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改,意味着学校管理、课程设置、教学方式、课堂文化的重塑。经过近两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存在的问题是:认为老师少讲,就是不讲;认为传统的课堂教学都是错的;效仿“团坐”法,缺乏相应的培训;重视高效课堂,忽视了刻苦学习;“行云流水”的课堂,学生的展示像是“作秀”;高效课堂必须常态化,盲目运用导学案不恰当。构建、创设高效课堂,意味着最大限度地杜绝、摒弃或消除课堂低效的种种弊病,而不只是改换课堂的形态和面貌。我们倡导高效课堂,要警惕今是昨非的简单思维,警惕仅仅在现象或形式上的非此即彼。
关键词:高效课堂 传统课堂 课堂教学 课堂低效
课改,意味着学校管理、课程设置、教学方式、课堂文化的重塑。高效课堂就是在教学方式和课堂文化的重塑过程中,逐步走进了人们的视野。自2010年我在克拉玛依九中第一次看到语文高效课堂模式,到我校推行高效课堂教学,经过近两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存在的问题是:
一、认为老师少讲,就是不讲。
“高效课堂”的核心理念是“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性”,这让很多人对教师的作用和地位产生了误解:1.“教师虚无论”。认为这样的课成功与否在于学生表现,这样的课堂改革成功与否也在于学生素质。学生积极主动,课堂才有“活力”,课堂改革才能推动起来。2.“教师不负责论”。这样的课堂,似乎消减了教师的作用,让教师变得轻松起来,有人质疑:教师不讲学生又怎么能学得懂、学得透?
二、认为传统的课堂教学都是错的。
有一种做法是推行高效课堂就全盘否定传统的教学思想。举一例,讲授式凭什么就要被否定?中国悠久的教育史,就没有可汲取、可继承的吗?如何继承传统教学中的优秀方法应该成为高效课堂的重要抓手。就语文课堂而言,记忆不能丢;对一些学生难以理解的古文,讲授可能更有效;对体现中华美德和民族传统的倾向与认识,明确给出答案可能更理性。因材施教自孔老夫子起到现在,应该说它具有永恒的教育意义。
三、重视高效课堂,忽视了刻苦学习。
一谈到高效课堂,则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快乐学习。我不否认个别学生对某科有浓厚的兴趣,但绝不敢认同绝大部分学生都会快乐地学习。自古以来,学习与刻苦就是一对孪生兄弟,现在有许多学校在评教评学中,把学生的满意度当成考核教师的重要指标,造成教师不敢批评管理学生了,批评了心眼小的学生就有可能遭到他(她)的报复,满意度太低还会被领导找去谈话。刻苦学习这种精神,在我们当前的教学中,提得少了,淡化了。我认为一节课要高效,师生的交流要更频繁,学生的思考要更深刻,要在单位时间掌握的知识与能力更多,学生的负担显然就更大更强,所以要强调刻苦学习的精神。
四、效仿“团坐”法,缺乏相应的培训。
教育家奥苏伯尔说:“根据实际情况组织教学,这是教学的最高原则。”有的学校效仿山东杜郎口的“团坐”法,不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造成了课堂纪律的涣散。从开始课改到现在,纪律仍然是让老师头疼的问题。城市学生和农村孩子不同,他们胆大,不怕人,家庭条件好、父母溺爱的孩子似乎更难管一些,“团坐”让有的孩子肆无忌惮,常常有老师告诉我,全班都在讲,声音不大,找不出是从哪儿传出来的……一个不能保证纪律、乱哄哄的课堂,怎么可能是“知识的殿堂”,恐怕只剩下“生命的狂欢”了。所以,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组织教学。
五、“行云流水”的课堂,学生的展示像是“作秀”。
“行云流水”的课堂可能是预演过的,这样的课堂在公开课中经常出现,教师为追求所谓的“示范效果”,把课堂当成了戏台。教师搭台,学生演戏,没有起到在展示中发现问题、弥补不足的作用,这样的课堂学生的展示像是“作秀”。
“行云流水”的课堂还可能思维含量不足,学生课堂前后“落差”不大。老师提出的问题没有难度,几乎都在学生已知的范围之内,毫无阻碍。有人提出:“既然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学生都懂,还有什么必要上这一课?”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认为:“如果教材和教学方法使得学生面前没有出现应当克服的障碍,那么儿童的发展就会萎靡无力。”
六、高效课堂必须常态化,盲目运用导学案不恰当。
所谓“常态化”就是我们要有高效的常规课堂。如果我们的高效课堂始终还停留在展示课、优质课和示范课的层面,那么就必须思考这样的运用模式是否恰当了。导学案的成本太大,科科都印,学生的负担太重。近两年的教学实践,我们看到学生被导学案包围着,埋头苦写,让学习好的同学都力不从心,这也是部分学生厌学的原因。当然,我们在课改中不能有畏难情绪,但也不能不考虑现实存在的问题。
要让自己的课堂变得高效起来,这远不只是一个需要理想的事业,而是一个更需要理性的事业;我们并不缺少为高效课堂画饼的人,而是太缺少对课堂教学实践进行高效优化的人。构建、创设高效课堂,意味着最大限度地杜绝、摒弃或消除课堂低效的种种弊病,而不只是改换课堂的形态和面貌。我们倡导高效课堂,要警惕今是昨非的简单思维,警惕仅仅在现象或形式上的非此即彼。
参考文献
1.李炳亭 褚清源《问道课堂:高效课堂理论与方法的26个追问》。
2.陈继英《构建真正的高效课堂,出色完成教师教学使命》。
关键词:高效课堂 传统课堂 课堂教学 课堂低效
课改,意味着学校管理、课程设置、教学方式、课堂文化的重塑。高效课堂就是在教学方式和课堂文化的重塑过程中,逐步走进了人们的视野。自2010年我在克拉玛依九中第一次看到语文高效课堂模式,到我校推行高效课堂教学,经过近两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存在的问题是:
一、认为老师少讲,就是不讲。
“高效课堂”的核心理念是“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性”,这让很多人对教师的作用和地位产生了误解:1.“教师虚无论”。认为这样的课成功与否在于学生表现,这样的课堂改革成功与否也在于学生素质。学生积极主动,课堂才有“活力”,课堂改革才能推动起来。2.“教师不负责论”。这样的课堂,似乎消减了教师的作用,让教师变得轻松起来,有人质疑:教师不讲学生又怎么能学得懂、学得透?
