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见汤礼春,如果不经介绍,你恐怕很难将他与一个高产作家,尤其与一个以幽默见长的高产作家重叠起来。陌生人会觉得他太没有“作家”相了。他个头不高,天生一副忠厚相,加上曾经的生活重担让他过早地显现沧桑,人们心目中作家通常具有的那种潇洒飘逸、风流倜傥,在他身上完全不见踪影。他是个拙外秀中的厚道人,了解他的人无不为之称奇。
是的,汤礼春的确是一个奇迹!
汤礼春的奇迹盘点
他小学毕业后只读过半年初中,却创作发表了六千多篇共计500多万字的文学作品,并早在1987年34岁时就加入了湖北省作家协会,是“货真价实”的作家。
他勤奋耕耘,写出30多万字的幽默作品,给千家万户送去笑声的同时,一跃成为国内少有的以写幽默著称的知名作家。
他的《球迷与小偷》《改名祸福》《一个官员出国后的考察报告》《局长的吻》《贾老大的假奇事》《关于厕所的幽默故事》等优秀作品,被《人民日报》等多家媒体或出版社选入其各自出版的《难忘的100篇微型小说》《幽默王》《中国当代幽默微型小说选》《中国最经典小小说》等文集,广为流传,不仅深受祖国内地读者欢迎,甚至在欧美、东南亚、日本等地也有很大影响。
自1991年开始,他就不断有作品获奖,二十多年来获得国家、部委、地方各类征文大赛一、二、三等及优秀奖共340多个,仅保存下来的获奖荣誉证书就装满一层书橱,被朋友们戏称“获奖专业户”。
他靠写作不仅摆脱了贫困,还一举跃升为中产阶层,自己买了宽敞漂亮的商品房,实现了贫贱夫妻渴望已久的“安居之梦”,还帮儿子购置了汽车。现在,他每天都有稿费单寄来,仅此月收入五六千元。
如今,他靠写作不仅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收入,还充实了自己的退休生活,拓展了视野,开阔了胸襟,愉悦了心情,缓解了中老年人常见的高血压、糖尿病等顽疾,收获了一笔又一笔精神财富……
运交华盖 锐意进取
“梅花香自苦寒来”,汤礼春的辉煌印证了这句广为流传的古老箴言。
1953年,汤礼春出生在汉口一个子女众多的工人家庭里,贫困的生活使他从小就知道勤俭的重要,尽管他比别的孩子懂事早,可他仍然难逃运交华盖。
1959年汤礼春6岁,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小小年纪食不果腹,每天要靠难以下咽的“三合粉”度日。
1966年汤礼春13岁,初中一年级还没念完就因“文化大革命”而失学。
在学校停课的日子里,他渴望读书,就经常跑到那些有书的邻居家,帮别人干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如捏煤球、倒垃圾、择菜劈柴、挑水扫地……用辛勤的劳动换取人家借书给他看。然后,他又拿着这些借来的书,再去跟一些有书的人换书看。
那时他家正好和报社印刷厂的职工宿舍、职工食堂在一个院子。他每天都要去等那些下班前来吃午饭的印刷工人,希望从他们那里得到一顶报纸叠成的帽子。那些工作服上沾满油污,头上戴着“报纸帽”,前去食堂就餐的印刷工,常把“报纸帽”送给小孩们戴。别的小伙伴乐滋滋地把“报纸帽”戴在头上玩,他却把工人们送的“报纸帽”拆开阅读。渐渐地,他读出了点滋味,不再满足仅靠“报纸帽”阅读了。他每天跑到《湖北日报》所在的汉口“红旗大楼”里,在那里的报刊栏阅读报社贴出的各种报纸。
1969年汤礼春16岁,被上山下乡的大潮涌到农村,成为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知识青年”。即使在前途一片渺茫的情况下,他仍然没有放弃读书看报。
