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进展为脑梗死危险因素分析

来源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ggertr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进展为脑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对133例TIA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记录住院期间发生脑梗死情况,分析TIA发作频率、发作持续时间、首次发作至治疗时间、治疗前发作次数以及血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以及三酰甘油等因素,并对发生脑梗死患者与未发生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33例患者中有48例(36.09%)发生了脑梗死,其中前循环TIA患者108例中发生脑梗死39例(36.11%),后循环TIA患者20例中发生脑梗死7例(35.00%),前、后循环TIA患者的脑梗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累及前后循环的TIA患者5例中发生脑梗死2例.TIA发作频率>3次/d、发作持续时间> 30 min、首次发作至治疗时间>24h或治疗前发作次数>5次的TIA患者脑梗死发生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 0.01).发生脑梗死的TIA患者首次发作至治疗时间、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均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IA发作持续时间长、次数多、未及时治疗及伴有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脂血症的TIA患者短期内发生脑梗死的危险性较高。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缺血后处理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术后6个月生存质量的变化及影响.方法 选择接受缺血后处理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29例,分别于术前、术后6个月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和特异性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对患者生存质量予以评价,分析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变化及影响因素.结果 经缺血后处理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术后6个月SF-36和SAQ各项评分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
目的 探讨甲状旁腺素及骨转运指标检测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肾性骨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76例MHD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的血生化相关指标,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两组血清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甲状旁腺素7-84(PTH7-84)、骨碱性磷酸酶(BALP)及骨钙素(OC)水平,计算iPTH/PTH7-84.结果 观察组尿素氮、肌酐、磷、碱性磷
神经性疼痛是由多种疾病或神经系统损伤引起的慢性疼痛,因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神经性疼痛往往比非神经性疼痛更难治愈。目前在病理性疼痛发展和维持的过程中,外周致敏和中枢致敏可被看作神经元可塑性的表现。在这两个方面中,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在介导疼痛的发生发展中起到关键的作用。最近的研究表明炎性趋化因子CXCL1在脊髓胶质细胞中的表达与神经性疼痛密切相关。CXCL1是一种促进中枢致敏作用的趋化因子,其与受体C
目的 探讨晶状体囊破裂外伤性白内障的最佳手术时机,观察二期人工晶状体植入疗效。方法 对44例(44眼)合并晶状体囊破裂外伤性白内障,根据患者年龄、外伤性质、损伤范围及炎症程度,选择合适时机行白内障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眼球破裂、穿孔伤者,首先缝合伤口;晶状体皮质溢出前房引起重度炎症反应或继发青光眼者,立即急诊手术;外伤后虹膜睫状体炎症反应重,先控制炎症,待炎症稳定后手术。44眼均在1个月内二期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