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深入推进社会发展方式变革

来源 :文化产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llt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生态文明的兴起是人类社会的全新选择,它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为基本准则,以实现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着重强调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时所要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践行科学发展观,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深入推进社会发展方式变革,是今天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客观要求。
  关键词:生态文明;科学发展观;发展方式;
  文章編号:1674-3520(2015)-05-00-02
  面对日趋严重资源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气候变暖等一系列问题,我们党反思几十年来的发展方式及人类的文明历史,顺应时代要求,先后提出了“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和谐绿色发展”的生态文明理念。深刻理解和牢固树立这一理念,对于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建设生态文明尤为重要。
  一、生态文明是关乎人类社会存续的一场大革命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生态文明的兴起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多方面变革,是人类社会的全新选择,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的新型文明形态。它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为基本准则,建立新型的生态、技术、经济、社会、法制和文化制度机制,实现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强调从技术、经济、社会、法制和文化各个方面对传统工业文明和整个社会进行调整和变革。为了深刻理解生态文明,我们从三个层面把它与工业文明进行比较,来看其本质特征:
  (一)从文化理念层面看: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生态文明的核心理念。工业文明认为,只有人是主体,其他生命和自然界是人的利用对象;只有人有价值,其他生命和自然界没有价值。它以“人定胜天”为特征,强调人对自然的征服,以“利润最大化”为发展动力,强调消费是生产的动力,鼓励人们超前消费,推崇物质享乐,最终导致对自然资源暴力开采,对自然生态破坏,从而对人类自身的存续造成威胁。
  而生态文明认为,不仅人有价值,自然也有价值;不仅人依靠自然,所有生命都依靠自然。人类生存于自然生态系统之内,人类社会经济系统是自然生态的子系统。生态系统的破坏将会导致人类的毁灭。因此,人类要尊重生命和自然界,同其他生命共享一个地球,在发展的过程中要注重人性与生态性的全面统一。生态文明强调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以人为本和以生态为本的统一、人类发展要服从生态规律。所以,生态文明的核心理念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二)从社会制度层面看:生态优先的制度体系是生态文明的制度原则。在制度层面,工业文明漠视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的承载能力,将经济的快速增长、物质财富的积累作为衡量社会进步以及个人发展的准则;把无限扩张的市场和计划建立在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错误观念基础之上。其制度、政策、措施等都离开或漠视了人作为自然一部分的客观事实。
  而生态文明充分考虑生态系统的要求,发展中始终贯彻“生态优先”的原则,通过完善制度和政策体系,规范人类的社会活动,实现传统市场体制和政府管理体制的转型,核心是通过强化生态文化教育制度、落实生态环境保护法治,建立生态经济激励制度等,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提供制度和政策保障。
  (三)从物质发展层面看:可持续的经济发展观是生态文明的基本原则。在物质层面,工业文明以不计资源环境代价的方法掠夺式地发展经济,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效能、高消费,将自然环境变成了“资源库”和“垃圾场”,导致自然生态的急剧恶化。其生产方式,从原料到产品,再到废弃物,是不可持续的线型过程。其生活方式,以物质主义为原则,以高消费为特征,认为应该以消费拉动发展,是对经济发展做贡献。
  而生态文明倡导有节制地积累物质财富,选择一种既满足人类自身需要,又不损毁自然环境的健康发展,使经济保持可持续增长。在生产方式上,强调“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提倡绿色生产、低碳发展、循环经济;在生活方式上,提倡适度消费,追求基本生活需要的满足,更加崇尚精神和文化的消费。
  二、建设生态文明的路径选择
  各大古文明的衰亡、西方工业文明的教训、中国几十年来快速发展产生的大量问题,都说明正确处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走生态文明道路,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选择,更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选择。
  (一)树立和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是要树立以人为本和以生态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发展观,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与自然融洽相处、共生共荣,和谐发展。
  1、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是平等、和谐的统一关系。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研究自然、人、社会演变的历史过程及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揭示人类:“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了报复”、“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能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决不是站在自然界之外。相反,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树立人类社会在自然中存在,在自然中发展,没有自然就没有人类的未来的思想。尊重自然、珍惜自然、爱护自然,应成为每个人的基本品质。
  2、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纠正“重发展、轻保护”的传统发展观念。科学发展观是一种不侵害后代人生存发展权的发展观,与生态文明在价值层面高度一致。坚持科学发展观,就要摒弃轻视生态和征服自然的思想,就要学会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坚持科学发展,就要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密切关注对生态系统产生的影响,权衡利弊,确保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坚持科学发展观,还要改变利己主义的人类中心论,革除不计生态后果盲目追求经济发展的思想,使生产和生活方式做到合理和科学,做到适度发展和适度消费。