1970年汤礼春17岁,被招工到湖北省光化县(今老河口市)一家位于荒山野岭的水泥厂,成为终年与石头和粉尘打交道的小青工。恶劣的工作环境,繁重的体力劳动,艰苦的生活条件,没能动摇他的决心,他照样不气馁,不懈怠。这一时期,他把全部的业余时间都用在自学上,或在工棚车间埋头苦读,或趴在简陋的床铺上做读书笔记。
1971年,他开始拿起笔来耕耘。由于他始终锐意进取,与命运抗争,创作基础日渐牢实,以至文学春天一到来,他的作品很快就跟着时代步伐相继问世了。他的小说、散文、诗歌、寓言经常出现在省内外报刊上。
1985年,他被调入老河口市群艺馆,担任文学创作辅导干部。1996年,在加入省作协的第十个年头,他由基层群艺馆调到市文化局创作室任主任,随后被推选为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市政协常委。
尽管他引人瞩目,在地方上已然算得上个人物了,可他的华盖运并没有走到头。他所在的创作室经费紧张,而区区几百元的月薪也经常不能按时足额发放,他的生活依然捉襟见肘,拮据得令人窘迫。
1999年,46岁的汤礼春迫于生计,不得不停薪留职,撇下妻儿,只身回到阔别的故乡武汉,给一位个体书商打工当编辑。当时,他多么渴望能在创作上有所突破啊!机会终于来了。2000年,由于他在打工当编辑时经常在《故事会》刊登幽默作品而出名,被人请去主编《快活林》,那是一本专发幽默作品的杂志。虽然还是打工,但从此他不仅薪酬大幅提高,而且找准了创作突破口。
汤礼春把自己的作品定位在幽默上,在妻子和儿子的协助下,他一边精心打理杂志,一边刻苦学习,勤奋耕耘。五年后,他把那家当初发行量只有2000份的杂志经营到了8万份,而他独步文坛的幽默创作也日臻成熟。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个时候他迫切希望再上台阶,最终将梦想变为现实。为此,他果断辞职,携一家三口回到武汉,开始了真正意义上“既给自己打工,也为社会打工”的写作生涯。
人生无处不文章
一般文学爱好者常为“灵感”苦恼,为“写什么”煞费苦心,而在汤礼春那里,却是“人生无处不文章”。
当社会上偏重文凭,几乎唯文凭是举的时候,他深有感触,立即动手写了一篇《我没文凭,但我有技术》的文章,通过一个没有文凭,却有过硬技术的老工人的事迹,为那些有过硬技术却因历史原因没有文凭的工人们鼓劲儿,为全社会正确对待文凭提供客观视角。
13岁失学后他就没有老师了。一些不知内情者见别人都称他为“汤老师”,就问他是哪个学校的老师?他笑道:我是自己的老师。并老老实实告诉对方,这不是开玩笑,也不是自嘲。为此,他写了《我是自己的老师》的文章,讲述自己给自己当老师的无奈和自学成才的欣慰,传递着自尊、自强、自信的宝贵信息。
一次他和妻子在街上遇到一个骗子,被骗去100元钱,妻子埋怨了他一通。回去后,他以此为题材,奋笔疾书,创作了一个故事,刊发在一家刊物上,得稿费1000元。妻子拿到稿费时笑他:“你真是个鬼精灵!”他却笑道:“这不等于是花钱买了个‘金点子’嘛!”
妻子因病住院,接连碰上庸医、损医、滥医,不仅医药费挨宰,还差一点出人命。他将这个“难得”的题材,写成《专家太专》《领教医生护士的马虎》《钱在医院》等一组呼唤职业道德而又笔调幽默的文章,刊登在《人民日报》等报刊上。
如今,国人渐富,旅游成了熱门。可是,很多游客往往是直奔主题,除了目的地景点外,其余皆忽略不计。这既是一种旅游资源的浪费,也是浮躁心态的表现。汤礼春就此写了《不要错过路边的风景》的文章,善意提醒游客们,路边也有风景。
如果问有什么诀窍的话,答案其实就在作品中:自强、有心、勤奋、刻苦、厚道、善良是必备的素质,贴近市场、贴近生活、贴近读者为基本原则,借用《红楼梦》里的话说,那就是“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所不同的是,汤礼春始终保持着幽默的风格。其实,幽默不光是作品的一种风格,更是人生难得的态度。
是的,汤礼春的确是一个奇迹!
