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凉山深处,有四川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和最难啃的硬骨头。凉山州最后7个未“摘帽”贫困县积极“备考”,不断增强产业扶贫实效,持续提升脫贫攻坚质量。
普格县探索“空心村”耕地、山林、草场等资源经营模式,加大产业园区和扶贫车间建设力度,形成“产业园区+辐射基地+到户项目”的发展体系,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布拖县坚持建基地、育龙头、推新人、创品牌的思路,全力发展马铃薯、附子、绿壳土鸡蛋、蓝莓等特色产业,加快发展产销一体化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有力带动了农民增产增收。
金阳县大兴核桃、青花椒、华山松“三棵树”立体林业产业扶贫攻坚,持续推进高寒山区“春薯秋菜”补短板工程,适度规模发展“小众”“特优”产品,并积极拓展精深加工、电商物流、全域旅游等产业链助农增收。
昭觉县利用土地、林地丰富的优势,发展中药材、经济林果业、菌类、错季蔬菜等经济价值高的产业。通过建设产业园区、组建农民合作社、开设农民夜校等方式,鼓励多种农业经营主体参与,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
喜德县积极发展大棚蔬菜、现代生猪养殖场、中药材种植基地、高山生态畜牧养殖基地,逐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贫困群众腰包一天天鼓起来。
越西县构建起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引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施产业精准到户的“四轮驱动”模式,推动“生产、生活、生态”同步发展。
美姑县积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逐步深化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高山生态鸡、黑山羊、黄牛养殖,引进土豆新品种、蔬菜水果种植园等项目,闯出了一条兼具效益与环保的“绿色”产业发展之路。
以产业促发展,扎实助力脱贫攻坚,凉山州正迈着全力以赴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坚定步伐迎接最终的“摘帽大考”。(作者单位/凉山日报社) (责编/冯雅可)
普格县探索“空心村”耕地、山林、草场等资源经营模式,加大产业园区和扶贫车间建设力度,形成“产业园区+辐射基地+到户项目”的发展体系,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布拖县坚持建基地、育龙头、推新人、创品牌的思路,全力发展马铃薯、附子、绿壳土鸡蛋、蓝莓等特色产业,加快发展产销一体化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有力带动了农民增产增收。
金阳县大兴核桃、青花椒、华山松“三棵树”立体林业产业扶贫攻坚,持续推进高寒山区“春薯秋菜”补短板工程,适度规模发展“小众”“特优”产品,并积极拓展精深加工、电商物流、全域旅游等产业链助农增收。
昭觉县利用土地、林地丰富的优势,发展中药材、经济林果业、菌类、错季蔬菜等经济价值高的产业。通过建设产业园区、组建农民合作社、开设农民夜校等方式,鼓励多种农业经营主体参与,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
喜德县积极发展大棚蔬菜、现代生猪养殖场、中药材种植基地、高山生态畜牧养殖基地,逐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贫困群众腰包一天天鼓起来。
越西县构建起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引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施产业精准到户的“四轮驱动”模式,推动“生产、生活、生态”同步发展。
美姑县积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逐步深化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高山生态鸡、黑山羊、黄牛养殖,引进土豆新品种、蔬菜水果种植园等项目,闯出了一条兼具效益与环保的“绿色”产业发展之路。
以产业促发展,扎实助力脱贫攻坚,凉山州正迈着全力以赴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坚定步伐迎接最终的“摘帽大考”。(作者单位/凉山日报社) (责编/冯雅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