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对观众,创作才真正开始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w84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些人总喜欢迎合市场,这边一个元素,那边一个类型拼凑一下,这绝对不会长久。我不在乎别人的评价,以前不在乎,现在更不在乎
  中国新闻周刊:在做电影导演之前,你是不是很喜欢看小说?有受过哪些作品的影响吗?
  侯孝贤:我其实一直都很爱看小说,什么武侠小说啊,《鲁滨逊漂流记》啊,《人猿泰山》啦。后来还看各种美国作家的小说,还有米兰·昆德拉、卡尔维诺什么的,杂七杂八什么都看。
  早年的武侠小说非常简单,动不动就死成百上千的人。我之前看过一个叫司马林的人在报纸上写的连载小说,我觉得这个人写得非常厉害,后来才知道,司马林就是金庸,当时在台湾由于政治问题,金庸的名字不能用。读艺专的时候我还接触了存在主义哲学,但估计哲学也没啥用,人还是要实干,于是就开始学着拍电影。有时候多读小说,会影响你看问题的视角,某种程度上,看小说培养了我对于人事的观察力,不然的话光拍电影,我不知道会拍成什么样。我觉得文学和电影还是有着异曲同工之处的,其实最重要的部分都在文字和影像背后,靠你们自己理解。
  中国新闻周刊:你是怎么被《聂隐娘》这个故事吸引的?最初拍摄的动机是什么?
  侯孝贤:最开始是我读艺专的时候看到了唐传奇中的这篇故事,觉得书中的那个时代非常有意思,各种江湖,庙堂,皇帝,大臣,还有人、鬼、狐、仙都各有各的精彩。
  然后我开始慢慢了解历史上的唐朝,用史实的细节填充着我脑海中想象的长安城,你不可能拍出真正的唐朝,但了解这些细节是必须的,知道了这些,你才能懂得怎么给影像中的主人公安排合理的情节、动机和任务。最终呈现在胶片上的唐朝和长安,应该是我们共同想象出来的,我不知道如何界定真实与否,但是非常美。
  中国新闻周刊:你理解中的“侠客”和“江湖”是什么样的?
  侯孝贤:我觉得人不管怎样厉害,都是要吃饭的。当大侠,不一定要打打杀杀,而是要对人情世故有着深刻的理解,侠客也要是活生生的人。像电影《聂隐娘》中,聂隐娘是个刺客,但她也不是随便杀人,杀人是要有目的的,她要说服自己,给自己一个执行任务的合理性动机。聂隐娘第一次没有完成刺杀任务是因为有小孩在,她下不去手;第二次杀她小时候的恋人田季安,更难抉择。
  所以我拍《聂隐娘》与其说是武侠与江湖,不如说是一个女孩子逐渐了解自己,逐渐清醒的过程。
  中国新闻周刊:《聂隐娘》会不会是你最后一部用胶片拍摄的电影?以后会不会尝试用数字技术拍摄?
  侯孝贤:这次《聂隐娘》还是用胶片拍摄的,用了五十多万尺。但这次是我第一次用数位技术剪辑,过程很繁琐,还很不熟练,颜色和光调来调去也很烦的。
  曾经我很痛恨和排斥数字电影,但我现在觉得,以后未尝不会尝试用数字拍摄。因为我觉得你拍片的内容,会决定性地影响你所使用的形式,有些题材适合胶片,而有些故事则适合数字。即便将来我拍摄数字电影,那也是一部有着侯孝贤味道的数字电影。
  中国新闻周刊:你觉得现在艺术电影导演最大的困境是什么?是拍片找钱不易吗?
  侯孝贤:我现在拍片找钱还比较容易,因为毕竟有这么多年的作品在那。我可以和欧洲谈,和美国谈,和全世界各个地方的人谈,我有这个能力可以拿到钱。
  但我觉得现在年轻导演拍片要找钱太难了,投资方会说你没有作品,这个时候就会出现一个问题,所有做电影的年轻人要在学生时代确立一个目标,那就是我究竟要拍什么样的电影。如果想不清楚,直接跑到社会上拉资金,越往上走越容易迷失,越往上你会发现,各种商业的元素,包括明星啊等等方面,会在你的片子里占据的比重越来越大,这个时候,你就没法再纯粹地拍你最初想要拍摄的东西了。
  中国新闻周刊:当金马主席和拍电影,哪个更困难一点?
  侯孝贤:拍电影比较困难,金马很容易的。我觉得金马奖找我当主席是因为他们看中我的位置,借用我的号召力,你自己清楚了这个,要是再去傻乎乎弄行政,那就是脑子坏掉了。我当金马主席的那几年,只是帮忙调整了他们行政系统的结构和层次,以前当主席还要去干预行政上的问题,我觉得那是错的。整个组委会应该是一个结构健全,人员完整的组织机构,大家人人平等,各司其职,而主席只是一个象征、一个出头脸的人,所以我的主席做得相对轻松,需要我出面的时候就出面,其余杂碎事情清清楚楚,不需要我管。
  中国新闻周刊:你在乎观众看过电影之后的评价吗?
