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与超越:一带一路视域下徐光启科技翻译思想研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ykxc14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徐光启是我国早期杰出的科技翻译家。作为科技翻译的先驱,他与来华传教士合作翻译了《几何原本》《测量法义》《泰西水法》等书,引进了当时西方先进的科技知识,促进了我国数学、测量、水利、天文历法的发展。时至今日他的翻译思想对我国科技英语翻译仍然有着指导意义。本文通过对徐光启的翻译著述、翻译思想的梳理,并结合其翻译思想,对当下科技翻译实践中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对“一带一路”视域下科技翻译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一带一路”科技翻译;徐光启;翻译思想
  作为我国早期科技翻译的先驱人物,徐光启的翻译为我国明朝末期科技交流打开了新局面,促进了西学东渐思潮的发展,经世致用思想也在国内得到推崇。但在士大夫阶层的早期翻译探索之路上,困难重重,他以自己丰富的阅历、独到的见解和惊人的远见,翻译和编译了一系列重要的科技奠基之作,译作水准高,实用性强,堪为经典。本文旨在简介徐光启的翻译著述,总结徐光启的科技翻译思想,在当今“一带一路”战略进一步推进的重要时期,为科技翻译找寻一些借鉴之处。
  一、 引言
  “一带一路”(the Belt and Road),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战略立足于三个层面,即政治上的互信,经济上的共荣和文化上的交流,三方面不可分割,经济为政治的基础,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体现。在这一背景下作为经济发展桥梁的科技翻译,地位逐渐显现,科技翻译是我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科技合作的基石,是中国企业走出国门的基础,为此我国政府、企业和学术界都高度关注科技翻译的发展。科技翻译的研究和发展进入了新阶段,科技翻译的方法探讨层出不穷,但这些方法大多局限于当今科技翻译的领域,受到了时间的局限。为了更好地推陈出新,提出更具开创性的建议,本文特此分析我国早期的科技翻译思想和翻译方法。
  在我国早期的科技翻译家中,徐光启的地位超然,贡献巨大。他堪称我国最早的科技翻译家,他在翻译之初,面临着翻译方法的探索、翻译著作的选取、翻译材料的辨别和翻译著作的接纳等诸多问题,他凭借着自己严谨的翻译精神和精深的翻译思想解决了上述问题,值得我们的借鉴。他的家庭出身使得他具备良好的农业基础知识,为以后的翻译储备了必要的知识;他与传教士的交往使他受到西方先进科技的浸染,自此他投身实学,致力于“格物穷理”经世致用。
  在徐光启的一生中,他陆续翻译了《几何原本》《测量法义》《泰西水法》《崇祯历书》等书,自己撰写了《勾股义》《测量异同》和《同文算指》等书,促进了中国当时数学、农学、天文学的发展。
  二、 翻译思想
  “翻译、会通、超胜”这一原则是指导徐光启翻译活动的根本原则,他在《历书总目表》曾有言:“欲求超胜,必须会通;会通之前,先须翻译。”意思是说,通过翻译,我们才能将中西方的先进知识融会贯通,知识融会贯通之后,我们才有超过西方国家的机会。他这一原则的提出与当时的国内国际背景息息相关,在国际,许多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已经远超我们,曾经是科技文化输出大国的我们地位一落千丈,这是我们引进外国的先进科学技术的必要性;在国内,当时国内深受陆王心学影响,反对经世致用的呼声占了上风,虽说有识之士已经意识到陆王心学的不合时宜,但他们毕竟是少数,大多数民众和统治者认识不够,如果能将引进的新理论和传统思想结合起来,实学接受程度就会高得多,这是我们顺利引进西方科技、宣扬西方科技的可行性。
  徐光启曾在奏疏中对他和传道士合作翻译的情形加以描述:“臣等藉诸臣之理与数,诸臣又藉臣等之言与笔。功力相倚,不可相无。” 这种翻译思想在翻译几何原本之时就已然初露端倪,徐光启和利玛窦合作的方式是由利玛窦口授、徐光启执笔,在徐光启笔述之后还会交由外国传教士再度核定。这种方式虽说是当时形势所迫,即徐光启不会外文,而对于利玛窦等传教士来说,“东西文理,又自觉殊,字义相求,仍多阙略,了然于口,尚可勉图,肆笔为文,便成艰涩”(徐宗泽,2006),但其对翻译科技著作来说确实大有裨益,提高了翻译的速度,从而加快了科技引进的速度,尽量保证了译本的正确性,又方便了国人的理解。后世有数学家把徐的译本与克拉维奥原著及现代权威希思的英译注释本相对照,只发现极个别的错漏之处(陈卫平,李春勇:2006),这除了徐光启本人的翻译工作严谨之外,也说明,这种“理与数”“言与笔”结合的方法并无问题,能保证译本的质量。
  徐光启在翻译活动之中秉持一种科学实践观,以实践来检验翻译著作的可靠性,这是他立足于社会现实做出的审慎选择。他处于明代末期,国内的科技发展缓慢,以现在的观点来看,当时引进西方科技是“破旧立新”,有积极作用,但当时来看,徐光启的行为是一种大胆的创举,他自己要为翻译的著作的可靠性负责,数学、天文历法、农田水利这些方面对国家、民生都是意义深远的,举足轻重,加上是徐光启为人向来严谨,他注重以实践来检验《泰西水法》等著作就顺理成章。他的儿子徐骥在《文定公行实》里说:徐光启“ 一事一物必讲究精研,不穷其极不已。” 在翻译《泰西水法》时,他以中国已存的水利灌溉技术为基礎,选择西方确实先进于中国的方法或者具有实用价值的内容才编译过来。他制器、试验甚至开辟水田,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翻译。
