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身份证号码:342701197212010216
摘要:对于细水雾技术在灭火中的应用效果在人们不断的实验中相继得到验证。细水雾灭火系统相比原有的自动灭火系统等,其拥有的高效灭火性、环保性以及水渍损失小等特点满足了人们对于图书馆、档案馆等场所的灭火需求。本文将对细水雾的定义进行阐述,并对细水雾灭火系统实施分类介绍,进而列举细水雾的发展及工程应用。
关键词:细水雾;灭火系统;工程应用
1.细水雾的定义
当有压水通过细水雾喷头而产生的细微粒水雾即细水雾,其在NFPA750中的定义:在最小设计压力下,距喷头1m处的平面上,测得水雾最大部位的水滴直径DV0.99≦1000?m。这是用体积法表示雾滴直径的一种方法,DV0.99表示小于1000?m的直径体积含量为99%。一般情况下,细水雾是指雾滴直径DV0.99≦400?m的水雾。体积99%直径DV0.99:一种以喷雾液滴的体积来表示液滴大小的方法。当依照体积测量时,即表示喷雾液滴总体积中,1%是由直径大小该数值的液滴,另外99%是由直径大小该数值的液滴组成的。
2.细水雾灭火系统的分类
细水雾灭火系统的构成部分分别是水源、供水设备、供水管道、雨淋阀组、探测器、细水雾喷头等,其结构的组成深受雨淋自动灭火系统启发。我国细水雾发展起步较晚,根据国内外细水雾灭火系统的发展现状可以将其进行较为系统的分类。
2.1按细水雾灭火系统流动介质的不同进行分类。一是单相流系统:该系统是利用单管为灭火系统供水,进而使水被供向细水雾喷头经过雾化喷出;二是双相流系统:此种方法是采用双管对灭火系统进行同时供给水以及雾化介质,使水和雾化介质在雾化喷头处融合进而被雾化喷出。
2.2按供水方式不同分类。一是泵组式系统:此种方法是利用多个水泵对灭火系统进行供水:二是容器式系统:该系统是将储水容器和储气容器进行合理的组合,从而加大水压对灭火系统实现供水。
2.3依据使用的细水雾喷头种类的不同分类。一是开式系统:此种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安装的是开式细水雾喷头;二是闭式系统:此种系统与前种系统工作原理相同,区别是安装闭式细水雾喷头。
2.4依据灭火系统应用方式的不同分类。一是局部应用系统:此种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只是对保护对象进行直接的喷雾以达到灭火目的;二是全淹没应用系统:此种系统是在灭火实施中对保护对象所存在的空间进行喷射细水雾,从而消除该空间的全部风险。
2.5依据灭火系统所负责的防护区的数量进行分类。一是组合分配系统:此种系统往往在实际中所负责的防护区或保护对象超过两个。二是单元独立系统:此种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只是负责一个防护区或者保护对象。
2.6预制式系统。该系统不同的规格或类型所能防护的空间范围不同,且空间范围的大小需要进行较为严密的试验后才可以确定。此种系统的供水或供气可以依靠系统自身的储备系统提供,同时也可以从系统外的设备获得。
3.细水雾灭火机理
我国的相关研究机构对细水雾灭火系统的灭火机理进行研究与分析,其研究的结果基本保持相同,但各自表达方式却不尽相同。细水雾灭火系统是通过降低燃烧物的化学反应速度从而达到有效灭火的目的,其中细水雾系统的灭火机理主要有以下三种。
⑴冷却效应。细水雾灭火系统取代传统的灭火技术,其主要原因是细水雾灭火技术有效地增加了灭火的作用面积与热交换面积。细水雾颗粒的直径相比传统技术中的水滴直径要小的多,因此细水雾颗粒的表面积相比较之下较大,进而在灭火过程中增加水雾的汽化速度。汽化需要吸收大量的热量,所以细水雾的快速汽化过程会迅速降低燃烧物及火灾区的温度,进而促使燃烧物的表面温度降低至燃烧临界值之下,热分解被迫停止,最终燃烧物无法继续燃烧,达到有效灭火的目的。
⑵惰化效应。细水雾系统的灭火作用不仅体现在冷却效应,惰化效应为最终灭火的目的同样贡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细水雾表面积相对较大从而加快自身汽化速度,降低火灾区温度,由此同时细水雾汽化形成的水蒸气体积同样会迅速增加,在此过程中体积可扩大至1700倍。汽化形成的水蒸气会占据火灾区的空间,从而将燃烧物附近的氧气挤出,同时阻止外界氧气的进入,从而使燃烧失去了必要的条件,当氧气的含量足够低时,燃烧将渐渐终止。
