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杀菌剂对小麦纹枯病和赤霉病的防治效果

来源 :植物保护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psj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为明确不同杀菌剂对小麦纹枯病、赤霉病的防治效果,在大田条件下以‘开麦21’为试验材料研究了12种杀菌剂对小麦纹枯病、11种杀菌剂对赤霉病的防治效果及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0%己唑醇悬浮剂76.5 g/hm2、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168.75 g/hm2处理对小麦纹枯病的防效较好,拔节期病指防效(乳熟期枯白穗防效)分别为62.77%(56.21%)和60.58%(53.45%),小麦产量较对照分别增加27.65%和21.30%;48%氰烯·戊唑醇悬浮剂432 g/hm2、25%氰烯菌酯悬浮剂750 g/hm2处理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较好,病指防效(病穗防效)分别为70.78%(56.57%)和68.84%(46.86%),小麦产量较对照分别增加25.44%和24.40%。综合分析,以上药剂可做田间大面积推广应用。
  关键词
  杀菌剂;小麦纹枯病;小麦赤霉病;防效
  中图分类号:
  S 482.2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05291542.2017.01.036
  Abstract
  In order to clear the control effects of different fungicides against wheat sharp eyespot and wheat scab, wheat ‘Kaimai 21’ was used as experimental material to compare disease control effects of 12 fungicides against wheat sharp eyespot and 11 fungicides against wheat scab in the field and their effect on wheat yiel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30% hexaconazole SC 76.5 g/hm2 and 75% trifloxystrobin·tebuconazole WG 168.75 g/hm2 had better control effects against wheat sharp eyespot. The disease index control effects at jointing stage(the withered white wheat ear control effects at milk stage) were 62.77%(56.21%) and 60.58%(53.45%), respectively. The wheat yield increased by 27.65% and 21.30%, respectively,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48% phenamacril·tebuconazole SC 432 g/hm2 and 25% phenamacril SC 750 g/hm2 had better control effects against wheat scab. The disease index control effects (the diseased ears control effects) were 70.78%(56.57%) and 68.84% (46.86%), respectively. The wheat yield increased by 25.44% and 24.40%, respectively,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By comprehensive analysis, these fungicides were recommended in wheat production.
  Key words
  fungicides;wheat sharp eyespot;wheat scab;control effect
  小麦纹枯病和赤霉病是影响我国小麦生产的两大主要真菌病害,小麦纹枯病的致病菌主要为禾谷丝核菌Rhizoctonia cerealis和立枯丝核菌R.solani[1],小麦赤霉病的致病菌为亚洲镰刀菌Fusarium asiaticum、禾谷镰刀菌F.graminearum等镰刀属真菌[2]。随着秸秆还田等耕作制度的兴起及氮肥使用量的增加,小麦纹枯病和赤霉病的发生面积不断扩大[1,34],严重影响着小麦的产量和品质[1,57],更严重的是感染赤霉病的麦粒中可能含有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3乳酰氧基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3ADON)、玉米赤霉烯酮(ZEN)等真菌毒素,人畜食用这些粮食后会发生不同程度的中毒反应[8]。
  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小麦病害既经济又安全的有效方法,但是目前尚无对小麦纹枯病、赤霉病的高抗品种,而种植的中低抗性品种,受气候因素、耕作制度改变、致病菌原的复杂性等多重因素影响,依然无法抵御小麦纹枯病菌、赤霉病菌的侵害[911]。化学防治仍然是目前行之有效的防治方法,但是随着单一杀菌剂的连年使用,小麦纹枯病菌对三唑酮、井冈霉素[12],小麦赤霉病菌对多菌灵[13]等已产生不同程度的抗性。筛选新型、有效的杀菌剂防治小麦纹枯病和赤霉病已显得尤为重要。
