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重庆市区,就好像进入了一个结构复杂的民间故事。
有意思的是,我对重庆最初的印象也是从一个故事而来的。故事的主角是个黑社会老大,她和她的“年轻男朋友”之间有着看似真挚的爱情,在错落的立交桥下、地下赌场、城市浓雾之间发生了很多故事,折射出时代的波折。
这是我从一本时尚杂志上看到的。当时我还是个大学生,还没弄明白为什么一本时尚杂志会刊登这样一篇报道,却很坚定地坐上了去这个杂志社实习的火车。
飞机降落在重庆机场,离我看到那篇报道已经过去8年了。落地前10分钟,飞机仿佛在云间穿梭,却很快降落在跑道上。原来那不是云,是山中迷雾。他们都说重庆有很大的雾,雾来雾散,城市变得氤氲、神秘。
酒店在重庆国金中心的高层,这里视野开阔(仿佛看到了全世界的雾),从商场到酒店都是刚建成不久,并不拥挤,也不市井,离我道听途说的重庆相去甚远。因为非常饥饿,我打电话到酒店餐厅订餐,接线员说中餐厨师下午不上班,但是,如果我想吃中餐,可以点外卖,口味更丰富一些。
很出乎我的意料。
后来,我在楼下影院也碰到类似的情况。当时我去买电影票,刚要掏钱,售票员小姐姐说:“你直接付款很不划算的,你打开支付宝,我告诉你怎么省钱。”结果80元的票,变成了20多元买的。
我和同事去吃午饭,在鹅岭厂的重庆菜馆,实习生掏出自家做的兔腿,问店家能不能给个盘子装起来。店家说好,然后拿进了后厨。拿出来的时候,才发现他们把兔腿剁成了块,在小碟子里摆好,上面还点缀着一片绿叶。
我们是为拍摄和城市有关的节目而来,重庆是第二站。当然主要工作是由同事去完成的,我来到这里是为了做一些他们想做但我不想让他们做的决定,例如,这个人我们不拍,那个地点我们不拍,那个火锅店我们不拍。
结果我们真的没有拍火锅店,几天几夜的经历,不可避免地缺少了一些东西,但是我不后悔。重庆不是一个只有火锅的城市,我们也没有打算拍出《舌尖上的中国·重庆篇》那样的节目来。
有天下午,工作正忙,大学球队里的学弟问我有没有时间,要请我吃饭。他毕业之后回到重庆进了事业单位,我毕业之后却很少再见到分散到各地的校友。我忙着办事,跟他说下次再吃。
“你是不是不能吃辣的?”他接着说,道出了可能是全校人都知道的实情,“那下次可以去找找清汤火锅。”
然而,我曾经听说重庆人能接受的火锅下限是鸳鸯锅,要是吃清汤的,我们可能要躲起来吃了。
“再说吧。”我有些担心。
“还是可以找找清汤的。”他说。
那几天一直看不到太阳。没有大雾的时候,就开始下雨。南方的冬天,空气还是湿的,雨好像是从周围长出来的,而不是从天上落下的。
去重庆南开中学的那天也在下雨。
我们的采访对象是个20岁出头刚回国的男孩,他说:“必须去我的学校拍拍,明星王源也是南开中学的。”然后我们上车,从朝天门开往南开中学。车沿着嘉陵江行驶着,他说:“有一年我在国外看到一部电影,里面有个火锅店的镜头是在重庆拍的,我就很想哭。”
他说这句话的时候,我突然后悔没有拍摄任何火锅的画面,却很快被窗外奇异的城市景色吸引了。
有个重庆朋友看到我在社交网络上发表的种种感叹,就告诉我:“来到北京的第一年,我心想,世界上怎么会有那么平的城市,但渐渐也发现了平地的无聊。”
为什么说重庆像一个复杂的民间故事?因为楼层、单元、桥梁和道路众多,穿行于其中,才能观察那些細微之处,才能滋养故事发芽。
连续的山路导致我总是晕车(虽然心情总是愉快的)。这样一来,很容易就饿了。
“我都快饿哭了。”车上显示从南开中学回酒店的路程还有20多公里,途经公路和桥梁,又遇到堵车,我在出租车里慢悠悠地自言自语。
司机听到我的话,突然侧身找了找,然后对我说:“我这里有一个面包,你可以先垫垫……”
这种“有生以来第一次”的好意,我接受也不是,不接受也不是。
后来我说:“我不饿,我骗他们的。”
其实也不难拒绝,我想清楚了,因为陌生的好意比面包管饱。
这时已经傍晚,楼顶上闪烁着黄色的灯光。江面上有一座令人惊叹的桥梁,连接着两岸像白色植被一样的建筑。在桥梁的尽头,有一列轻轨“从容不迫”地驶过。
从容不迫,这是我能想到的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人最好的状态,也是我最喜欢的状态。在我喜欢的中国城市里,例如武汉、南京,这种状态总是普遍存在的,它存在于人的生活里,存在于当地人的谈话中,被市井气包裹着,又大方地散发出来。
你可能会问,下次来,等你去吃了火锅,去那些“为什么你这次没有去”的地方,从而更深入地了解了这座城市,这样的感受才是真切的吗?我觉得不是的。
我们总是有机会去往新的城市,却并没有机会再次返回。而那些在匆忙中形成的印象,那些陌生的好意——你已经知道,它们并不是偶然发生的,就已经足够了。
(摘自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做一个内心明亮的人》 作者:乌云装扮者)
