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吸附脱硫技术用于脱除二次加工石脑油含硫化合物具有能耗低、高选择性和脱硫性能强等优点。通过共沉淀法制备Cu-Al,Zn-Al,Cu-Zn-Al等一系列复合金属氧化物脱硫剂,分析优选出物化性质最佳的脱硫剂。评价结果表明,双活性组分脱硫剂的脱硫性能优于单活性组分脱硫剂。双活性组分脱硫剂的正交实验结果显示最佳的制备条件:Cu,Zn,Al摩尔比为5∶4∶1,铜盐、锌盐和铝盐3种盐与沉淀剂摩尔比为1∶1.3,反应温度60℃。在最佳制备条件下得到的双组分脱硫剂中引入第3种活性组分Ni,表征结果显示Ni的加入使脱硫剂比表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200211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吸附脱硫技术用于脱除二次加工石脑油含硫化合物具有能耗低、高选择性和脱硫性能强等优点。通过共沉淀法制备Cu-Al,Zn-Al,Cu-Zn-Al等一系列复合金属氧化物脱硫剂,分析优选出物化性质最佳的脱硫剂。评价结果表明,双活性组分脱硫剂的脱硫性能优于单活性组分脱硫剂。双活性组分脱硫剂的正交实验结果显示最佳的制备条件:Cu,Zn,Al摩尔比为5∶4∶1,铜盐、锌盐和铝盐3种盐与沉淀剂摩尔比为1∶1.3,反应温度60℃。在最佳制备条件下得到的双组分脱硫剂中引入第3种活性组分Ni,表征结果显示Ni的加入使脱硫剂比表
其他文献
基于BIM的技术特点和优势,针对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特点,阐述了BIM技术在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施工各阶段的应用方法,并详细分析了BIM技术在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中的主要应用内容。BIM技术的应用可有效推进钢结构建筑工业化变革,推动产业升级,总结的经验也可供相关项目借鉴。
以市政道路雨水管道施工为依托,对雨水管沟开挖回填施工方法进行研究。通过对传统机械碾压和水夯法施工进行分析对比,对水夯法施工进行工艺试验,根据试验结果从设备人员投入、施工效率、施工质量等方面进行对比,水夯法施工能提高施工效率,节约施工工期,降低施工成本,具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Primary liver cancer (PLC)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malignant tumors in China. PLC is characterized by insidious onset, rapid progress, poor quality of life, a
介绍了中国石油克拉玛依石化公司800 kt/a连续重整装置在线通蒸汽处理循环氢压缩机入口过滤器堵塞的实施方案。在保证装置正常运行的前提下,通过采用对循环氢压缩机入口过滤器间断通蒸汽的办法,解决压缩机过滤器氯化铵结盐堵塞的问题。在线处理实践结果表明,压缩机出口流量由11.7 dam3/h上升至24.5 dam3/h,过滤器压力降较吹扫前最大下降40 kPa,压缩机运行转速可调的情况下对压缩机基本没有影响,对重整催化剂存在的影响可控。
甲醇制烯烃(MTO)技术是目前重要的乙烯、丙烯生产技术。MTO装置普遍存在急冷水杂质含量高的问题,影响装置稳定运行,选择合适的急冷水过滤技术非常关键。MTO急冷水中的杂质主要是催化剂细粉和蜡状物,催化剂细粉的质量浓度可达20~500 mg/L,且颗粒粒径小于5μm,蜡状物主要是多环芳烃。催化剂细粉和蜡状物在急冷水中形成悬浮物,增加了分离难度。目前已应用的MTO急冷水过滤技术有旋液分离器、金属滤芯过滤器、非金属膜过滤器(胀鼓列管式过滤器)和沸腾床过滤器等,其中沸腾床过滤器实际应用效果较好,沸腾床过滤器和旋液
利用50%甲基嘧啶磷喷雾和空调控温相结合,分阶段对储粮害虫进行防治.试验证明,以甲基嘧啶磷联合空调控温作为害虫防治新技术,能增强甲基嘧啶磷防护层对害虫的持续防治效果,减
在新建仓房安装多功能环流系统,系统集冬季下行式保水通风、夏季内环流均温、磷化氢熏蒸杀虫三种功能于一体,一套管网能够实现三种工艺,有利于粮仓设施的集中管控与操作,提高
某公司燃煤锅炉采用钠碱法脱硫工艺,采用SNCR(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技术)+SCR(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脱硝技术,脱硝系统氨逃逸值偏高,逃逸的氨经脱硫塔水洗脱除,导致脱硫废水中氨氮值高且波动大,影响后续装置经济稳定运行。对煤粉炉实施低氮燃烧改造,稳定锅炉运行参数,优化锅炉运行方式,从源头降低NOx生成量,控制炉膛出口NOx质量浓度不高于500 mg/m3;SCR脱硝实施精准喷氨改造,脱硝系统自控优化调试,实现SNCR+SCR脱硝高效运行,喷氨量
酸性水单塔低压汽提塔顶空气冷却器(空冷器)管束泄漏情况常有发生。空冷器管束内主要介质为H 2O,NH3,H2S,NH4HS等。通过分析酸性水汽提塔顶空冷器的管壁温度、液相H2S含量、液相NH3含量、H2S气相分压、NH3气相分压、管束内气体和液体流动状态,得出空冷器管束局部腐蚀主要原因是高浓度NH4HS的化学腐蚀或NH4<
易翠平:女,博士,长沙理工大学化学与食品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优秀粮油科技工作者,湖南省优秀科技特派员,湖南省优秀研究生导师;中国粮油学会食品分会常务理事,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