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某高校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问卷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查,分析了大学生选课态度的现状,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并从师资队伍、选修课开设、教学管理水平、考核方式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选修课;选课态度;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裴长安(1981-),男,甘肃静宁人,石河子大学师范学院教育系,讲师。(新疆 石河子 832000)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14-0167-03
在推进本科生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选修课通过拓展大学生科学、文化、艺术素质,成为高校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选修课的突出特点就是充分尊重学生在志趣、性格、能力方面的个体差异,让学生进行自主选择、自我设计,使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和特长得以更好地发挥。本文以某高校学生为例,在调查学生选课态度的基础上,对完善高校选修课制度进行了一定的探讨。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此次调查采用自编学生选课态度的调查研究问卷,经初测本问卷总体效度为0.724,符合标准问卷的发放要求。在此基础上对部分题目进行删除和修改,只保留16道题目确定为正式问卷。共发放问卷150份,回收145份,有效问卷137份,回收率为96.7%,有效率为94.5%。
在某高校选择8名学生(其中大二和大三学生各3名,大四学生2名)和3名教师(开设选修课的教师)进行访谈,对问卷调查进行验证和补充。
二、大学生选课态度的现状调查
1.选修课的选择态度
(1)课程选择目的,如图1所示。
调查结果统计显示,以学习知识为目的而选课的学生占43%,以调节放松为目的的学生占5%,以凑学分为目的的学生占52%。以学知识为目的的学生不到调查人数的一半,而以凑学分为目的的学生却占一半以上,这种情况的存在严重影响了选修课的教学质量。
(2)选课时学生希望获得的知识,如图2所示。
调查结果统计显示,有70%的学生选课时希望能学到专业以外的知识,只有不到25%的学生表示自己希望学到专业知识,另外有近5%的学生对此持无所谓的态度。可见,选课时学生们更加希望扩充自己的知识广度,学到一些自己未曾触及的东西,而不是仅仅局限于专业的范围。
(3)学生希望学到哪些专业外的知识,如图3所示。
调查结果统计显示,对专业外的知识,有50%的学生表示自己想进行能力的培养,有5%的学生选择了就业知识,希望学到自己爱好的占到了45%。这说明与就业知识相比,大学生更加关注的还是个人能力的培养和对自身兴趣的满足。访谈中,笔者还了解到,只要提高了自身素质,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就会感到更有自信。
2.学生对待已选课程的态度
由表1可知有51%的学生经常逃课,有43%的学生偶尔逃课,只有6%的学生从不逃课;对已选课程有66%的学生是偶尔认真听课,有30%的学生是经常认真听课,有4%的学生从不认真听课;课内外,有70%的学生偶尔与同学或老师进行交流,从不和同学或老师交流的与经常交流的学生分别占到了15%。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学生选修课逃课现象较为严重,听课态度欠佳,学习主动性很难令人满意。
3.学生对选修课程开设的态度
表2显示,有近51%的学生经常感到开设课程与自己的预期效果不相符,有48%的学生会偶然感到开设的课程与自己的预期效果不相符,只有不到1%的学生从没有感到课程与自己预期效果不相符。对这种落差产生的原因,只有12%的学生认为是自己的原因,有45%的学生认为是学校选课系统问题,认为是教师问题的有43%。
在课程范围方面,学生的满意度也比较低,认为课程范围较广的只占调查总人数的11%,大多数学生认为可选课程范围一般或较窄。
4.学生对选修课考核的态度
如图4所示,有47%的学生希望考核方式是上交作品,有48%的学生希望是撰写论文或综述,有5%的学生希望是出卷考试。如图5所示,有73%的学生对选修课的考试都是一般对待,有22%的学生持无所谓的态度,只有不到5%的学生表示他们对选修课考试很重视。从调查结果分析可知,学生对选修课的考核并未给予应有的重视,大部分学生不愿意选出卷考试的课程,比较愿意选修上交作品、只写论文或综述的课程。
5.学生对选修课教师的态度
学生对选修课教师的态度如图6所示。本研究从学生选课时对教师职称、知名度、教学方式及满意度等四个方面进行分析。职称、知名度、教学方式三个方面基本上可以反映出一个教师的教学成就,学生对教师的满意度则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教师的水平。