  (二)切实贯彻生态优先原则,建立起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社会制度。制度是社会文明的产物,也是维护社会文明的手段,它标志着社会文明进步的程度。只有树立生态文化理念、健全生态法律制度和经济制度,形成生态社会制度体系,才能有效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实现自然、社会和人的和谐发展。   建设生态社会制度的核心,是把“生态优先”的原则,纳入各项制度建设中,通过“生态优先”的各种制度设计,合理规范人的社会行为,协调各种社会关系,避免由于资源分配不公和权力的滥用而造成对生态的破坏。生态文明下的社会制度,应当尊重利益和需求的多元化,注重平衡各种关系,按照公平原则平等地分配自然资源和环境责任,以建立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社会秩序。
  1、树立生态文明理念,需要强化生态文化宣传教育制度。人们生态道德水准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生态环境的优劣。生态道德驱动着人们的生态意识和行为的自觉性、自律性与责任感。通过生态文化宣传和教育,让生态文明观念深入人心,最终化为社会行为,使个人发展同生态环境形成良性互动。加强生态文化教育,可以使人们自觉地承担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和义务,并同一切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斗争,引导各级领导干部树立生态文化理念,深刻认识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辩证关系,树立科学的生态价值观,增强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2、健全和落实生态保护法治。制订与修改有助于生态文明建设、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法规,并且强化监督与检查,确保其贯彻落实。通过法治建设调动社会各界主动自觉地进行生态环境保护,明确社会各方生态环境保护的职责、权利和义务,自觉运用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维护自身的生态环境权益。同时,要通过建立和实施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激发和强化各级领导干部、环境执法人员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责任意识。
  3、建立、健全生态经济激励制度。采取各种经济和行政的手段,激励政府、企业、民众保护生态环境,形成人人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制度环境。各级政府应发挥引导作用,建立符合生态保护要求的财税体制和行政体制,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经济、行政制度基础和政治保障。特别应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绩效、绿色GDP指标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及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体系,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
  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最关键的是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走新型工业化的发展道路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中国最大的、也是最基本的国情。中国的工业化还没有最终实现,还处在后工业化阶段。加快发展,实现更好的发展既是人民的要求,也是时代的要求。如何在实现工业化过程中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一)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与传统经济通过大量消耗资源来实现增长、导致资源枯竭和环境破坏不同,循环经济则是通过“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和资源的不断循环使用,来带动经济的效益型增长,以消除对自然资源过度开发的危害,力求达到污染物的低排放甚至“零排放”,最终使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是一种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它对资源的利用表现为“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其经济特征是遵循“3R”原则,即“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在实现工业化过程中,必须坚持“3R”原则,走循环经济道路。
  (二)走低碳经济之路
  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虽然与循环经济的侧重点和衡量指标有所不同,但是二者具有相同的理念和价值观。低碳经济涉及经济发展方式、能源消费方式、人类生活方式等多方面因素,它将引领我们超越建立在传统化石能源基础之上的工业文明转向生态文明。低碳经济已逐步成为全球共识。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高利用、高效率和能源结构洁净化、合理化,因而是我们解决资源与环境问题的一剂“良药”。低碳经济是一个“技术—制度”综合体,为加快推行,需要在工艺技术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制度改革创新两个方面同时并进,。
  (三)大力倡导清洁生产。清洁生产是循环经济社会理念的实践基础,在一个企业或一个小范围内推行清洁生产,从原料到最终产品产出的全过程中,最大限度利用资源能源,这与循环经济遵循的“3R”原则完全一致。与传统的生产方式相比,清洁生产注重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不仅在生产过程中要节约原材料、能源并减少排放物,同时也要最大限度地减少整个生产周期对人的健康和自然生态的损害。
  (四)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社会事业。生态是一个人类与自然相互相成、互为依存的系统,人类社会也是由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系统。我们必须吸取长期以来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片面追求工业发展、片面追求城市发展、片面追求物质文明的教训,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社会事业,统筹国民经济各方面發展、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国际国内市场协调、统筹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统筹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等等。
  (五)引导人民形成低碳消费、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态文明建设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不仅要求人民的生产行为要遵循、尊重和保护自然,而且要求人民的生活行为也要珍惜、爱护和保护自然。生产是为了生活,生活又促进生产,二者相互影响。不要认为生活是小事,“生活小事”往往反映一个人的世界观、生活观、生产观,也会影响社会生产的“大事”。餐桌上的浪费、生活垃圾的污染、汽车尾气的排放等等都是个人生活小事,但生活小事汇集在一起却成了社会能解的大问题。引导人民形成一种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引导人民在追求物质享受的同时,更加注重对精神文化的追求,都是政府应该高度重视的问题。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关的制度、法律等,对人民的消费行为进行规范、引导,对生活方式提出明确的要求。长此以往,生活对生产就会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生产也会适应生活的要求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才能更快、更好、更切实的实现。
