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6月,又是一年一度的高考季。恍然间想起了我的高三,想起了那个炎热的夏天。再回过头看时,却早已没有了当初的感觉,只剩下喜悦、遗憾和怀念。
如今,即将考研的我,坐在大学的教室里写下这些字,和众多高三学子一样,从早上7点学习到晚上11点。写这篇文章,除了回忆我的高三,还想让即将参加高考的你们知道,高考,不过是人生中的N分之一次挑战。
经历:爱过恨過独留思念
不同的高三生,却有着同样的经历。当黑板上开始出现倒计时的时候,每个人都在心里暗暗下了决心。班级的墙壁上贴满了每个学生的目标大学,阳光照上去的时候,每个人的梦想都在发光。
我像每一个十七八岁的女生一样爱美,却又像每一个高三生一样愿为梦想舍弃一切。高三开始的第一天,我把头发理成了齐耳的短发,这样就节省了每天梳头的时间;我不再花时间用各种护肤品,坚持每天12点睡觉6点起床的作息;我减少照镜子的次数,每天只把自己埋在写不完的试卷里。
那段时间里,我把所有的政治书完完整整地背了下来。历史是我的弱项,为此我买了三大本练习题,每天晚上躲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做题。而对于英语,我几乎是在背字典。每天早上到教室,我都会捧着厚厚的英语字典,几乎把整本字典背了一遍。
日子就这样在平平淡淡中悄悄溜走。黑板上的数字,从三位数变成两位数,又从两位数变成个位数,然后是7、6、5……越临近高考的时候,我却越平静。“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就像我们班主任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完整地坚持下来,你们每个人都是胜利者。”
高考之后,我把所有的资料都完整地保存在我的房间里。现在再拿起那一本本厚厚的笔记,看到上面各种颜色的标记,我都会感谢曾经为高考不断努力的自己。
感悟:热血青春的日子,定不负你
人,哭着喊着跑到这个世界来,就注定要一边享受着生活所赐予的幸福,一边经历着生活所给予的磨难。就像游戏闯关一样,高考是这些关卡中的第一大关,同样也是最重要的一关。我不想像大多数人一样,把高考描述成一场痛苦的战斗,身处其间的每一个人都是勇士。你我都不过是普通的人,为着心中的梦想在一点点蜕变。高考不是无情的魔兽,如果你真的在努力,高考定会成为你道路上的助推力。因为它永远公平,并且同样善待每一个学子。
也许现在的你已经难以忍受高中的生活,急着要离开这座“监狱”,但是我想说,这种意气风发的感觉,这段热血燃烧的岁月,是你以后很难再能体会到的。
比如说现在的我,就极其怀念高中的状态。我要准备考研的时候,不会有人把所有资料总结好送到我的手上,不会有人每天特意拿出时间来为我加油打气,不会有人督促我每天早起读书,不会有人陪我每天喊一遍梦想。而这些,你们都拥有。
高考固然辛苦,但不至于鲜血淋漓。我希望每一位高三学生都能利用好现有的资源,踏踏实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当看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你会觉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心态:万物皆有裂缝,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
我相信大多数高三学生都在经历着沉重的心理折磨。因为经历过,所以理解。人只要有压力,各种负面情绪就会随之而来,压得人喘不过气。高三的时候,我的身体健康出现了一些状况,我常常写着写着就会突然流下泪来。那段时间我频繁地请病假,而所谓的“病假”,不过是在家里无止尽地哭。
其实我的父母从来没有给过我什么压力,他们觉得自己的女儿就是最棒的;我的老师也没有给过我压力,她对待自己的学生犹如是自己的孩子。我的压力其实是来自于我自己,来自于实力配不上野心的差距。所以,接下来我想说的是,量力而行。
当过运动员或看过运动员训练的人都知道,为了增强腰部和下肢力量,运动员常在教练的指导下做一种压杠铃的负重练习。通过压杠铃的练习,运动员的力量尤其是腰部和下肢的力量会迅速增强,奔跑和跳跃的能力也会随之突飞猛进。当然,杠铃的重量一定要适当,轻了效果甚微,重了运动员受不了会闪了腰,而且杠铃重量的增加要因人而异,循序渐进。这杠铃,就像我们人生在世所必须背负的压力。适当地背负一些压力,既能锻炼个人的能力,也能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但压力过度,突破了身体和心理的极限,就会使人身心俱损,甚至彻底崩溃。所以当你感到实在承受不了的时候,要及时给自己减压。
高考之前,我给自己定的目标是数学必须考到140分以上。因为在平常的测试中,数学一直是我的强项。我的这种想法太强烈了,所以考试的时候,我不允许自己有任何疏忽,进而导致我在时间分配上出现了差错。过分的精益求精,带来的不是完美的结局,而是顾此失彼。结果是,我的数学仅仅考到了117分,这损失的20分,足以断送我去往理想大学的路径。最后一场考试是英语,我用尽所有方法在考试之前的时间里缓解自己的心情,最后英语拿到了145分的满意成绩。
我把我的遗憾讲给你们听,是希望你们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三年的努力,不能因为心态而使之付诸东流。
还记得回高中学校取录取通知书的那天,同学们像往常一样彼此打着招呼,大家的表情看不出悲喜,一个个都十分平静。没有想象中彼此拥抱痛哭的同学,也没有扔书撕本的震撼场景。或许在许多年以后,我依然会想起那条走了无数遍的宿舍和教学楼之间的小路,会想起班主任关心的话语,却再也不会有当时的感觉了。它连同青春的小尾巴,在我还没有注意到的时候,就这么悄然无息地结束了。