从图6可以看到:(1)学生对选修课教师职称并没有过高的要求,有近71%的学生表示自己不苛求授课教师的职称,另有29%的学生在选课时还是会考虑教师职称的;(2)在选课时,有49%的学生会受教师知名度的影响,有51%的学生不会受教师知名度的影响,可见学生对教师知名度还是给予了一定的关注;(3)在选课时,有78%的学生会考虑教师的教学方式,有22%的学生不考虑教师的教学方式。实施选课制对高校师资的要求越来越高,学生对选修课教师的职称、知名度及教学方式都有不同程度的要求。其中,多数学生在选课时更多考虑教师的授课方式,对教师职称的关注程度最低。
从图7中可以看到学生对学校师资的评价并不是很高,其中感到很满意的只占6%,基本满意的占41%,很不满意的占53%,其中对教师很不满意的人数占一半以上。对教师的满意度低说明,石河子大学选修课在教师资源方面与国内其他优秀大学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教师资源不足,必然导致难以开出足量优质的选修课。
三、大学生选课态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学生选课存在盲目性和功利性
从图1的统计结果可知,在选课实际运行过程中学生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选课的功利性和盲目性。调查了解到,学生对选修课并没有给予一定的重视,他们选课也只是为了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在对学生进行访谈时,学生们也反映出了类似的情况。大部分学生表示,自己对学校开设的选修课并没有多大兴趣,而是迫于学习制度规定才选课的。一位学生给出了这样一个比喻来形容这种情况:“提起选修课,它就像一个人拿来一盘水果,然后,带有强迫性地邀请另一个人来任意挑选,也许里面都不是自己喜爱的那种,但迫于压力又不能不吃。这样,吃下去的水果营养了身体,但想想,做了自己不愿做的事情,又怎能不是对精神的折磨呢,提供水果的人又怎么可能受到感激呢?”在这种情况下,就不免出现为凑学分而随便选课的现象。
这种现象的出现并非偶然,在我国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多数学生已经习惯了老师家长的严加管教和包办代替。从心理上看他们尚未成熟,缺乏自我教育管理的能力,对社会的需要和自身的认知也十分缺乏,突然面对大学自由的学习生活空间,不知所措。不少学生感到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积极,不知学什么、如何学,所学理论如何被应用到实践中去。这就造成学生在选课时没有明确的目标和学习计划,忽视了知识结构的合理性与科学性,没有根据自身知识结构需求、课程重要程度来选课,而是以课程的难易程度、是否容易得到学分而盲目选课。
2.对选修课的重视程度不高
在选修课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学生轻视所选课程。根据平时听课、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式掌握的课堂实际情况,主要从逃课率、听课态度以及学习主动性三个方面对学生对待已选课程态度进行了分析。
对表2的统计结果分析可知:学生中普遍存在逃课现象,逃课问题已经成为开设选修课的一大重症,认真听课学生相对较少,学生学习主动性差,在选修课的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教学效果难以令人满意。在选修课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学生轻视所选课程已成最突出的问题。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从学生方面来说,主要表现在不少学生对所选课程内容不感兴趣,不愿意听讲、厌学。兴趣是学习和工作最好的老师。如果对所学对象没有兴趣,就根本谈不上高质量、高效率地学习。而选修课开设的本意是给学生提供自主选择学习课程的机会。
选修课的学习积极性不高,首先是学生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功利性强。其次,也有部分“欲增长多方面的知识和才干”的学生,为了发展自己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开阔视野,逃课上图书馆博览群书,或去听其他专业的课了。加之繁重的专业学习和英语四、六级考试等的学习压力,致使学生上选修课应付差事,轻视已选课程。再次,从对学生调查反馈的信息看,选课方法不尽合理、开课数量不足,学生选不到自己喜欢的选修课,这也是原因之一。
3.选修课考核方式单一
调查结果显示,选修课考核没有引起学生的重视,大部分学生选择比较容易的考核方式。笔者在访谈中也了解到,在对待选修课考核时,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不想花费太多的力气,只是希望能够通过。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课程性质不同,有的课程比较适合开卷考试,有的比较适合闭卷考试。因此,目前对选修课的考核没有像必修课那样采用固定的模式,考核内容、考核方式等一般由任课教师自己安排决定,如有的课程开卷考试,有的课程闭卷考试,有的课程在结课时写一篇文章或调查报告等。由此出现学生不愿意选修闭卷考试课程,比较愿意选修开卷考试或只写一篇文章、一份调查报告的课程。
4.对选修课教师素质要求较高