二、认为传统的课堂教学都是错的。
有一种做法是推行高效课堂就全盘否定传统的教学思想。举一例,讲授式凭什么就要被否定?中国悠久的教育史,就没有可汲取、可继承的吗?如何继承传统教学中的优秀方法应该成为高效课堂的重要抓手。就语文课堂而言,记忆不能丢;对一些学生难以理解的古文,讲授可能更有效;对体现中华美德和民族传统的倾向与认识,明确给出答案可能更理性。因材施教自孔老夫子起到现在,应该说它具有永恒的教育意义。
三、重视高效课堂,忽视了刻苦学习。
一谈到高效课堂,则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快乐学习。我不否认个别学生对某科有浓厚的兴趣,但绝不敢认同绝大部分学生都会快乐地学习。自古以来,学习与刻苦就是一对孪生兄弟,现在有许多学校在评教评学中,把学生的满意度当成考核教师的重要指标,造成教师不敢批评管理学生了,批评了心眼小的学生就有可能遭到他(她)的报复,满意度太低还会被领导找去谈话。刻苦学习这种精神,在我们当前的教学中,提得少了,淡化了。我认为一节课要高效,师生的交流要更频繁,学生的思考要更深刻,要在单位时间掌握的知识与能力更多,学生的负担显然就更大更强,所以要强调刻苦学习的精神。
四、效仿“团坐”法,缺乏相应的培训。
教育家奥苏伯尔说:“根据实际情况组织教学,这是教学的最高原则。”有的学校效仿山东杜郎口的“团坐”法,不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造成了课堂纪律的涣散。从开始课改到现在,纪律仍然是让老师头疼的问题。城市学生和农村孩子不同,他们胆大,不怕人,家庭条件好、父母溺爱的孩子似乎更难管一些,“团坐”让有的孩子肆无忌惮,常常有老师告诉我,全班都在讲,声音不大,找不出是从哪儿传出来的……一个不能保证纪律、乱哄哄的课堂,怎么可能是“知识的殿堂”,恐怕只剩下“生命的狂欢”了。所以,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组织教学。
五、“行云流水”的课堂,学生的展示像是“作秀”。
“行云流水”的课堂可能是预演过的,这样的课堂在公开课中经常出现,教师为追求所谓的“示范效果”,把课堂当成了戏台。教师搭台,学生演戏,没有起到在展示中发现问题、弥补不足的作用,这样的课堂学生的展示像是“作秀”。
“行云流水”的课堂还可能思维含量不足,学生课堂前后“落差”不大。老师提出的问题没有难度,几乎都在学生已知的范围之内,毫无阻碍。有人提出:“既然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学生都懂,还有什么必要上这一课?”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认为:“如果教材和教学方法使得学生面前没有出现应当克服的障碍,那么儿童的发展就会萎靡无力。”
六、高效课堂必须常态化,盲目运用导学案不恰当。
所谓“常态化”就是我们要有高效的常规课堂。如果我们的高效课堂始终还停留在展示课、优质课和示范课的层面,那么就必须思考这样的运用模式是否恰当了。导学案的成本太大,科科都印,学生的负担太重。近两年的教学实践,我们看到学生被导学案包围着,埋头苦写,让学习好的同学都力不从心,这也是部分学生厌学的原因。当然,我们在课改中不能有畏难情绪,但也不能不考虑现实存在的问题。
要让自己的课堂变得高效起来,这远不只是一个需要理想的事业,而是一个更需要理性的事业;我们并不缺少为高效课堂画饼的人,而是太缺少对课堂教学实践进行高效优化的人。构建、创设高效课堂,意味着最大限度地杜绝、摒弃或消除课堂低效的种种弊病,而不只是改换课堂的形态和面貌。我们倡导高效课堂,要警惕今是昨非的简单思维,警惕仅仅在现象或形式上的非此即彼。
参考文献
1.李炳亭 褚清源《问道课堂:高效课堂理论与方法的26个追问》。
2.陈继英《构建真正的高效课堂,出色完成教师教学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