  徐光启的“急需”为先思想,是指在翻译西方科技著作时,充分考虑当时的社会需求,“述叙既多,宜循节次;事绪尤纷,宜先基本”。正如他在翻译《几何原本》时认为:“此书为用甚广,在此时尤所急需”,数学是万物之基,是其他科学发展的基础,在数学的基础上才能“度数旁通十事”建立起中国自己的科学体系。在农田水利方面,他则认为测量方法的应用才是当务之急,“广其术以治水治田以为利距,为务急也”。徐光启与1607年先行翻译了《测量法义》,在1612年才翻译了农田水利方面具体的著作《泰西水法》。他将“急需”为先的思想应用到了自己的翻译活动之中,带有一定的功利性,其目的也是为了尽快满足社会的需要。   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徐光启的科技翻译“不失对传统文化的自信,以传统文化为历史记忆和理解资源。……从而在翻译中倾向于本土化策略”。(张德让,2011)对徐光启的这一翻译思想,孔德亮学者采用的描述是“本土化战略”(孔德亮,2015),而袁晓军学者则认为徐光启和利玛窦采用的是“同化顺应翻译”。(袁晓军,2014)无论定义的名称有何变化,其根本内涵就是以中华文化为导向,翻译出使中国人容易理解的科技书籍。他独创了一套数学术语,符合西方数学的内涵,又顺应中国人的文化环境,点、线、面、四边形、多边形等20多个术语沿用至今,就是对其生命力和适应性的最好证明。
  尽管徐光启在翻译过程中使用了众多翻译方法,但他自己却未能总结出成体系的翻译思想;当时他的翻译活动受到了西方的制约,传教士主要来自德国决定了翻译的科学著作主要是源自德国,而传教士们考虑到自身传教和畏惧中国后来者居上,曾经推诿对一些十分重要的科技著作的翻译,这些徐光启也是无可奈何的;而这些费尽心血的翻译成品也未能得到广泛的传播和应用,实际意义十分有限。
  三、 现实化意义
  在“一带一路”战略下,我国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对科技翻译的需求量大大增加,究其原因乃是企业需要推广自己科学技术或产品;国家需要宣传“一带一路”的整体战略。需求量一旦增加,翻译市场上难免出现翻译水准参差不齐、翻译人员良莠不齐,不但影响了某个企业的对外发展,更从整体上影响了“一带一路”战略的口碑。这就要求国家在科技翻译方面有统筹的战略和整体的布局,翻译的目的不应该局限于翻译本身,也应该像徐光启所言“翻译、超胜、会通”,让翻译作为沟通的桥梁、发展的基石,推动我国境外项目的开展,促进我国企业走出去,消化过剩产能,使国家的整体发展向前迈进,这样才不辜负“一带一路”这个涉及到我国东西部平衡发展、欧亚大陆经济一体化的宏伟战略。
  徐光启时代精通外语的人才匮乏和引进科学技术的需要又十分迫切,在这一现实状况下,他主张将“理与数”和“言与笔”结合起来,进行翻译合作。这一思想在今天仍然适用。目前我国的英语人才爆炸式增长,英语成为国民语言,但是能精通英语和科技专门领域的跨专业人才还是十分稀缺。这一问题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则愈加复杂化,一方面“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语言繁多,魏晖(2015)说“一带一路”60多个国家拥有的官方语言有40多种,我国对掌握这些小语种的人才十分稀缺,另一方面,我国在目前境外的合作项目种类复杂精细,仅工程承包一项内容就涉及高铁、公路、水电站、港口等众多子领域,对翻译人才的科技知识要求更高,一时难以满足要求,但我们的战略实施进程却不能因此放缓,等待人才的成长,最及时的方法就是调度好翻译人才和科技人才,双方合作,度过跨领域高精尖人才的成长期,打开战略实施的局面。在我国中海外和波兰A2高速公路项目中,我国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在签订合同之前,我国聘请的翻译不精通法律和工程术语,致使合同中許多对承包不利的条款信息未能被我方掌握,最终不仅蒙受巨大损失,还破坏了我国企业在波兰的整体形象,如若翻译和工程技术、法律人才协同起来,局面可能会大不相同。
  徐光启的本土化战略是为了更好地“引进来”,而我们也要利用该战略更好地“走出去”,具体来说,就是将我们一系列文件尤其是涉及到科技问题的文件译成当地民众能够理解的文本,技术层面和文化层面双管齐下。现在民众的呼声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如果民众反对项目的建设、企业的入驻,东道国的政策会发生对我国不利的变化。在缅甸的密松水电站项目和中吉乌铁路项目中,民众担忧项目建设对环境生态问题的不良影响成为项目受挫的原因之一。对我国来说,在中吉乌项目中未能出具环境评估的有力证据,即使在缅甸项目中进行了环境评价工作,评估报告也未能在普通民众中广泛传播,未能获得理解与支持,使得民意成为对方攻讦我国项目的利器,给我国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和信誉损失。
  四、 结语
  先贤的思想总是能够超越时空体现出永恒的价值。徐光启,我国一代著名的科技翻译家,以其翻译实践和翻译思想为我国如今的科技英语翻译的发展提供了指导性的思路。我国目前面临科技翻译专业化、科技翻译需求量急速增长和科技翻译跨领域人才缺乏的困境,对此他的“翻译、超胜、会通”原则、“理与数”和“言与笔”结合思想意义重大。为寻求“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理解支持和保障海外工程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我国则应该重视本土化战略。简而言之,当前背景下,我国应该有选择地吸收徐光启的科技翻译精华,应该统筹科技翻译的诸多层面,以翻译为基石推动项目开展和企业发展;协调好科技人才和翻译人才,以适应“一带一路”实施的复杂环境;加深东道国对我国项目、技术的理解,减少民众的误解,更好地实现“一带一路”战略的整体目标。
  参考文献:
  [1]陈卫平,李春勇.徐光启评传[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孔德亮.徐光启科技翻译的启示[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10月第31卷第5期.
