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地方文献收集与整理是地方公共图书馆的一项基础业务,如何做好地方文献分类,不仅对于读者检索和使用地方文献资源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有助于向读者揭示馆藏特色。本文将通过莞城图书馆地方文献的分类管理,揭示如何结合地方文化特色进行地方文献的分类整理,并提高读者文献咨询服务效率。
关键词:地方文献;分类;莞城图书馆
地方文献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国家文献和历史文献的一个组成部分,它记载着某一地域人类从事社会实践、生产实践和科学实践的经验和总结,是一个地方文化发展的积淀和缩影,也是后人借助认识社会、改造自然界、获得继续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具有明显的区域性、时代性和资料性。[1]做好地方文献的收集和保存工作是基层公共图书馆的一项必要工作。
一、基层公共图书馆收集地方文献的必要性
基层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基层窗口单位,是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进行终身学习教育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推进地方文化建设、地方历史传扬的重要场所。而地方文献作为一个地区文化发展的缩影,全面反映区域的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等情况,是一种具有使用价值的文献资源,基层公共图书馆应当将收集、整理和研究地方文献作为重点工作之一。
地方文献的使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一是反映本地区的历史和现状,能为本地区有关部门制定政策规划,提供信息,作出符合实际科学合理的决策;二是为地方文化历史及科学研究提供宝贵的信息资料,地方文献记录了本地区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经济发展情况等信息,有助于对本地区的历史、社会、经济、农业及人口等方面进行研究;三是为传承乡邦历史文化提供了良好的教材,地方文献记载了本地区大量的山川古迹、风俗文化及历史名人资料,有助于增强人们热爱家乡的思想情感,是传承优良传统最好的乡土教材。
二、莞城图书馆地方文献收集与整理工作
莞城图书馆作为一所基层公共图书馆,自2008年开馆以来,在“不求大,但求精”的办馆方针下,始终致力于艺术、文史领域专业图书和古籍等珍贵文献的收集整理与开发利用,其中更是将收集保存东莞地方文献作为重点工作之一,并专门设有地方文献专架,配备专门的管理工作人员。
为进一步规范莞城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更好地进行科学研究和实践活动,莞城图书馆对地方文献馆藏的范围和内容逐渐形成了一定标准,馆藏地方文献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出版(1949年以后)的文献为主,凡是内容上反映东莞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地理、名胜古迹、风俗民情、物产资源等方面的文献资料,以及莞籍或寓居东莞人士的著述、著作手稿等。
(一)地方文献馆藏及收集情况
莞城图书馆以立足本土,汇集东莞地方人文、区域文化为宗旨,通过民间征集、乡贤捐献、各级单位机构捐赠等多渠道收集及采购。截至目前共收藏地方图书1248种(合2609册),地方期刊472种(合787册),其中包括广东省方志馆、东莞市政协、东莞市方志办、北京东莞建设研究会、东莞博物馆、东莞中学等多个单位机构赠书。
此外,为加大地方文献收集力度,莞城图书馆还组织工作人员多次走出东莞去搜集莞人著作,以乡情为纽带,与在市外、省外的莞籍学者建立保持友好的关系,包括来自北京东莞建设研究会、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广州美术学院等机构单位的莞籍专家学者,为收集更多的莞人著作和建设本馆东莞地方文献专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地方文献对外服务情况