从图6的统计结果可知,学生在选课时更注重教师教学的实际效果,就职称和知名度这两方面来说,学生更看重教师的知名度。教师的知名度高说明其在所教科目领域有较为显著的成绩,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学生去选修其开设的课程。访谈中发现,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对教师的教学方式提出了要求,图中的数据也有力地支持了这个结论。教学方式也是一个教师教学能力的表现,学生对教师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充分说明选修课教师队伍素质必须提高。
通过以上讨论可知学生对选修课教师提出了较高要求,从图7可知目前学校选修课教师不能令学生满意。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如下:一是该大学能开设公选课的优秀教师数量不足,尤其是缺乏跨学科、跨专业的优秀教师;二是该大学对能开出优质选修课的教师重视程度不够,不能调动起任课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三是学校教务部门没有根据该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设置选修课,积极挖掘优秀的授课教师,尤其是没有积极聘请德高望重的老教授开设公共选修课,课程开设具有一定的随意性,连续性不强。
四、建议和对策
1.实行和完善本科生导师制
针对学生自主选择性较差、选课存在盲目性、对选课制缺乏认识等问题,学校应建立导师制(本科导师制是指由导师对学生的思想品德、专业学习、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等方面进行个别指导的人才培养制度)。[1]导师应根据学校专业教学计划的要求和学生的特长、兴趣与志向指导学生制订个人学习计划,对学生的专业方向和选修课程进行全程指导,将选课信息及时传递给学生,并有效地解答学生遇到的各类教学选课问题。学生应按照教学计划,科学合理地安排选修课程和学习进程,构建符合自身需要和特点的相对完整的知识结构。
2.优化课程资源,提高选课管理水平
学生对选修课不满意,主要是课源和选课制度的问题,高校应该备有充足的课源让学生选择,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是以选课制为基础的学分制的本质特征。经验表明,供选择的课程数与学生应选择的课程数的比例至少应达到3∶1。[2]而大多数高校都与此标准相差甚远。为此该大学应采取激励机制,通过建立竞争上岗机制,鼓励教师一人多开课,一课多人开。教师要有竞争意识,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竞争,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学术水平,开出高质量的选修课,主动适应学生的选择。也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时候采取利用网络资源,开辟网络课堂,学生直接在网上学习、考试,考试合格即获得学分的方法,通过开发网络课程来优化教学资源。
3.探索课程考核方式的多元化
针对学生选课时避难就易的情况,对于选修课的考核方式应随之进行改革和完善,以便于真正达到开设该课程的效果。比如,对于一些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要注重实践性环节的考查;对闭卷考试的课程应适当放宽标准,让学生打消怕因课程难度问题而难以过关的顾虑;对开卷考试的课程,注重学生平常学习状况的考核。除此之外,在课程考核改革与完善的过程中,要把握实现课程教授目的的宗旨,以有利于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为目标,使教学双方都能受益。
针对高校中“60分万岁”和实行选课制学生学习自律性差的现象,该大学应加强和完善绩点制(除了修完本门课程的学分之外,课程考核成绩按分数高低折算成相应的绩点,以平均绩点反映学生学习成绩的优劣)的实施。[3]以学生绩点的高低作为评优评先、发放奖学金、保送研究生、提前毕业的重要依据,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善师资队伍结构、提高课程质量,是推广和完善选课制的关键环节。首先学校要采取措施引进高层次优秀人才充实师资队伍,有计划地组织现有教师外出培训,以提高其学识水平和教学水平。对教学效果欠佳的教师和新上讲台的教师,要通过教研活动帮助其改进教学方法,要建立竞争和激励机制,实施教师挂牌上课制度。每学期选课时同时公布任课教师的个人信息,不但要显示教师的年龄、学历、职称、专业等信息,还应注明该教师的特长和专长。通过学生选教师,激发教师的积极性,挖掘教师的潜力,促使教师多开课、开好课。同时也要加强对教师授课全过程的管理,包括开课前的审批、授课中的监控、授课后的评价,以确保所开课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吴丽娟.本科导师制实施情况的调查与分析[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123-125.
[2] 邹小婷.如何完善选课制之探析[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10):234-236.
[3] 于建东.学分制条件下我国高校选课制中的问题与对策[J].文史博览(理论),2009,(6):68-70.