汤礼春的奇迹盘点
他小学毕业后只读过半年初中,却创作发表了六千多篇共计500多万字的文学作品,并早在1987年34岁时就加入了湖北省作家协会,是“货真价实”的作家。
他勤奋耕耘,写出30多万字的幽默作品,给千家万户送去笑声的同时,一跃成为国内少有的以写幽默著称的知名作家。
他的《球迷与小偷》《改名祸福》《一个官员出国后的考察报告》《局长的吻》《贾老大的假奇事》《关于厕所的幽默故事》等优秀作品,被《人民日报》等多家媒体或出版社选入其各自出版的《难忘的100篇微型小说》《幽默王》《中国当代幽默微型小说选》《中国最经典小小说》等文集,广为流传,不仅深受祖国内地读者欢迎,甚至在欧美、东南亚、日本等地也有很大影响。
自1991年开始,他就不断有作品获奖,二十多年来获得国家、部委、地方各类征文大赛一、二、三等及优秀奖共340多个,仅保存下来的获奖荣誉证书就装满一层书橱,被朋友们戏称“获奖专业户”。
他靠写作不仅摆脱了贫困,还一举跃升为中产阶层,自己买了宽敞漂亮的商品房,实现了贫贱夫妻渴望已久的“安居之梦”,还帮儿子购置了汽车。现在,他每天都有稿费单寄来,仅此月收入五六千元。
如今,他靠写作不仅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收入,还充实了自己的退休生活,拓展了视野,开阔了胸襟,愉悦了心情,缓解了中老年人常见的高血压、糖尿病等顽疾,收获了一笔又一笔精神财富……
运交华盖 锐意进取
“梅花香自苦寒来”,汤礼春的辉煌印证了这句广为流传的古老箴言。
1953年,汤礼春出生在汉口一个子女众多的工人家庭里,贫困的生活使他从小就知道勤俭的重要,尽管他比别的孩子懂事早,可他仍然难逃运交华盖。
1959年汤礼春6岁,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小小年纪食不果腹,每天要靠难以下咽的“三合粉”度日。
1966年汤礼春13岁,初中一年级还没念完就因“文化大革命”而失学。
在学校停课的日子里,他渴望读书,就经常跑到那些有书的邻居家,帮别人干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如捏煤球、倒垃圾、择菜劈柴、挑水扫地……用辛勤的劳动换取人家借书给他看。然后,他又拿着这些借来的书,再去跟一些有书的人换书看。
那时他家正好和报社印刷厂的职工宿舍、职工食堂在一个院子。他每天都要去等那些下班前来吃午饭的印刷工人,希望从他们那里得到一顶报纸叠成的帽子。那些工作服上沾满油污,头上戴着“报纸帽”,前去食堂就餐的印刷工,常把“报纸帽”送给小孩们戴。别的小伙伴乐滋滋地把“报纸帽”戴在头上玩,他却把工人们送的“报纸帽”拆开阅读。渐渐地,他读出了点滋味,不再满足仅靠“报纸帽”阅读了。他每天跑到《湖北日报》所在的汉口“红旗大楼”里,在那里的报刊栏阅读报社贴出的各种报纸。
1969年汤礼春16岁,被上山下乡的大潮涌到农村,成为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知识青年”。即使在前途一片渺茫的情况下,他仍然没有放弃读书看报。
1970年汤礼春17岁,被招工到湖北省光化县(今老河口市)一家位于荒山野岭的水泥厂,成为终年与石头和粉尘打交道的小青工。恶劣的工作环境,繁重的体力劳动,艰苦的生活条件,没能动摇他的决心,他照样不气馁,不懈怠。这一时期,他把全部的业余时间都用在自学上,或在工棚车间埋头苦读,或趴在简陋的床铺上做读书笔记。
