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规范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管理工作,对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审计机关通过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审计发现,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比较薄弱,存在账目混乱、会计信息失真等问题,应尽快采取措施加以规范。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基础;问题;规范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04-0137-01
一、存在的突出问题
1、会计基础工作方面。会计人员专业水平低,会计基础工作差。会计科目、账簿设置不规范、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普遍,会计档案管理不规范,会计人员离岗交接手续不全等,影响了会计核算的连续性。
2、记账凭证方面。有些单位对原始凭证审核不认真,对设定的内容填写不全。有的单位填制会计记账凭证摘要写得过于简单,一张记账凭证所附的原始凭证数量过多,业务记录乱而不准确,填制会计凭证内容不完整,如附件张数不填写,或编制人、出纳、稽核等相关人员不签字盖章等。
3、账簿使用方面。个别单位不设置总账,无法对各明细账进行核对、控制和平衡账务,固定资产不入账,形成账外资产。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混用或一本账多年度使用,账簿在启用时不填写“经管人员一览表”和“账户目录”,该实行报账制的不实行报账制,人为造成专项资金管理的疏漏。
二、存在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
1、会计人员素质不高,缺乏会计工作能力。一些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年龄老化,无专职会计人员,有的不具备会计人员从业资格,有的从未接受过会计教育培训,对新制度、新管理办法理解不透、落实不到位,有的是工作责任心不强,应付了事,种种原因造成会计信息失真和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
2、有关职能部门监管不到位。目前对专项资金检查虽连续不断,但多是单一部门或上级主管部门的检查。尽管纪检、审计部门也检查,然而只是定期审计或对单位一把手的经济责任审计,且审计执行时间区间与单位财务会计核算时间差别太大,有关部门检查力度不够。
3、法律法规不健全。有些条款缺乏可行性,使得会计人员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实际工作中,面对单位管理中违规行为,会计人员如果知情不举,就会违反《会计法》要负法律责任;如果向有关部门举报,日后又有可能受到打击报复,从而把会计人员摆在了一个进退维谷的尴尬位置。对多数会计人员来说这样的法规规定缺乏实际可行性,从而也就失去了法律的严肃性。
三、强化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对策
针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以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和会计信息质量,保障会计管理工作对财务活动应有的作用。
1、强化单位“一把手”责任,增强法律意识。尤其是基层财务人员如何理财,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制于主管领导的,要做到领导重视、民主理财、账目公开,坚持一支笔审批但不能搞成一个人当家。不管是在资金申报、资金拨付、资金使用、监督问效等哪个环节出了问题,作为主要领导就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各单位一把手,要增强法制意识,按照财务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要求,规范操作、严格管理,切实担负起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2、要加强会计队伍建设,规范会计基础工作。一是重视会计人员从业资格管理。对没有取得会计证的人员,坚决令其离开财务岗位。要组织会计人员积极参加财政、人事等有关部门定期举办的会计人员上岗证和会计专业技术考试,从整体上不断提高企业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二是抓好在职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工作。有关部门应经常性地举办针对会计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活动,有新的法规或制度出台时,要及时进行培训,使会计人员及时掌握最新的会计知识,提高其业务技术和工作能力。三是加强对在职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会计“诚信”问题是备受社会关注的问题,单位及政府有关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对会计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使其树立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奉公的良好风尚,积极主动地维护财经纪律。
3、建立健全专项资金管理的长效机制。一要建立健全专项资金申报。要召集有关人员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包括市场前景、地理实情、发展态势、经济和社会效益等指标进行科学的量化分析,确保专项资金能够发挥较大的经济效益。二是搞好监督问效。对项目资金实施的全过程要有专人负责管理,事中要搞好监督,包括资金拨付环节的监督,资金运用环节及项目承建过程的监督。同时,对完工的建设项目搞好绩效评价,从中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努力提高专项资金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三是实施报账制管理,逐步扩大专项资金的报账范围。对部分专项资金实行报账制管理,是上级部门的硬性要求,必须对其实行专人、专账、专户“三专”管理。这对规范会计核算、完善会计拨付手续、确保专项资金安全使用和防止违纪现象的出现,有着积极的作用。财政部门要逐步扩大专项资金的报账范围,同时要培训好专管人员,切实履行其监管责任,确保专项资金在报账制管理过程中不出现任何问题。
4、强化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建设。要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各单位应根据自己的实际,建立一套内控严格、切实可行的财务管理制度。对现金的管理、财产的审批、审批权限的分配、财务计划的制定和实施、资金的筹集和使用都要有明确而具体的规定,做到民主理财、科学理财。
5、加大外部监督管理、执法力度。财政、审计等国家机关和业务主管部门对行政事业单位要加强监督检查,对会计工作质量进行监督,揭露会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规范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该纠正的纠正,该整改的整改。同时,对不依法设置会计账簿、私设会计账簿和设置账外账、小金库等违反财经法规的单位,要依照财政、会计法规的有关规定严肃处理。财政作为会计管理工作的业务主管部门,要对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考核,不断提高其业务素质。对忠于职守,确有业绩的会计人员应给予奖励,对违反法纪、不能履行会计监督责任的会计人员应严肃处理。
