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常来说,传统文化具有一定的深度,所以语文教师应该让学生对书籍内容和经典名句等进行深度思考,促使他们有效整合传统文化,延续和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一、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中渗透传统文化存在的不足
1.学校重视程度不够高
一方面,不少学校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高,导致传统文化在语文课堂中的渗透不够;另一方面,一些语文教师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不到位,且专业水平比较低,很难保证教学的质量。如在一些经济落后的地区,不但一些语文教师不是中文专业的大学毕业生,而且其他科目教师也比较缺乏,常常一个教师兼任多个学科的教学。久而久之,教师会处于疲惫的状态,教学积极性不高,导致传统文化的渗透受阻。
2.传统文化渗透不到位
小学语文教学存在一个问题,即教学模式陈旧、僵化。不少教师完全根据教材内容进行填鸭式教学,在渗透传统文化时,也局限于教材里面提到的内容,根本没有在教材的基础上进行扩展,使得学生不能全面了解传统知识,降低了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另外,虽然有一部分教师渗透了传统文化,但是渗透的力度和密度不够,且教学模式落后,導致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不佳。
二、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1.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
语文学科的很多内容来自一些经典的著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传统文化面貌。另外,语文学科具备发扬和传承民族文化的特点,所以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非常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
2.符合传统文化的需要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将传统文化融入阅读教学。只有这样,才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文化价值观,让他们了解传统文化的广度和深度。
3.符合学生的发展需求
当前,小学生在生活中接触传统文化的机会比较少,这不利于他们的成长。因此,在实际教学时,语文教师应将传统文化融入阅读教学,有效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
三、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渗透传统文化的途径
1.阅读古诗词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师让学生背诵古诗词,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数量已经达到了160篇,教师可以采取逐步提升、分段施教的方法,结合教材内容进行编排,或者进行课外渗透。如对一、二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将教学重点放在阅读和背诵上,为学生后期学习古诗词积累更多的材料,奠定良好的基础;对三、四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引导他们理解诗句、抒发感情;对五、六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让他们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和故事等,让他们发挥想象力,提升他们的语文综合水平。
古诗词具有简洁、篇幅短小的特点,所以小学生要想了解诗中的意境,必须依靠自己的想象力去补充和领悟。如在教学人教版部编教材《江上渔者》这首古诗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想象:在奔流而来的江面上,捕鱼人不顾生命危险,在江面上打捞新鲜的鲈鱼,让学生产生共鸣,对捕鱼人产生怜悯和同情之情。
2.将传统文化中的育人思想融入阅读教学
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思想现状,选择一些传统的经典著作对他们进行教育。如教师可以开展阅读教学活动,活动内容以诚信为主,让学生收集关于诚信的优美句子,进而让学生在阅读的同时,逐渐认识到诚信的必要性。
3.丰富传统文化的形式
丰富的教学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打破课堂沉闷的教学氛围。很多传统的节目都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教师可以利用传统节日开展相关教学活动,不断丰富教学形式。如在端午节,教师可以在班级中组织故事大会,让每一个学生讲一讲自己在生活中听过哪些和端午节有关的传说,这些传说包含了什么样的道理,说一说他们对传统节日的感受和印象。学生要想讲得精彩,就必须做足准备,这样在讲解过程中才能游刃有余,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和认识传统文化。
四、结语
在小学语文阅读中渗透传统文化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应高度重视在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加大传统文化教学的力度。这样,才能有效传承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进而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郗传玉.传统文化教育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中的渗透[J].中华少年,2019(8).
[2]钟芳燕.传统文化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渗透路径[J].科普童话,2019(14).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信丰县铁石口镇中心小学)
一、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中渗透传统文化存在的不足
1.学校重视程度不够高
一方面,不少学校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高,导致传统文化在语文课堂中的渗透不够;另一方面,一些语文教师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不到位,且专业水平比较低,很难保证教学的质量。如在一些经济落后的地区,不但一些语文教师不是中文专业的大学毕业生,而且其他科目教师也比较缺乏,常常一个教师兼任多个学科的教学。久而久之,教师会处于疲惫的状态,教学积极性不高,导致传统文化的渗透受阻。
2.传统文化渗透不到位
小学语文教学存在一个问题,即教学模式陈旧、僵化。不少教师完全根据教材内容进行填鸭式教学,在渗透传统文化时,也局限于教材里面提到的内容,根本没有在教材的基础上进行扩展,使得学生不能全面了解传统知识,降低了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另外,虽然有一部分教师渗透了传统文化,但是渗透的力度和密度不够,且教学模式落后,導致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不佳。
二、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1.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
语文学科的很多内容来自一些经典的著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传统文化面貌。另外,语文学科具备发扬和传承民族文化的特点,所以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非常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
2.符合传统文化的需要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将传统文化融入阅读教学。只有这样,才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文化价值观,让他们了解传统文化的广度和深度。
3.符合学生的发展需求
当前,小学生在生活中接触传统文化的机会比较少,这不利于他们的成长。因此,在实际教学时,语文教师应将传统文化融入阅读教学,有效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
三、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渗透传统文化的途径
1.阅读古诗词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师让学生背诵古诗词,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数量已经达到了160篇,教师可以采取逐步提升、分段施教的方法,结合教材内容进行编排,或者进行课外渗透。如对一、二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将教学重点放在阅读和背诵上,为学生后期学习古诗词积累更多的材料,奠定良好的基础;对三、四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引导他们理解诗句、抒发感情;对五、六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让他们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和故事等,让他们发挥想象力,提升他们的语文综合水平。
古诗词具有简洁、篇幅短小的特点,所以小学生要想了解诗中的意境,必须依靠自己的想象力去补充和领悟。如在教学人教版部编教材《江上渔者》这首古诗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想象:在奔流而来的江面上,捕鱼人不顾生命危险,在江面上打捞新鲜的鲈鱼,让学生产生共鸣,对捕鱼人产生怜悯和同情之情。
2.将传统文化中的育人思想融入阅读教学
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思想现状,选择一些传统的经典著作对他们进行教育。如教师可以开展阅读教学活动,活动内容以诚信为主,让学生收集关于诚信的优美句子,进而让学生在阅读的同时,逐渐认识到诚信的必要性。
3.丰富传统文化的形式
丰富的教学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打破课堂沉闷的教学氛围。很多传统的节目都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教师可以利用传统节日开展相关教学活动,不断丰富教学形式。如在端午节,教师可以在班级中组织故事大会,让每一个学生讲一讲自己在生活中听过哪些和端午节有关的传说,这些传说包含了什么样的道理,说一说他们对传统节日的感受和印象。学生要想讲得精彩,就必须做足准备,这样在讲解过程中才能游刃有余,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和认识传统文化。
四、结语
在小学语文阅读中渗透传统文化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应高度重视在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加大传统文化教学的力度。这样,才能有效传承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进而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郗传玉.传统文化教育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中的渗透[J].中华少年,2019(8).
[2]钟芳燕.传统文化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渗透路径[J].科普童话,2019(14).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信丰县铁石口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