莞城图书馆专门于古籍特藏区内设有地方文献专架,实行闭架管理,因地方文献馆藏复本有限,对读者只提供馆内阅览,概不外借。读者查阅地方文献,需按相关借阅规则,先查阅藏书目录,并填写《图书阅览复制申请表》,方可阅览图书。
为更便于读者查阅地方文献资源,莞城图书馆对馆藏地方文献进行了有别于《中图法》的分类方法,重新拟定新的分类,新目录预计2018年初将更新到“莞城图书馆古籍和特藏文献检索系统”,届时读者可通过莞城图书馆官方网站进入访问查询。
三、莞城图书馆地方文献具体分类
地方文献整理工作是为读者服务、书目编制、藏书组织管理、文献开发利用以及数据库建设的前提条件或工作基础。科学的整序方法,决定了整理工作的质量,因此必须根据地方文献的特点、形式、内容,制订有关整理工作的规程。[2]但我国尚没有统一的“地方文献著录规则”,据目前来看,全国各地公共图书馆对于地方文献分类大致有三种做法:第一是使用《中图法》;第二是在《中图法》的分类基础上,按本馆情况适当增加类目;第三是自行拟定分类。
在开馆初期,莞城图书馆地方文献书目编制、排架工作主要使用《中圖法》。但随着地方文献工作的深入开展,工作人员结合馆藏地方文献特征、读者服务等方面,逐渐发现《中图法》对于馆藏地方文献的分类具有局限性。一方面是《中图法》中某些类目分类不够详细,不能突出地方文献地域特色,就如广东年鉴社副社长陈宏亮在《方志馆地方文献分类探讨——以广东地方文献分类为例》一文中提到,《中图法》是综合性图书分类法,但有些类目分类不够详细,不能满足地方文献特指性强的分类,有些类目无法满足地方文献强烈的地域性需求。二是按照《中图法》分类排架,不利于为读者提供更集中的文献信息和书目信息,在实际的读者咨询服务中,不少来馆查阅地方文献的读者是东莞本土历史文化的爱好者,并且多数带有具体的研究问题或研究内容前来查询资料的,例如查询“东莞方言”、“东莞邓氏”相关资料、“改革开放以前东莞对外贸易情况”等等具体问题,按照《中图法》分类排架,不少与问题相关的文献资料是分散在不同类别里的。为提高读者服务质量和效率,突出馆藏地方文献的收藏特色,重新细考馆藏地方文献特征,自行拟定分类是十分必要的。
结合“艺术、文史”的馆藏定位、读者对地方文献的需求情况,莞城图书馆对馆藏地方文献进行了重新分类整理,突出文史特色,设有东莞地方方志、地方历史地理、乡贤著述、人物传记、本土文学创作、名家书画艺术作品等多个具有鲜明特色的类目,系统地将馆藏地方文献分门别类,形成了以《中图法》编目为基础、自行拟定分类排架的特殊著录方法。具体分类情况如下: (1)地方志书:是地方文献中重要的类型之一,全面记载某一时期某一地域的自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情况,种类繁多,包括总志、通志、府志、州志、县志、乡镇志及专志等。莞城图书馆该类别主要包括本地区不同时期的县志、镇街志、村志、专业志、行业志等。
(2)地方年鉴:是年鉴的一种类型,主要指地方编辑出版反映地方各方面或某方面事物发展情况、研究成果及有关统计资料,可以说是地方百科的工具书。[3]莞城图书馆该类别主要包括东莞统计年鉴、东莞年鉴以及各种专门性年鉴(如《莞城美术馆年鉴》、《岭南画院年鉴》、《东莞博物馆年鉴》等)。
(3)地方谱牒:谱牒记录了一族的世系传承、人口繁衍、家规家训以及名人生平事迹等,不仅保存了大量珍贵的史料、历史人物资料,补充了正史和方志的不足,还为研究某一姓氏发展、宗族制度提供依据。莞城图书馆该类别主要包括旧谱复印本、新编族谱家谱以及世系源流等。
(4)地方革命史:包括党史、农、工、青、妇、运动史等,尤其以地方党史最为重要。莞城图书馆该类别主要包括地方党史、各类运动史以及东江纵队史料等,其中“东江纵队史料”是该类别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支蜚声海外、威震南粤的人民抗日武装,而东莞是其主要活动地区,保存着大量珍贵史料,近年来也陆续出版了有不少相关图书,亦有不少读者对此专题资料有所查阅需求。
(5)地方历史地理:地方史是记录某一地区的发展历程的史书,包括社会史、自然史等。莞城图书馆该类别主要包括地方历史、文史资料汇编、考古文物、舆图等图书,该类别图书亦是读者查询的重点类目。
(6)地方人物传记:指人物传记性著作,记录人物生平事迹、口述历史调查等相关资料,包括自传、评传、图传等形式图书。名人传记和历史密切相关,某些年代久远的传记著作蕴藏着不少史料,对于史学研究具有一定价值。
(7)乡贤著述:包括近现代名人学者著作、全集,例如可园张氏、张其淦、陈伯陶、邓尔雅、容庚、容肇祖、邓白等莞籍名人学者著作。此类有别于“11、文学作品”,主要是以学者专家的著作为主,更具学术研究性。