  [3]利玛窦.徐光启.几何原本[Z].北京:中华书局,1985.
  [4]魏晖.“一带一路”与语言互通[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第4期.
  [5]徐光启.徐光启集[Z].王重民辑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6]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
  [7]袁晓军.明朝来华传教士翻译与出版活动探究[J].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年第5期(总第24期).
  [8]张德让.翻译会通研究:从徐光启到严复[J].外语教学,2011年11月第32卷第6期.
  [9]张德让.翻译会通研究:从徐光启到严复[J].外国语文,2011.
其他文献
摘要:新课标要求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要培养,而实现这一标准的基础是语言技能和知识。其中,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以及他们的综合运用能力,听和读是语言活动理解吸收的技能,说和写是语言表达的技能。“No input,no output.”,没有大量的语言输入怎么可能实现有效的语言输出。  关键词:听读输入;说写输出  在英语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语言技能是我们英语教师应当加以实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初中英语的教学方式不再是以往的单一的黑板教学。多媒体的发展带给了初中英语教学许多有利的条件,我们的初中英语教学的方式也体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其中,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课堂导入所占比例最少,虽然它只是一节课开始的短短的幾分钟,但却会影响整节课的效率。本文将以一些自身的经验以及参考了诸多人的关于英语课堂教学导入的研究,提出自己的一些策略和看法。  关键词:初中英语;导入;策
当房地产项目在各大城市呈现大规模地毯式铺开的时候,九溪·恒辰这个只有5-6万方、小型苏式园林风格的别墅群却在蒙城这个小县城里拔地而起。蒙城,隶属亳州,建于殷商,庄子故
β氧化铝对钠、钠汞齐有很好的稳定性,能用于氯碱工业汞法制碱中汞阴极的低纳浓度的连续测定,微差温度传感器和固体电解质标准电池.经长期观测对传感器的稳定性和寿命作了深
文章介绍了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光化学传感器对葡萄糖的测定及对SPR传感器的改进.
本文用中性烷烃C作为修饰剂制备有机磷农药传感器以对硫磷为研究对象,研究了C化学传感器对硫磷的敏感机理.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教学改革的力度不断加强。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人才培养的目标,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逐渐加入了新的教学元素。教育工作者们越来越重视因材施教的教学理论,这就促使了一种新的教学方法的出现——分层教学法。分层教学法的使用,使初中英语教学得到了有效的发展。这种教学方法的使用能够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增加课堂的教学效率。因此,现代的英语老师要注重分层教学法的使用,将
摘要:初三英语一轮复习以夯实基础为主要目的。一轮复习,容易杂乱无章,担心顾此失彼。如何提高一轮复习的有效性,文章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简单谈几点体会。  关键词:初中英语;初三复习;一轮复习;主要策略  初三进入一轮复习,一轮复习是夯实基础知识的关键,为二轮的专项、三轮的模拟做铺垫。而实际教学中,教师们容易在一轮中犯激进的错误,弃课本于不顾,对一轮复习不以为然,要么一轮复习眉毛胡子一把抓,像上新课一
本文利用聚丙烯酰胺同时包埋葡萄糖氧化酶和辣根过氧化物酶,做成酶柱反应器,以3,3′,5,5′-四甲基联苯胺二盐酸盐(TMB-d)作为荧光底物,构建了基于可更新微滴的葡萄糖传感器用
摘要: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这种转变顺应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潮流,为社会提供专业人才。应用型大学作为一种新的大学类型,在办学目标和教学任务上有其特殊性和现实性,本人从第二外语德语的教学研究出发,主要针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行研究,侧重探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和策略等问题。  关键词:应用型大学;第二外语德语;自主学习  一、 应用型大学概念论述  由于各国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