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铁遇见怀抱向日葵的女子(外二首)

来源 :福建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li25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色的向日葵 一共有三朵
  它们被一个女子抱在怀里
  在地铁我遇到了
  这样一个女子和她的三朵向日葵
  三朵大小不一的向日葵
  它们的颜色很接近
  有着一样的忧伤
  花瓣透着淡淡的黄
  车厢里的汗味被气流悬挂
  那些踮着脚尖的人
  他们无视这三朵向日葵
  也无视有一个女人
  抱着三朵向日葵
  在午后乘地铁
  理想生活之时间
  生活就是 时间
  被一点一点分割
  有些人陶醉
  有些人无动于衷
  这是存在意义上的有趣剥离
  我时常敏感
  有时它存在于体检报告里
  有时它存在于银行的催款信息里
  有时它也存在于躯体病痛的起伏里
  有时它也指挥着
  你的喜怒哀乐
  此刻 我决然与之告别
  存在于虚无的孤独里
  继续孤独
  春天对一股寒流的描述
  这个春天的寒流
  像春天的色彩一样富有
  那些没有来得及命名的雷声
  早已越过沼泽和水塘
  它们时刻逼近
  我在冬日里辛苦围下的红色地带
  尽管它们只是在不远处徘徊
  但足以动摇我对这春天的向往
  取一瓢远山的净水
  撮一束古茶树上的嫩叶
  窗外落下的雨像黑色乌鸦的咒语
  击打着茶几上冒着蒸汽的水壶
  翻滚的闹腾
  我真的可以置之不理吗
  任凭细小的风带来潮湿的安慰
  离我只有两个汉字距离的故乡
  老母親曾因摔伤而带来伤痛的残腿
  是否已留下对抗这场风暴的记忆
  那里的乌鸦更像乡绅一些
  它们使用汉语里最纯粹的粗粝
  母亲是否听懂了这些警示
  我能做的就是在分行的文字里
  背着母亲突围
  责任编辑 林 芝
其他文献
好友薇薇在朋友圈发了个“九宫格”,远处蓝天碧海白沙滩,身边各种高档美食,她和老公甜蜜比心。看似不经意轻撩发丝,手腕上名牌新款手镯已让人移不开眼睛。再看定位,明晃晃地挂着某知名度假区的高档酒店……炫得不要太明显!可是那文案,薇薇居然在抱怨老公不该把结婚纪念日搬到这么远的地方过,不如在家粗茶淡饭舒心。   我瞬间柠檬精上身,心里一万个不舒服。迅速瞅了眼评论区,小晴的回复引起了我的注意:妈呀,你太凡尔赛
期刊
在《旁观害羞者》之前,我写过《冷血之物》和《风台赶鱼人》。三部中篇小说的主角都叫戴清弢,实际上就是同一个人,一个来自海边小城,生活在深圳的中学语文教师,性格内向,甚至孤僻,孜孜矻矻之余,还有点自己的心事和秘密。  几年前《冷血之物》发表之初,曾有读者评说有《局外人》的影子。老实说,我写作时并无致敬的意思,如果是因为太喜欢,导致潜移默化的影响,那可能也是存在的。这不是重点,我想说的是,后来那部小说其
期刊
给孩子最好的爱,是一个幸福的家庭,一对相亲相爱的父母。  “你笑起来真好看,像春天的花一样”   李凯稠和妻子樊桐舟显然没料到,一首《你笑起来真好看》让他们成了“李昕融的爸爸妈妈”。李凯稠和樊桐舟是音乐圈内有名的夫妻档,李凯稠写过不少风靡全国的作品如《套马杆》《火红的萨日朗》等。樊桐舟则是中国最早的和音组合“黑鸭子”的成员。   “陪伴女儿成长是件快乐的事,她带给了我们很多灵感。”李凯稠笑着说。女