1971年,他开始拿起笔来耕耘。由于他始终锐意进取,与命运抗争,创作基础日渐牢实,以至文学春天一到来,他的作品很快就跟着时代步伐相继问世了。他的小说、散文、诗歌、寓言经常出现在省内外报刊上。
1985年,他被调入老河口市群艺馆,担任文学创作辅导干部。1996年,在加入省作协的第十个年头,他由基层群艺馆调到市文化局创作室任主任,随后被推选为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市政协常委。
尽管他引人瞩目,在地方上已然算得上个人物了,可他的华盖运并没有走到头。他所在的创作室经费紧张,而区区几百元的月薪也经常不能按时足额发放,他的生活依然捉襟见肘,拮据得令人窘迫。
1999年,46岁的汤礼春迫于生计,不得不停薪留职,撇下妻儿,只身回到阔别的故乡武汉,给一位个体书商打工当编辑。当时,他多么渴望能在创作上有所突破啊!机会终于来了。2000年,由于他在打工当编辑时经常在《故事会》刊登幽默作品而出名,被人请去主编《快活林》,那是一本专发幽默作品的杂志。虽然还是打工,但从此他不仅薪酬大幅提高,而且找准了创作突破口。
汤礼春把自己的作品定位在幽默上,在妻子和儿子的协助下,他一边精心打理杂志,一边刻苦学习,勤奋耕耘。五年后,他把那家当初发行量只有2000份的杂志经营到了8万份,而他独步文坛的幽默创作也日臻成熟。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个时候他迫切希望再上台阶,最终将梦想变为现实。为此,他果断辞职,携一家三口回到武汉,开始了真正意义上“既给自己打工,也为社会打工”的写作生涯。
人生无处不文章
一般文学爱好者常为“灵感”苦恼,为“写什么”煞费苦心,而在汤礼春那里,却是“人生无处不文章”。
当社会上偏重文凭,几乎唯文凭是举的时候,他深有感触,立即动手写了一篇《我没文凭,但我有技术》的文章,通过一个没有文凭,却有过硬技术的老工人的事迹,为那些有过硬技术却因历史原因没有文凭的工人们鼓劲儿,为全社会正确对待文凭提供客观视角。
13岁失学后他就没有老师了。一些不知内情者见别人都称他为“汤老师”,就问他是哪个学校的老师?他笑道:我是自己的老师。并老老实实告诉对方,这不是开玩笑,也不是自嘲。为此,他写了《我是自己的老师》的文章,讲述自己给自己当老师的无奈和自学成才的欣慰,传递着自尊、自强、自信的宝贵信息。
一次他和妻子在街上遇到一个骗子,被骗去100元钱,妻子埋怨了他一通。回去后,他以此为题材,奋笔疾书,创作了一个故事,刊发在一家刊物上,得稿费1000元。妻子拿到稿费时笑他:“你真是个鬼精灵!”他却笑道:“这不等于是花钱买了个‘金点子’嘛!”
妻子因病住院,接连碰上庸医、损医、滥医,不仅医药费挨宰,还差一点出人命。他将这个“难得”的题材,写成《专家太专》《领教医生护士的马虎》《钱在医院》等一组呼唤职业道德而又笔调幽默的文章,刊登在《人民日报》等报刊上。
如今,国人渐富,旅游成了熱门。可是,很多游客往往是直奔主题,除了目的地景点外,其余皆忽略不计。这既是一种旅游资源的浪费,也是浮躁心态的表现。汤礼春就此写了《不要错过路边的风景》的文章,善意提醒游客们,路边也有风景。
如果问有什么诀窍的话,答案其实就在作品中:自强、有心、勤奋、刻苦、厚道、善良是必备的素质,贴近市场、贴近生活、贴近读者为基本原则,借用《红楼梦》里的话说,那就是“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所不同的是,汤礼春始终保持着幽默的风格。其实,幽默不光是作品的一种风格,更是人生难得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