有意思的是,我对重庆最初的印象也是从一个故事而来的。故事的主角是个黑社会老大,她和她的“年轻男朋友”之间有着看似真挚的爱情,在错落的立交桥下、地下赌场、城市浓雾之间发生了很多故事,折射出时代的波折。
这是我从一本时尚杂志上看到的。当时我还是个大学生,还没弄明白为什么一本时尚杂志会刊登这样一篇报道,却很坚定地坐上了去这个杂志社实习的火车。
飞机降落在重庆机场,离我看到那篇报道已经过去8年了。落地前10分钟,飞机仿佛在云间穿梭,却很快降落在跑道上。原来那不是云,是山中迷雾。他们都说重庆有很大的雾,雾来雾散,城市变得氤氲、神秘。
酒店在重庆国金中心的高层,这里视野开阔(仿佛看到了全世界的雾),从商场到酒店都是刚建成不久,并不拥挤,也不市井,离我道听途说的重庆相去甚远。因为非常饥饿,我打电话到酒店餐厅订餐,接线员说中餐厨师下午不上班,但是,如果我想吃中餐,可以点外卖,口味更丰富一些。
很出乎我的意料。
后来,我在楼下影院也碰到类似的情况。当时我去买电影票,刚要掏钱,售票员小姐姐说:“你直接付款很不划算的,你打开支付宝,我告诉你怎么省钱。”结果80元的票,变成了20多元买的。
我和同事去吃午饭,在鹅岭厂的重庆菜馆,实习生掏出自家做的兔腿,问店家能不能给个盘子装起来。店家说好,然后拿进了后厨。拿出来的时候,才发现他们把兔腿剁成了块,在小碟子里摆好,上面还点缀着一片绿叶。
我们是为拍摄和城市有关的节目而来,重庆是第二站。当然主要工作是由同事去完成的,我来到这里是为了做一些他们想做但我不想让他们做的决定,例如,这个人我们不拍,那个地点我们不拍,那个火锅店我们不拍。
结果我们真的没有拍火锅店,几天几夜的经历,不可避免地缺少了一些东西,但是我不后悔。重庆不是一个只有火锅的城市,我们也没有打算拍出《舌尖上的中国·重庆篇》那样的节目来。
有天下午,工作正忙,大学球队里的学弟问我有没有时间,要请我吃饭。他毕业之后回到重庆进了事业单位,我毕业之后却很少再见到分散到各地的校友。我忙着办事,跟他说下次再吃。
“你是不是不能吃辣的?”他接着说,道出了可能是全校人都知道的实情,“那下次可以去找找清汤火锅。”
然而,我曾经听说重庆人能接受的火锅下限是鸳鸯锅,要是吃清汤的,我们可能要躲起来吃了。
“再说吧。”我有些担心。
“还是可以找找清汤的。”他说。
那几天一直看不到太阳。没有大雾的时候,就开始下雨。南方的冬天,空气还是湿的,雨好像是从周围长出来的,而不是从天上落下的。
去重庆南开中学的那天也在下雨。
我们的采访对象是个20岁出头刚回国的男孩,他说:“必须去我的学校拍拍,明星王源也是南开中学的。”然后我们上车,从朝天门开往南开中学。车沿着嘉陵江行驶着,他说:“有一年我在国外看到一部电影,里面有个火锅店的镜头是在重庆拍的,我就很想哭。”
他说这句话的时候,我突然后悔没有拍摄任何火锅的画面,却很快被窗外奇异的城市景色吸引了。
有个重庆朋友看到我在社交网络上发表的种种感叹,就告诉我:“来到北京的第一年,我心想,世界上怎么会有那么平的城市,但渐渐也发现了平地的无聊。”
为什么说重庆像一个复杂的民间故事?因为楼层、单元、桥梁和道路众多,穿行于其中,才能观察那些細微之处,才能滋养故事发芽。
连续的山路导致我总是晕车(虽然心情总是愉快的)。这样一来,很容易就饿了。
“我都快饿哭了。”车上显示从南开中学回酒店的路程还有20多公里,途经公路和桥梁,又遇到堵车,我在出租车里慢悠悠地自言自语。
司机听到我的话,突然侧身找了找,然后对我说:“我这里有一个面包,你可以先垫垫……”
这种“有生以来第一次”的好意,我接受也不是,不接受也不是。
后来我说:“我不饿,我骗他们的。”
其实也不难拒绝,我想清楚了,因为陌生的好意比面包管饱。
这时已经傍晚,楼顶上闪烁着黄色的灯光。江面上有一座令人惊叹的桥梁,连接着两岸像白色植被一样的建筑。在桥梁的尽头,有一列轻轨“从容不迫”地驶过。
从容不迫,这是我能想到的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人最好的状态,也是我最喜欢的状态。在我喜欢的中国城市里,例如武汉、南京,这种状态总是普遍存在的,它存在于人的生活里,存在于当地人的谈话中,被市井气包裹着,又大方地散发出来。
你可能会问,下次来,等你去吃了火锅,去那些“为什么你这次没有去”的地方,从而更深入地了解了这座城市,这样的感受才是真切的吗?我觉得不是的。
我们总是有机会去往新的城市,却并没有机会再次返回。而那些在匆忙中形成的印象,那些陌生的好意——你已经知道,它们并不是偶然发生的,就已经足够了。
(摘自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做一个内心明亮的人》 作者:乌云装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