(8)地方经济:主要包括地方经济、工业、农业、城市建设、地区改革开放等方面图书。
(9)教育文化机构出版物:主要包括东莞中学、东莞理工学院、东莞城市学院、莞城中心小学等教育文化机构的出版物。莞城具有突出的教育优势,有特别重视教育的党委和政府、以及具有百年历史的首批省一级学校(东莞中学、莞城中心小学),各教育机构单位出版不少图书,市面稀见,有不少读者来馆咨询该类别图书。
(10)政府机关部门内部资料:包括政府机关部门工作报告汇总、宣传资料等。
(11)文学作品:以现代文学作品为主,包括莞籍作家文学作品、在莞工作生活的作家作品、本地区文化单位出版文集等。
(12)艺术作品:以艺术画册、艺术作品集为主,包括莞籍艺术家作品集、在莞工作生活的艺术家作品集、本地区文化单位出版艺术集等。
(13)专用工具书:包括莞音字典、方言词典、方言研究资料等。
(14)地方报刊:包括地方报纸、期刊。
(15)其他:地方文献除了包括图书、报刊等类型文献外,还应该包括光盘、录音等非纸质新载体文献。莞城图书馆至今收入此类文献数量较少,仅有少量光盘,未进一步进行分类。
莞城图书馆重新拟定地方文献分类后,文献特点更加明显突出,不仅有效向读者揭示了以地方文史收藏为主的服務特色,还有助于未来进一步对地方文史资料的收集整合,凸显“文史”馆藏特色。
四、结语
就目前而言,对地方文献的分类并未有一个全国统一的规范,各个公共图书馆所采取的分类亦有所差异。为更好地为读者提供地方文献资源服务,结合本地区文史优势,进一步建设地方文献专架,莞城图书馆的地方文献分类工作仍有待进一步改进完善,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不断进行研究和总结,以期满足读者需求,提供更到位的服务,并为地方文献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数据库建设等延伸工作做好基础性准备。
参考文献:
[1]骆伟著.地方文献学概论.澳门:澳门文献信息学会,2008
[2]李照醇编著.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同人文选.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
[3陈宏亮著.方志馆地方文献分类探讨——以广东地方文献分类为例:中国地方志,2013年第2期
作者简介:
詹宝莹(1987—),女,广东东莞人,汉族,图书资料助理馆员,本科,研究方向:古籍及地方文献整理出版,地方文史研究及推广。
关键词:地方文献;分类;莞城图书馆
地方文献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国家文献和历史文献的一个组成部分,它记载着某一地域人类从事社会实践、生产实践和科学实践的经验和总结,是一个地方文化发展的积淀和缩影,也是后人借助认识社会、改造自然界、获得继续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具有明显的区域性、时代性和资料性。[1]做好地方文献的收集和保存工作是基层公共图书馆的一项必要工作。
一、基层公共图书馆收集地方文献的必要性
基层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基层窗口单位,是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进行终身学习教育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推进地方文化建设、地方历史传扬的重要场所。而地方文献作为一个地区文化发展的缩影,全面反映区域的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等情况,是一种具有使用价值的文献资源,基层公共图书馆应当将收集、整理和研究地方文献作为重点工作之一。
地方文献的使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一是反映本地区的历史和现状,能为本地区有关部门制定政策规划,提供信息,作出符合实际科学合理的决策;二是为地方文化历史及科学研究提供宝贵的信息资料,地方文献记录了本地区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经济发展情况等信息,有助于对本地区的历史、社会、经济、农业及人口等方面进行研究;三是为传承乡邦历史文化提供了良好的教材,地方文献记载了本地区大量的山川古迹、风俗文化及历史名人资料,有助于增强人们热爱家乡的思想情感,是传承优良传统最好的乡土教材。