  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每一时代的文明形态都是对前一文明形态的扬弃。生态文明是对工业文明的扬弃,工业文明所创造的辉煌的科学技术、伟大的思想理论、不朽的艺术成就和空前的社会发展是我们在新的时代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和保障。同时,工业文明时代关于“人定胜天”、“人类中心主义”的观念以及毫无顾忌的开发开采自然资源的发展方式,过分看重物质生活的消费方式,我们要毫不留情地予以革除和改造。
  参考文献:
  [1]钱均鹏 徐荣梅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中国言实出版社 2014年5月
  [2]《深化改革若干问题案例与启示》编写组《深化改革若干问题案例与启示》 人民出版社 2013年11月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我国的采矿业的快速发展,很多的新型技术被应用其中,使得矿山的机电设备也随之进行了创新发展,为矿山的发展增加了可靠性。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创新的设备也会发生一些故障,对采矿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带来严重影响。基于此,本文对矿山机电设备的检测技术进行详细分析。  关键词:矿山机电设备,检测技术;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12-00-01  引言  近年来,各种矿山机电设
期刊
摘 要:“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的要求,积极参与老龄服务业发展,努力探索公益机构参与老龄服务业发展的模式,  关键词: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  中图分类号: C913. 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12-00-01  你心目中的小康生活是什么样的?孩子的学费能够降低,家长的负担得以减轻?孩子的学业能够顺利完成,并让有能力的大学生
期刊
摘 要:对于黑沟露天矿来说, 溜井是矿石运输的咽喉, 溜井是否畅通运行对矿山安全、生产影响极大。溜井放矿过程中,易受矿石块度、矿石湿度、溜井空高等因素引起稳定平衡拱形成,或井壁片帮,导致溜井堵塞。本文结合黑沟溜井的堵塞情况,分析了黑沟矿溜井堵塞原因, 并提出预防措施。  关键词:高深溜井;堵塞;防范措施;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12-00-02  前言  黑沟矿地处甘肃省肃南
期刊
摘 要:上世纪四十年代末,中国社会格局发生了重大的“结构性变化”,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权的更迭对新中国的文学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国家的需要下,“十七年”儿童文学作为文学的一部分也被纳入了为政治服务的轨道,担负起了培养共产主义接班人的重任。“紧紧抓住时代脉搏”、重塑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形象,成为“十七年”儿童文学的创作宗旨。“十七年”重视教育的文学观念导致了儿童
期刊
摘 要:当今,文化产业已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到2020年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对于富有民族特色和优秀自然景观的地区来说,发展与壮大文化产业,对于加快推进特色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发展特色的民族经济,促进地区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关键词:文化产业;财政;税收;发展;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5-00-02  文化
期刊
摘 要:伴随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老城区的构建以及城市四周村镇大规模的房屋征收,让房屋档案成几何级增长。搞好房屋征收档案的收集、管理以及利用工作,能够映射城市发展的轨迹,还可以作为我国社会的历史根据发挥权威评价效能。  关键词:国有土地;房屋征收;档案;收集;管理利用;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12-00-01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档案,是在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环节中出现的,大多数源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青年志愿者活动已经成为在校学生的一个通过在实践中锻炼、提高自己的重要途径。同时,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和政策,青年志愿者活动的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因此,提出科学的对策对志愿者活动的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  关键词:中职生;志愿者活动;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5-00-01  引言  青年志愿者行动倡导一种精神,是“奉献,爱心,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期刊
摘 要:各类新媒体随着科技的进步不断涌现。基于新媒体技术进行新闻宣传,不仅有利于企业员工了解形势、稳定思想,对于企业的文化建设和发展也有显著作用。本文主要阐述新时期如何利用新媒体做好国有煤炭企业新闻宣传工作的措施。  关键词:新媒体;国有煤炭企业;新闻宣传工作;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5-00-02  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与变化,越来越多的时代名词逐渐进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期刊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我们历史长廊中,在我们实际社会生活中,都具备在积极重要的价值体现。在其本价值体现中除了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精神价值之外,还具有特有的社会价值。在我们每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过程中,它都体现出积极丰富的社会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积累、传承文化并加以创造发展的一种社会文化形态,是具备规范人们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的一种力量;它有利于人与社会的和谐、全面、平衡发展。  一、非物质文化遗
期刊
摘 要:占人口一半的当代女性同胞已经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自身价值,她们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参与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者、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创造者与传播者,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关键词:女性;和谐社会;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5-00-02  一、女性在和谐社会中的主体作用  在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中,婚姻中的男女都是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