(责任编辑:麻剑飞)
关键词:选修课;选课态度;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裴长安(1981-),男,甘肃静宁人,石河子大学师范学院教育系,讲师。(新疆 石河子 832000)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14-0167-03
在推进本科生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选修课通过拓展大学生科学、文化、艺术素质,成为高校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选修课的突出特点就是充分尊重学生在志趣、性格、能力方面的个体差异,让学生进行自主选择、自我设计,使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和特长得以更好地发挥。本文以某高校学生为例,在调查学生选课态度的基础上,对完善高校选修课制度进行了一定的探讨。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此次调查采用自编学生选课态度的调查研究问卷,经初测本问卷总体效度为0.724,符合标准问卷的发放要求。在此基础上对部分题目进行删除和修改,只保留16道题目确定为正式问卷。共发放问卷150份,回收145份,有效问卷137份,回收率为96.7%,有效率为94.5%。
在某高校选择8名学生(其中大二和大三学生各3名,大四学生2名)和3名教师(开设选修课的教师)进行访谈,对问卷调查进行验证和补充。
二、大学生选课态度的现状调查
1.选修课的选择态度
(1)课程选择目的,如图1所示。
调查结果统计显示,以学习知识为目的而选课的学生占43%,以调节放松为目的的学生占5%,以凑学分为目的的学生占52%。以学知识为目的的学生不到调查人数的一半,而以凑学分为目的的学生却占一半以上,这种情况的存在严重影响了选修课的教学质量。
(2)选课时学生希望获得的知识,如图2所示。
调查结果统计显示,有70%的学生选课时希望能学到专业以外的知识,只有不到25%的学生表示自己希望学到专业知识,另外有近5%的学生对此持无所谓的态度。可见,选课时学生们更加希望扩充自己的知识广度,学到一些自己未曾触及的东西,而不是仅仅局限于专业的范围。
(3)学生希望学到哪些专业外的知识,如图3所示。
调查结果统计显示,对专业外的知识,有50%的学生表示自己想进行能力的培养,有5%的学生选择了就业知识,希望学到自己爱好的占到了45%。这说明与就业知识相比,大学生更加关注的还是个人能力的培养和对自身兴趣的满足。访谈中,笔者还了解到,只要提高了自身素质,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就会感到更有自信。
2.学生对待已选课程的态度
由表1可知有51%的学生经常逃课,有43%的学生偶尔逃课,只有6%的学生从不逃课;对已选课程有66%的学生是偶尔认真听课,有30%的学生是经常认真听课,有4%的学生从不认真听课;课内外,有70%的学生偶尔与同学或老师进行交流,从不和同学或老师交流的与经常交流的学生分别占到了15%。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学生选修课逃课现象较为严重,听课态度欠佳,学习主动性很难令人满意。
3.学生对选修课程开设的态度
表2显示,有近51%的学生经常感到开设课程与自己的预期效果不相符,有48%的学生会偶然感到开设的课程与自己的预期效果不相符,只有不到1%的学生从没有感到课程与自己预期效果不相符。对这种落差产生的原因,只有12%的学生认为是自己的原因,有45%的学生认为是学校选课系统问题,认为是教师问题的有43%。
在课程范围方面,学生的满意度也比较低,认为课程范围较广的只占调查总人数的11%,大多数学生认为可选课程范围一般或较窄。
4.学生对选修课考核的态度
如图4所示,有47%的学生希望考核方式是上交作品,有48%的学生希望是撰写论文或综述,有5%的学生希望是出卷考试。如图5所示,有73%的学生对选修课的考试都是一般对待,有22%的学生持无所谓的态度,只有不到5%的学生表示他们对选修课考试很重视。从调查结果分析可知,学生对选修课的考核并未给予应有的重视,大部分学生不愿意选出卷考试的课程,比较愿意选修上交作品、只写论文或综述的课程。
5.学生对选修课教师的态度
学生对选修课教师的态度如图6所示。本研究从学生选课时对教师职称、知名度、教学方式及满意度等四个方面进行分析。职称、知名度、教学方式三个方面基本上可以反映出一个教师的教学成就,学生对教师的满意度则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教师的水平。
从图6可以看到:(1)学生对选修课教师职称并没有过高的要求,有近71%的学生表示自己不苛求授课教师的职称,另有29%的学生在选课时还是会考虑教师职称的;(2)在选课时,有49%的学生会受教师知名度的影响,有51%的学生不会受教师知名度的影响,可见学生对教师知名度还是给予了一定的关注;(3)在选课时,有78%的学生会考虑教师的教学方式,有22%的学生不考虑教师的教学方式。实施选课制对高校师资的要求越来越高,学生对选修课教师的职称、知名度及教学方式都有不同程度的要求。其中,多数学生在选课时更多考虑教师的授课方式,对教师职称的关注程度最低。