二、莞城图书馆地方文献收集与整理工作
莞城图书馆作为一所基层公共图书馆,自2008年开馆以来,在“不求大,但求精”的办馆方针下,始终致力于艺术、文史领域专业图书和古籍等珍贵文献的收集整理与开发利用,其中更是将收集保存东莞地方文献作为重点工作之一,并专门设有地方文献专架,配备专门的管理工作人员。
为进一步规范莞城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更好地进行科学研究和实践活动,莞城图书馆对地方文献馆藏的范围和内容逐渐形成了一定标准,馆藏地方文献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出版(1949年以后)的文献为主,凡是内容上反映东莞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地理、名胜古迹、风俗民情、物产资源等方面的文献资料,以及莞籍或寓居东莞人士的著述、著作手稿等。
(一)地方文献馆藏及收集情况
莞城图书馆以立足本土,汇集东莞地方人文、区域文化为宗旨,通过民间征集、乡贤捐献、各级单位机构捐赠等多渠道收集及采购。截至目前共收藏地方图书1248种(合2609册),地方期刊472种(合787册),其中包括广东省方志馆、东莞市政协、东莞市方志办、北京东莞建设研究会、东莞博物馆、东莞中学等多个单位机构赠书。
此外,为加大地方文献收集力度,莞城图书馆还组织工作人员多次走出东莞去搜集莞人著作,以乡情为纽带,与在市外、省外的莞籍学者建立保持友好的关系,包括来自北京东莞建设研究会、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广州美术学院等机构单位的莞籍专家学者,为收集更多的莞人著作和建设本馆东莞地方文献专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地方文献对外服务情况
莞城图书馆专门于古籍特藏区内设有地方文献专架,实行闭架管理,因地方文献馆藏复本有限,对读者只提供馆内阅览,概不外借。读者查阅地方文献,需按相关借阅规则,先查阅藏书目录,并填写《图书阅览复制申请表》,方可阅览图书。
为更便于读者查阅地方文献资源,莞城图书馆对馆藏地方文献进行了有别于《中图法》的分类方法,重新拟定新的分类,新目录预计2018年初将更新到“莞城图书馆古籍和特藏文献检索系统”,届时读者可通过莞城图书馆官方网站进入访问查询。
三、莞城图书馆地方文献具体分类
地方文献整理工作是为读者服务、书目编制、藏书组织管理、文献开发利用以及数据库建设的前提条件或工作基础。科学的整序方法,决定了整理工作的质量,因此必须根据地方文献的特点、形式、内容,制订有关整理工作的规程。[2]但我国尚没有统一的“地方文献著录规则”,据目前来看,全国各地公共图书馆对于地方文献分类大致有三种做法:第一是使用《中图法》;第二是在《中图法》的分类基础上,按本馆情况适当增加类目;第三是自行拟定分类。
在开馆初期,莞城图书馆地方文献书目编制、排架工作主要使用《中圖法》。但随着地方文献工作的深入开展,工作人员结合馆藏地方文献特征、读者服务等方面,逐渐发现《中图法》对于馆藏地方文献的分类具有局限性。一方面是《中图法》中某些类目分类不够详细,不能突出地方文献地域特色,就如广东年鉴社副社长陈宏亮在《方志馆地方文献分类探讨——以广东地方文献分类为例》一文中提到,《中图法》是综合性图书分类法,但有些类目分类不够详细,不能满足地方文献特指性强的分类,有些类目无法满足地方文献强烈的地域性需求。二是按照《中图法》分类排架,不利于为读者提供更集中的文献信息和书目信息,在实际的读者咨询服务中,不少来馆查阅地方文献的读者是东莞本土历史文化的爱好者,并且多数带有具体的研究问题或研究内容前来查询资料的,例如查询“东莞方言”、“东莞邓氏”相关资料、“改革开放以前东莞对外贸易情况”等等具体问题,按照《中图法》分类排架,不少与问题相关的文献资料是分散在不同类别里的。为提高读者服务质量和效率,突出馆藏地方文献的收藏特色,重新细考馆藏地方文献特征,自行拟定分类是十分必要的。
结合“艺术、文史”的馆藏定位、读者对地方文献的需求情况,莞城图书馆对馆藏地方文献进行了重新分类整理,突出文史特色,设有东莞地方方志、地方历史地理、乡贤著述、人物传记、本土文学创作、名家书画艺术作品等多个具有鲜明特色的类目,系统地将馆藏地方文献分门别类,形成了以《中图法》编目为基础、自行拟定分类排架的特殊著录方法。具体分类情况如下: (1)地方志书:是地方文献中重要的类型之一,全面记载某一时期某一地域的自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情况,种类繁多,包括总志、通志、府志、州志、县志、乡镇志及专志等。莞城图书馆该类别主要包括本地区不同时期的县志、镇街志、村志、专业志、行业志等。