⑶附加效应。在利用细水雾系统进行灭火时,细水雾迅速汽化所形成的大量水蒸气会将火灾区与周围易燃物品有效地隔开,从而对火势进行有效地控制,阻碍火势的进一步蔓延。同时,大量的水蒸气会粘附在燃烧产生的灰粒、煤烟颗粒等,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净化火灾区的空气,使污染程度降低。当采用冲量大、颗粒大的细水雾时,往往能过浸透燃烧物体,从而阻止因部分固体物质燃烧而释放出有助于燃烧的气体。
4.细水雾灭火系统的应用
我国的细水雾灭火系统的发展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末,经过多年的研究,现如今我国形成了高、中、低压细水雾灭火系统,其灭火适用的范围囊括A类、B类、C类火灾以及电气火灾。已普遍应用在生活场所中:
4.1细水雾灭火系统在地铁中的应用。细水雾灭火系统因其不仅具有有效的灭火功能且具有抑制烟气和隔绝热辐射的作用,在城市的电缆沟、隧道、站台、轨道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国外,细水雾灭火系统的应用已经较为成熟。例如,米兰、马德里等城市已经将此系统不仅应用于地铁消防,而且在售票厅、扶梯下部、商铺等场所也可以见到细水雾灭火系统的影子。着眼于国内,在上海市细水雾灭火系统已经部分取代了原有的气体灭火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如上海地铁的4号线和6号线的控制中心采用细水雾灭火系统进行防火保护。由此可见,细水雾灭火系统在我国已经取得了初步的发展。
4.2细水雾灭火系统在图书馆和档案馆的应用。由于图书馆及档案馆中保存着大量的图书、资料、典籍和档案等,往往是易于发生火灾的区域,且出于馆藏物多较为特殊、较为珍贵的考虑,在设置灭火系统时往往需要以不能损坏馆藏物品为优先考虑因素。然而,如今细水雾灭火系统的发展使此类场所的灭火选择问题迎刃而解。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使细水雾灭火系统在此类场所能够得到应用仍需进一步的研究与探索。
黄鑫等人在利用细水雾技术熄灭书架火的试验过程中,验证了细水雾灭火系统扑灭书架或者图书馆起火的可能性,通过实验发现细水雾灭火对图书馆的附加伤害较小,并得出了细水雾的灭火效率与书架火的着火点位置以及火源的尺寸之间的关系。赵立增等在相似的实验平台上进行了细水雾灭书架火的实验,结果表明所采用的细水雾灭火系统可以很迅速的抑制住书架火,但是对于受障碍物遮挡的小火其灭火时间则较长。实验中细水雾灭火系统运行压力较低,雾滴粒径较大,虽然灭深层A类火灾的效果较好,但灭遮挡火灾的能力较差,而图书馆中使用的书架基本为紧密铁板书架,火灾时遮挡性较大。因此在图书馆中使用的细水雾灭火系统应该使用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并采用全淹没保护系统,以提高细水雾灭遮挡火的能力。
5.结语
在传统的灭火系统应经不能适应科技时代的发展时,在原有的灭火系统已经不能满足社会需求时,细水雾灭火系统以其拥有环保性、经济性和高效的灭火功能抢占科技高地,吸引研究者们眼球。相信,伴随着对其灭火效果的进一步验证,以及喷嘴技术等相关技术或设备的出现,细水雾灭火系统将具有美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江琴.细水雾灭火技术在地铁工程应用的探讨[J].给水排水,2008,S2:99-101.
[2]许多明.细水雾灭火系统的工程应用研究[J].价值工程,2014,11:64-65.
[3]程方涛.新型细水雾灭火实验研究[D].武汉大学,2005.
[4]嵇涛,付敏,刘静琪.细水雾灭火系统应用发展研究[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1,08:28-30.