从图7中可以看到学生对学校师资的评价并不是很高,其中感到很满意的只占6%,基本满意的占41%,很不满意的占53%,其中对教师很不满意的人数占一半以上。对教师的满意度低说明,石河子大学选修课在教师资源方面与国内其他优秀大学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教师资源不足,必然导致难以开出足量优质的选修课。
三、大学生选课态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学生选课存在盲目性和功利性
从图1的统计结果可知,在选课实际运行过程中学生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选课的功利性和盲目性。调查了解到,学生对选修课并没有给予一定的重视,他们选课也只是为了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在对学生进行访谈时,学生们也反映出了类似的情况。大部分学生表示,自己对学校开设的选修课并没有多大兴趣,而是迫于学习制度规定才选课的。一位学生给出了这样一个比喻来形容这种情况:“提起选修课,它就像一个人拿来一盘水果,然后,带有强迫性地邀请另一个人来任意挑选,也许里面都不是自己喜爱的那种,但迫于压力又不能不吃。这样,吃下去的水果营养了身体,但想想,做了自己不愿做的事情,又怎能不是对精神的折磨呢,提供水果的人又怎么可能受到感激呢?”在这种情况下,就不免出现为凑学分而随便选课的现象。
这种现象的出现并非偶然,在我国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多数学生已经习惯了老师家长的严加管教和包办代替。从心理上看他们尚未成熟,缺乏自我教育管理的能力,对社会的需要和自身的认知也十分缺乏,突然面对大学自由的学习生活空间,不知所措。不少学生感到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积极,不知学什么、如何学,所学理论如何被应用到实践中去。这就造成学生在选课时没有明确的目标和学习计划,忽视了知识结构的合理性与科学性,没有根据自身知识结构需求、课程重要程度来选课,而是以课程的难易程度、是否容易得到学分而盲目选课。
2.对选修课的重视程度不高
在选修课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学生轻视所选课程。根据平时听课、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式掌握的课堂实际情况,主要从逃课率、听课态度以及学习主动性三个方面对学生对待已选课程态度进行了分析。
对表2的统计结果分析可知:学生中普遍存在逃课现象,逃课问题已经成为开设选修课的一大重症,认真听课学生相对较少,学生学习主动性差,在选修课的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教学效果难以令人满意。在选修课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学生轻视所选课程已成最突出的问题。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从学生方面来说,主要表现在不少学生对所选课程内容不感兴趣,不愿意听讲、厌学。兴趣是学习和工作最好的老师。如果对所学对象没有兴趣,就根本谈不上高质量、高效率地学习。而选修课开设的本意是给学生提供自主选择学习课程的机会。
选修课的学习积极性不高,首先是学生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功利性强。其次,也有部分“欲增长多方面的知识和才干”的学生,为了发展自己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开阔视野,逃课上图书馆博览群书,或去听其他专业的课了。加之繁重的专业学习和英语四、六级考试等的学习压力,致使学生上选修课应付差事,轻视已选课程。再次,从对学生调查反馈的信息看,选课方法不尽合理、开课数量不足,学生选不到自己喜欢的选修课,这也是原因之一。
3.选修课考核方式单一
调查结果显示,选修课考核没有引起学生的重视,大部分学生选择比较容易的考核方式。笔者在访谈中也了解到,在对待选修课考核时,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不想花费太多的力气,只是希望能够通过。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课程性质不同,有的课程比较适合开卷考试,有的比较适合闭卷考试。因此,目前对选修课的考核没有像必修课那样采用固定的模式,考核内容、考核方式等一般由任课教师自己安排决定,如有的课程开卷考试,有的课程闭卷考试,有的课程在结课时写一篇文章或调查报告等。由此出现学生不愿意选修闭卷考试课程,比较愿意选修开卷考试或只写一篇文章、一份调查报告的课程。
4.对选修课教师素质要求较高
从图6的统计结果可知,学生在选课时更注重教师教学的实际效果,就职称和知名度这两方面来说,学生更看重教师的知名度。教师的知名度高说明其在所教科目领域有较为显著的成绩,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学生去选修其开设的课程。访谈中发现,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对教师的教学方式提出了要求,图中的数据也有力地支持了这个结论。教学方式也是一个教师教学能力的表现,学生对教师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充分说明选修课教师队伍素质必须提高。