但是,这段只属于青春的记忆,却永留脑海。
如今,即将考研的我,坐在大学的教室里写下这些字,和众多高三学子一样,从早上7点学习到晚上11点。写这篇文章,除了回忆我的高三,还想让即将参加高考的你们知道,高考,不过是人生中的N分之一次挑战。
经历:爱过恨過独留思念
不同的高三生,却有着同样的经历。当黑板上开始出现倒计时的时候,每个人都在心里暗暗下了决心。班级的墙壁上贴满了每个学生的目标大学,阳光照上去的时候,每个人的梦想都在发光。
我像每一个十七八岁的女生一样爱美,却又像每一个高三生一样愿为梦想舍弃一切。高三开始的第一天,我把头发理成了齐耳的短发,这样就节省了每天梳头的时间;我不再花时间用各种护肤品,坚持每天12点睡觉6点起床的作息;我减少照镜子的次数,每天只把自己埋在写不完的试卷里。
那段时间里,我把所有的政治书完完整整地背了下来。历史是我的弱项,为此我买了三大本练习题,每天晚上躲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做题。而对于英语,我几乎是在背字典。每天早上到教室,我都会捧着厚厚的英语字典,几乎把整本字典背了一遍。
日子就这样在平平淡淡中悄悄溜走。黑板上的数字,从三位数变成两位数,又从两位数变成个位数,然后是7、6、5……越临近高考的时候,我却越平静。“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就像我们班主任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完整地坚持下来,你们每个人都是胜利者。”
高考之后,我把所有的资料都完整地保存在我的房间里。现在再拿起那一本本厚厚的笔记,看到上面各种颜色的标记,我都会感谢曾经为高考不断努力的自己。
感悟:热血青春的日子,定不负你
人,哭着喊着跑到这个世界来,就注定要一边享受着生活所赐予的幸福,一边经历着生活所给予的磨难。就像游戏闯关一样,高考是这些关卡中的第一大关,同样也是最重要的一关。我不想像大多数人一样,把高考描述成一场痛苦的战斗,身处其间的每一个人都是勇士。你我都不过是普通的人,为着心中的梦想在一点点蜕变。高考不是无情的魔兽,如果你真的在努力,高考定会成为你道路上的助推力。因为它永远公平,并且同样善待每一个学子。
也许现在的你已经难以忍受高中的生活,急着要离开这座“监狱”,但是我想说,这种意气风发的感觉,这段热血燃烧的岁月,是你以后很难再能体会到的。
比如说现在的我,就极其怀念高中的状态。我要准备考研的时候,不会有人把所有资料总结好送到我的手上,不会有人每天特意拿出时间来为我加油打气,不会有人督促我每天早起读书,不会有人陪我每天喊一遍梦想。而这些,你们都拥有。
高考固然辛苦,但不至于鲜血淋漓。我希望每一位高三学生都能利用好现有的资源,踏踏实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当看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你会觉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心态:万物皆有裂缝,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
我相信大多数高三学生都在经历着沉重的心理折磨。因为经历过,所以理解。人只要有压力,各种负面情绪就会随之而来,压得人喘不过气。高三的时候,我的身体健康出现了一些状况,我常常写着写着就会突然流下泪来。那段时间我频繁地请病假,而所谓的“病假”,不过是在家里无止尽地哭。
其实我的父母从来没有给过我什么压力,他们觉得自己的女儿就是最棒的;我的老师也没有给过我压力,她对待自己的学生犹如是自己的孩子。我的压力其实是来自于我自己,来自于实力配不上野心的差距。所以,接下来我想说的是,量力而行。
当过运动员或看过运动员训练的人都知道,为了增强腰部和下肢力量,运动员常在教练的指导下做一种压杠铃的负重练习。通过压杠铃的练习,运动员的力量尤其是腰部和下肢的力量会迅速增强,奔跑和跳跃的能力也会随之突飞猛进。当然,杠铃的重量一定要适当,轻了效果甚微,重了运动员受不了会闪了腰,而且杠铃重量的增加要因人而异,循序渐进。这杠铃,就像我们人生在世所必须背负的压力。适当地背负一些压力,既能锻炼个人的能力,也能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但压力过度,突破了身体和心理的极限,就会使人身心俱损,甚至彻底崩溃。所以当你感到实在承受不了的时候,要及时给自己减压。
高考之前,我给自己定的目标是数学必须考到140分以上。因为在平常的测试中,数学一直是我的强项。我的这种想法太强烈了,所以考试的时候,我不允许自己有任何疏忽,进而导致我在时间分配上出现了差错。过分的精益求精,带来的不是完美的结局,而是顾此失彼。结果是,我的数学仅仅考到了117分,这损失的20分,足以断送我去往理想大学的路径。最后一场考试是英语,我用尽所有方法在考试之前的时间里缓解自己的心情,最后英语拿到了145分的满意成绩。
我把我的遗憾讲给你们听,是希望你们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三年的努力,不能因为心态而使之付诸东流。
还记得回高中学校取录取通知书的那天,同学们像往常一样彼此打着招呼,大家的表情看不出悲喜,一个个都十分平静。没有想象中彼此拥抱痛哭的同学,也没有扔书撕本的震撼场景。或许在许多年以后,我依然会想起那条走了无数遍的宿舍和教学楼之间的小路,会想起班主任关心的话语,却再也不会有当时的感觉了。它连同青春的小尾巴,在我还没有注意到的时候,就这么悄然无息地结束了。
但是,这段只属于青春的记忆,却永留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