摘要:对于细水雾技术在灭火中的应用效果在人们不断的实验中相继得到验证。细水雾灭火系统相比原有的自动灭火系统等,其拥有的高效灭火性、环保性以及水渍损失小等特点满足了人们对于图书馆、档案馆等场所的灭火需求。本文将对细水雾的定义进行阐述,并对细水雾灭火系统实施分类介绍,进而列举细水雾的发展及工程应用。
关键词:细水雾;灭火系统;工程应用
1.细水雾的定义
当有压水通过细水雾喷头而产生的细微粒水雾即细水雾,其在NFPA750中的定义:在最小设计压力下,距喷头1m处的平面上,测得水雾最大部位的水滴直径DV0.99≦1000?m。这是用体积法表示雾滴直径的一种方法,DV0.99表示小于1000?m的直径体积含量为99%。一般情况下,细水雾是指雾滴直径DV0.99≦400?m的水雾。体积99%直径DV0.99:一种以喷雾液滴的体积来表示液滴大小的方法。当依照体积测量时,即表示喷雾液滴总体积中,1%是由直径大小该数值的液滴,另外99%是由直径大小该数值的液滴组成的。
2.细水雾灭火系统的分类
细水雾灭火系统的构成部分分别是水源、供水设备、供水管道、雨淋阀组、探测器、细水雾喷头等,其结构的组成深受雨淋自动灭火系统启发。我国细水雾发展起步较晚,根据国内外细水雾灭火系统的发展现状可以将其进行较为系统的分类。
2.1按细水雾灭火系统流动介质的不同进行分类。一是单相流系统:该系统是利用单管为灭火系统供水,进而使水被供向细水雾喷头经过雾化喷出;二是双相流系统:此种方法是采用双管对灭火系统进行同时供给水以及雾化介质,使水和雾化介质在雾化喷头处融合进而被雾化喷出。
2.2按供水方式不同分类。一是泵组式系统:此种方法是利用多个水泵对灭火系统进行供水:二是容器式系统:该系统是将储水容器和储气容器进行合理的组合,从而加大水压对灭火系统实现供水。
2.3依据使用的细水雾喷头种类的不同分类。一是开式系统:此种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安装的是开式细水雾喷头;二是闭式系统:此种系统与前种系统工作原理相同,区别是安装闭式细水雾喷头。
2.4依据灭火系统应用方式的不同分类。一是局部应用系统:此种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只是对保护对象进行直接的喷雾以达到灭火目的;二是全淹没应用系统:此种系统是在灭火实施中对保护对象所存在的空间进行喷射细水雾,从而消除该空间的全部风险。
2.5依据灭火系统所负责的防护区的数量进行分类。一是组合分配系统:此种系统往往在实际中所负责的防护区或保护对象超过两个。二是单元独立系统:此种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只是负责一个防护区或者保护对象。
2.6预制式系统。该系统不同的规格或类型所能防护的空间范围不同,且空间范围的大小需要进行较为严密的试验后才可以确定。此种系统的供水或供气可以依靠系统自身的储备系统提供,同时也可以从系统外的设备获得。
3.细水雾灭火机理
我国的相关研究机构对细水雾灭火系统的灭火机理进行研究与分析,其研究的结果基本保持相同,但各自表达方式却不尽相同。细水雾灭火系统是通过降低燃烧物的化学反应速度从而达到有效灭火的目的,其中细水雾系统的灭火机理主要有以下三种。
⑴冷却效应。细水雾灭火系统取代传统的灭火技术,其主要原因是细水雾灭火技术有效地增加了灭火的作用面积与热交换面积。细水雾颗粒的直径相比传统技术中的水滴直径要小的多,因此细水雾颗粒的表面积相比较之下较大,进而在灭火过程中增加水雾的汽化速度。汽化需要吸收大量的热量,所以细水雾的快速汽化过程会迅速降低燃烧物及火灾区的温度,进而促使燃烧物的表面温度降低至燃烧临界值之下,热分解被迫停止,最终燃烧物无法继续燃烧,达到有效灭火的目的。
⑵惰化效应。细水雾系统的灭火作用不仅体现在冷却效应,惰化效应为最终灭火的目的同样贡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细水雾表面积相对较大从而加快自身汽化速度,降低火灾区温度,由此同时细水雾汽化形成的水蒸气体积同样会迅速增加,在此过程中体积可扩大至1700倍。汽化形成的水蒸气会占据火灾区的空间,从而将燃烧物附近的氧气挤出,同时阻止外界氧气的进入,从而使燃烧失去了必要的条件,当氧气的含量足够低时,燃烧将渐渐终止。