期刊
前段时间,我生活在焦头烂额中。   女儿学校调整成了春季作息,到校时间要提早半个小时,原本早上时间就紧张,现在更是鸡飞狗跳。   首先,叫孩子起床是个大难题。   不管怎么喊,闹钟响几遍,女儿都闭着眼睛不肯起来。好容易把她拖起来,又要盯着她洗漱,催她吃早饭。终于收拾妥当,火急火燎拉着她出门,又发现昨晚的作业没带……   痛定思痛后,我决定下一剂“猛药”,彻底把包袱还给女儿。   于是,我告诉她:妈
期刊
这是我独爱的铁灰色  这是我独爱的铁灰色  岁月向下的一个顿挫之色  炮台,几门被废弃的大炮  谁还记得  它曾经的铮亮与威武  喑哑了半个世纪  炮筒,依旧向着远方  像一个老去的拳王不忘当年勇  伸出它的铜拳铁臂  却有鸟儿栖息在上     我无比惊心于铁灰色  这盛大的安详  幸福是需要比较的  炮台就是这样的作用  像是明暗的对比  不必铸刀为犁  落日还是那个落日,野菊花  依然岁岁枯
期刊
在叶坪的一棵树下呼吸  抵御翠绿的鸟鸣与高挽的流云  在叶坪看一棵棵树  看它曲折的枝干  呼吸瞬间急促  ——在这里,我们甚至爱上了它的急促  爱它的每一个突起  就如爱父母、爱人和孩子的皮肤  它究竟扭转了多少次的危机  才始终保持着这向上的身姿  它的心跳深潜于蓝天之下  只用绿色带给它爱的人民以希望  而不发出艰难困苦的那一声喊  在叶坪的一棵树下  我们的呼吸如地上跳跃的阳光  怀念着彼
期刊
1960年一个大暑天,我背着简单的行囊,走出大学校门,步入《热风》月刊社,从此开始长达三十六载的文学编辑生涯。  《热风》是《福建文学》的前身,隶属福建省文联,与省作协、美协、画报社等单位合署办公,总共不过三十余人,挤在福州屏山南麓的一幢二层青砖小楼里。那时,正值三年困难时期,福州市民每个月供应二十四斤粮食,半斤肉,四两油。我们天天饥肠辘辘,无精打采。编辑部的领导和作协的知名作家,如张鸿、马宁、郭
期刊
作者简介  林雪,现居沈阳。1988年参加诗刊社第8届青春诗会。2006年获《诗刊》新世纪全国十佳青年女诗人奖,诗集《大地葵花》获第四届鲁迅文学奖。出版诗集《淡蓝色的星》《蓝色钟情》《在诗歌那边》《大地葵花》《林雪的诗》等,随笔集《深水下的火焰》、诗歌鉴赏集《我还是喜欢爱情》等。  南 方 兰 花  为不辜负植物和文学  那时的造物已把南方成功地  塑造成一只鼻子①  而我今天试图还在诗里  学习
期刊
大 衣 櫥  母亲那个带镜子的大衣橱  叠放着父母、大哥、二哥和我的四季  内外衣紧密相依  散发着干净的樟脑味  母亲总是亲手开关抽屉和橱门  生怕它被碰伤  即使在她难以行走之际  衣橱像火车载着我们迁徙各地  我们穿走所有的衣裳长大成人  父亲穿上全部的衣裳去了天堂  衣橱里只剩下母亲的四季  母亲乘着白露升天  收废品的人将带镜子的衣橱搬走  他们在街上  砖头手脚相加  拆卸声重重刺入了
期刊
办退休手续去单位人事处签字时,经办人问:你有没有漏写了什么?某某年到某某年大学在读,某某年毕业到福建文学杂志社迄今。我第一次看到这么简单的履历表。  这是事实呀!我也没给自己规划过人生,寸步不移,要一辈子当编辑。常言讲:树挪死人挪活。多年以后,庆幸还活得好好的。私底下我开过玩笑:敝人在《福建文学》卧底三十八年。其间的人和事,还有刊物情状,真的看得很明白。  第一次写这样的回忆性文章,梳理一遍下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