真正感悟的这些人格力量的存在,以及积极人格力量给人带来的那种尊重与平等。
在塑造学生的积极人格中,教师的积极意识尤为重要。教师不仅要有善于发现积极人格的“慧眼”和欣赏的能力,也要善于发扬学生的积极人格,更要培养自己“爱”学生的人格品质,提高自己的幸福指数,让自身真正积极、快乐、幸福起来,以自己的积极、热情去感染学生。
3.2增强积极体验
培养个体积极人格特质的最佳途径,是增强个体的积极情绪体验。积极心理学注重学生在各种教育工作中的参与、活动与体验。
1.体验主观幸福感。心理的愉悦、幸福的体验是个体成长不可缺少的主体状态,只有在这种状态中才能发挥教育的功能和体现教育的价值。不同的人对同样一种事物有着不同的幸福感,从学生的长远发展与教育的终极目标考虑,把学生的幸福感与幸福生活当作自己的努力方向,培养学生学会感恩,学会热爱生活,学会珍惜当下,这样才能有更多的幸福。如开展“幸福校园”心理剧表演等主题活动,培养学生发现幸福,收获未来幸福生活的能力。
2.面对挫折,要培养积极的应对方式。挫折是社会生活中的正常现象,学业困难、人际困扰、恋爱分手,等等这些都是当前大学生面临的挫折,挫折的感受因人而异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人的挫折容忍力不同。积极心理学强调人性中的积极方面和健康的功能,相信人性中一定有抵抗障碍的倾向和成长的潜能,一定会战胜不健康的因素,采用内部、稳定、普遍的乐观积极归因,提高自我效能感。[8]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当我们遇到挫折时,学会关注事物积极的方面,用一分为二的态度看待现实,了解到挫折对我们自身的发展也是有益处的,有助于挖掘我们的抗挫折的潜力。
3.依托实践,增强大学生的积极体验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开展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活动,使学生的“知”转化为“行”,培育奉献社会的情感、砥砺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意志,在活动中,强调了学生在实践中的主体地位,提高大学生对社会的认知,在为他人服务和为集体服务的实际行动中,体验成功,培养幸福感,获得对他人和集体的义务感,也增强了对集体的归属感和积极的体验。[9]
3.3优化积极环境
积极的社会制度和环境是积极心理学关注的重要方面,积极心理学认为个人的积极品质离不开良好的环境,建立一个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可以帮助人健康成长。因此,必须全面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系统环境,形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大合力。
其一,形成积极向上校风。高校是社会环境的一部分,将高校建设好,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进行。因而高校首先应将加强内部建设,形成积极向上的校风和良好的形象放在首位。[10]这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营造多层次的校园文化,以高品位和高学术性为目标,广泛组织以思想、文化、娱乐、学术、科技为基本内容的校园文化活动,强调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增强师生幸福、快乐等积极情绪。
其二,服务社会建设发展。相比较于其它社会组织,高校有其自身的知识、文化资源优势,它是文化尤其是先进道德文化的讲坛和舆论阵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不能孤立于社会,而应积极主动地走向社会,通过开展社会合作,使社会和高校资源共享,协同创新。通过校企合作,整合校企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好的专业实践;通过校社共建,开展志愿者进社区,让学生所学服务更多市民。在服务社会建设中,高校和社会相互取长补短,对学生进行正面的价值引导,推动社会的发展。
其三,协同构建支持系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连续完整的、不断提高人的全面发展和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社会系统工程。高校要注重发挥大学生主体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提高的作用,需要整合各方资源,调动社会引导和家庭协助育人功能的积极性;全社会、各部门齐心协力,共同关心学生成长,关爱学生成才,形成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氛围;努力构建和完善“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四位一体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使各种教育途径形成合力,努力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灌注和体现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和全方位,促进广大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11]
虽然积极心理学的理论目前还不成熟,实践经验还不丰富,也不是万能的,但其理念指导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拓宽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为促进大学生形成积极人格、增强积极体验、优化积极环境提供了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SeligmanM E P,CsiksizentmihalyM[J].Positive Psychology:Anintroduction[J]. American Psychologist,2000,55: 5-14
[2]Riehard m.Ryan and Edward1.Deci.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and the Facilitation of lntrinsie Motivation,Soeial DeveloPment,andWell-being.AmerieanPsyehologist,2000,Vol.55,No.l:72-75
[3]克里斯托弗.彼得森[美]、徐红译:《积极心理学》[D].群众出版社,2010.6:115-118.
[4][5]周文芳.积极心理学视阈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N].广东商学院,2011.
[6]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苏州大学,2008.
[7]石国兴.积极心理学介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2).
[8] 李梅等.大学生心理健康十二讲[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9][11]刘伟伟等,积极心理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视角[J].教书育人,2010,(6):103
[10]乾润梅.积极心理学及其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N].华中师范大学,2006.
基金项目:
2013年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课题(B13JY03); 2011年浙江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题(Y201122022);2012年杭州师范大学思政课题(2012SZZX11)
作者简介:
刘伟伟,(1984-),男,汉,安徽巢湖人,杭州师范大学杭州国际服务工程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研究方向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