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轻负高质”教育是一种体现素质教育思想、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为目标、以“轻负担高质量”为显性特征的教育形态。
【关键词】 新课改 轻负高质 模式建构
“轻负高质”是一个完整的科学概念。“轻负高质”的“负”指的是“负担”。《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对“负担”的解释是“承受的压力或担当的责任、费用等”,如思想负担、家庭负担等。从学生的角度而言,学生的负担主要包括课业负担、心理负担以及家庭为其接受教育的经济负担。“轻负高质”的“质”,主要指“质量”。《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对“质量”的解释是“产品或工作的优劣程度”,如工程质量、教学质量等。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辞典》提出“教育质量是对教育水平高低和效果优劣的评价”,“最终体现在培养对象的质量上”,“衡量的标准是教育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前者规定受培养者的一般质量要求,亦是教育的根本质量要求;后者规定受培养者的具体质量要求和衡量人才是否合格的质量规格。”对教育质量内涵的认识,可以从三个方面去把握:(一)教育质量是一个多层面的概念。所谓多层面包括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教育等纵向层次,也包括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等横向层面。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教育有着不同的质量标准,它们的共性要求是提高人的素质。(二)教育质量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在教育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其质量标准是不一样的。(三)教育质量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质量问题涉及教育所有的主要职能及活动,提高教育质量的措施应当是学校和整个体系的自我完善。
要开展具体而扎实的工作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1. 规范办学行为
1.1规范课程设置
严格按教学计划开齐各门类课程,开足课时,避免学生因过多文化课学习而带来疲劳和厌倦。
1.2控制在校时间
除课外体育活动外,学生在校活动总量一天不超过7小时。
1.3明确作业总量
所有学科的作业总量在1-1.5小时内,倡导提高作业在课堂内的完成度。
1.4保证休息时间
禁止教师占用学生休息时间进行文化课加班加点辅导,不提早上课,不拖堂。要求学生在课间休息时离开教室活动,做到劳逸结合;午间休息时,学生可以离开教室自由活动,也可以在教室中通过电视屏幕听音乐,欣赏影视动画等节目;坚决顶住一切外来压力,坚持双休日不补课,不办任何形式的兴趣班、补习班。学校保证学生每天1小时的活动时间。
1.5规范课程考试
备课组和教师个人不得自行组织各种单元测试和年级组的统一考试,学校只组织期中和期末考试,取消按成绩排名次和公布考试成绩。家长若有需要,可向班主任个别了解其子女具体的学习表现情况。
2. 满足学生需求
取消“主课”、“副课”的提法,重视音、体、美、劳及信息技术等学科的开设,培养学生健康的体魄和正确的审美情趣。在学生自由活动时间向学生开放图书馆、阅览室、电脑房、电视及体育设施等。
3. 以教师素质提升为重点保证教育教学质量
如果没有高质量的教学保证,单纯的“减负”将失去意义。因此,必须将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素质作为保证“高质量”的有力手段,重视抓好课堂教学。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3.1强化作业检查,实行弹性批改
针对部分学校班额较大的现状和由此带来的教师大量时间用于作业批改的实际,应采取弹性批改作业的减负措施,批改学生作业本的对象、比率、详细程度均由教师自行决定,倡导教师尤其是文科教师有选择地批改作业本,把教师从繁琐、机械的劳作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有时间进行身心调节与自我充电。
3.2倡导教师学习,鼓励教师发展
给教师“减负”意味着教师有相对充裕的时间进行学习与思考。每位教师要成为特长教师,即在课堂教学过关的基础上要有一技之长,然后向名优教师发展。学校可以采用目标激励法,在学年初让全体教师根据自身情况制订新一年的“自身发展量化目标”,要求教师把度控制在“用力跳一跳就可摘到果子”的程度,学校根据教师的教龄、“级差”和“弹跳力”,审阅并修正教师的发展目标。
3.3抓实校本教研,提升群体水平
教师以教研组为依托,以各种形式的教研为抓手,走出了一条“学习——实践——反思——再学习”的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教研组内部经常开展教学研讨,组织教师互相听课、评课,不断改进课堂教学行为,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每周六上午及教研组成员共同无课务安排的半天时间可以用于教研活动,每次教研活动都有主题,特别强调教学理念的探讨,借助群体研究的力量,有效提升教师的执教能力,最大限度提高课堂40分钟教与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 顾明远. 教育大辞典(第3卷)[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1.