总之,尽管在日常会计核算中存在各种不完善之处,但是只要认真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切实解决存在的问题,使行政事业单位的各项基础会计工作步入正轨,从而保障行政事业单位各项工作正常开展。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基础;问题;规范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04-0137-01
一、存在的突出问题
1、会计基础工作方面。会计人员专业水平低,会计基础工作差。会计科目、账簿设置不规范、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普遍,会计档案管理不规范,会计人员离岗交接手续不全等,影响了会计核算的连续性。
2、记账凭证方面。有些单位对原始凭证审核不认真,对设定的内容填写不全。有的单位填制会计记账凭证摘要写得过于简单,一张记账凭证所附的原始凭证数量过多,业务记录乱而不准确,填制会计凭证内容不完整,如附件张数不填写,或编制人、出纳、稽核等相关人员不签字盖章等。
3、账簿使用方面。个别单位不设置总账,无法对各明细账进行核对、控制和平衡账务,固定资产不入账,形成账外资产。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混用或一本账多年度使用,账簿在启用时不填写“经管人员一览表”和“账户目录”,该实行报账制的不实行报账制,人为造成专项资金管理的疏漏。
二、存在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
1、会计人员素质不高,缺乏会计工作能力。一些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年龄老化,无专职会计人员,有的不具备会计人员从业资格,有的从未接受过会计教育培训,对新制度、新管理办法理解不透、落实不到位,有的是工作责任心不强,应付了事,种种原因造成会计信息失真和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
2、有关职能部门监管不到位。目前对专项资金检查虽连续不断,但多是单一部门或上级主管部门的检查。尽管纪检、审计部门也检查,然而只是定期审计或对单位一把手的经济责任审计,且审计执行时间区间与单位财务会计核算时间差别太大,有关部门检查力度不够。
3、法律法规不健全。有些条款缺乏可行性,使得会计人员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实际工作中,面对单位管理中违规行为,会计人员如果知情不举,就会违反《会计法》要负法律责任;如果向有关部门举报,日后又有可能受到打击报复,从而把会计人员摆在了一个进退维谷的尴尬位置。对多数会计人员来说这样的法规规定缺乏实际可行性,从而也就失去了法律的严肃性。
三、强化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对策
针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以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和会计信息质量,保障会计管理工作对财务活动应有的作用。
1、强化单位“一把手”责任,增强法律意识。尤其是基层财务人员如何理财,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制于主管领导的,要做到领导重视、民主理财、账目公开,坚持一支笔审批但不能搞成一个人当家。不管是在资金申报、资金拨付、资金使用、监督问效等哪个环节出了问题,作为主要领导就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各单位一把手,要增强法制意识,按照财务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要求,规范操作、严格管理,切实担负起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2、要加强会计队伍建设,规范会计基础工作。一是重视会计人员从业资格管理。对没有取得会计证的人员,坚决令其离开财务岗位。要组织会计人员积极参加财政、人事等有关部门定期举办的会计人员上岗证和会计专业技术考试,从整体上不断提高企业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二是抓好在职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工作。有关部门应经常性地举办针对会计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活动,有新的法规或制度出台时,要及时进行培训,使会计人员及时掌握最新的会计知识,提高其业务技术和工作能力。三是加强对在职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会计“诚信”问题是备受社会关注的问题,单位及政府有关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对会计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使其树立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奉公的良好风尚,积极主动地维护财经纪律。
3、建立健全专项资金管理的长效机制。一要建立健全专项资金申报。要召集有关人员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包括市场前景、地理实情、发展态势、经济和社会效益等指标进行科学的量化分析,确保专项资金能够发挥较大的经济效益。二是搞好监督问效。对项目资金实施的全过程要有专人负责管理,事中要搞好监督,包括资金拨付环节的监督,资金运用环节及项目承建过程的监督。同时,对完工的建设项目搞好绩效评价,从中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努力提高专项资金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三是实施报账制管理,逐步扩大专项资金的报账范围。对部分专项资金实行报账制管理,是上级部门的硬性要求,必须对其实行专人、专账、专户“三专”管理。这对规范会计核算、完善会计拨付手续、确保专项资金安全使用和防止违纪现象的出现,有着积极的作用。财政部门要逐步扩大专项资金的报账范围,同时要培训好专管人员,切实履行其监管责任,确保专项资金在报账制管理过程中不出现任何问题。
4、强化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建设。要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各单位应根据自己的实际,建立一套内控严格、切实可行的财务管理制度。对现金的管理、财产的审批、审批权限的分配、财务计划的制定和实施、资金的筹集和使用都要有明确而具体的规定,做到民主理财、科学理财。
5、加大外部监督管理、执法力度。财政、审计等国家机关和业务主管部门对行政事业单位要加强监督检查,对会计工作质量进行监督,揭露会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规范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该纠正的纠正,该整改的整改。同时,对不依法设置会计账簿、私设会计账簿和设置账外账、小金库等违反财经法规的单位,要依照财政、会计法规的有关规定严肃处理。财政作为会计管理工作的业务主管部门,要对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考核,不断提高其业务素质。对忠于职守,确有业绩的会计人员应给予奖励,对违反法纪、不能履行会计监督责任的会计人员应严肃处理。
总之,尽管在日常会计核算中存在各种不完善之处,但是只要认真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切实解决存在的问题,使行政事业单位的各项基础会计工作步入正轨,从而保障行政事业单位各项工作正常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