  侯孝贤:我一直在讲导演应该“背对观众”,因为只有背对观众之后,创作才能真正地开始。
  现在有些人总喜欢迎合市场,这边那个元素,那边拿个类型拼凑一下,这是绝对不会长久的。而且创作者们不要总想着自己的片子能取得多高的票房,不管是几亿、十亿,还是二十亿,都和你们没关系。
  我不迎合观众,不管看得懂还是看不懂,我都按照自己的想法拍。我也不在乎别人的评价,以前不在乎,现在更不在乎。
其他文献
12月9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宣布,邮储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工作,正式获得银监会批准,实现了从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单一股东向股权多元化的成功迈进。  本次融资引进了包括瑞银集团、摩根大通等6家国际知名金融机构,中国人寿、中国电信等2家大型国有企业,蚂蚁金服、腾讯等2家互联网企业,融资规模达451亿元,是中国金融企业单次规模最大的私募股权融资,也是近五年来中国金融企业规模最大的股权融资。  消息人士指出,此
十年来,李志第一次公开面对媒体。发布会上,他抱着一只鸭子玩偶欢乐登场,两天内接受了十几家媒体专访,被摄影师调教着摆出各种造型,显得温和而顺从。发胖的他穿着不合身的衬衫,在台上憨笑得像个学生,几乎没人会把他和网上那张“臭嘴”联系到一起。  5月23日起,李志的2015 “看见”巡演将分别在六大城市召开。这也是中国首位独立音乐人靠自己的团队启动运营的全国场馆级巡演。  “通过大体量的演出锻炼乐队,挣到
作为欧洲大陆第一大城市的巴黎,不仅每年吸引着近亿全世界游客,也对全欧洲乃至世界都有着巨大的辐射力,最近几年,整个巴黎大区每年举办的国际性会议就超过一千场。  但最近几年,恐怖威胁的阴影一直笼罩着“魅力之都”。进入2015年, 11月13日晚震惊全球的巴黎血案,已经是巴黎近年第二次遭遇IS的恐怖袭击。  不只是巴黎,整个法国都已经成为恐怖袭击的重灾区。根据欧洲刑警组织发布的《欧盟恐怖主义现状与趋势报
5月15日,李克强总理与印度总理莫迪到天坛祈年殿,与400多名两国太极、瑜伽爱好者交流互动并观看演练。演练结束后,两人沿林间小路散步。摄影/本刊记者 廖攀 图片编辑/陈俊丹  5月14日至16日,3天的时间里,三个风格迥异的中国城市,见识了一位个性鲜明的印度总理。在印度政治家中与众不同的莫迪,其中国之行也创造了中国外交史上的许多“第一”。  莫迪是第一个由中国在任国家元首专程陪同游览首都北京以外的
“我真想把这车给退喽,”北京金健出租公司的张师傅活络地打着方向盘,“(公司)不让啊!”  张师傅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自从打车软件的“快车”服务出来后,“顾客至少少了一半”。  比起“专车”服务,“快车”服务价格更为低廉,不仅免起步价,而且每公里仅收取1.5元,而出租车的起步价在北京为13元(3公里),此后每公里2.3元。  一位家住回龙观的丁女士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她曾从北京南站打回家,约30
6月1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以下简称《细则》),以取代1990年中组部印发的《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试行)》。  与24年前的试行版相比,《细则》更加强调新发展党员的质量与结构,并对不能完全适应工作需要的内容进行了重要调整。  “新工作细则的目的在于严保党员质量,巩固执政地位。”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党建与党史研究室主任陈志刚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
“阿拉伯之春”引发中东再次动荡,历时三年,如今已是萧瑟一片,成为“阿拉伯之冬”。伊拉克、埃及、利比亚、叙利亚无一不深陷内乱和战争,生灵涂炭。  阿拉伯国家的悲剧令世人心痛,也发人深省。我们看到的是,美国调整中东政策,深刻影响地区局势走向;伊斯兰势力特别是极端势力崛起,严重挑战地区国家存亡;长期动荡使地区大国矛盾加剧,影响这些国家的政局和巴以冲突、伊朗核问题等热点问题的解决。沉重的历史包袱  人口3
1982年11月、12月间,陈云连续多次借用黄克诚提出的“鸟笼”之说,来解释搞活经济与国家计划之间的关系。  “这就像鸟和笼子的关系一样,鸟不能捏在手里,捏在手里会死,要让它飞,但只能让它在笼子里飞。没有笼子,它就飞跑了。”这个“笼子”,关键是大小适当,“可以跨省跨地区,甚至可以跨国跨洲”。这就是陈云著名的“鸟笼”比喻。  “‘鸟笼比喻’的提出,与当时的经济过热有很大关系。陈云希望借此纠偏,以保持
侯孝贤之所以备受瞩目,不单单只是因为他的影像和语言,更多的还在于电影所反射出的精神内里。他的生存经验、阅读和体悟,以及特殊的岛屿叙事与世界语境的关系,共同铸就了侯孝贤的精神内核  翻开一部华语电影史,我们很有可能会在上面看到两个侯孝贤。  一个是来自南台湾的暴烈少年,于岛屿之上,抒写着快意恩仇的少年往事与恋恋风尘,那些暴露于阳光之下的忧郁与感伤,看起来也显得明媚动人。  而另一个侯孝贤,则是站在古
岂有豪情似旧时?不是因为身体乏了,而是心累了。当然,作为史上最成功的系列电影品牌,詹姆斯·邦德从来不显老,T区无油的中年紧致大叔形象一直颠扑不破,只是,观众总是喜新厌旧,瓶子换得再勤,酒也得重新调过才好。  从这个角度讲,选择萨姆·门德斯来操刀新近的两部《007》,自然能给这个年过半百的银幕大作注入难得的新意。  在上一部《大破天幕杀机》里,门德斯就让007的上司M女士在听证会上背起了丁尼生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