[2] 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 教育学基础[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
【关键词】 新课改 轻负高质 模式建构
“轻负高质”是一个完整的科学概念。“轻负高质”的“负”指的是“负担”。《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对“负担”的解释是“承受的压力或担当的责任、费用等”,如思想负担、家庭负担等。从学生的角度而言,学生的负担主要包括课业负担、心理负担以及家庭为其接受教育的经济负担。“轻负高质”的“质”,主要指“质量”。《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对“质量”的解释是“产品或工作的优劣程度”,如工程质量、教学质量等。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辞典》提出“教育质量是对教育水平高低和效果优劣的评价”,“最终体现在培养对象的质量上”,“衡量的标准是教育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前者规定受培养者的一般质量要求,亦是教育的根本质量要求;后者规定受培养者的具体质量要求和衡量人才是否合格的质量规格。”对教育质量内涵的认识,可以从三个方面去把握:(一)教育质量是一个多层面的概念。所谓多层面包括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教育等纵向层次,也包括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等横向层面。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教育有着不同的质量标准,它们的共性要求是提高人的素质。(二)教育质量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在教育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其质量标准是不一样的。(三)教育质量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质量问题涉及教育所有的主要职能及活动,提高教育质量的措施应当是学校和整个体系的自我完善。
要开展具体而扎实的工作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1. 规范办学行为
1.1规范课程设置
严格按教学计划开齐各门类课程,开足课时,避免学生因过多文化课学习而带来疲劳和厌倦。
1.2控制在校时间
除课外体育活动外,学生在校活动总量一天不超过7小时。
1.3明确作业总量
所有学科的作业总量在1-1.5小时内,倡导提高作业在课堂内的完成度。
1.4保证休息时间
禁止教师占用学生休息时间进行文化课加班加点辅导,不提早上课,不拖堂。要求学生在课间休息时离开教室活动,做到劳逸结合;午间休息时,学生可以离开教室自由活动,也可以在教室中通过电视屏幕听音乐,欣赏影视动画等节目;坚决顶住一切外来压力,坚持双休日不补课,不办任何形式的兴趣班、补习班。学校保证学生每天1小时的活动时间。
1.5规范课程考试
备课组和教师个人不得自行组织各种单元测试和年级组的统一考试,学校只组织期中和期末考试,取消按成绩排名次和公布考试成绩。家长若有需要,可向班主任个别了解其子女具体的学习表现情况。
2. 满足学生需求
取消“主课”、“副课”的提法,重视音、体、美、劳及信息技术等学科的开设,培养学生健康的体魄和正确的审美情趣。在学生自由活动时间向学生开放图书馆、阅览室、电脑房、电视及体育设施等。
3. 以教师素质提升为重点保证教育教学质量
如果没有高质量的教学保证,单纯的“减负”将失去意义。因此,必须将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素质作为保证“高质量”的有力手段,重视抓好课堂教学。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3.1强化作业检查,实行弹性批改
针对部分学校班额较大的现状和由此带来的教师大量时间用于作业批改的实际,应采取弹性批改作业的减负措施,批改学生作业本的对象、比率、详细程度均由教师自行决定,倡导教师尤其是文科教师有选择地批改作业本,把教师从繁琐、机械的劳作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有时间进行身心调节与自我充电。
3.2倡导教师学习,鼓励教师发展
给教师“减负”意味着教师有相对充裕的时间进行学习与思考。每位教师要成为特长教师,即在课堂教学过关的基础上要有一技之长,然后向名优教师发展。学校可以采用目标激励法,在学年初让全体教师根据自身情况制订新一年的“自身发展量化目标”,要求教师把度控制在“用力跳一跳就可摘到果子”的程度,学校根据教师的教龄、“级差”和“弹跳力”,审阅并修正教师的发展目标。
3.3抓实校本教研,提升群体水平
教师以教研组为依托,以各种形式的教研为抓手,走出了一条“学习——实践——反思——再学习”的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教研组内部经常开展教学研讨,组织教师互相听课、评课,不断改进课堂教学行为,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每周六上午及教研组成员共同无课务安排的半天时间可以用于教研活动,每次教研活动都有主题,特别强调教学理念的探讨,借助群体研究的力量,有效提升教师的执教能力,最大限度提高课堂40分钟教与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 顾明远. 教育大辞典(第3卷)[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1.
[2] 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 教育学基础[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