  本研究于2015年选用市场上常用的12种杀菌剂对小麦纹枯病、11种杀菌剂对小麦赤霉病在大田条件下进行了防治效果及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对比研究,以期为科学合理用药及小麦的安全生产提供一定的参考。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供试药剂:250 g/L丙环唑乳油(江苏丰登作物保护股份有限公司生产);20%井冈霉素可溶粉剂(江苏省无锡市玉祁生物有限公司生产);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江苏辉丰农化股份有限公司生产);1亿孢子/g木霉菌水分散粒剂(山东泰诺药业有限公司生产);300 g/L苯甲·丙环唑乳油(瑞士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生产);30%多·酮悬浮剂(河南绿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井冈·蜡芽菌悬浮剂(2%井冈霉素,8亿个/g蜡质芽孢杆菌,上海农乐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240 g/L噻呋酰胺悬浮剂(日本日产化学工业株式会社生产);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德国拜耳作物科学公司生产);30%己唑醇悬浮剂(山东一览科技有限公司生产);12.5%氟环唑悬浮剂(江苏辉丰农化股份有限公司生产);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四川国光农化股份有限公司生产);450 g/L咪鲜胺乳油(湖南大乘医药化工有限公司生产);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江苏蓝丰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江苏龙灯化学有限公司生产);50%胂·锌·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河北冠龙农化有限公司生产);68%噁霉·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河北冠龙农化有限公司生产);25%氰烯菌酯悬浮剂(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48%氰烯·戊唑醇悬浮劑(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其他文献
摘要 为研究豆科作物除草剂精喹禾灵对人工栽培的甘草田主要杂草的防除效果以及对甘草的安全性,在调查田间杂草种类及基数的基础上,对三年生甘草种植田进行了不同剂量10%精喹禾灵EC喷施处理。结果表明,甘草田间杂草共62 种,隶属于19 科43 属。相对多度在30%以上的优势杂草有2 种,相对多度在10%~30% 内的优势杂草有8 种,其中菊科杂草苣荬菜对甘草植株的危害最为严重,其相对多度达35.95%,
摘要 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 CZ能分泌包括碱性磷酸酶在内的抗病毒蛋白抑制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侵染。本文利用抗生素利福平逐级诱导获得抗药性标记菌株CZ-rif,生测试验显示:野生型和抗药型菌株的发酵上清和粗蛋白液对TMV的体外钝化效果均大于90%,无显著差异。灭菌和非灭菌的根际土拌CZ-rif菌液后盆栽烟苗,取根际土在含
●忏悔人:李灼日。  ●原任职务:海南省人民医院院长。  ●触犯罪名:受贿罪。  ●判决结果:2019年7月25日,海南省海口市中级人民法院以受贿罪判处李灼日有期徒刑10年,并处罚金90万元,依法追缴违法所得574万余元,上缴国库。  ●犯罪事實:2011年至2017年间,李灼日利用职务便利,在医疗设备和医用耗材采购、工程项目发包及工程款拨付方面为刘某等人谋取利益,非法收受刘某等人好处费230万元
油画《在党的一大会议上》。陈逸飞邱瑞敏  “吾愿吾亲爱之青年,进前而勿顾后,背黑暗而向光明,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  1916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中的振臂一呼,宛如一把火炬,照亮了中国的土地。自此,步履蹒跚的老旧国度里,开始了一场白首中国的青春救赎。“国家不可一日无青年青年不可一日无觉醒”  “北京
摘要  为比较不同寄主植物繁蚜,继而繁育烟蚜茧蜂Aphidius gifuensis的潜力,促进烟蚜茧蜂扩繁,从烟田采集供试烟蚜与烟蚜茧蜂,比较了烟草、萝卜、油菜和小白菜共4种常用寄主植物的繁蚜-繁蜂能力和繁育的子代烟蚜茧蜂的寄生潜力。结果显示:(1)烟草和萝卜的单株繁蚜速率较快、繁蚜量大,表明两者的繁蚜能力强于小白菜和油菜;(2)4种寄主植物上的僵蚜羽化率没有显著差异,烟蚜茧蜂对烟草和萝卜繁育烟
忏悔录  权力是什么?权力是谁给的?权力应该用来干什么?权力用不好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对这些问题,我一直麻木不仁,总是奉行“权力平时感觉不出,办私事谋私利还真管用”的歪理邪念。正是存在这种错误的权力观,我利用手中的权力,大肆捞钱,疯狂敛财,最终把自己“捞”进了无底深渊。  反思自己的前半生,“捞”字始终来相伴。我在工作的几十年时间里,有一半时间跟捞钱有关,我把单位当成捞钱的“店子”,自己就是“店老
摘要 本研究采用形态学鉴定、单基因、多基因序列系统发育进化分析等方法对引起山东临沂地区的白菜地夜蛾科昆虫流行病的病原真菌进行鉴定,明确了此病原真菌的系统分类地位。通过菌株的菌落特征、培养特征和产孢特性初步确定引起山东临沂地区夜蛾科昆虫流行病的病原菌系绿僵菌属Metarhizium spp.,通过多基因序列测定、系统发育进化分析,进一步确定引起流行病的菌株为莱氏绿僵菌Metarhizium rile
摘要 系统调查了安徽省不同地区、玉米不同生育期害虫种类及发生为害情况。调查发现:安徽省全境玉米适生期长,玉米种植结构复杂,北部地区以连片种植夏玉米为主,南部地区以插花式播种春玉米为主。与为害夏玉米的害虫相比,南部春玉米害虫种类更为多样。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 (Guenée)是全省玉米的主要害虫,其中铜陵地区春玉米苗期受亚洲玉米螟为害最重,被害株率达25.6%。蜗牛在夏玉
摘要  不同农业景观能够影响生态系统生物控害与授粉的服务与功能,但同时也可能影响害虫的种群密度。为了探明江西赣北地区不同农业景观背景下油菜潜叶蝇种群动态,应用广义线性模型分析了农业景观构成因子与油菜潜叶蝇种群数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油菜初花期、盛花期和终花前期,不同样地之间油菜潜叶蝇种群发生趋势相似,在油菜盛花期潜叶蝇为害最重,但不同样地之间的潜叶蝇种群数量差异显著。区域范围农业景观构成因素对油菜花
〔摘要〕分析“互联网 ”时代企业信息技术融合应用能力的内涵与特征,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探讨了企业信息技术融合应用能力识别模式,以实例说明了企业如何确立信息技术融合应用的目标定位、结构体系设计、网络矩阵构建以及通过网络分析识别关键能力要素。  〔关键词〕互联网 ;信息技术;融合应用;能力识别;社会网络分析;企业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6.05.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