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矛盾与出路
二次选专业,是一项可以切切实实给学生、给教育、给社会带来福利的改革之举。但这项明显可以让多方受益的改革之举,还存在着教育成本的投入有限和学生需求多样、兴趣促学的良好愿望与学生厌学现实、满足兴趣爱好还是就业需求等诸多矛盾,所以大家说得多做得少。要解决这三对矛盾,笔者以为要做好三对关系的匹配:
一是专业规划和学生需求的匹配
每学年立足于市场分析的专业规划,应该先于学生的“二次选专业”进行。确保专业规划能够与学生的二次选择匹配。专业规划要兼顾学生兴趣能力发展的需求和未来就业需要,以及学校进行专业教学运作的能力。如果不考虑学校运作承受能力,只照顾学生个性、兴趣,必然会让教学捉襟见肘;不考虑市场的承受能力,只照顾学生的兴趣、爱好,又会影响到学生的未来发展和“二次选择专业”模式的良性发展。
二是选择制度与淘汰制度的匹配
“二次选专业”让学生拥有了自我选择权,选择之后以何种方式确保专业对学生的选择权,以促使学生对自己的专业选择负责?学校要有一定的专业淘汰制度作为专业“维权”的保证,用制度的约束促使学生能够对自己的选择尽心尽责。
三是专业与市场的匹配
学校在引导学生选择专业的时候,市场依然是一个风向标。“选而优则工作优”,才能确保学生“学”的激情和动力。
(江苏省宿迁经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沈晓昕)
二次选专业,是一项可以切切实实给学生、给教育、给社会带来福利的改革之举。但这项明显可以让多方受益的改革之举,还存在着教育成本的投入有限和学生需求多样、兴趣促学的良好愿望与学生厌学现实、满足兴趣爱好还是就业需求等诸多矛盾,所以大家说得多做得少。要解决这三对矛盾,笔者以为要做好三对关系的匹配:
一是专业规划和学生需求的匹配
每学年立足于市场分析的专业规划,应该先于学生的“二次选专业”进行。确保专业规划能够与学生的二次选择匹配。专业规划要兼顾学生兴趣能力发展的需求和未来就业需要,以及学校进行专业教学运作的能力。如果不考虑学校运作承受能力,只照顾学生个性、兴趣,必然会让教学捉襟见肘;不考虑市场的承受能力,只照顾学生的兴趣、爱好,又会影响到学生的未来发展和“二次选择专业”模式的良性发展。
二是选择制度与淘汰制度的匹配
“二次选专业”让学生拥有了自我选择权,选择之后以何种方式确保专业对学生的选择权,以促使学生对自己的专业选择负责?学校要有一定的专业淘汰制度作为专业“维权”的保证,用制度的约束促使学生能够对自己的选择尽心尽责。
三是专业与市场的匹配
学校在引导学生选择专业的时候,市场依然是一个风向标。“选而优则工作优”,才能确保学生“学”的激情和动力。
(江苏省宿迁经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沈晓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