⑶附加效应。在利用细水雾系统进行灭火时,细水雾迅速汽化所形成的大量水蒸气会将火灾区与周围易燃物品有效地隔开,从而对火势进行有效地控制,阻碍火势的进一步蔓延。同时,大量的水蒸气会粘附在燃烧产生的灰粒、煤烟颗粒等,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净化火灾区的空气,使污染程度降低。当采用冲量大、颗粒大的细水雾时,往往能过浸透燃烧物体,从而阻止因部分固体物质燃烧而释放出有助于燃烧的气体。
4.细水雾灭火系统的应用
我国的细水雾灭火系统的发展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末,经过多年的研究,现如今我国形成了高、中、低压细水雾灭火系统,其灭火适用的范围囊括A类、B类、C类火灾以及电气火灾。已普遍应用在生活场所中:
4.1细水雾灭火系统在地铁中的应用。细水雾灭火系统因其不仅具有有效的灭火功能且具有抑制烟气和隔绝热辐射的作用,在城市的电缆沟、隧道、站台、轨道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国外,细水雾灭火系统的应用已经较为成熟。例如,米兰、马德里等城市已经将此系统不仅应用于地铁消防,而且在售票厅、扶梯下部、商铺等场所也可以见到细水雾灭火系统的影子。着眼于国内,在上海市细水雾灭火系统已经部分取代了原有的气体灭火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如上海地铁的4号线和6号线的控制中心采用细水雾灭火系统进行防火保护。由此可见,细水雾灭火系统在我国已经取得了初步的发展。
4.2细水雾灭火系统在图书馆和档案馆的应用。由于图书馆及档案馆中保存着大量的图书、资料、典籍和档案等,往往是易于发生火灾的区域,且出于馆藏物多较为特殊、较为珍贵的考虑,在设置灭火系统时往往需要以不能损坏馆藏物品为优先考虑因素。然而,如今细水雾灭火系统的发展使此类场所的灭火选择问题迎刃而解。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使细水雾灭火系统在此类场所能够得到应用仍需进一步的研究与探索。
黄鑫等人在利用细水雾技术熄灭书架火的试验过程中,验证了细水雾灭火系统扑灭书架或者图书馆起火的可能性,通过实验发现细水雾灭火对图书馆的附加伤害较小,并得出了细水雾的灭火效率与书架火的着火点位置以及火源的尺寸之间的关系。赵立增等在相似的实验平台上进行了细水雾灭书架火的实验,结果表明所采用的细水雾灭火系统可以很迅速的抑制住书架火,但是对于受障碍物遮挡的小火其灭火时间则较长。实验中细水雾灭火系统运行压力较低,雾滴粒径较大,虽然灭深层A类火灾的效果较好,但灭遮挡火灾的能力较差,而图书馆中使用的书架基本为紧密铁板书架,火灾时遮挡性较大。因此在图书馆中使用的细水雾灭火系统应该使用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并采用全淹没保护系统,以提高细水雾灭遮挡火的能力。
5.结语
在传统的灭火系统应经不能适应科技时代的发展时,在原有的灭火系统已经不能满足社会需求时,细水雾灭火系统以其拥有环保性、经济性和高效的灭火功能抢占科技高地,吸引研究者们眼球。相信,伴随着对其灭火效果的进一步验证,以及喷嘴技术等相关技术或设备的出现,细水雾灭火系统将具有美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江琴.细水雾灭火技术在地铁工程应用的探讨[J].给水排水,2008,S2:99-101.
[2]许多明.细水雾灭火系统的工程应用研究[J].价值工程,2014,11:64-65.
[3]程方涛.新型细水雾灭火实验研究[D].武汉大学,2005.
[4]嵇涛,付敏,刘静琪.细水雾灭火系统应用发展研究[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1,08: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