(2)地方年鉴:是年鉴的一种类型,主要指地方编辑出版反映地方各方面或某方面事物发展情况、研究成果及有关统计资料,可以说是地方百科的工具书。[3]莞城图书馆该类别主要包括东莞统计年鉴、东莞年鉴以及各种专门性年鉴(如《莞城美术馆年鉴》、《岭南画院年鉴》、《东莞博物馆年鉴》等)。
(3)地方谱牒:谱牒记录了一族的世系传承、人口繁衍、家规家训以及名人生平事迹等,不仅保存了大量珍贵的史料、历史人物资料,补充了正史和方志的不足,还为研究某一姓氏发展、宗族制度提供依据。莞城图书馆该类别主要包括旧谱复印本、新编族谱家谱以及世系源流等。
(4)地方革命史:包括党史、农、工、青、妇、运动史等,尤其以地方党史最为重要。莞城图书馆该类别主要包括地方党史、各类运动史以及东江纵队史料等,其中“东江纵队史料”是该类别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支蜚声海外、威震南粤的人民抗日武装,而东莞是其主要活动地区,保存着大量珍贵史料,近年来也陆续出版了有不少相关图书,亦有不少读者对此专题资料有所查阅需求。
(5)地方历史地理:地方史是记录某一地区的发展历程的史书,包括社会史、自然史等。莞城图书馆该类别主要包括地方历史、文史资料汇编、考古文物、舆图等图书,该类别图书亦是读者查询的重点类目。
(6)地方人物传记:指人物传记性著作,记录人物生平事迹、口述历史调查等相关资料,包括自传、评传、图传等形式图书。名人传记和历史密切相关,某些年代久远的传记著作蕴藏着不少史料,对于史学研究具有一定价值。
(7)乡贤著述:包括近现代名人学者著作、全集,例如可园张氏、张其淦、陈伯陶、邓尔雅、容庚、容肇祖、邓白等莞籍名人学者著作。此类有别于“11、文学作品”,主要是以学者专家的著作为主,更具学术研究性。
(8)地方经济:主要包括地方经济、工业、农业、城市建设、地区改革开放等方面图书。
(9)教育文化机构出版物:主要包括东莞中学、东莞理工学院、东莞城市学院、莞城中心小学等教育文化机构的出版物。莞城具有突出的教育优势,有特别重视教育的党委和政府、以及具有百年历史的首批省一级学校(东莞中学、莞城中心小学),各教育机构单位出版不少图书,市面稀见,有不少读者来馆咨询该类别图书。
(10)政府机关部门内部资料:包括政府机关部门工作报告汇总、宣传资料等。
(11)文学作品:以现代文学作品为主,包括莞籍作家文学作品、在莞工作生活的作家作品、本地区文化单位出版文集等。
(12)艺术作品:以艺术画册、艺术作品集为主,包括莞籍艺术家作品集、在莞工作生活的艺术家作品集、本地区文化单位出版艺术集等。
(13)专用工具书:包括莞音字典、方言词典、方言研究资料等。
(14)地方报刊:包括地方报纸、期刊。
(15)其他:地方文献除了包括图书、报刊等类型文献外,还应该包括光盘、录音等非纸质新载体文献。莞城图书馆至今收入此类文献数量较少,仅有少量光盘,未进一步进行分类。
莞城图书馆重新拟定地方文献分类后,文献特点更加明显突出,不仅有效向读者揭示了以地方文史收藏为主的服務特色,还有助于未来进一步对地方文史资料的收集整合,凸显“文史”馆藏特色。
四、结语
就目前而言,对地方文献的分类并未有一个全国统一的规范,各个公共图书馆所采取的分类亦有所差异。为更好地为读者提供地方文献资源服务,结合本地区文史优势,进一步建设地方文献专架,莞城图书馆的地方文献分类工作仍有待进一步改进完善,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不断进行研究和总结,以期满足读者需求,提供更到位的服务,并为地方文献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数据库建设等延伸工作做好基础性准备。
参考文献:
[1]骆伟著.地方文献学概论.澳门:澳门文献信息学会,2008
[2]李照醇编著.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同人文选.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
[3陈宏亮著.方志馆地方文献分类探讨——以广东地方文献分类为例:中国地方志,2013年第2期
作者简介:
詹宝莹(1987—),女,广东东莞人,汉族,图书资料助理馆员,本科,研究方向:古籍及地方文献整理出版,地方文史研究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