通过以上讨论可知学生对选修课教师提出了较高要求,从图7可知目前学校选修课教师不能令学生满意。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如下:一是该大学能开设公选课的优秀教师数量不足,尤其是缺乏跨学科、跨专业的优秀教师;二是该大学对能开出优质选修课的教师重视程度不够,不能调动起任课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三是学校教务部门没有根据该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设置选修课,积极挖掘优秀的授课教师,尤其是没有积极聘请德高望重的老教授开设公共选修课,课程开设具有一定的随意性,连续性不强。
四、建议和对策
1.实行和完善本科生导师制
针对学生自主选择性较差、选课存在盲目性、对选课制缺乏认识等问题,学校应建立导师制(本科导师制是指由导师对学生的思想品德、专业学习、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等方面进行个别指导的人才培养制度)。[1]导师应根据学校专业教学计划的要求和学生的特长、兴趣与志向指导学生制订个人学习计划,对学生的专业方向和选修课程进行全程指导,将选课信息及时传递给学生,并有效地解答学生遇到的各类教学选课问题。学生应按照教学计划,科学合理地安排选修课程和学习进程,构建符合自身需要和特点的相对完整的知识结构。
2.优化课程资源,提高选课管理水平
学生对选修课不满意,主要是课源和选课制度的问题,高校应该备有充足的课源让学生选择,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是以选课制为基础的学分制的本质特征。经验表明,供选择的课程数与学生应选择的课程数的比例至少应达到3∶1。[2]而大多数高校都与此标准相差甚远。为此该大学应采取激励机制,通过建立竞争上岗机制,鼓励教师一人多开课,一课多人开。教师要有竞争意识,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竞争,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学术水平,开出高质量的选修课,主动适应学生的选择。也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时候采取利用网络资源,开辟网络课堂,学生直接在网上学习、考试,考试合格即获得学分的方法,通过开发网络课程来优化教学资源。
3.探索课程考核方式的多元化
针对学生选课时避难就易的情况,对于选修课的考核方式应随之进行改革和完善,以便于真正达到开设该课程的效果。比如,对于一些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要注重实践性环节的考查;对闭卷考试的课程应适当放宽标准,让学生打消怕因课程难度问题而难以过关的顾虑;对开卷考试的课程,注重学生平常学习状况的考核。除此之外,在课程考核改革与完善的过程中,要把握实现课程教授目的的宗旨,以有利于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为目标,使教学双方都能受益。
针对高校中“60分万岁”和实行选课制学生学习自律性差的现象,该大学应加强和完善绩点制(除了修完本门课程的学分之外,课程考核成绩按分数高低折算成相应的绩点,以平均绩点反映学生学习成绩的优劣)的实施。[3]以学生绩点的高低作为评优评先、发放奖学金、保送研究生、提前毕业的重要依据,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善师资队伍结构、提高课程质量,是推广和完善选课制的关键环节。首先学校要采取措施引进高层次优秀人才充实师资队伍,有计划地组织现有教师外出培训,以提高其学识水平和教学水平。对教学效果欠佳的教师和新上讲台的教师,要通过教研活动帮助其改进教学方法,要建立竞争和激励机制,实施教师挂牌上课制度。每学期选课时同时公布任课教师的个人信息,不但要显示教师的年龄、学历、职称、专业等信息,还应注明该教师的特长和专长。通过学生选教师,激发教师的积极性,挖掘教师的潜力,促使教师多开课、开好课。同时也要加强对教师授课全过程的管理,包括开课前的审批、授课中的监控、授课后的评价,以确保所开课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吴丽娟.本科导师制实施情况的调查与分析[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123-125.
[2] 邹小婷.如何完善选课制之探析[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10):234-236.
[3] 于建东.学分制条件下我国高校选课制中的问题与对策[J].文史博览(理论),2009,(6):68-70.
(责任编辑:麻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